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玉箫情劫 > 第600章 休养生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醒来的刘承,虚弱得就像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陷入昏迷,或者直接驾崩,但好在刘承还是顽强的挺了过来。

    他拖着疲惫不堪,且虚弱至极的身体,静静的听完了何皇后泪眼朦胧的讲述。

    在听何皇后讲述的过程中,又是参汤又是燕窝粥的进补,刘承总算是将吊着的一口气延续了下来。

    最后由他口述了一份圣旨,让何皇后落笔着墨书写,而后即刻命人前去宣旨,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去阻止那场厮杀。

    这就是第一封阻止战斗的圣旨的由来!

    那传旨太监,本是刘振国那一朝留下来的老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刘承登基之后,宫中并未增加宫女和太监的人数,而是全盘接纳和启用了前朝的旧人。

    那个太监老奸巨猾惯了,可刘承并不是刘振国,他是个务实之人,并不喜欢阿谀奉承之辈,他的后宫里,自然就兴不起那些歪风邪气来,那些心思不纯的人,也就没有了兴风作浪的环境和土壤,想通过歪门邪道上位的人,自然就难上加难。

    但总有那么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通过一些非常手段成为人上人,这就给了有心之人以可乘之机。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主动找到了那个太监,说是可以共谋大业,那个太监本就野心勃勃,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最大的皇宫内,权势最高的太监,手底下可能管着成百上千的人,自然可以称得上位高权重了,但一个太监权势再大,也还只是个太监。

    可这并不妨碍他们追求权利与地位的野心,或者说是宏图大志。

    一个无根之人,注定无法成为九五之尊那样的存在,但做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上人,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狼狈为奸的双方,各取所需,就那么紧密的勾结在了一起。

    那名宣旨太监每日负责向外面传递消息,皇帝皇后以及皇贵妃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幕后之人都了如指掌,这才有了这场蓄谋已久的围杀。

    若不是李浩无意间识破了那太监的可恶嘴脸,果断将他就地格杀,或许事情还会变得更加难以收拾,死的人也会增加更多。

    刘承当然不是傻子,他其实很早就发觉了自己身边出了内鬼,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腾出手来收拾内鬼,自己就昏迷了。

    当得知是那名太监去宣读圣旨后,刘承就知道要坏事,所以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即使是拖着奄奄一息的身子,他也一定要亲自去阻止。

    他想杀即墨寒不假,可他也不想赔上自己至亲之人的性命,这个代价太过沉重了,他已经错了一次,他不能一错再错,若真的众叛亲离,他也无法承受那个后果。

    刘承为人处世一向果决,他的决定很少有人能阻止,宫嫱就只能毅然决然的陪着丈夫一同前往,自己男人的身体状况差到什么程度,就算她不是大夫,她也很清楚,所以她有非去不可的种种理由。

    一来,她担心刘承的身子撑不住,若他真的中途倒下了,以自己皇贵妃的身份,或许也可以护住自己的夫君和那些人吧!

    二来,宫嫱也想亲自去看看宫外的局面,到底发展到了怎样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便是宫嫱的所有心思了!

    她想得不多,就只是自己关心的几个人和几件事罢了!

    宫嫱毕竟是皇帝刘承最宠爱的女子,身份尊贵且特殊,即使是有人想动手,也要掂量掂量一下,是否承受得住皇帝的怒火,所以她才能成功的护住所有人,没有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真正的成了和平的使者,成功的化解了潜在的危机。

    刘承转危为安之后,就离开那宅子了,作为一国之君,他本就日理万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

    刘承留下了青锋寨的原属人员,守在宅子的外面,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本是他的贴身侍卫,而所有禁军,都撤离了宅子的周围,宫嫱也随御驾回了皇宫。

    这半个月内,从始到终,都没有即墨寒的消息传出,所有人都闭口不谈有关他的一切话题。

    尽管同在一个宅子里共处了半个月之久,也没人在刘承面前提起即墨寒这个人。

    在当今南梵国皇帝陛下面前,这就是个禁忌的话题。

    其实刘承很清楚,之所以众人死战到底,宁死也不肯降,而且他们最终都聚集在这里,那个小子一定就在这宅子的某个房间里,他虽然是一国之君,但在父辈与祖辈们面前,也不敢流露出丝毫的敌意来。

    同在一个屋檐下,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可怜兮兮的像个外来户一样,受着众人冷嘲热讽的言语攻击,以及轻谩的眼神洗礼,他只能忍受着,并且甘之如饴。

    因为相对这些微不足道的攻击,刘承更享受那份来之不易的温馨,父母在侧,最爱的女子也陪在身边,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难得的呢?

    他也正是在家人的陪伴之下,身体才快速恢复的,身体复原之后,尽管他很不舍,但也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他已不再是个三岁小孩,没理由放任国家大事不管,赖在父母妻儿旁,肆意享受生活,他身上肩负着民众的期盼,与国家安定的使命,他要去善后,那些死难者他要给他们一个交待,那些活着的人,他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刘承离开宅子后,也没有更多的人从宅子里出来,他们似乎很喜欢待在宅子里似的,除了回春堂几名大夫每日定时进出,就只有送食物的厨子会进出那宅子的大门。

    从外面看,那宅子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安静到似乎连个说话的声音都没有。

    可是宅子里明明有上百号人那么多,怎么可能静得连个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呢!

    没错,宅子里确实很安静,除了厨房有些许声音传出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其它声音,即使是有不得不沟通的言语,大家也是尽量低声细语的交流,所以才不会有半点声音传出来。

    因为每个人都在静静的养伤,而休息往往就是辅助疗伤最好的方法,为了让伤员得到更好的休息,所以谁都不会大声说话。

    进食原本是分批进行的,后来就彻底放开,只要是饿了,就自己去厨房找吃的,反正厨房随时都备着营养丰富的食物,方便大家随时自行食用,即使是行动不便的伤员,也会有人扶着或抬着去进食。

    休息够了的人,精力充沛后自然也闲不住,他们没有大声喧哗,而是找个人无声无息的下棋,旁边若有人围观,也绝不会出声,大家都很自觉的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