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时光苍老了谁的等待 > 第111章、做客上官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张长方的餐桌,上官文燕的父亲打横落守上位,母亲与上官文玲排左侧,右手头牌让夏欣妍坐了,末尾座上官文燕收底。

    年糕打牙祭,两个凉菜,八个热,葱油鸡块,凉拌竹笋,豆腐蛎,包心鱼丸,什锦豆腐煲,沙茶酱双色花菜,辣炒海瓜子,鸡蛋卤肉,蚵仔煎,清蒸桂鱼。鱼肉海鲜菜,外加一坛地瓜酒。模样好看特色鲜明,带着塘州风味。

    “你的同学能喝点酒吗?地瓜酒健身养胃。”文燕的父亲客气地询问。

    最小的女儿总是家里烘托气氛的始作俑者。“爸,人家叫夏欣妍不叫你的同学。”文燕故意纠正。“叫妍妍或小妍妮。”

    “就你淘气。”妈妈微笑指责文燕。

    “还是喊小夏或欣妍比较文明。来一人一杯,过节喝点酒有气氛。”喝酒是男主人比较积极的倡导项目。

    每个人都倒了一杯夏欣妍也不好推辞。

    “提前祝春节快乐!干!”“干!”

    上官文燕加一条嫩笋放到夏欣妍盘子。“先尝我的手艺凉拌竹笋。”

    “这孩子给同学夹块肉,来个卤蛋。”妈妈礼貌地让文燕给同学实惠的佳肴。

    “这是我做的。”上官文燕强调。

    “这是我们家的习惯,过年不吃闲饭,每个人都拿一道菜做手艺展示。”上官文燕的父亲为女儿开脱做着解释。“凉菜基本都被燕子抢着承包了。这些色泽好看的是玲子的杰作。其它差不多都是阿姨的手艺。”

    “家里做的菜比不上饭店,将就着吃个热闹。”文燕的妈妈热情地劝着欣妍吃菜。

    哄人是夏欣妍强项,人乖嘴甜。“阿姨您这是大师级的水平,我感觉比饭店还好呢!等有空我拜阿姨为师,好好学学。”

    “这孩子怎么这么会说话,多讨人喜欢!有男朋友了吗?”关心姑娘的终身大事是老人的习惯。但文燕妈妈哪知道这个问题是雷区,轻易进不得。

    夏欣妍一怔不知所措!眼睛转来转去找救兵。“没,还没呢。”

    上官文燕低着吃菜不说话,上官文玲赶忙打横炮。“妈,一会吃什么主食要不要先热热?”

    “不用全是现成的,开花馒头,桂花饼,河粉,炒饭都有。”

    “小夏在那工作啊?”文燕父亲好意扭转方才文燕妈妈让夏欣妍尴尬的话题,没想到自己的问题更是一个重磅炸弹,吓的三位姑娘面面相觑!

    “爸,咱别围绕着夏欣妍围追堵截,一会把她惊着吃不下饭。你给我讲讲以前你们那个年代的事吧?”知父莫如女。上官文玲急中生智换了话题。

    文燕父母感觉两位闺女今天的神情有点古怪,当着夏欣妍也不好问?冷不丁提起过去,还一时不知从哪开始。“好,先喝酒!酒到位了,故事就来了。”

    两个问题将夏欣妍惊的一身汗,背都湿了,她感觉这样不行,得转开自己。“叔叔,感觉上官这个姓特别好听,好像具有唐诗宋词那样文雅优美的气息。但咱这这个姓好像人不多是吧?”

    这个提问很对胃口,文燕父亲随即拉开了话匣。“上官这个姓说法较多的是始出秦楚之地,先中原后部分迁入汉中,在唐末战乱时随中原人口南迁。上官传说最早是个邑名,是王侯的封地。他的子孙用了邑名做姓氏,从那便有了上官这个姓。大概是传承于王室,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官的后辈亦有为官做吏的,当然也出了个把皇后与皇帝,只是不太著名大家记不住而已。”

    “我说呢那么好听的姓!原来出自王官贵族。”

    见夏欣妍赞叹!文燕父亲感慨地表示。“只是到我这辈有辱祖宗了,没认真学点东西浑浑噩噩过了大半辈子。”

    “听文燕姐说叔叔字写得一手好字!左邻右舍的对联都出自叔叔的大手笔。”

    夏欣妍的话让文燕父亲开怀大笑。“哈哈,果然是个懂事的闺女!来叔叔敬你一个!”

    “看人家闺女多会说话,好好学着点。别一天到晚跟砍石头似的硬邦邦把人噎死。”母亲不失时机地开启了对上官文燕的教育模式。

    “妈,当年你应该把我生成男孩,那我就可以将您喜欢的这丫头片子给你取回来。”文燕的回答乱七大八糟搞的大家想笑又不好意思。

    老妈用汤羹舀个包心鱼丸放女儿盘子里,随后像帮夏欣妍一般数落道闺女。“这丫头没正行。给你个鱼丸堵堵你的嘴。”

    “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都有,鱼丸里还夹肉。想当年我小的时候肉是奢侈品,买点肉还得要肥的,回家榨油,熬完油的枯肉才炒菜。”

    上官文燕觉得老爸说的夸张。“爸,你说的是那朝那代的事啊?”

    “改革开放前啊!那时小孩每月才24斤定量的粮食。定量懂吗?”文燕爸爸对着上官文燕和夏欣妍问。

    上官文燕摇摇头,夏欣妍回答。“不知道?”

    “定量就是国家给城市居民规定供给的,写在粮本的。”文燕母亲帮着解释。

    “是,居民一个月30斤,学生只有24斤。其中还配6斤地瓜干。如果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到月底就得拉饥荒,找别人家借粮票或粮本。”

    “那就多吃肉少吃饭。”在上官文燕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妈妈抢过话头。“想的美!那时一斤猪肉得7毛多钱一般人家买不起。”

    三个闺女相互望望一脸愕然!“七毛太便宜了吧?”时代的不同让三个女孩很难感同身受。

    “那时物价低工资也低,月薪过百元的都得是革命老干部或者公私合营过来的老技术工人。现在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你们动则上千,或大几千的工资。别说粮食,肉都可以天天吃。这都得感谢邓小平改革开发的政策好啊。”

    “要拿现在的工资去哪个时代花多好!咱们个个是腰缠万贯的财主。”夏欣妍美美地想象着穿越的事。

    上官文玲不确定地问。“听说哪个时代的人都比较单纯。”

    “那时国家还不开放,什么都凭票,凭证,信息也没这么发达。消息来源主要靠报纸。所以,人们相对单纯一些。到了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有的人家有了电视人们的思想才逐渐被解放。”历史在经历过的老一辈人眼里如数家珍。

    “小夏应该和文燕差不多大吧?”文燕妈妈插话。

    “她就比我大三天!”夏欣妍伸冤似地道白。

    “我听着你一口一个姐姐以为文燕比你大很多呢?”

    “是她逼我喊的,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三天就是三年。”夏欣妍的“控诉”引得大家笑成一团。

    “这孩子,光欺负人。”

    妈妈的教育这回遭到文燕的反对。“这你们可冤枉我,她抢下铺,让我睡上铺,那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嘛。”

    两人的混乱先把文玲笑岔了气。“我可服了你俩,这都那对那啊!”

    “小夏的父亲应该和我岁数差不多?有机会…。”大家笑声未停文燕父亲忽然说了句令三个女孩大惊失色的话!

    文玲脸色突变。“爸!”

    “怎了?”空气仿佛凝固了。

    “叔叔,对不起!我父母去年过世了。”夏欣妍歉意地坦白文玲惊呼的原因。

    “怨我了,这事整的!”文玲爸爸是个开朗的人,在区街做群众工作每天接触琐碎的事多,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他很快调整情绪,没计较,主动揽责表示歉意!

    “是我不好,不该这个时候串门。”

    夏欣妍说着就要站起身却被上官文燕拖住。“不要紧的,我爸妈没那么多事!”

    “别难过,别难过!若不嫌弃这以后就是你的家。”女人心底柔软,上官文玲的妈妈抢过话头,极力掩藏大家瞬间的尴尬。

    “对!这以后就是你的家。和燕子一样常回家看看。”文燕爸爸努力缓解着气氛。

    “谢谢叔叔,谢谢阿姨!”

    “多个千金这是招财进宝的大喜事!喝酒!”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