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极乐传说 > 五十九章:运智观照摧生死,菩提安幢证不退

五十九章:运智观照摧生死,菩提安幢证不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九章:运智观照摧生死,菩提安幢证不退。

    诗云:

    运智观照生死双摧

    菩提安幢证不退住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善财童子辞别了海幢比丘,继续南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和尚在路边悲伤地哭泣。善财好奇地想出家人应该四大皆空,注重威仪,这和尚为何如此不顾体面在路边哭泣呢?于是他就过去问道:“这位师父,你有什么伤心事,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呀?”那和尚就对善财说了一段往事,原来:

    他曾经和弟弟一起在佛陀跟前出家,但后来他们在修学上渐渐分出差异来了。哥哥对行的方面很精进,弟弟对解的方面很用功。

    几年的夙夜匪懈,息心深究,他们也都有成就。哥哥证得阿罗汉果,弟弟也深入三藏教典。

    可是,弟弟常常以为自己广学多闻,自夸炫耀,卖弄聪明,传播名声,引以为荣。他的哥哥知道以后,很是为他担心。对弟弟的成就,感到悲观。于是,有一次,他就劝告弟弟说道:

    “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正如佛陀常说的,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而今你既得了人身,应当以修行为重,解学则在其次,千万要慎重选择!”

    弟弟听了,并不以为然,像耳边风,并不记在心中,反驳道:“你说的我认为不一定是对。我觉得我现在虽然对佛法有大海一滴的认识,但尚未得其骨髓,所谓既登其堂,必入其室。待我精通三藏,堪任人天师表的时候,然后再修道也不迟。”

    “可是,人生无常,生命不能长久,也许你的三藏还没有学成,无常就落到你身上了,所以及早修行最为要紧。”

    弟弟仍然固执他的本意,不肯接受哥哥的劝告。不久,弟弟染上奇异的怪病,医药无效,必死无疑。弟弟知道自己会死,心中非常恐惧,对他哥哥说道:

    “我过去愚痴迷盲,不听你的教示。现在面临寿命将尽,修行已经来不及了。”

    说着,涕泪交流,向其兄悔过。不久,他的弟弟终于逝世。哥哥念手足的情份,入定观他所投生的趣向。当他看见他投生在一个长者家中的时候,他便有了救度他弟弟的心念。

    那长者家,靠近寺院。为了想救度他的弟弟,哥哥便数次到长者家探望,总想找机会救度他的弟弟。当转世的弟弟长到三岁的时候,便替他皈依,这小孩也很惹人喜爱,聪明乖巧,一学就会。

    当他长到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乳母抱他往山上的寺院拜见他的师父的时候,因为寺在高山上,石阶曲折而崎岖,乳母抱他在怀中,一不小心谨慎,失手将小儿掉落在山下,顿时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凄惨地死亡了。

    当他临命终的一刹那,心中顿时生起恶念,怀恨乳母的抱持不慎,以至遭遇这样灾祸。由于他起了这一念恨的心,命终之后,堕入地狱。

    他的哥哥知道这件事后,除怜悯其不幸外,又再入定观他的生趣,忽然,他在定中,观察到他的弟弟,已堕入在地狱中,他不觉叹息道:

    “地狱的苦楚,多么深重!地狱的罪业,多么难度!诸佛菩萨尚且不能奈何,何况是我?”

    原来这和尚就是那哥哥!说完往事,那和尚因悲悯弟弟及无知众生的缘故,不禁又开始伤心地哭泣起来。

    善财童子听完故事,心中不由暗叹,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又有几载?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努力修道,“解”道紧要,“行”更重要,佛法是知行合一,行解并重的。善财只有好言相劝那和尚,然后继续起程。

    非止一日善财童子到了海潮处,这里有一园林,青枝绿叶,花果满山,香气扑鼻。一排排的阔叶树、针叶树、整齐交叉,错综美观。各色鸟类往来飞鸣,其音悦耳。各处花台、园圃,散发出馥郁的芳香。池中莲花盛开,游鱼嬉戏,水清见底。假山秀丽,翠竹浓郁。亭台楼阁。挤满双双男女老少。善财寻幽而入,在一幢大楼阁处,见一个中年妇女,衣着朴素大方,为人们解说园林艺术,花木栽培、珍禽饲养、异兽驯养。善财一见,知道是休舍优婆夷,忙上前施礼。

    善财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但不知如何行?前来参拜,敬望圣者慈悲教我。”

    休舍优婆夷观此童子眉清目秀,品貌端正。年虽少而愿力大,上前携起道:“善哉,我一生只知道培植园林,栽植无数青葱的林树,饲养无数的珍奇异兽,培育出众多的奇花异草。我找到每一花、每一草、每一树、每一禽、每一只兽的特性,顺其自然而抚育。因此有四时不凋之花,有百年常青之树,飞鸣不息之鸟,奇行异状之兽,供无数来人欣赏。上至诸佛菩萨,中至天人罗汉,下至苦恼众生,无不来此解忧息烦。进了我的园林,心情舒畅,恶念具息,善根增长。不但解除疲劳,而且消除烦恼。身心清净,智慧增长。所以众人赞叹,国王嘉奖,取名普庄严园。”

    善财问道:“这些鸟兽已堕畜生道,苦恼非常。你将它们供娱乐。难道你不悲悯它们吗?”

    休舍道:“畜生道虽苦恼,但它们在这里常闻佛法,演唱梵音。”

    善财已在弥伽处学会鸟兽语,仔细听来唱的是梵音,演的是缘起性空无我,鸣的是勤修三学(戒、定、慧)之词。善财想:“真是了不起!”

    善财再听异兽的吼叫,全叫的求无上智发菩提心。

    善财走到狮象群中,狮象都来摇尾亲善他。

    再看那花开的是福寿双辉,那些树长的四时常青。野草长的是清净常乐。假山显得空谷幽深。善财看不尽,听不完。优婆夷一一告之。优婆夷说:“不管飞禽、走兽、游鱼、它们都是有情。有情就是心识,它的心识和人的心识一样,具有同样识别,了知;蕴藏,感受的作用。能将你的心与它们心心相应。互为感受,你就能理解它。既能理解,就能驯养调服。花草林树虽是无情,无心识感受。但对大自然有应乎自然的性能,它们也有各自的适宜环境。如适应冬天的作物,不在其他时节去下种。这些都要理解它,它才能适应你。我只知道园林,它能适应我,我也能适应它。”善财道:“怎样才能证悟这一适应呢?”优婆夷道:“请到南方那罗素国去,那里有个毗目瞿沙仙人,他可以告诉你。”善财感慨不已,辞别优婆夷,又往南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后会分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