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娘子请翻牌 > 第七十五章 奸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晚是国师的接风宴,很多没有见过国师真面目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鹤立鸡群,引起国师的注意,从而得到国师一星半点的点拨,可以给他们指点迷津。

    如果是普通人,那么他们的身价自然可以水涨船高,如果是位高权重者,那他们则会更上一层楼。

    毕竟,各国君王,不论能力强弱与否,国力情况如何,谁会没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而皇家历来喜欢用神权巩固地位的统治和宫廷巫术谋权,但是自己却不怎么相信。

    所以,大多数人全是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可这也让吴铭想起了,三国时的曹操。

    吴铭觉得,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述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

    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

    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堂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意思是: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

    李催等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

    建安二十四年年十二月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的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

    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

    而吴铭认为,曹植的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

    曹丕或许是有贼心,但是却没有这个贼胆;而曹植,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儿。

    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他其实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但是对于曹操而言,“奸雄”的称呼则更为准确。

    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

    像严嵩、秦桧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

    如果说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则奸贼就是奸滑而有贼心。那么,奸雄就是奸猾而有雄心!

    而曹操是这样的人物吗?

    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认同奸雄这个评价。

    而这个评价是许劭给出的,而结交许劭则是桥玄的建议。

    许劭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上层社会。所以,曹操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许劭的好评。

    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评,还是天机不可泄露,不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逼得没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你这个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后,大笑而去。而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

    我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把这句话体现的是淋漓尽致,而这就是曹操了!

    而这个国师,据说之前也是一代帝王,只不过他不是曹操那种奸雄,而是顺治那种视金钱和权力如粪土的,超脱世外之人。

    这样的人,讲究的就是投缘与否。

    而吴铭就是想让国师指点迷津,从而决定自己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但她必须仔细想好,要如何才能接近国师,而且还要让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