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129 分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再次信任石仲魁,所以夏守忠心里也有些顾忌。

    而且建省亲别院,除了最重要、也最费钱的支撑柱、横梁和假山奇石外,需要的建材还是很多的。

    宫里的太监们也没把目光全放在巨木上,反而是那些需求量巨大的建材,才是真正能赚钱的类别。

    加上因为要给皇帝捞钱,只从盯着巨木,还怎么一边赚钱,一边自己也捞一些?

    所以在1.55万两银子的诱惑下,这顿酒吃的那叫一个高兴。

    又是几天过去,等石仲魁总算从户部调出京畿所有在册稻田的资料时。

    那封省亲的旨意,总算被送去了内阁。

    太上皇下令,皇帝同意的事,内阁根本不会驳回去。

    再说这事又不涉及朝政,犯不着得罪新老皇帝,又得罪众多皇亲国戚。

    但这也让不少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而且还真如石仲魁说的一样,蠢人可不少的。

    率先跳出来的是吴贵妃。

    传闻这女人容貌极美,否则也坐不到贵妃的位置,仗着皇帝的宠爱一直想压皇后一头的心思傻子都明白。

    而有了吴贵妃当出头羊,还真有一些妃嫔们也意动起来。

    可想盖省亲别院,不是巨富豪族,你连起院子的第一批款项都凑不齐。

    贾家一开始倒没想过盖园子,毕竟仅仅是在心里算一算,就知道盖个符合元春贤德妃规格的园子,不可能是十几万银子能搞定的。

    几十万,甚至百万银子都有可能。

    而且皇帝随后下旨说,明年元宵时,就是省亲的日子。

    这工期一下子缩减到只有9个月,加班加点又是一大笔银子。

    到时候巨木、假山奇石、汉白玉等等建材,加价一两倍都有可能。

    宋徽宗时,仅仅因为生辰纲,就闹得南边爆发好多次动乱和起义。

    难怪贾家即便是用宁荣两府自己的后院,最后还是耗费了百万两银子,一下子就把贾家掏空了。

    当然,这也和贾家主子、奴仆联手贪污也有关系。

    宁国府贾蔷只是去江南买了个全是小丫头的戏班子,就敢说花了5万两银子。

    宁荣两府管家赖大和赖二,在大观园改好后,自己家也建好了个只比大观园差一些的园子。

    这里面贪污了多少,可想而知。

    而且赖家既无官身,子弟又无功名,甚至一家子都是奴仆,就敢建那么大的园子,可见猖狂到什么地步。

    但贾家就是装聋作哑,甚至贾宝玉等人不是没去过赖家的园子,回来后居然没人怀疑,没人觉得有和不妥。

    而且还帮着赖家长孙赖尚荣,捐了个官,求了个县令的实职。

    这种主人家,不落败就没天理了。

    薛蟠、薛蝌隔天再次上门说,夏守忠想用12万两银子,买走自己手里的31根木头后,就知道这死太监肯定找到了买主。

    “告诉他,少于16万,那就再等一两个月。”

    薛蟠嘿嘿一笑,倒是薛蝌有些担心道,“姐夫,那些大太监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万一惹恼了他们、、、。”

    石仲魁摆摆手,“二郎这话没错,但一味退让,只会让他们更加得寸进尺。”

    说完,石仲魁想了想,忽然笑着道,“一会我就递牌子去见皇上,你们安心就是。”

    薛蝌这才放心了下来。

    要是16万卖掉的话,即便扣除要给夏守忠的1.55万两银子。

    等于十来天就赚了6.45万两,抢钱都没这么快。

    用过了午餐,石仲魁还特意睡了一觉,这才在下午3点多抵达宫门外。

    拿出上书房行走的铜腰牌,就有太监跑进去禀报。

    半个小时后,走到了上书房外,就见夏守忠笑容满面的迎上来。

    小声说道,“状元公吉祥,奴婢给您见礼了。”

    夏守忠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身子却站的笔挺,一旁的小太监们根本看不出丝毫不妥。

    石仲魁这次没理他,径直往上书房走去。

    一旁的小太监们见此,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石仲魁心里却很清楚,夏守忠再生气,只要自己答应12万两卖给他,保证什么气都消了。

    而且这太监居然自称奴婢,为了钱,姿态放的足够低了。

    夏守忠果然嘿嘿一笑,看不出丝毫生气的样子追了上来。

    “状元公,要不奴婢让人加1万两,您看如何?”

    石仲魁这才停下来笑着拱手道,“不如下官和内相赌上一局,如何?”

    夏守忠一愣,就听石仲魁继续说道,“等上三个月,要是没涨到6000两一根,某在之前答应的回扣上,再翻一倍给公公。”

    一万五千五翻一倍就是三万一千两银子,夏守忠的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可一想到6000两一根木头,按照13万的价格买,自己好像至少能赚5万5,哪里肯答应。

    “状元公想要多少?”

    “17万两。”

    夏守忠听到这话,脸色一黑,可石仲魁补了一句,“500两一根照给,要是卖不到6000两,某再输给公公15500银子,还把那些木头以6千买回来,可好?”

    夏守忠稍微一想,虽然钱变少了,可要是真卖不到6千两,保底还有三万一。

    而真要是6千卖出去,31根就是

    减去17万,剩下再加1.55万两的回扣,等于是3.05万两。

    怎么算自己都没从石仲魁手里占到多少便宜。

    倒是可以赌一把木头还会继续涨,但这么一来,就必须除了吴贵妃家之外,还有一两家也要建园子。

    而且还得先付出17万买下那31根木头。

    想着自己从皇帝登基后的这几年,总共才捞到七、八万两银子。

    夏守忠直接摇头,“算了,被状元公这绕来绕去的,绕的我脑子里一团浆糊,还是安心拿我那一份算了。”

    可石仲魁却知道,等自己真卖出17万两时,这死太监必然会心生嫉妒,然后生事。

    “公公其实不该盯着几根木头,而是应该寻个由头,抓几个汉白玉矿场的管头,甚至监守矿场的内官治罪。

    下官保证像吴贵妃娘家一样的家族,为了及时完工,肯定会急着采买一番。

    这所有材料的价钱,肯定又会涨一波。

    甚至放一把火,烧了几根巨木和其他一些建材,涨一两倍都轻而易举。”

    夏守忠听完,直接被镇住了。

    还是读书人心够黑,手也黑。

    自己只是想捞一笔,可人家这是想着从吴贵妃娘家身上挖肉。

    不对,这是要逼死吴家和其他修园子的家族。

    毕竟园子起到一半时,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修完了。

    否则罪责更大。

    而且这事不仅一点都不难,还只能自己这些太监们才能做成,瞬间又激动和感激起来。

    但夏守忠也因为这,而不想、也不愿意得罪石仲魁了。

    实在是万一被他惦记上,鬼知道会有什么手段等着自己。

    “状元公不愧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人,往后还请状元公多提点、提点咱家。”

    “不敢,公公玩笑了”,石仲魁笑呵呵的跟着夏守忠进了上书房。

    而晚上夏守忠从干儿子哪里得知,薛蟠传话说16万两,但必须一次性付清。

    想了想后夏守忠最终还是答应了。

    找了几个大太监和皇商一商量,最终大家凑一凑,很快筹齐了16万两银子。

    然后夏守忠直接扣掉了1.55万两银子,交给薛蟠14.45万两银子,拿到了那31颗巨木。

    当然,不是没有太监想用阴招。

    可夏守忠一句,昨日状元公在上书房见了陛下后,得了一块可以调动秀衣卫百户的腰牌,顿时把其他太监和皇商给吓住了。

    再说夏守忠可不担心自己会亏钱,毕竟石仲魁说过要是卖不出6千两一根,他会以6千买回去。

    甚至夏守忠一度还想过,干脆把价钱压下去,自己就能再得1.55万两银子

    同时因为价格变低,几个大太监和皇商最终还是会愿意低价出售巨木,这中间又能再赚一笔。

    可想想万一事情败露,那等于得罪死了石仲魁。

    几个大太监和皇商也肯定会弄死自己。

    等传到皇帝耳朵里,肯定是一杯毒酒的结局。

    再想想石仲魁算计吴贵妃娘家的办法,夏守忠又觉得,好像能赚到的更多。

    而且要是能帮皇帝赚个十万、八万的银子,自己的地位肯定会更稳。

    至于吴贵妃,反正她和娘家自己作死,怪的了谁?

    随后,夏守忠就和几个大太监商量着,唆使谁家也跟着盖园子。

    选来选取,首选就排除了娘家没钱的嫔妃。

    其次不受宠的也没资格参与。

    最后选出六七个,也只有一个叫周贵人的给娘家写信,要建园子。

    反倒是元春出奇的很安静。

    在宫里当女史快十年,从豆蔻妙龄熬成了老姑娘,说贾元春没脑子,说不定早就死了。

    一计不成,夏守忠等人再生一计。

    既然吴贵妃是个棒槌,那唆使她和人结怨,实在太容易了。

    夏守忠等人本来因为石仲魁的原因,没打算盯着贾元春。

    但这不妨碍吴贵妃自己就把新晋贤德妃的贾元春,当成除了皇后外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且后宫争斗很多时候根本没道理可讲。

    说不定就因为皇帝在某个嫔妃那里多住了一晚,就有人恨不得这人去死。

    各种手段用出来,那是要多阴狠就有多阴狠。

    难怪贾元春归家省亲时,会在贾母和亲娘王夫人面前,哭诉皇宫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

    当然,即便是至亲面前,说这话也真是蠢。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元春在宫里必然受到极大的委屈。

    而且皇帝并没帮她主持公道。

    这才会看到至亲后,心神破防,智商都低了好几个级别。

    薛蟠拿到钱之后,带着薛蝌急匆匆的就去找石仲魁。

    之前石仲魁和薛蟠各出了10万和5万两。

    等于2比1的出资比例。

    赚到6.45万两,石仲魁直接做主,给了薛蝌三千两的报酬。

    这也存了试探的意思。

    薛蝌无论如何也不要,甚至跪在地上说,做弟弟的帮姐夫和堂哥做事是应该的。

    而且前后也只去塘沽几天而已,没道理拿三千两。

    石仲魁这下反而更看重他。

    同时,石仲魁心里很清楚,相比求官,给钱反而是成本最低的回报。

    而且人才难得,之前薛蝌可是拿着15万两的银票。

    中间不仅没出错,胆子更是大的出奇。

    当然,石仲魁暗中让锦毛鼠一直跟着。

    而且薛蝌能看清自己的定位,并且因为亲属关系,背叛概率很小的自己人就显得更重要。

    把银票给了薛蟠,薛蟠抓着银票就塞进薛蝌的衣服里。

    剩下的14.15万,石仲魁拿走了9.5万两。

    之前薛蝌还回来的7万,也按比例还给薛蟠2.34万,零头就没算的那么细。

    薛蟠算了好一会,才算出自己这次获利1.99万两。

    而石仲魁则赚到4.16万两。

    想了想,拿出5百两交给薛蟠,让他分给这次去塘沽的十几个薛家下人。

    薛蟠哪里肯要,直接说这事不用石仲魁管,他会打赏自家下人的。

    石仲魁也不去争论,回了一趟卧室,出来是手里拿着三个盒子。

    “三个盒子有两个装着100个一两的银元,另外一个装着400个一钱的银瓜子,你们带回去给我那岳母、宝钗和宝琴。”

    给薛姨妈送礼,钱反而最合适。

    薛蟠想都不想就接了,薛蝌倒是连连道谢,而且想到妹子只有40两银子,确实只能算是见面礼。

    放心的同时,又忽然冒出遗憾的情绪来。

    对比梅翰林家的公子,石仲魁直接甩对方十万八千里。

    而且说句不客气的话,梅翰林做官近十年,也还只是翰林院的正七品的翰林而已。

    等于这么多年,也只升了半级。

    可石仲魁不仅也是翰林,一做官,官阶就高梅翰林半级。

    这么一比,就是梅翰林也白活几十年了。

    有那么一瞬间,薛蝌觉得妹子要是也能嫁给石仲魁,总比还只是个秀才的梅翰林公子要强太多了。

    薛蟠回家就向母亲和宝钗炫耀一番,母女两看到6.99万两的银票,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加上之前酒楼薛蟠也赚到了2万两,等于前后没两个月,自家就赚到4万两。

    再想想去年薛家所有掌柜的,交上来的银子才7万不到。

    母女俩高兴的眼泪都流下来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薛蟠自己赚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