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兵鬼将魂 > 末将请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离开酒肆之后的李儒风率先到了城守府,门前护卫见到李家大少爷根本是连说话都不敢,刚要跪下行礼便见得人已经进入大门。

    “王横王大刺史,刚刚的事你别跟我说你没听到,怎么今日却当了缩头乌龟了。”

    府中花园,三个人坐于湖边,大口大口的饮着酒。其中一人便是李家大少爷李儒风,另一身着金甲的便是尹春水,而最后一中年男人便是李儒风口中的王刺史了。

    王刺史面对李儒风的笑骂却也是陪着笑脸说道。

    “大少爷,不是我不出去,面对那十万虎贲军,别说阻止了,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上城楼啊,虎贲军的威名我可是听说过的,那群虎狼一言不合说不定都能平了我这小小的安治城。不怕大少爷笑话,我仅仅是听得那长刀出鞘的声音,连这腿便都是挪不动了。”

    李儒风哈哈大笑,身旁的尹春水却是愤愤不平。

    “什么狗屁虎贲军,要不是大少爷拦着,今日我一定叫那长孙小满好看。”

    李儒风拍拍尹春水的肩膀,说道。

    “尹都尉,今日还好我到了,不然可能下一秒你就要被钉死在城墙之上了。虎贲军喜好训练神射手,皆是百步穿杨的好手,专门在大战之时射杀敌方将领,而且早些年皇上便给了虎贲军面对何人何事都可先斩后奏之圣旨,能不惹还是不惹为妙。”

    李儒风顿了顿,看向尹春水说道。

    “你手下将士抽出五千,跟随虎贲军驰援西域,现在就去,趁虎贲军还没出城,告诉将士,即使虎贲军不接纳也要在后面跟着。”

    尹春水一脸的疑惑,他手下仅一万两千士卒,这一下派出去五千,却是肉疼不已。他站起身刚要说话便是又听得李儒风说道。

    “不管西域守军能不能抵挡的住雨息进攻,我们派这五千都仁至义尽,好歹给后世留下个好名声不是。”

    王刺史也是在一边轻轻点头称赞道。

    “大少爷好计策,春水啊,快去准备吧,我们一同前去。”

    听闻能得名声,这王刺史大人却是着急的紧,赶紧拉着还有些疑惑的尹春水与李儒风告辞退去。

    看二人离去,李儒风转着手中精致酒杯,自言自语道。

    “长孙小满,不是不信任你,只是面对这一盘大棋,那落子之人可不会管你一人的死活,你执意如此便随你去吧,若你回心转意我也不介意手下再多一员大将。”

    又是一日早朝,皇帝纳兰慧易高坐龙椅,下面稀稀落落的站着数十个文武官员。文官首位乃是大司徒李秋雀,身着孔雀纹官府,其后原本的二十余位文官也仅剩十位。武官首位却是空缺着,其后原本应有十五位武官,现在却是单膝跪地等待上面那穿龙袍之人发话。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李秋雀走出两步,轻声道。

    “臣有本启奏。”

    纳兰慧易说道。

    “爱卿请说。”

    李秋雀略微低了低头,说道。

    “近日,礼部尚书等四十余位官员告老还乡,臣未经皇上允许,许他们辞官归乡了。”

    顿了顿,李秋雀接着说道。

    “还有奏折请上,天顺境内七州三十二郡共百余地方官员请辞,臣也准了。”

    纳兰慧易轻叹了口气说道。

    “辞官就辞官吧,众爱卿若是现在还有想辞官归乡的便提出,朕准许你们归乡。”

    下面二十六人皆静默,一位武将突然站出来说话,声音雄浑,整个大殿听得都是十分真切。

    “皇上,末将樊江城也有话要说。”

    纳兰慧易轻声说。

    “樊将军请说。”

    樊江城朗声道。

    “末将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对那官场也是嗤之以鼻,不过皇上,这么多文官请辞,难道李大司徒看不出来所谓何事?为何在这国家大难之时他们先跑了,以前的杀伐果断跑哪去了。要我说,这群人都该以造反论处。”

    纳兰慧易闻言却是轻轻笑了笑,把问题又踢给了李秋雀。

    “李大司徒,樊将军问你呢。”

    李秋雀轻声道。

    “回皇上,以前杀伐果断是因太平盛世,臣的眼中揉不得沙子,自然也就容不下这些乱臣贼子,可如今大难将至,蝼蚁尚且偷生,皇上一向爱臣如子,就此事臣不好追究。”

    樊江城一听这话却是火冒三丈,对着李秋雀吼道。

    “太平盛世他们出来享福,到了这遭难的时候一个个都变缩头乌龟了,算什么东西。”

    旁边另外一位武将赶忙拉住樊江城跪下,连连说道。

    “樊将军失言了,请皇上降罪。”

    纳兰慧易倒是不置可否的说道。

    “起来吧,现如今举国东迁,这一切朕也都看在眼里,你们想辞官,朕不怪你们。”

    樊江城再一次站起身来,声若撞钟。

    “皇上请看大殿之外。”

    纳兰慧易抬起手臂,旁边贴身太监赶忙扶住搀起,文武官员随纳兰慧易走出大殿,只见得大殿之下,密密麻麻站了数百甲士,其中有位高权重的一州守将,有手下仅几百人的校尉,皆是静静站立,沉默不语。

    见得纳兰慧易走出,数百将士同时弯腰单膝跪地,发出一阵阵铠甲触地之声,皇帝身旁也是有跪地之声,却是那来上朝的十五位武官,为首的樊江城沉声道。

    “皇上待天下如儿女,今日,便是我等报效之时,末将樊江城请战。”

    樊江城身旁又响起声音。

    “末将何谓言请战。”

    “末将王书贵请战。”

    “末将赵天祥请战。”

    “末将冯林请战。”

    “末将王莽请战。”

    阵阵请战之声不绝于耳,纳兰慧易不知何时已然泪流满面,他颤抖着双手说道。

    “都是朕的好将士,都是朕的好将士啊,众将士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啊。”

    樊江城继续说道。

    “皇上,我天顺共十五位中郎将,三十二位都尉,九百三十六位校尉,三十五万将士请战!”

    纳兰慧易眼含泪水,他轻声道。

    “天顺将士们请起吧,朕。”

    纳兰慧易擦了擦脸上泪水,说道。

    “准许出兵御敌。”

    纳兰慧易挥手推开扶着他的太监,独自走上前去扶起樊江城等人,站直身体,清了清嗓子转身对着大殿之下数百人大袖一挥,说道。

    “将士们,朕会随你们一起,守我天顺江山,护我天顺子民。”

    下面数百人便是一同发声。

    “守我江山,护我子民!”

    这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又传遍整个皇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各郡征兵五万,大开国库,广散银粮,予以兵卒。征有护国安邦之心青壮,以御雨息入侵。一户一兵,予银十两,粮一石,一户二兵,予银二十五两,粮三石,一户三兵,予银五十两,粮五石。禁一户青壮皆入军伍,以延天顺之香火,钦此。”

    天顺江州五福郡,一半百老人读着城墙上张贴的告示,周围熙熙攘攘挤着一大群的男女老少,听得老人读完后,一麻衣魁梧汉子朗声道。

    “我叫吕大福,无父母妻儿,今日便要去投军,有没有哪位兄弟同行?”

    周围一阵骚动,却是没人应声,有些汉子刚要出声,便被身边好友亦或是家人轻轻拉住衣角,连连摇头。

    “各位乡亲父老,我无依无靠,投军便是死了也没啥可后悔的,但乡亲们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都不去抵御外敌,何人护的住我天顺,何人护你们身后的家人,国家国家,现得保住国我们才能有家,若等那雨息铁甲踏足中原,便是无一刻安宁,你们身后的家人,便会被待如牲畜般宰杀,此时不投军伍,更待何时。”

    这吕大福振臂一挥,又是说道。

    此时人群中,一约莫二十岁的男子不顾身旁紧紧抱着的妻子,他举起手对着吕大福喊道。

    “我愿与你一同投军,七尺男儿理当报效国家。”

    有这一人带头,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算我一个。”

    “我也去。”

    “不杀的那雨息贼子片甲不留我便不回了。”

    “我家中有一弟,我也去。”

    吕大福看着人群中一只又一只手举出,朗声道。

    “皇上为百姓减征赋税,兵役更是从未有过,均是自愿,此次便是我等报皇上隆恩之时,乡亲随我去投军。”

    说完,吕大福率先走进人群,身后便是跟出了有两三百人。更是有人上前跟吕大福说回村里去召集村中的青壮,让其务必等他一二。

    两个时辰后,吕大福身边便是聚集了有三千人之众,吕大福大手一挥,众人便跟随其前往东城门外的兵部临时衙门。说是衙门,也就是一个县衙主簿带着几个官兵做记录而已,从皇上诏令午时贴出去到现在,来投军的也就是那么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这桌前的主簿大人眼睛都快闭上了,后面站着的官兵也都是昏昏欲睡。

    “大人,我们来投军。”

    洪亮的声音惊得主簿大人一个哆嗦,刚要张嘴骂人,便是见得面前黑压压的人群,转瞬间便是清醒了许多。

    “你们,都是来投军的?”

    主簿大人嘴角略微有些抽搐。

    “没错,他们都是跟着我来投军的。”

    这人正是那吕大福,他直了直腰杆,心里想着千万别让这官老爷看扁了咱们。身后众人见得吕大福的动作也皆是直起腰杆,低头看着主簿大人。

    这主簿大人被一群糙汉子看的心里有些发毛,深吸一口气压了压,端起主簿的架子说道。

    “投军倒是可以,倒是不知你们想投哪支军伍啊?”

    吕大福一介莽夫哪里懂得这个,便是挠了挠脑袋问道。

    “那个,主簿大人,这个还可以挑吗?小的不知都有哪些军伍。”

    县主簿嘴角微翘,笑道。

    “当然可以,不过这个嘛。”

    话说一半,县主簿看向自己的一只手唉声叹气,众人只见得主簿大人的那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捻动着,却是不知何意。那吕大福却是在市井摸爬滚打过来的,顿时便是知晓这是官老爷要过路费呢,他掏了掏腰间,拿出钱袋子,抖落了个底儿朝天也仅有十几枚铜板,他笑了笑道。

    “官老爷,你看这够不够。”

    县主簿看着那十几个铜板眉毛都竖起来了,喊道。

    “你们这群乡巴佬,他娘的打发要饭的呢?”

    人群听得这个骂声,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纷纷还骂道。

    “这什么狗屁官,投个军还得要买路钱,走了,去别的县去。”

    “对,哪有这样的官。”

    吕大福听得这骂声也是略感无奈,但确实是囊中羞涩,就在此时,一只白皙的手掌托着一锭澄黄的元宝出现在县主簿面前。

    “主簿大人,这可够买条路?”

    出声之人是一相貌清秀的公子,锦衣华袍,身上穿金戴玉,好不富贵。

    县主簿见得那元宝眼睛都挪不开窝,直勾勾的盯着元宝,口水都要流出来,连连说道。

    “够了够了,有这宝贝儿在,你们想投哪支军伍本大人都给你们推荐。”

    吕大福却是对那公子笑道。

    “谢这位公子,在下吕大福,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

    那公子也是对着吕大福还以一笑。

    “在下卢万象。”

    这回换成了吕大福目瞪口呆,卢万象的名号在这五福郡却是没几人听得,可是这卢万象又被百姓戏称为卢半山,卢半山之名在这十里八乡的可是人人如雷贯耳,卢半山的爹从前富甲一方,后将全部家产分给西下两个儿子便撒手人寰,卢半山的爹就叫卢金山,从这名字就能听出他家产到底有多大了,这卢半山的哥哥接手一半家产之后没有几年便是败光了,那时的卢半山已经有些声名鹊起,据说和此人做生意如同战场厮杀一般,阴谋阳谋尽出也不见得能讨得几分好处,几年间便是从半座金山变成了一座金山还有余,不过传说此人性情冷淡,见得亲生哥哥冻死街头也没有拿出一个铜板救济,便是对流民也时常施舍些粥菜,反正整个五福郡对这卢半山算是毁誉参半,坏也没坏到极点,好事儿却也是做了不少。

    “可是卢半山,卢大掌柜?”

    卢万象笑了笑道。

    “不敢不敢,此次便是将多半家产投入国库以御外敌,卢半山之名可大大不敢啦。”

    就在二人准备继续深聊下去,那县主簿便已是从那元宝中拔出了眼睛,此时的态度却大有改观。轻轻咳了一声打断二人谈话。

    “二位,现在征兵的军伍有那兵甲天顺的虎贲军,有樊江城樊大将军的龙蟒军,白衣儒将何谓言何大将军的羽翎军,还有便是许褚将军的破阵军,不知你们想跟随哪一大将军?”

    吕大福一时间也是听得头脑发昏,不知如何决断,倒是身旁的卢万象拉过吕大福到一边说道。

    “虎贲军常年镇守茂北城,名声不显,长孙小满大将军年仅十八,却是身手了得,每逢大战必当亲身陷阵,论起杀人天顺在他之上的也就是当朝大司徒李秋雀大人了,可论起战力战功,天顺上下没有不服的。龙蟒军镇守江州,抗衡南诏与南槐二国,樊大将军性情坚韧,持军严谨,很少吃败仗,战力也是了得,是离我们最近。羽翎军以弓弩器械为主,多神射手,何大将军却是从不陷阵,但有立镇中军,取敌将性命之谋。破阵军多死士,许大将军据说性格残忍,对麾下士卒死活漠不关心,每逢战事,这破阵军也是死人最多的军伍了。”

    吕大福听着卢万象的细细介绍,频频点头,心中也有了想法。

    “若是我提议,便去龙蟒军。”

    卢万象轻声道。

    “正有此意。”

    吕大福也轻声道。

    “英雄所见略同。”

    二人同时说道。

    吕大福转身回到县主簿桌前,说道。

    “大人,我们便去龙蟒军。”

    县主簿却也是没有等的烦躁的不耐脸色,依旧淡淡说道。

    “让你的人排着队一个一个的来记下名字及生卒,日后也好发放军饷。”

    吕大福二人赶忙招呼着众人排好队伍,众人听得那锦衣玉袍之人就是卢半山之后,也尽是些崇敬之色,听得其与吕大福乃是好友之后,众人对得那吕大福也是信服了许多。

    卢万象站在一旁看着这群或是稚嫩或是老成的张张面孔,轻声说道。

    “这一去,些许是很多人都回不来了。”

    吕大福摆摆手说道。

    “保家卫国,何惧一死。”

    卢万象没有说话,摘下腰间玉笛吹出了一首童谣,这五福郡孩童皆是会唱的一首童谣,名叫梧桐谣,渐渐的,周围的众人也皆是跟随唱了起来,唱着唱着,有些汉子却是渐渐红了眼眶,对故乡留恋的情愫也是多了起来,此时卢万象却是放下笛子,朗声道。

    “诸位乡亲,若是还想回家乡听上一听这梧桐谣,见上一见家中父母妻儿,便要杀的那雨息贼子片甲不留,从今日起,我卢万象便立下誓言,必将待诸位如亲生兄弟,望各位也可待我如兄弟。”

    说罢,卢万象屈身跪地,对着前方数千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那数千人大多是山野村夫,不懂得太多礼仪,便是学着周围人亦或是学着卢万象,对着卢万象跪下也是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吕大福同样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朗声道。

    “同患难,共生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