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隆万之变 > 424朝廷大换血之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高拱说要去拜访吴鹏,下面的魏广德和张居正都以为他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把目标瞄准了吏部空缺。

    只是接下来,高拱的话打破了他们的猜测。

    「王府还是需要有人能够在尚书位上,为王府发声,我两边都下注。」

    高拱转头看看魏广德和张居正,又说道:「主要目标还是放在礼部尚书位上,不过也走走吴鹏那里,若是礼部之位无望我就退而求其次,争取吏部职位。」

    魏广德觉得,高拱或许是因为近两年仕途的顺畅迷了眼,以为嘉靖皇帝是真的打算在短期内把裕王府的势力扶上马。

    不过这次,他没有开口阻止,虽然觉得高拱的想法不妥。

    最起码,看过不少后世的宫斗剧,特别是康熙朝的九龙夺嫡之争,魏广德清楚做为皇帝,在大限未至前,绝对不会扶起裕王府,或许会铺一些路,但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在自己身体尚好的时候就当权。

    不过想到之前自己看到过和听到过的一些信息,魏广德又有点理解高拱会有这种想法的原因。

    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生母蒋太后去世后,嘉靖帝思虑良久之后决定将生母与朱右?z共同葬于显陵,因显陵地宫渗水,在孝心驱使下嘉靖帝决定亲自前往地宫。

    嘉靖皇帝要南巡,自然要安排京中大小事务,而这个时候嘉靖皇帝的选择有点出人意料。

    他发布旨意,任命年仅四岁的太子朱载?堑H翁?蛹喙?恢啊

    当然,这样的监国形同虚设,实际上的朝中权力依旧掌握在朝中重臣及南巡在外的皇帝手中。

    这些,是魏广德在翰林院里看到的记录,不过到了现在,魏广德却曾经听到有人把这件事编排成另一个版本,那就是嘉靖皇帝一心修仙,所以安排太子监国,自己好全身心投入修炼之中。

    对此,魏广德都懒得驳斥,亏他们这些人想的出来。

    这么说,要么就是因为无知想当然的说,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魏广德虽然不确定高拱是不是有一些想法,或许因为嘉靖帝长期不临朝,据传在西苑却常常和方士在一起,就想当然的认为皇帝荒废朝政,一心修仙,或者以为嘉靖皇帝对世俗权力看的很澹。

    但是以魏广德的观察,如果嘉靖帝真的有放权给裕王的想法,就绝不会每日亲自批阅奏疏。

    想到以前和最近由内廷送出来的,许多奏疏上都有嘉靖皇帝的批示,由此魏广德判断嘉靖皇帝对权力从未有放手的打算。

    之后,高拱没有在裕王府呆多久就告辞离开。

    送高拱离开后的裕王,和殷士谵、魏广德他们打了个招呼后,又匆匆忙忙返回王府内院去了。

    「这几日殿下有些奇怪啊,往日里无课也会在这里呆一阵,这两天只是上课时才到,下课就匆匆回内院去了。」

    魏广德看着裕王的背影,小声对身边的张居正说道。

    殷士谵现在除了给裕王上课,也要管理王府内一些琐事,也就是新进王府不久的魏广德和张居正事儿少一些,两人没事时难免凑到一起聊聊天打发时间。

    「听李公公说,王府最近新入了一批宫女,殿下的喜好你也知道,不就这样了。」

    张居正见怪不怪的答道。

    「这样啊,那得找机会劝劝,纵欲过度可不是好事儿。」

    魏广德皱眉说道。

    虽然王爷喜欢女人似乎很天经地义,可是现在他做为王府属官,有些话还是要讲给裕王听,至少尽到职责。

    「算了吧,之前殷大人就和殿下说过,不过殿下答应的很痛快,可你看有效果吗

    张居正这时候笑着答道,「我们这位殿

    下就是这样,承认错误比谁都快,可你要让他真改,可就难了。

    何况,殷大人也和你抱着一样的心思,要对殿下说,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但也不强求,毕竟现在殿下还无子嗣,等殿下有了一儿半女的时候,才是我们该认真对待之时。」

    说道这里,张居正又看向魏广德,调侃道:「善贷,最近你到王府不也是来去匆匆,白日里精神也不大好,容我想想,你不后,他对于处罚朝中重臣也是非常谨慎。

    至于前吏部尚书李默的死,在他所知中则是一场意外,是李默因病死在大牢里。

    不过下午,李东华弹劾吴山的奏本就被送到自己手中,嘉靖皇帝有些动摇了。

    上午还在考虑要不就算了,等再过一些时间,找到吴山错处再行处置,现在就有人递来刀子,只是理由并不充分,还不足以治罪吴山。

    忽然,嘉靖帝想到月前吏部尚书吴鹏的奏疏,言吏部左侍郎职位空缺,再想到若是处置了吴山,那岂不是有两个重要官职空出。

    嘉靖皇帝对吴鹏的印象也不怎么好,外面都说吴鹏在吏部,吏部对官员的升迁一切却都是听从严世番的,而不敢自专,对此礼部尚书吴山就曾多次弹劾吴鹏。

    礼部,吏部。

    嘉靖皇帝没有管下面还在等候他做出决定的高忠等人,而是陷入了沉思。

    比魏广德想象的还要快,此时嘉靖皇帝已经在重新考虑新的朝廷架构。

    大明朝廷施政,主要是通过六部进行,所以六部堂官的任命非常重要,甚至比填充内阁阁臣还要重要。

    吴鹏的作为,嘉靖皇帝也知道一些,只是为了保证严嵩内阁的威严才勉强让他继续留任,实际上也是为了保证朝廷政务的顺利执行。

    还有工部尚书欧阳必进,也是多次请辞,眼看着内阁也需要补人了。

    思虑多时,在高忠等人眼巴巴等了许久后,嘉靖皇帝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把吴鹏上次的奏疏找出来。」

    嘉靖皇帝对黄锦吩咐道,当时他对这份奏疏采取的是留中,而没有批示。

    奏疏留在永寿宫里,自然有黄锦负责保管。

    黄锦领命,不多时就将吴鹏那份奏疏取来,交到嘉靖皇帝手中。

    翻开看了眼,正是那份吏部言本部左侍郎缺请推补的奏本,顺手递给面前的高忠道:「拟旨,吏部左侍郎缺不必会推,袁炜改吏部左侍郎。」

    说罢,又转头对一旁的黄锦吩咐道:「李东华的弹劾奏本留中。」

    「是。」

    黄锦答应一声,捧起御书桉上的奏本退到一旁,而高忠则拿着吴鹏的奏本返回座位,快速写下嘉靖皇帝的批示。

    虽然不知道先前皇帝到底想了什么,但是黄锦和高忠都敏感的感觉到,大明朝堂或许会有一场大变。

    「周延的身子怎么样了?」

    没等下面的内侍继续读后面的奏疏,嘉靖皇帝似乎才想起来似的,又开口问道。

    刚退回的黄锦又上前半步答道:「周御史的身子怕是不行了,太医说.....」

    「说什么?」

    对于黄锦有些吞吞吐

    吐的样子有些不悦,嘉靖皇帝追问道。

    「最多三个月,还不能动,若是这时候返乡养病怕是出不了北直隶。」

    黄锦急忙答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是江西吉水人,去年就因身子不好多次请辞,不过当时嘉靖皇帝还未考虑要对六部九卿进行一次大换血,所以并未批准,类似的还有内阁阁臣吕本、工部尚书欧阳必进。

    去年底开始,周延就因病无法理事,只是没想到,才翻年过来俩月,周延的病情已经到了这一步。

    「老了,都该换了。」

    嘉靖皇帝随口低语一句,随即张张口,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只是冲着高忠那边挥挥手,示意他们继续念奏疏。

    李东华的奏疏被嘉靖皇帝皇帝留中,短短不过几日的功夫,皇帝在对待吴山的态度上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虽然没有因李东华的奏疏降罪吴山,可明眼人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更让百官惊讶的还是,袁炜由礼部改入吏部这件事儿,直接升任左侍郎。

    袁炜去年才由翰林院、詹事府迁入礼部,掌院事不过一月就被令留部,翰林院事由挂礼部右侍郎衔的李春芳接掌。

    满打满算,才在礼部呆了一个月的袁炜就迁入吏部,他在入阁道路上的速度可以说创造了历史,再也找不到比他升迁速度还快的官员了。

    虽然袁炜还未入阁,可是其官途是标准的翰林入阁路径,由不得别人不想入非非。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