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弹剑饮长生 > 第三十四章 众生洪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千界中,有一座小城。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小城中,人性善良,亲友和睦,邻里友善,堪称人间桃源。

    在城东,有一个大户人家。这家有一个刚刚及冠的公子,是个饱读诗书的书生。

    书生天性善良,经常帮助那些可怜人。他的父母也是城中有名的大善人,所以很得百姓爱戴。

    书生及冠,父母向至交好友的一户人家提亲,给他和自幼青梅竹马的少女定下婚约。

    婚期将近,这一日,门口来了一个大和尚化缘。

    书生一家都是善人,热情地将大和尚请进家门,并赠送了很多金银财货,以供奉佛祖。

    和尚很感激,知道书生就要成亲,便提议替书生念一段经文,以求得佛祖护佑。

    凡人敬畏神佛,自然求之不得。

    庭院中,大和尚端坐蒲团,宝相庄严,似乎远离了红尘,隐隐约约有佛光普照。

    他口诵经文,书生一家,包括仆役都在一边恭敬得听着。

    随着经文诵出,书生额头忽然溢出一道灵光,让周围人震惊不已。那大和尚也很诧异,而且很是激动,嘴唇哆嗦,连经文都念不通顺。

    书生额头的灵光越来越炽盛,在周围显化异象,有无数花瓣落下,天地间精气滚滚而来,将他淹没。

    等一切异象平息,他居然已经成功筑基,成为一个初入门的修行者。

    和尚很激动,说书生灵台有慧光,乃是菩萨转世,要带他进入佛寺中清修,远离红尘。

    书生马上就要成亲,父母很为难。虽然为自己儿子高兴,但自己三代单传,也不能无后。

    和尚对着佛祖起誓,若是书生进入佛门,日后必然可以成就菩萨果位。若是继续在红尘中,会染上红尘浊气,影响书生日后的果报。

    父母虽然心痛,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就要狠心让书生退掉婚约,入寺修行。

    书生严词拒绝,他无意成佛,只想和自己相爱的人在红尘中比翼双飞。

    哪怕从此灾厄不断,他也不愿抛下自己的爱人,自己去修行。

    他态度坚决,和尚也无法强求,只是说,他们日后将会灾劫临身,恐有家破人亡之危。

    书生很愤怒,但依然客客气气将和尚送走。

    本来过几天就是成亲之日,可是就在第二天,父母的生意忽然出了问题。

    先是很多老客户和他们断了往来,接着货物屡次遭劫。水火之灾不停,盗匪也频繁光顾。

    父母心力交瘁,家中很快耗尽了积蓄。而且没过几天,父母也遭到贼人杀害。

    一夜之间,一个富裕之家家破人亡。

    而父母的至交好友,书生未来的岳丈,也解除了书生和那位青梅竹马的少女的婚约。

    雪上加霜,书生已经家徒四壁,身无分文,此时又失去了多年的爱人,顿时心如死灰。

    大和尚于此时出现,接引书生入寺修行。

    书生万念俱灰,浑浑噩噩间随着和尚剃度出家,从此成为佛门沙弥。

    他在山中修行,每日诵经念佛,严守清规戒律。但他的那位青梅竹马,却思念成疾,大病一场。

    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养好。这位芳华少女不顾家人反对,偷偷离家,一个人进入雪后的深山寻找书生。

    经历了万般苦难,少女找到书生,两人抱头痛哭。

    但看到书生光秃秃的头顶,少女心痛欲死。

    书生脱去僧袍,拉着少女离开寺院,就要重返红尘中。

    寺中僧人百般劝阻,将书生拉住。大和尚对着少女一番劝告,告诉她,若是和书生在一起,就是在阻碍他的修行。

    大和尚告诉少女,若是真爱他,就不要为了一己,影响书生参悟佛法,诵经礼佛。

    少女纵然百般不舍,依然痛哭着离去。在寺院外面一步三回头,洒落的泪水滴在白雪中,长出一簇簇洁白的兰花。

    书生不在意所谓的菩萨果位,为了那个女子,他可以放弃长生不老。

    和尚劝不住,只得放他离开。

    他兴奋得回到曾经的小城,才知道,少女父亲遭人陷害,被捕进了大狱中。

    家中长辈为了救出少女父亲,将少女送进了教司坊,准备给一位大官做小妾。

    书生悲痛欲绝,一人冲进官衙,想要夺回自己的爱人。

    日落黄昏,琴瑟悲戚。在书生找到少女之时,少女为保清白,已经自杀身亡。

    书生抱着少女的身体,望着远处的夕阳,泪如雨下。

    大和尚出现在身后,劝道:“红尘中的爱恨情仇,都是你修行路上的魔障。只有看破这一切,才能灵台清明,历百劫而不坠。”

    书生心若死灰,但思绪却很通透:“你早就知道这一切?”

    和尚双手合十,叹道:“这是他们的命数。”

    “这就是你见死不救的理由?”

    “天命不可违。”

    书生抱着少女的尸体走出去,浑浑噩噩得走入山林中,来到他们一起嬉戏过的地方,将少女葬在了那里。

    他本欲一死了之,和少女在阴间重逢。但心中不甘,便决定去寻找真相。

    待到真相大白之时,他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和那寺院有关。

    曾经让自己家道败落的盗匪,那些断了联系的主顾,都和那寺院有联系,受僧人指使。

    而威胁自己岳丈,退了婚约,并进行诬陷,让他入牢,也有和尚的身影。

    甚至建议将少女送入教司坊,送给某个达官贵族的,也是大和尚的弟子。

    书生心中悲愤,立下誓言:此生一定杀光天下僧人,与佛门不死不休。

    他从此改名猎佛,努力修行,以杀光僧人为目标,第一个就是自己出家的寺院中的和尚。

    他修行速度极快,很快便超过了大和尚。

    在杀死大和尚的那一天,他在少女坟前大哭一场。

    从此再也没有流一滴泪,他的心已经陪着少女一起死了。

    子辰听着他的故事,一语不发。

    猎佛讲故事的声音很平和,好像在说别人的事。他为了那个目标活着,若非如此,早已消失在了人间。

    “你在杀天下僧众的时候,有没有饶恕过一人?毕竟并非所有僧人都该杀。”子辰问道。

    他自然替猎佛感到可悲,但也觉得他杀戮太过。

    “之前没有。”猎佛淡淡道:“在三千界时,我杀了很多僧人,手上沾满佛血。直到到了天界后,遇到一个真正的和尚。”

    “那和尚法号苦禅,并不懂修行,可却是实实在在的真仙。”

    猎佛有些出神,说道:“他是真正的佛门苦行僧,通读佛门经文,严守戒律。他以一双脚行走大地,在红尘中践行佛门善法。”

    “他虽然不懂修行,但每日熟读经文,法力神通自生。这是真正读懂佛经,并在实际中践行的结果。这是佛门中的最高修行。”

    便是子辰也不由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佛子。”

    “我与他初见,本欲下杀手。但他不怨不恨,只是平淡地看着我,任我杀他。”猎佛说道:“我问他‘你不恨我?’。他说‘若是贫僧的死,能让施主放下屠刀,也算死得其所。’”

    “他神态安详,不似作伪。是真正的发自内心,让我难以下手。”猎佛说道:“我便和他约定,我跟着他三年,若是他在这三年中有一丝恶念,有一丝犯戒之处,哪怕只是动动念头,我也便杀他。”

    “他答应了我,从此我和他一起修行三年。在这三年里,他的一举一动,都恪守戒律,甚至,真的没有动过一丝恶念。我特意带着他去了各种烟花之地,他也没有动一丝凡心。”

    “不过,在遇到一群穷凶极恶的悍匪之时,他劝阻无效,便主动出手,打伤了匪首,救下了数百人。”

    “那次他主动犯戒,却不在乎我是否杀他。之后,他跟在这群悍匪身后,每日里劝他们行善,哪怕钢刀临身,也不曾再出手。”

    “我羞愧不已,反思往日犯下的杀孽,极为悔恨。”

    “我离开他,独自在天界行走,想要找到自己本心。”猎佛语气有些波动,不再那样冰冷平淡:“不忍之心既起,便很难再冷血无情。我后来又遇到了一个和尚,并最终放过了他。”

    猎佛笑了笑,有些自嘲:“于是,便引出了更强大的和尚,并出现在了这里。”

    子辰哈哈大笑,一点也不遮掩。

    猎佛也笑,旁边的汉子也咧着嘴,几人都似乎遇到了好笑的事,只不过各有不同。

    猎佛是笑自己的际遇,汉子是在笑猎佛和自己一样的遭遇,而子辰,则是纯粹幸灾乐祸。

    良久,子辰收敛笑容,对着书生拱了拱手:“你心中善念未断,只是有些被仇恨迷了眼。”

    书生回到石床上坐下,说道:“我只是想和她在一起。”

    子辰不知该怎么回答,就在这时,远处的狱门打开,有人走了进来。

    周围的牢笼中,有了一些响动。有一些生灵从地上爬起,看着来人。

    这些生灵很多都被关押了很久,生机不断磨灭,元神不断消磨,此时都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没有了当初的胆魄。

    若是现在对他们说:你是条狗。想必他们也会跪在地上汪汪叫,再没有一丝骨气。

    很多生灵眼神都是呆滞的,没有一丝灵动。

    蒲风走进牢笼中,得意洋洋得看着子辰,说道:“怎么样,现在你可还像当初一般,傲意凛然,轻视于我?”

    子辰笑容不减,就像见到了老朋友,说道:“不会。”

    蒲风嘴角弯出的弧度更大了,得意地大笑。

    “当初看不起你,因为你还勉强算是我的对手,可以和我一战。如今,你根本不配做我对手,我连看都懒得看你。”

    蒲风正要羞辱子辰一番,听到子辰这话,笑容还挂在脸上,却已经僵硬了,显得极是滑稽。

    他脸色阴沉,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指着子辰说道:“你不过是个阶下囚,只配跪在地上求我,还敢这么狂妄。”

    子辰静静地看他发狂,饶有趣味,还插嘴道:“是啊,我就是这么狂妄,就是对你不屑一顾。”

    “因为,你就是个垃圾,没用的废物。”

    他故意刺激蒲风,看他愤怒的表情,心中很是畅快。

    蒲风却忽然平静下来,冷笑着看着子辰,说道:“随便你怎么说吧,反正你此生都将在佛门中度过。说不定,我还能求得,将你作为我的兽奴,或者坐骑。”

    他显得高高在上,俯视着子辰,就像在看一只蝼蚁,露出鄙夷不屑又有些激动的表情。

    子辰耸耸肩,不以为意。

    蒲风看子辰没有反应,又有些失望。他打开牢门,说道:“跟我走,如果不老实,我说不定可以试一试一些小手段。”

    子辰走出牢门,说道:“为什么不呢?我又不喜欢平白受苦。”

    蒲风见子辰这么顺从,鄙夷的同时更失望了。

    两人离开牢笼,出现在一片塔林。

    佛塔很多,佛光氤氲。到处都是灵花异草,香气迷人。

    沿着一条小路,蒲风带着子辰来到了一处广场中。

    这里是般若寺,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极为华丽奢侈。有灵兽仙禽在瑶草琼花间嬉戏,有灵珠仙宝在角落里灿灿生辉。

    便是一条石阶,也有仙光熠熠,是以极为珍稀的宝玉削成。

    广场中,有一个高台。高台周围,又有三个法台,上面端坐着三个僧人,都在天仙境。

    法台外围,又有很多蒲团,上面盘坐着一个个地位低一些的僧人,各自双手合十,眼眉低垂。

    蒲风指着高台说道:“去吧,也许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佛门师弟了呢。”

    他语气带着嘲讽,但子辰没有理会。

    子辰径直走上石质高台,盘坐在中心处。

    他知道,这是准备度化自己。

    三个法台上,三位天仙各自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老僧说道:“施主魔障难消,贫僧以佛法度化,即是除魔,亦是行善。”

    子辰笑了笑,说道:“大师佛法精深,这指鹿为马,指白为黑的手段,在下佩服。”

    老僧也不动怒,只是口宣佛号,身上腾起佛光,露出自己法相。

    三位僧人露出菩萨法相,庄严神圣,佛光普照,连在一起。

    便是还未曾诵经,天地间已有感应。有佛莲从天而降,有金泉从地底涌出。

    “阿弥陀佛。”在场的僧人们集体颂了一声佛号。为首的三位天仙开始诵经,佛力涌出,浩浩荡荡向着子辰涌来。

    那一句句经文烙印在虚空中,如同实质,和佛力一起,将子辰淹没。

    身后一众佛子,也一起诵经,进行加持。

    子辰被佛力和经文淹没,元神好像落入了一处暖洋洋的世界中。眼前都是佛陀法相,似乎走进了西方极乐。

    佛力落在子辰元神上,要融入其中。子辰的思绪在经历无数轮回,历经千百世,在红尘中渡劫。

    佛门重视轮回,很多神通都和这有关。

    在无数轮回中,子辰本身的思想和智慧灵光会暗淡,受到佛法感召,心中的向佛之心会渐渐增强。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况且,生灵在历经无数次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之后,都会疲惫,都会麻木,达到某种四大皆空的状态。

    佛法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度化,取代原本的思想,成为唯一的追求。

    而几位天仙的佛力,却强行在子辰元神中种下佛法种子,全面改变子辰元神。

    两种手段一起作用,要将子辰彻底度化。

    识海中,佛法金莲一重又一重。好像来到了灵山之上,看到了无数佛陀法相。心中不由自主产生向往之心,觉得到了极乐世界,找到了世间真理,找到了人生归宿。

    子辰面色安详,嘴角含笑。好像得道的高僧一般,有一种出尘韵味,犹如佛祖拈花一笑。

    他闭着眼睛,在轮回中经历世间百态。

    三位天仙度化了七七四十九日,见子辰身上依然没有佛光,便继续度化。

    九九八十一日之后,几位天仙对视一眼,停止诵经,收拢了佛力。

    子辰睁开眼,没有历经世事的沧桑,反而是一种纯粹的眸光,带着活力和朝气。

    他就像睡了一觉般,打了个哈欠。

    蒲风面色难看,没想到居然无法度化子辰。

    几位天仙沉默不语,良久后,那位老僧沙哑的声音说道:“准备众生洪炉。”

    身后的僧众喧嚣起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随后又纷纷起身,取来法器,放置在石台周围。

    天地之间,乳白色的信仰之力从虚空中被引来。

    一缕缕信仰之力落在石台上,在法器的牵引下,形成一个火炉,将子辰包裹起来。

    佛门以信仰之力修行,据说,每个修成金身的佛陀都曾以信仰之力淬炼己身,才能够超脱轮回之上,真正看破红尘,得金身道果,无垢无暇。

    如今,无数信仰之力被引来,落在子辰身上。

    无数思绪,无数业力将他缠绕。随着信仰之力越来越多,在他身上燃起了虚无的火焰,同时,元神之上,也有火苗升起。

    子辰法力被封,元神也被限制,不能以自己的修为抵抗。

    他索性丝毫不动,任由这种火焰焚烧自己肉身神魂。

    在佛经中,那被称为红莲业火,让人闻之色变,恐怖无比。无人敢随意碰触这种火焰,轻易便能让人生死道消。

    子辰安坐石台上,几位天仙在法台上诵经。诵经声响彻般若寺,同时也响在子辰识海中。

    若是子辰无法忍耐,只需随着经文一起诵读,便能避过红莲业火的煅烧,但同时,他也会成为纯粹的佛教弟子。

    子辰紧守灵台,任由红莲业火焚烧。体内迟滞的法力渐渐有了活力,在体内运转起来。

    他头上戴着金箍,将法力和元神镇压。此时,在红莲业火之下,镇压松动,法力和元神有了一些自由。

    灵台一点灵光,指引着他在黑暗中坚定不移。那是元神之光,也是他此生最坚定的希望和坚持。

    红莲业火足足烧了一百零八日。子辰初始时很难坚持,那是一种灵魂上的痛苦,三界之中,几乎无人可以熬下来。

    便是那些修成金身的佛陀,也是靠佛法化解。

    有些心志无比坚定之人,就算可以坚持,也会因为本身不够强大,本源不够凝实,而被红莲业火烧成灰烬。

    子辰法力渐渐恢复,元神也彻底自由。在这种恐怖的火焰中,他熬了下来,心智更加坚定,反而用这种火焰淬炼元神法力。

    后来,他反而顺着信仰之力,元神溯源而上,找到了这种力量的来源。

    那是一片片佛国,却无比荒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