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深宫女神探 > 216.第十二章 君子好逑(十一)疑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就是猿粪  那时,琉璃别宫招买宫女的告示贴到了许城城的南墙之上,她的姨母进城时看到了,一回家便问她是否愿意试一试。

    她知道所谓的一试便是一世,心中更是舍不得自小便对她视若珍宝的姨母,然而刚挨过姨父一顿辱骂的她将姨母的无奈与愧疚尽收眼底,仰着小脸笑着答应。

    一百里路不长也不短,但姨母带着她将最多两日步行的距离走了五天,那是自从爹娘去世之后她印象中最闲暇舒适的时光,一路上的秀丽风景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很顺利地,只想花最少银两买来不论贵贱出身的宫女的琉璃别宫将她录用。

    她没有看到姨母离开时的背影,但知道她就躲在不远处悄悄目送着她,所以苏蔷极力控制自己不去伤心与迷惘,只希望姨母能走得安心。

    一晃,便是四年了。

    琉璃的生活远比当年想象中的要轻松许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几乎等同冷宫,很多规矩都形同虚设,更何况自从三年前考取了藏书阁掌事,她甚至开始喜欢与依恋这个地方。

    读书多了,有时会有些恍惚,兀然想起眼前高耸宫墙外的陈年往事,总觉得恍若隔世,但阿爹的冤死却是她心中越来越清晰的记忆。

    阿爹还在世时,与阿娘一样地开明,从不逼迫她苦练女工,反而教她读书识字。她知道阿爹是许城的仵作,勘验现场检查尸身,做着最神秘而关键的差事,所以一直以他为荣,暗自发誓长大后要与阿爹一样地为人伸冤替人昭雪,纵然当时仵作的身份低贱而卑微,从小她便因此被人耻笑与嘲弄。

    直到十二岁那年,阿爹突然向衙门提出了辞呈,然后便休养在家。一个月后,几个凶神恶煞的衙役冲进了家中,将在晚饭桌上的阿爹强行带走。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次竟然是最后一次在家中与阿爹相见,甚至还有些不明白为何县衙里那些平日里慈眉善目的叔叔们为何会突然这么凶恶吓人。

    只隔了一日,阿爹顶着暗中受贿包庇凶犯验尸造假知法犯法的诸多罪名被处以死刑的消息便传到了家中。

    在狱卒大叔的家中求了许久,她与以泪洗面的阿娘才终于在阿爹问斩的前一夜见到了几乎被严刑折磨成废人的他。

    “阿蔷,爹是被冤枉的,不要怪我,照顾好你娘,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那是阿爹对她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嘶哑而绝望。

    她压抑着哭声听话地将同样濒临绝望的阿娘拉回了家中,突然意识到她和阿爹还有那么多话没说还有那么多事没做,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阿爹甚至没有撑到被押赴刑场便在狱中撞墙而死,用仅剩的精力维护了最后一点尊严与呐喊。

    阿娘以要撞死在县太爷家门前为要挟保住了阿爹的全尸,不惜砸锅卖铁地将阿爹风光大葬。

    从阿爹入狱至下葬,不过短短四日。

    官府甚至没有阿爹受贿的证据,仅凭凶犯的一面之词,阿爹便被定了死罪。

    没有人不怀疑其中的猫腻,但也没有人比她更清楚阿爹的冤屈。

    不仅是因为她深信阿爹的为人,更是因为她亲眼见过阿爹为那桩河中女尸案写下的尸检文案。

    阿爹明明认为那年轻女子先被掐死后又被丢入了河中,但最后县太爷却以那女子乃是失足落水以致窒息而死结案。

    那时的阿爹沉闷了许久,不久后便向县衙提出了辞呈。再后来,她偶然听一个来家中做客的捕快叔叔向阿爹提起那女子的爹娘也是大有来头,而且已上告至府衙的消息。

    所以,她很清楚,阿爹是被栽赃嫁祸的。

    那女子既是被人谋杀,凶手亦被抓捕,衙门犯下的冤假错案总该有人来顶罪。

    只是,她没能像那名女子的爹娘一样为自己的亲人喊冤昭雪。

    她没有找到阿爹亲自写下的验尸文案,没有人愿意帮她揭露县官的罪行,甚至所有人都不相信她一个小孩子会当真跑到州府去翻案。

    她自是去了,在阿爹头七刚过的第一日,揣着熬夜写好的诉状,给阿娘留下告别的纸条,将自己折腾成了面目不清的叫花子,抓起裹了几个馒头的包袱便出发了。

    直到现在,她都还不敢相信自己能活着走到府衙,但无论那半个月再如何艰辛,在旁人眼中都是无足轻重不值一提的。

    她的天真与憧憬被毫无怜惜的一顿乱棍打得粉碎,愿意为那冤死女子翻案的州府衙门甚至不许她踏入一步。

    绝望之下的她终于明白了阿娘为何要选择隐忍,在烈日炎炎下哭得撕心裂肺。

    原来喊冤也需要机会,无财无权,根本不会有人理会。

    匆忙赶来的阿娘气急败坏地骂着她,伸手想将她从地上捞起,手却在碰触到她那双枯瘦如柴又污垢层层的小手时顿了一顿,身子颤得厉害。

    大街之上,阿娘抱着她失声痛哭,路上的人来来往往,总会投过来异样的眼光,冷漠的,嘲讽的,同情的,却没有人停下匆忙的脚步。

    十二岁那年,透过汗水与泪雾,灼灼日光里,朗朗乾坤下,她似乎看透了人性本薄凉。

    她还是跟着阿娘回家了,从此将为阿爹伸冤的念头安稳地藏进了内心最深处的一个角落,再也没有与旁人提起过,自此之后陪在阿娘身边寸步不离。

    但原本便体弱多病的阿娘还是因伤心过度积郁成疾,在半年后便去寻了阿爹,将她托付给了姨母。

    在姨母家的半年里,她极尽乖巧,却终究明白姨母身为妾室已然不易,长久收留自己只能使她的困境愈加艰辛,而自己不愿唯一的亲人受此煎熬,所以自愿来到了琉璃别宫。

    这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身不自由却能让人心中畅快,有时甚至能教人忘却前尘烦忧,所以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但过去的终究还是存在着,她又何尝不知,倘若一世被困于此,阿爹便再无沉冤昭雪的那日。

    若大周皇帝当真将琉璃别宫视为冷宫,怕是自己会在这座山城中孤老终生。但没想到,出乎意料地,三皇子突然亲临琉璃,纵然只是来取书,却也是希望。

    可是,他曾对自己起了杀心,偶遇不过是一场突然的劫。

    纵然自己随机应变,但她能逃过昨晚生死劫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最后收了杀心。若是他有必须杀了自己的理由,再见一次,未必会手下留情。

    思及此,她暗暗蹙眉,仔细将昨晚的事又回忆了一遍,却依然没有新的发现。

    “阿蔷阿蔷!”

    突然,织宁清脆的声音随着蹬蹬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见到她时几乎是扑上来的。

    顺手将粘在自己身上的她扶正,苏蔷看着喘着粗气的她哭笑不得:“你是来约我一同投胎的吗,还是以为一惊一乍能驱鬼僻邪?”

    织宁笑得厉害:“泉姨说这两日我的活都被她们给占了,所以给我两天时间休沐呢。”

    她并不意外,手下忙着整理着书架上的书卷:“怎么,现在你不认为许诺她说的有道理了?”

    “一直以来都是阿蔷最有道理,简直就是泉姨嘴里的馋虫,她许诺算得了什么!”织宁吐了吐舌头,换了一脸谄笑,“她口口声声说你信口胡言,阻止别人进屋睡觉,偏偏却自己寻了个借口躲回了屋里逃了责罚,真是没脸没皮。”

    “她们信她却不信我,总是有自己道理的。”将一叠书先放在她怀中,苏蔷笑她,“不过,这嘴里的馋虫是怎么回事,难道你嘴里还是个虫窝不成?”

    织宁拧了眉毛,呸呸两声:“阿蔷就会欺负织宁读书少,总会胡说八道,这两天我非得缠到你烦。”

    向来是说到做到的性格,织宁果然整整寸步不离地跟了她两日,如同她的影子。

    只不过是个爱唠叨又贪吃的影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闻着书香吞了纸页。

    好不容易挨过了胆战心惊的两天,到了第三日,织宁又重新回了膳房当值,苏蔷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清净下来,没想到刚过午时她又跑了过来,脸上堆满了欢喜。

    “阿蔷阿蔷,宫里来人啦,好像也是个大人物,”将她手中的书夺下来放回桌子上,织宁拉着她便要下楼,“泉姨说让大家在静居集合,有消息要公布呢,可能是从明天起就有肉吃了呢。”

    那样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否则只怕又是一劫。

    从静居拿了件外衣,她缓缓走在回膳堂的路上,仍有些心神不宁。

    “姑娘是回膳堂吗?”一个沉稳清朗的男子声音从背后传来,将她从恍惚神思中唤醒,“好像走错了方向。”

    她猛然转身,看见不远处背手而立的年轻男子,不由一怔。

    “已经见过两次,姑娘怎么还是如此惊讶?”他缓缓走近,眸光平静无澜,声音低沉,“上次在芦林镇多谢姑娘赐药,在下还未来得及道谢。当日见姑娘行迹匆匆,却不想是在为殿下奔波,还好当时在下也急于救人,才未打扰姑娘及时赶回琉璃宫。”

    她心下一惊,没想到那天他竟当真认出了她来。

    这个人果然非同一般。

    “将军生着火眼金睛,但奴婢向来眼拙,记性也差,倒是不记得何时何地曾见过将军。”她屈膝,对他施了盈盈一礼,“若是有何冒犯,还望将军大人不记小人过,宽恕奴婢的无心之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