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夏墟 > 60 癙瘣之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60??之术

    古风淳点了点头,说道:“我在一本宋元时期的笔记小说里看过相关的记载,一直都以为那只是小说家之言,不应当真。”

    周鼎轩的呼吸一下子又变得急促起来,连声说道:“那你说一下,那笔记小说里是怎么说的。”很显然,他对?人所知也不多,不然也不会如此紧张和渴望。

    古风淳低头不语,脑海里在搜索着与这?人有关的记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要说这个?人,还得先从?k人说起。”

    关于?人,他是从一本宋朝的一本孤本笔记小说里看过一些记载,里面记载了先秦时期一些西南地区的一些风土习俗和传说,大抵荒诞不经,无法经得起推敲,所以也从来不怎么重视。里面有一部分说到在巴蜀之间有一个?k族,这个民族的人死后不是像中原那样土葬,而是在山崖上崖壁凿孔,椽木为桩,把死者的棺木高高挂起来。这?k族很可能就是巴蜀地区发明崖葬的民族。

    ?k人之所以要不辞艰难,将死者的棺木存放在悬崖峭壁之上,到底是为了什么,至今的专家学者尚未有定论;而笔记小说里却说是:?k人祭天,以天为尊,相信人死后灵魂会上天堂,所以离天越高,那灵魂飞升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为了先人能够顺利飞升,所以后人都不遗余力地想为先人营造一个高耸入云的悬葬之地。但是如今,我们却不知道从何开始,这种崖葬的方法却是失传了。

    ?k人身材高大,按照现在的度量衡,应该在一米九到两米三四左右(比大姚还高,汗),力大无穷,但是繁衍的能力似乎并不怎么样,人数并不多;他们经常会进攻其他部落的地盘,抢夺财产,掠夺奴隶;直到被传说中的蚕丛部族组建的联军所击败,才仓皇退出了巴蜀,向滇北地区逃去。蚕丛氏穷追不舍,结果在滇北一带追上?k人,双方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结果?k人最终惨败,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后来历史上称谓的?k人,事实上已经不是原先的?k族,而是白族的祖先。?k族在蚕丛部落崛起之前,几乎横扫了整个巴蜀区域,而他们最厉害的战斗力并不是那些?k族身强力壮的勇士,而是是一种巫术。

    这种巫术名叫??,能够让人变得不死不活的一种僵化状态,但是受到巫师的指示后,他们就会变得勇猛无比,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行尸走肉了。

    古风淳说到这里,心里一寒,不由地想到了之前那些中了茴莓草毒的人,他们不也是变得行尸走肉一般了?而且还变异成了恐怖的怪物。难道这个??跟茴莓草有着什么密切的联系?

    古风淳接着说道,这种巫术无法破解,中了巫术的人一般叫做?人,只能被巫师控制住进行活动,而且常常会敌我不分,除了控制的巫师之外,只要是见到活人就会进行猎杀。巫师们只好用自己的血混合着一种独特的药剂,在自己族人的额头上做了标记,这个标记的血迹清洗完后,还是会留下淡淡的痕迹,直到巫师死后一个月才能够完全消失。凡是有这种标志的人,?人是不会去攻击的,这种方法是用巫师的血来维护族人的安全,所以叫做“血赎”。

    但是往往一个巫师的寿命往往比他所掌控的?人的要短得多,一旦巫师死后,?人就会渐渐失去控制。所以巫术们只能在临死之前将自己所掌控?人用独特的方法毁去,不然的话就要进行一个危险的仪式,把自己的血液注入自己的后代身上,让自己这股气息继续控制?人。这个仪式一般是选择嫡长子进行,整个仪式非常危险,会把嫡长子放在?人中间,由老巫师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身上的血灌输给嫡长子,倘若?人对新主人排斥的话,那么?人长年累月沉积着的怨气就会冲着新主人发泄,顷刻之间就可以把新主人撕成碎片。那时候人口稀少,掠夺来的奴隶体质强壮,适合当?人的并不多,而且炼制并不容易,?人是部族里非常珍贵的财富,所以?k人一般都是选择最危险的方式来保存部落的财产。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k人之所以衰败如此快,也正是炼制?人的手段太过残忍,激起了其他部族的同仇敌忾之心,在蚕丛部落的号召之下,?k人遭到了众多部族的围攻,屋漏偏遇到下雨天,这时候的?k人的这一次新老巫师能力过继当中出现了意外,?k人被?人军团的反噬死伤惨重,又在联军的万钧之势攻击下,无力抵抗,只好整个部族向滇北地区大转移,企图逃出巴蜀,另辟一个新的领地,日后稳定了,再图复仇之事。

    哪知道蚕丛部的首领蚕丛却是个英明之主,早就明白了?k人的以退为进之计,深知?k人诡异多端,要是让它缓过劲来,再建立起一只强大的?人军团,加上?k人本来就野蛮善战,那么联军的部落们就得面临灭顶之灾了。于是蚕丛继续率领部族在崇山峻岭之中继续追杀?k人,最终将?k人的主力消灭在茫茫十万大山之中,凯旋而归。

    这笔记小说上写得十分精彩,可是在正史上却丝毫没有提起类似的事情,所以古风淳一直都只当是杜撰出来的。要知道,关于巴蜀之间上古的历史,只有一部《华阳国志》里略微详细,但是大多数也只能当神话故事读一下而已,历史学家对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远远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至于后人的笔记小说,可信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别说大多数专家学者是视而不见,连古风淳这种比较喜欢钻牛角尖的新生派,也不怎么重视这些记载。

    古风淳对着古震霆做了一个手势,表示自己需要一点时间来理清这些头绪;理清楚了这些头绪,或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东西。

    周鼎轩听得冷汗淋漓,他叹道:“这肯定是真的,这个盲点竟然会被记录在一本名不经传的笔记小说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