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明日边缘之伐清 > 第十二章 展望,大驾入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停顿了一下,他正色说道:“若是诸事顺遂,我军反攻将只在两三个月之后;若是大势难挽,本将或是死于战阵,或是亡于荒徼,或是——”

    窦英欲言又止,柳依依却急道:“或是什么?将军怎地吞吞吐吐?”

    窦英仔细打量了一下柳依依,从声音、体形上判断其是个女人,是丑是俊倒是不太在意,便笑道:“本将最后的打算是去暹罗,做一化外遗民罢了。”

    柳大洪一拍大腿,喜道:“将军此言,正合我心。暹罗嘛,素与我朝亲善。缅甸、安南,则要差上许多。”

    窦英感到很神奇,问道:“柳大侠也想去往他国,做化外遗民?”

    柳大洪点了点头,说道:“柳某确有此意。剃发易服,实在是辱没祖宗,死了也没脸去见先人。”

    窦英竖起大拇指,给这位草莽点赞一个。有此心,便非常难得,比那些领着国家俸禄的官员,以及那些家财万贯的富豪,还要强上许多。

    事情已经谈妥,窦英命人取来纸笔,把要散播出去的消息一一写下来,足有五六条之多。

    “窦将军真是文武双全啊!”柳大洪接过纸张,顺便恭维了一句。

    柳依依轻轻撇嘴,忍不住说道:“将军武勇过人,却不知练的哪家武艺,都有些什么招式?”

    窦英不以为意地答道:“战阵厮杀,刀砍枪刺而已。又哪有什么师承,什么招式之名?”

    其实这是窦英的谦虚之语,柳依依却信以为真,更觉得窦英等人不过是仗着身强力壮,战阵厮杀也不过是胡砍乱刺罢了。

    柳大洪赶忙岔开话题,不想让养女继续信口开河。

    好在时间不大,将士们饱餐已毕,段时捷前来请示何时出发。

    窦英命令士兵稍事休息,才送走柳大洪父女,又狼吞虎咽地吃完饭。稍事休息后,下达命令,将士们骑马列队,出南门,绝尘而去。

    ……………

    阳光明媚,对于窦英等人来说,既吃饱喝足,又基本摆脱了清军,心情是愉悦的,且充满了与主力会师的憧憬。

    但在南甸以西的一个山谷中,惊魂初定的永历君臣,却是凄凄惶惶,好不难过。

    原来,永历君臣离开腾越继续西行。经过南甸又行两日,在路上正准备安营炊饮时,征蛮将军杨武率一部残兵赶到,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如果晋王李定国听从窦英的建议,他便能够把后面的话都说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掩败为胜,把磨盘山大胜的消息散播出去。况且,磨盘山之战的目的虽未达到,但从伤亡比来看,算是惨胜也不为过。

    正因为窦英被断然拒绝,且引起了李晋王的不悦。他便争当再伏的主将,而没有把建议都摆出来。

    历史还按原来的轨迹在向前发展,杨武向永历君臣报告:磨盘山大败,李晋王率残部远逃。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不仅永历君臣惊骇莫名,护驾官兵也是人心涣散。

    此时,永历再次发挥特长——跑!

    永历不仅仅白天跑,晚上也不敢停留,催促官兵连夜赶路。

    天昏夜暗,又起了雾,更加难辨东西。君臣官兵竟然在山谷中迷路。群臣呼妻唤子,官兵拥挤寻路,一片混乱。

    在混乱中,一些绝望的欲自寻出路的官兵趁机逃跑,并劫掠财物。其时,火光烛天,乱声四起,众人惊惶失措,纷扰奔窜。

    一直折腾到天亮,君臣官兵才发现还在原地打转,还未走出山谷。

    粗略清点,发现杨武已经率人离去,说不定也带兵参与了劫掠;而永历的贵人、宫女也失去大半,或是被乱兵掠走,或是慌不择路、钻入山林;另有一些文武官员也不见踪影,说不好是被胁迫还是伙同乱兵同去。

    山谷中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太阳在空中象蒙着层纱,光芒并不明亮。

    永历听到报告,面色凄惶,半晌无语。

    “万岁!”大学士马吉翔上前奏道:“清军追之甚急,官兵又人心涣散。而今之计,莫如星夜赶路,及车驾入缅,方保无虞。”

    永历抬头看了马吉翔一眼,心中还有些犹豫。

    沐天波对此并不是全部反对,毕竟他对外界消息也不甚了解,但就此入缅还是仓促。

    想到这里,沐天波奏道:“万岁。微臣以为可先至铜铁关,一是歇息并打探消息;二来此关离缅境极近,危急时再入异国也可。”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李晋王虽同意大驾撤往边境,但皇上巡狞异邦,却不是他所赞同的吧?”

    马吉翔本待再争,听沐天波搬出晋王,只好收住话,不悦地看了沐天波一眼。

    永历也觉得沐天波之议更加稳妥,便点了点头,说道:“便依沐爱卿之议,暂往铜铁关吧!”

    沐天波领旨下去,马吉翔也跟了上来,冷冷地说道:“沐国公,若是清军穷追,便是提前进入缅境,也不得深入,你料清军不敢入缅吗?”

    “清军敢不敢入缅,我不知道。”沐天波不甘示弱,答道:“但闻风而逃,且是逃亡异邦,将置皇上与臣僚何地?对大驾入境,缅王是何态度?缅境是何情形?马首辅难道就一清二楚?”

    马吉翔被问得张口结舌,恨恨地一甩袍袖,转身而去。

    沐天波看着马吉翔的背影,往地上啐了一口,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皇上但凡有点刚硬的气质,也不会让这等奸臣把持朝政。可惜,太懦弱啦!

    沐天波连连摇头,无奈地转身离去。

    马吉翔的奏议未被采纳,心有不甘,思虑之下,又想出一条计谋。

    宿营休息时,马吉翔招来了弟弟马雄飞和女婿杨在,开始秘密商议。

    听了马吉翔的讲述,马雄飞皱眉说道:“是我等费心谋议,才使得车驾幸缅,怎又横生枝节?”

    杨在说道:“圣上只说是暂驻铜铁关,显是委决不下。泰山大人只须再作奏议,或是有清军追逼的消息,也只是迟上几日入缅,不妨事吧?”

    马吉翔沉着脸,说道:“短视之见。若是在铜铁关得有安定,万岁必后悔不早入蜀。今从官相随至此,见上意变化,岂不欲持文墨以议我等?”

    马雄飞和杨在面露为难之色,虽是同意马吉翔的担心,但也没有办法促驾入缅。

    马吉翔冷笑一声,说道:“护卫平阳侯右协孙崇雅与我极为相合,若是向他示意,妄传清军追逼,则乘舆必兼程入缅。”

    马雄飞闻之颌首,笑道:“兄长此计甚好。莫若趁夜半昏黑再行事,车驾入缅,便将从官尽劫。则东奔西窜,流离万状,必无有随驾者矣。”

    杨在也点头称好,还称他和孙崇雅也挺熟。

    “那便由贤婿前去示意,今晚便动手。”马吉翔微微一笑,手捋胡须,甚是得意。

    当日夜间,本已感到前途黯淡的孙崇雅在马吉翔的怂恿下,大呼清军追来,趁机纵兵大掠。

    夜色之中的乱兵劫掠,连永历也未能幸免,光着脚上不了山。随行官员更是苦不堪言,又有不少将士在混乱当中作鸟兽散。

    至此,永历不敢再留滇境,连夜向缅关出发,走出了被困异邦、寄人篱下的一步臭棋。

    ………………

    在阳光沐浴中,窦英挺直了腰身,身体随着战马的奔驰而上下起伏,却没有颠离之感,仿佛与马背是一体联成。

    豪气与信心同在,困难与机遇并存,光复神州的功业已经展开,开始了还能停下来吗?

    初到陌地,?厢逦拮诺氖焙颍惠肴幻涡眩?鲆夥苷降氖焙颍焕胂衷谝膊还?柑欤

    但对窦英来说,那些循环加起来,却已经有数月,正是磨砺锻炼,乃至感悟的黄金时间。

    从茫然到本能,再从本能升华到主动,窦英已经融入现实,并已经迈出了掌握命运、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接下来,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千难万险,谁让上天把他扔到了这个时代,让他不得不选择一个地狱难度的任务呢?

    窦英苦笑了一下,收起纷乱的思绪,开始专心搜索记忆中的历史资料,思索自己心中计划的疏漏和不足。

    现在,永历君臣已经入缅,还是自解武装,尽散护兵。

    想到这里,窦英嘴角上抿,微露出鄙夷的神情。

    弃兵解武,从此手无寸铁,岂不任人宰割?不知道永历惊惶胆怯到何种程度,才能下达如此旨意。

    逃亡异邦、寄人篱下,又岂能不让明军将士大失所望?他们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又是为的谁家天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永历所作所为,难道不觉得羞耻惭愧?难道不觉得无脸面对列祖列宗?

    失国忧君。难道那些文武官员竟只顾苟且偷安,全无共赴国难之意?

    窦英每想到此,都会产生一次动摇,觉得自己殚心竭虑地入缅接驾,实在是多余。就让那些行尸走肉,浪费粮食的废物,都死在缅甸好了。

    但每一次,窦英又反复地说服自己。救驾出缅,不是为了忠君,不是看那些废物可怜。而是为了抗清大业,也是为了自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