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九天宫决 > 第二十一节 三年之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成为华山弟子已过三年。

    三年以来,我勤攻苦学,总算不负师父的期望,顺利完成了书业、礼业,从八月份就开始学知业了。本来,我的进度也不算慢,可比起东华峰摩天崖其他弟子,我的差距非但未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

    先说文斌。他自那次后性情大变,整天都埋头进书堆里,说话彬彬有礼,学习异常用功,甚至喊他去玩他也不去。他被罚重修礼业那年并没有中断知业的学习,因此进度也没落下多少,他十一岁守礼期满,十三岁通过知业考核,到了现在在学识业。

    倒是木头,他尽管学习上从不偷懒,可脑袋不太灵光,总摸不着门道,结果在识业一耽搁就是数年。幸好今年他总算通过了考核,八月份可以开始学习气业了。应说十五岁能达到这个进度,在整个华山来看算得上中等,可是偏偏摩天崖是个高材云集之地。

    而最厉害的高材,当数我师姐。她十一岁过识业,同年过气业,今年十二岁,心业已小有所成了!这种神速,甚至比被公认为华山这代弟子的翘楚楷模、掌门的大弟子浩然当年进度还快半年。每次公开课师父教官聚首时,大家都纷纷议论,说我师父收了个万中无一的天才。

    当然修为最高的,仍是萧朱。本来三年前,他才刚开始修心业,却不知为何,此君此后突飞猛进,接连迈过心业、真业、元业三大坎。尤其真业那道坎,让包括他师父在内所有人都惊讶不已,本以为以他的天资,起码要徘徊几年才能顿悟。没想到他八个月不到就过了,这速度甚至超越了浩然九个月的纪录。这让师叔脸上大大有光,每次和别的师父聊天,总要有意无意地提到这件事。

    本按规定元业修得大成者方能参加试炼,而萧朱不过略有小成。可他这人看着痴肥,却不痴呆,他摸透了他师父和掌门的心思,提出要提前参试,而且是和浩然一起去。他说当初二人相约一起参试,无奈自己进度落后太多,结果拖累浩然数年未毕业。如今浩然都十七岁了,他不能再拖累兄弟了,因此望师父能格外恩准让他们一起先完成试炼,回来复命后再补上大成的修炼。

    这事对师叔自然是求之不得,掌门对此也算放下心头大石。虽然掌门嘴上不说,可近年来其他诸峰师父教官的年长弟子也纷纷跃进元业阶段,眼看这第一的头衔即将不保,他心里估计也很焦虑。因此师叔向他一提出建议,他便爽快答应了。于是这一对,成了华山这辈徒弟中最早参试的一对。

    与东华峰同辈比,我已是郁闷,再对比各峰朋友,我更是自卑。除了国子廷的几个纨?子弟外,毛小羽、秦明、韩夜、炎姬都比我厉害多了。尽管禁地之行后,他们被发回礼业重修一年。可重修礼业,并未对他们的进度造成多大影响。

    炎姬不说了,她的速度直追师姐,气业也修得小有所成。韩夜更强,他仅比我师姐大半年,但进度已到了心业阶段。大家都说,他就是整个教廷我辈第一人。至于毛小羽,估计和韩夜差不多,毕竟他也十四岁了。最让我想不通的是秦明,明明整天只想着玩,可竟也过了知业,进度比文斌还快。我都怀疑是不是考官顾忌他的家世,考试时故意放水让他通过的。

    我唯一的优越感来自于西华峰的梓幻。虽说她比我仅小半年,可进度比我却差了不是一丁半点。我好歹也知书达礼了吧,她却连书业都还没过,更遑论礼业。况且就她那样不守规矩,想顺利通过守礼期,更是遥遥无期。

    另外那时我还没未开始发育,其他人都开始发育了,他们普遍比我高了一头,每次跟他们一起都要仰视他们,特别压抑。只有这梓幻,跟我年龄相仿,而且比我还矮一点,看着顺眼。因此这几年我基本只找她玩。

    说起梓幻,她虽不守规矩,却不像炎姬那样风风火火的招人瞩目,这三年来,竟没认识几个男孩子,甚至她的那些师姐也不喜欢她。这一来二去,我俩便日益熟络起来。每年新年假期、公开课,她都是直接拉我走,也不搭理其他人。

    那时,似秦明这般大的孩子已略懂男女之事,他们每次见到梓幻来来找我,都要取笑一番,说什么你这么小年纪就知道那个什么了。我说哪个什么呀?他们总回以一脸神秘的坏笑,不再解释。

    其实梓幻长得还不错,不过她的打扮着实差评。本来穿得就寒酸,连个像样的首饰也没有,而且衣服也不会搭配,胡乱凑合。最要命的是,她属于四肢极度不勤的孩子,有时一套衣服穿两三天也不洗换,整天看着脏兮兮的,就更让人疏远了。

    话说那年的公开课地点在南华峰。

    南华峰有三大殿,分别是英武殿,太原殿和南华殿,三大殿各有殿主。英武殿殿主叫孟德思,当时他在外公干,所以我也无幸见到。太原殿殿主叫劳华森,不过他当时闭关,殿中事务由掌门代理,所以我也见不到。据说,因为他是师父这辈的大师兄,所以连掌门也得敬让他三分。至于南华殿殿主琴之弦正是当今华山掌门。十三年前一役,南华峰仅剩此三人。为了重塑南华峰,这三人不辞劳苦,各收了几十名弟子。

    关于那一役,我也略有耳闻。听说那时华山正值数百年来最鼎盛时期,可经此一役,上千门徒或死于非命,或就此失踪,或辞行出走,或归隐山林,留下的不足三十人。华山五峰尽成废墟,南华峰三大殿也不能幸免。现在的三大殿就是在废墟上新建的,比起原规模已缩小近半。不过即便如此,新修的三大殿依然气势恢弘让人惊叹。

    三大殿坐落在南华峰半山上。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广场,其边长达一百五十丈。三大殿面朝广场,成合围之势,其西乃英武殿,其东乃太原殿,其南乃南华殿。三大殿不分主次,规模形制相约,都是中间一座巨型主殿,两边各有一组副殿,副殿外围是八座塔楼,塔楼和副殿各有飞廊相连。别说主殿,光外围这些塔楼都有五丈宽,十五六丈高。塔楼下面为石砌的基座,顶部则是木质的亭状建筑。亭中央悬着一面巨大的铜镜似的的东西,通体明亮金光闪闪,但不知有何作用。

    再说主殿。三大主殿均建在三层汉白玉石阶之上,有着难以想象的三重屋檐,一重比一重高,一重比一重陡,从下往上看去,似欲将青天撑破。整座殿堂宽度达五六十丈,高度达十五六丈。为撑起其庞大结构,少说也用了一百根需三人合抱的巨木作为其支柱。光是把这些巨木运送到华山,其工程量就难以想象,真不知道这片规模如此浩大的建筑群是怎么修起来的。

    三大殿外观形制是差不多,不过装饰细节却风格迥异。总的来说,太原殿的风格雄浑古朴,大气磅礴;英武殿的装饰极尽奢华,精雕细琢;至于南华殿,那时它的装修还未完成,但从完成部分来看,它的风格将会非常奇特。因为它的装饰主要是在墙体和柱子漆上一条条平滑弯曲的彩色条纹。

    当时各殿的内部修葺均未完工。毕竟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十年八载能完成的。幸好副殿规模只有主殿八分之一,因此完工也早。掌门得以在那里招待了我们,然后领我们到后面的厢房。

    三大主殿后面均有厢房数十间,基本都已完工。当时南华峰师父弟子一共才百余人,南华殿后的厢房尚住不满。加上东殿和西殿后面的厢房,足够容纳全华山的弟子了。

    至于那数以千计的工人和工头,他们则居住在这片建筑群外围几片临建棚屋中。棚屋区离三大殿有一段路程。为保证秩序,今年公开课期间不开工并禁止工人到三大殿。因此呆在那的几天我也没见到他们。

    再说那中央广场也未完工,石砖只铺了一半。可就那一半,即便站下几万人也不会拥挤。南华峰在其一角搭建了一个大型讲场,作为公开课场地。说到公开课,那年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天早上师父讲的课:时间的度量。因为时隔三年,我又一次成了众人的焦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