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不良人之大反派系统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重用许靖,以眩远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启禀肃王,百姓有击鼓鸣冤者,多达数百!”

    成都,程玄正在观看着一些文书档案,亲信梁令就前来汇报。

    在攻入蜀国之后,程玄做出了一些安抚民心的政策。

    其中就包括让百姓有一个击鼓鸣冤,直达天听的机会。

    听闻此言,程玄抬起头来,道:“有何冤情?”

    梁令道:“百姓状告王宗佶、王宗训等人,恃恩贪暴、欺压百姓,王宗翰好蓄姬妾、强抢民女,杀人夺田、王宗黯公然索贿,抢夺百姓财产......”

    “这都是王建的好义子做的事儿啊!”

    程玄听罢,开口嘟囔了一句。

    “这是事情,是否已经查实?”

    “启禀肃王,我等明察暗访,确有此事。”

    梁令道:“不过,王建的诸多义子中,也并非没有贤明之人。王宗涤似乎就在两川百姓中深得民心。”

    程玄点了点头,道:“此人我知道,王建手下诸将,唯华洪饶智略品行皆备。”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张琳。这个人深得我心。缮完城隍、抚安夷獠、经营蜀雅、张琳居功甚多。”

    房间内,坐在程玄下方的杜弘徽,不禁开口道:“肃王,张琳此人曾修通济堰,溉田一万五千顷,民被其惠,皆歌功颂德。”

    “前有章仇后张公,疏决水利?稻丰。南阳杜诗不可同,何不用之代天工......这首诗就是民间用来赞扬张琳之功的。”

    杜弘徽就是杜让能的三弟,也曾经因为李茂贞的缘故,升任宰相。

    后来,程玄就把他用在了河套地区任官。

    不过如今河套一片平和,程玄便让他随军同行,准备治蜀。

    杜弘徽说着,忽然皱眉道:“不过,张琳此人虽才术纵横,却操持劲直,恐怕不愿侍奉二主。”

    程玄道:“你以为,张琳侍奉的主公,真的是王建吗?此人若真如赞诗所言,那么他所侍奉的主公便是百姓。你把疏决水利的事儿,再次安排给张琳,你再看看他愿不愿意出仕!他如若不愿。便是沽名钓誉之辈!”

    杜弘徽听到这话,顿时恍然,而后赞叹道:“殿下这一招,果然高!”

    程玄随口道:“无论如何,蜀地必须尽快安定下来。各司都公事公办,该杀的杀,该招抚的招抚,该任用的任用,都明白了吗?”

    “遵命!”

    梁令以及杜弘徽离开之后不久,很快又有人来到了程玄的房间内。

    此人便是杜用砺,杜让能、杜彦林、以及杜弘徽的弟弟。

    杜用砺在三年前刚刚行冠礼的时候,就已经被家族送到程玄身边做事了。

    程玄也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做事很麻利。

    只能说,杜家一家四兄弟都在程玄身边做事,基本上等同于把宝全都压在程玄身上了。

    “启禀肃王殿下,有人说是瞻仰肃王殿下之名,想要求见!”

    “什么人?”程玄道。

    杜用砺道:“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贯休。”

    ......

    程玄很快就召见了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贯休这四人。

    对于这四人,程玄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程玄会召见他们的原因。

    首先就是僧人贯休。

    此人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堪称诗书画三绝。

    尤其是他所画的罗汉,状貌古野,绝俗超群。

    至于杜光庭,这??人就更加有名了。

    杜光庭,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

    唐懿宗时,杜光庭曾参加科举,后考进士未中。

    不过落榜后,杜光庭并未跟黄巢一样,揭竿而起,反倒是到天台山入道。

    唐僖宗时,杜光庭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后黄巢打进长安,杜光庭还曾随僖宗入蜀......

    总而言之,这些人的名望都很高。

    程玄召见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重用许靖,以眩远近”。

    昔日刘备入蜀,法正就曾说过类似的话语。

    昔日,蜀地的许靖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但很有名望,其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并为世人所知。

    当时刘备刚刚开创大业,如果不重用许靖,恐怕会让蜀地人认为刘备轻视贤才,于是诸葛亮与法正建议刘备重用许靖,吸纳更多的贤才,以成大业。

    自从黄巢起义之后,有许许多多的有才识的人都奔蜀。

    其实不仅仅是黄巢起义,自从唐玄宗安史之乱起,一但朝廷有变,天子就会逃亡蜀地。天子一跑,公卿也跑,百官也跑。

    因此,如今的蜀地,其实有很多贤才。

    “草民见过肃王!”

    “见过肃王。”

    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以及僧人贯休,一见到程玄,就行起了大礼。

    “免礼。”程玄道。

    “诸位前来见本王,所为何事?为名,为利,还是为官?”

    闻言,四人的脸色都有些奇怪。

    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程玄说话如此直接。

    不一会儿,童颜白发,长须三绍的僧人贯休开口道:“肃王殿下不要误会,贫僧此次前来,不为名,不为利,也不为官,只为见殿下一面。”

    “哦?”程玄有些意外了,“大师这是何意?”

    贯休道:“贫僧两年前曾游历至河西之地,在桑耶寺参加了一次渐顿之争,感触颇多......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河西少尘埃,贫僧只是想见一见铸就这种盛世场面的肃王殿下。”

    程玄惊讶地道:“大师去过河西?”

    贯休点了点头,微笑道:“贫僧七岁时便在家乡出家,云游天下各地,尔来七十有一年矣。”

    程玄道:“大师砥节砺行,令人敬佩。”

    “殿下过誉了。”贯休道:“贫僧想要为殿下写赞诗,不知殿下可是愿意?”

    程玄没想到自己居然遇到粉丝了,虽然这个粉丝一把年纪了,而且还是个僧人。

    粉丝想写诗,他也不能阻拦不是?

    “大师想写就写,就算是写讽刺诗,本王也欣然接受。”

    贯休摇了摇头,道:“殿下在河西所做之事,休岂敢出言讽刺?倒是这蜀国的权贵,贫僧十分看不起。”

    贯休似乎也是个直性子的人,看不起就直接说了出来。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这些人,该杀!”

    此话一出,那书生王先成不禁开口道:“贯休身为出家之人,怎地出口便是打打杀杀?”

    贯休道:“有些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对付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他们上西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