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玉箫情劫 > 第177章 再遇旧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字面意思,本来是感激的话,可让这姓梁的小子,用冷冰冰的语气说出来,就好像即墨寒,欠他很多钱似的。

    一旁的赵护卫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就要替自家少主,怼上姓梁的几句,即墨寒见状赶忙抬手制止。

    他大概知道这梁公子的脾气,怕赵护卫出声后,双方反而闹得不愉快。

    即墨寒并未在意梁公子的冰冷语气,而是继续耐心的同梁公子介绍道:“梁公子说的没错,此处生存条件确实不好

    我们正在逐步改善,各种生活必需品,正在通过水路往这里运来,各类物质会供应到明年秋收,直到这边能自给自足为止。

    只是流民人数增长过快,才会出现物资短缺,供不应求等各种问题,我正愁着找个能力出众的人,坐镇此处统筹安排,不知能否劳烦梁公子,担任这一要职?”

    即墨寒也是临时起意,请梁公子担任北区负责人的,倒不是他临时起意,就随便安排。

    首先,梁公子此人绝非庸才,他对自己语气冰冷,应该是还没得到他的认可,有才之人通常都比较自傲,不屑与庸人为伍。

    其次,北区离北脊山最近,由梁公子坐镇,可以安梁栋的心,既然要争取梁栋的支持,就索性放手让他们父子大展拳脚,为百姓做些实事,利国利民。

    如今各地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得有梁栋这样身居高位,还关心百姓生活的将领,是百姓的福,也是南梵国的福。

    即墨寒轻描淡写的说完这番话,令赵护卫都有些不敢相信,北区规模有多大,他最清楚不过,如果将来完全开垦出来,绝对会成为帝国最大的粮仓。

    之前为什么没有人耕种?那是因为有水患,可自从黄先生来了之后,组织流民大规模修水路,水库。

    河道深了,宽了,船只航行更畅通了,各处工程同时进行,等工程竣工后,可以保证这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旱涝保收。

    少主会不知道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就这样拱手相让给外人管理了?

    赵护卫心里着急,频频向即墨寒示意,即墨寒回以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赵护卫只好强忍住,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少主,这样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最惊讶的还不是赵护卫,而是梁公子和他带来的人,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梁公子张大嘴巴,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要我管理这偌大的一片区域,你就不怕我力所不及?或私吞克扣流民的物资钱粮?”

    即墨寒微笑的回道:“你不会那么做的,我相信你。”

    听了即墨寒不假思索回答的,短短几个字,仿佛这几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般地,震撼到了梁公子。

    其实就只是:我相信你!四个字而已!

    但却在梁公子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梁公子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他怎么也没想到,即墨寒会将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自己这个只见过两次面,连朋友都算不上的人来负责。

    他不仅没有责怪自己的无礼,始终以诚相待,委以重任,梁公子此时心中五味杂陈。

    对面的这个年纪只会比自己小,为人处世却是面面俱到,与之相处,不会令人感到如履薄冰,步步谨慎,反而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自己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人呢?

    寒窗苦读十多年,自认才学不输对方,可自己有那份广阔的胸襟吗?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惭愧起来,不过梁公子,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面上流露出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态来,语气也在不知不觉中,去掉了冰冷的寒意。

    他回以微笑的道:“既然寒公子认可梁某的能力,梁某定不负所托,力争两年之内,将这片区域打造成帝国百姓的粮仓。”

    即墨寒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相信以梁公子的能力,一定能做到。

    这时又听梁公子开口道:“寒公子,之前梁某母子身处牢笼之中,心态不好,言语有些极端,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梁某在此谢过公子,救命之恩永不敢忘!”

    说完,姓梁的真的当着众人的面,扑通一声,跪在即墨寒身前。

    这画风转变太快,前一刻还冷傲不屑,这会儿都跪下了,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即墨寒眼疾手快,赶忙将梁公子扶起来。

    笑着摇头对梁公子道:“谈不上恩情,遇到你们一家也只是意外,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很奇妙的。

    现如今,天下大乱将至,人心惶惶,百姓生命如草芥,幸得梁将军仁义,十几年如一日,保下了无数人的性命,我们年轻一辈为何不效仿梁将军,为国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寒公子说的是!不管上层官员乃至皇帝如何腐烂,百姓都是无辜的,我们还是可以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活下来,活得更好的!”

    至此,双方算是达成共识,梁公子也没有更多惊人之举了,接下来就是交接工作和两个年轻人之间,对于北区的一些设想的交流。

    当然黄致远也有参与其中,毕竟北区也是黄石基总体规划设计的,黄致远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这对分别十多年的父子,虽不能父慈子孝陪伴彼此左右,但黄致远能从父亲的一项项设计规划中,看到父亲的高瞻远瞩,和举世无双的才华。

    作为黄石基的儿子,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人年轻人这一谈就是一整天,第二天一早在赵护卫的带领下,三人又去各处实地考察了一番,对于黄石基的整体规划,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一致认为,只要按照黄石基的整体规划进行,就是最快最好的选择。

    即墨寒与黄致远又在北区呆了两天,主要是北区流民来源复杂,需要进行很好的统筹分配,才能更好的提高各处工程建设的效率。

    虽然以北脊山来的人最多,这些人都是梁栋的兵,很多还是跟随多年的亲卫,是专门保护梁公子的,自然会听从梁公子的安排。

    但还有不少人,是各地流亡在外的百姓,这些人都有不少自己的拥趸,有些武艺傍身,很多人都有命案在身,不是一怒之下杀了当地恶霸,就是被逼走投无路之下宰了当地地方官后流亡在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