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凤家有女初长成 > 第14章节 : 七夕乞巧节(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娘亲见到我许久没有言语还当我是生了妹妹凤云莺的气便替她解释道:“鸾儿,莺儿她说的话也是无心的,你不要当真啊。”

    闻言我看了一眼美人娘亲笑了笑说道:“没什么的,娘。我没有责怪妹妹我只是偶然间想起了一些事情而已。”

    “哦,这样啊。”美人娘亲道。

    “娘,我猜姐姐一定是在想着某人呢。你瞧自打这摄政王走进殿内,这姐姐的目光便就从未离开他的身上。不过这摄政王是人中龙凤也不怪姐姐会喜欢。”凤云莺见到我的目光一直在某人身上有些挖苦似的说道。

    闻言美人娘亲也不禁将目光在某人身上打量了一下之后说道:“这个摄政王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儿郎,鸾儿的择夫的眼光很是不错,就只是喜欢他的人有很多。这摄政王不一定能看得上鸾儿你。”

    “咳咳,娘亲你误会了。似才女儿只是在想着事情,目光并未注视着什么人,而且女儿也说过了这些日子并不想什么出阁的事情。”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赶忙解释道。

    “这个有什么好害羞的。”美人娘亲见我慌忙解释以为我害羞了笑着对我说道。哎!算了。越解释越说不清楚。我不解释还不行吗?

    “对了姐姐,还有几天就是七夕了,姐姐的巧果可准备好了?”就在我心里烦闷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凤云莺的话语。

    “七夕七巧节,那是什么?”我道。

    “姐姐,你莫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准备吧。算算时间还有五六天,现在准备虽然时间紧了些但抓紧时间也会赶上的。要不姐姐等我准备好之后,我就帮你准备一份吧。”凤云莺又道。

    “七巧节巧果,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七巧节是什么?是牛郎和织女吗?”我下意识的问道。因为对于七夕我只知道这些至于做什么巧果之类的我真的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嗯,也算是。看来这薛侯爷这一事对你的打击真是很大啊。有些事情你真的是忘记了,就连这每年的七夕祭拜巧娘娘的节日都忘了。好吧既然你忘了,娘亲就给你讲讲着七巧节吧”美人娘亲有些慈爱的道。

    有故事听谁不愿意听,于是呢我便就听起娘亲讲起这七巧节来。只听娘亲一一讲解道:“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儿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哦,好热闹啊。”我道。

    “是啊,每年的这个时候皇上也都会举行一个七夕乞巧节比试。这比试包括女红,诗词歌赋才艺等。拔的头筹者皇上就会帮她实现一个心愿。而且那天也是才子佳人……。”凤云莺一脸憧憬的说道。

    古代的孩子果然是有些早熟啊,看看眼前的孩子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可男女之间的情爱她却是开始懂了。是啊按照古代的话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的时候都已经出阁了,按照这样想的话她这个年纪知晓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在和娘亲说话,皇帝是什么离开的也没有发现,至于那个摄政王是什么离开的就更加的不知道了。因为皇帝的王爷都离开了,这宫宴便也就很快的散了。

    还有几天就是乞巧节了,所有未出阁的女孩子们都在细心的为这个乞巧节准备着。我的妹妹凤云莺自也不例外,我因为不懂也不会做那些巧果故而显得没有那么的忙碌。不过我这个样子却是急坏了我的美人娘亲和我身旁的喜儿,在乞巧节那天如果女子没有拿出巧果的话便就会被人笑话的。以往的时候她们的小姐都会做些好看的巧果的,但是现在因为小姐失忆了有些东西都不会做了。那就只有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为主人忙乎了。

    我呢则是在这几日认真的看着那怪老头给我的那本黄册子,虽然什么内力之类的东西没有那么的深厚,不过身体却是比以前好了很多做什么事情精神头也足了很多。至于那医术吗?一些简单的中草药吗也识得了一些。见到自己小小的成就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心道照这样下去两个月之后我一定会有所小成的。毕竟这才几天的功夫啊。顺便呢我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下七夕那天也就是乞巧节那天这盛锦皇朝都会有一些什么活动。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看完了一些资料之后我不由的总结出了一句话古代人的生活就是丰富啊,而且七夕乞巧节那天也一定会很热闹,既然这样那我就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