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盘点华夏意难平榜,皇帝们怒了! > 第182章 “无药可救的皇帝,李世民被狠狠打脸!”

第182章 “无药可救的皇帝,李世民被狠狠打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金榜之人的一生放映结束,所处各个时空的观众们,内心有了一番独特的感触。

    有的人为了金榜之人的逝去感到不值得。

    有的人为了金榜之人的逝去而感到懊悔,种种复杂的情绪赫然出现于他们的心头之上了。

    …………

    大唐

    “李!隆!基!”

    “你这个无药可救的混账!我大唐怎么就出来你怎么一个皇帝啊!”

    “但凡你能够听一下这金榜之人的话,我大唐又何至于落得这般地步?你又怎么会被天下人唾弃

    李世民气的连说话的声音,都开始不自主的颤抖起来。

    他气的双目充血,一声声的怒吼朝大殿内的百官发出。

    感觉自己的脸,被那混账子孙的表现狠狠的拍肿了,拍完一边不够,还要再拍另外一边!

    “来人啊!给朕把金榜之中发生的给记录下来!日后但凡皇帝想要登基,都必须要给朕把这些内容熟记于心!”

    脸色铁青的李世民,要从源头彻底遏制这件事再次发生。

    要不是李隆基还没有诞生的话,他恨不得要送对方去重新投胎!

    ………………

    所处另一时空的大唐。

    “子寿啊!朕真的后悔了啊!你要是能重新回到朕身边来就好了!”

    “朕保证什么事情都听你的,朕保证啊!”

    如一摊烂泥般瘫坐在台阶上的李隆基,身上的懊悔之意散发在大殿之内。

    双眼也在金榜之人死去后哭的通红,嘴唇变的发白。

    在金榜之人被贬之后,李隆基其实就已经无比后悔了。

    每逢有人在推荐公卿的时候,李隆基就一定会问:“对方的节操,品质,度量能够和子寿一样吗?”

    只可惜李隆基明白错误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金榜之人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他。

    哀嚎了许久后,如烂泥般的李隆基又突然挺立了起来,一股精气神又重新入了他体内。

    他现在还有重新弥补的机会,他要完成金榜之人死前的那些遗愿,首先就要从除掉那该死的武将开始!

    李隆基想尽一切办法都要阻止这一场战乱,不能让这被金榜之人付诸无数心血的盛世,毁于一旦!

    …………

    原先历朝历代之人还在猜测这两位金榜之人间的联系。

    如今在看完两位金榜之人的一生描述后,他们也猜测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那“神童和老臣之间的忘年交”,也是两个为了王朝兢兢业业,挥洒心血的同道中人!

    …………………………………………………………………

    就在嬴政,刘邦,刘彻,刘备,曹操,孙权,李世民等人的注视之下。

    关于两个金榜之人的最后一个身份问题,也在金榜的一行行文字浮现中,开始宣布揭晓了!

    【盘点华夏治世名臣榜!】

    【本次盘点不分排名上下,只按照朝代顺序来进行排名!】

    【唐朝——张九龄和李泌】

    【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

    【人物介绍: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称号:“岭南第一人!”】

    【人物生平:张九龄少年时期就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等到唐玄宗即位后,张九龄迁左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中书令!】

    【开元二十八年,张九龄在家中病逝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远见卓识,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九龄在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在文学方面,张九龄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人物评价:正大厦者柱石之力,昌帝业者辅相之臣。生则保其荣名,殁乃称其盛德,节终未允于人望,加赠实存乎国章。】

    【禄山必兆边陲祸,林甫终贻庙社忧。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

    【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在张九龄的真实身份揭晓之后,另外一位“治世能臣”的身份,也接踵而至的浮现在了金榜之上。

    【李泌,字长源!】

    【人物介绍: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道士,诗人!】

    【称号:“李邺侯!”】

    【人物生平: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

    【李泌后来遭到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

    【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

    【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

    【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

    【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

    【李泌博涉经史,精研易象。善作文章,尤工于诗!】

    【人物评价:两京复,泌谋居多,其功乃大于鲁连、范蠡,邺侯经邦纬俗之谟,立言垂世之誉,独善兼济之略。】

    【卿当上皇天宝中,为朕师友,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

    【衣白山人再造唐,谋家议国虑深长。功成拂袖还归去,高节依稀汉子房!】

    【白衣宰相——李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