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203灭秦(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巍峨关中,八百里秦川,四方关隘阻断其路,潼关,正好卡在了西进的道路上,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隘,是秦国都城长安的门户,也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潼关外的谷地上尸体成堆,血流成河,到处都是碎裂的头骨,断裂的肢体,整个谷地上弥漫着硝烟和浓烈的血腥味。

    关城已经破碎不堪,在汉军强烈的炮火打击下,已经是断壁残垣。

    城楼不在,断壁后面却藏着穿着土色军装的秦兵,伤兵呜咽着,靠在城墙的一边休息,却掩饰不住此地的悲壮和凄凉。

    邓羌身披铠甲,头戴钢盔,站在烈烈的风中,如炬的目光扫视着关外的苍茫大地。他的眼睛紧紧地盯住了一座和潼关城相距二十多里山头,那座山头的后面,便是汉军的大营所在。

    半个月前,他还在出使汉国的归途中,却意外得知了汉军出兵的消息,便马不停蹄,独自一人抄小道返回潼关,积极布防,这才挡住了汉军突如其来的第一波攻击。只是,紧守关隘的代价实在太过巨大,在汉军猛烈的炮火下,五千秦兵顷刻间化为了齑粉,将关外的雪地染成了一片血色。

    风雪交加,从前方的谷地上发出了呼呼的啸声,拍打在人的脸上,隐隐生疼。

    一个年轻的将领从远处走了过来,来到邓羌的身边,拱拱手,轻轻地说道:“父亲,伤兵都已经安置好了。”

    “嗯,翼儿,传令三军,退守长安。”邓羌淡淡地说道。

    这年轻的将领便是邓羌的儿子,叫邓翼。他听到邓羌不经意的一句话,便急忙说道:“父亲,你说什么?退军?潼关是长安门户,是整个大秦的命脉所在,咱们身后还有两万大军,足可以再坚守数月之久。关城虽破,士兵犹在,这里潼关一带地形复杂,不易大军展开,只要我们……”

    “少废话,我是大将军,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再敢多言,以违抗军令处置!”邓羌冷冷地说道。

    邓翼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猛然抱拳道:“诺,属下谨遵大将军军令!”

    说完这句话,邓翼便转身走了头也不回。

    不多时,又有几个身穿铠甲的将军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一起向着邓羌抱拳拜道:“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邓羌转过身子,从左至右地看了一遍,见着几位将军分别是雷弱儿、鱼遵、梁楞、梁安、辛劳、吕光,便略显得生气地说道:“都到齐了?邓翼办的好事!”

    “大将军,此事与少将军无关,是少将军传达了大将军的命令时,我等不解,所以前来问个究竟!”说话这人便是吕光,年纪不过十七八岁,却是身体极为强壮的一个汉字,脸上也长满了虬髯,与他的年纪极为不苻。

    吕光,字世明,略阳氐人,是秦国司隶校尉、太尉吕婆楼之子,也是秦国太子苻坚的发小,作战勇猛,颇有智谋,现任秦国鹰扬将军。

    邓羌又环视了一下众将,便问道:“你们都是一样的意见吗?”

    众将都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我等都主张坚守,人在关在,人亡关破!”

    邓羌道:“不愧是我秦国的良将,不过,潼关残破,以无法久守,就算守下去,也只能沦为汉军的炮灰。不如以退为进,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将汉军合围,聚而歼之。”

    众人听后,都面面相觑,齐声问道:“大将军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邓羌点了点头,说道:“汉军锋芒正盛,潼关附近虽然可以与之进行血战,但是却不利于骑兵展开。八百里秦川,只要将汉军引入关中平原,加上长安城里的优势兵力,大家同仇敌忾,以两万骑兵足可以击败汉军。汉军的领兵大将是姚襄,这个死老羌,他老爹与我们争夺关中之时就没有成功,现在他既然亲自到来,以我们的骑兵,对付这些羌骑,搓搓有余。加之汉军炮火厉害,秦川地势险要,正好可以阻止汉国炮兵的前行。我们与羌人有仇,姚襄一见我们撤退,姚襄必定会紧紧追击。如此一来,汉军就会一分为二,我们也可以设伏击杀姚襄!”

    众人听后,齐声拜道:“大将军高见!”

    “好了,不要再犹豫了,火速撤军。梁安,你带两千人负责诱敌,务必要让姚襄军队成功脱离山地,进入关中平原!”邓羌道。

    “诺!”梁安答道。

    ——————————————————————

    潼关外二十多里的山崖后,汉军的营地遍布山地,连绵出了七八里地。前部军营中,是汉军羌骑的大营,姚襄和羌骑部下聚在大帐中,正在庆祝白天的胜利。

    忽然,一个侦察兵闯进了大帐,站直身体,向着姚襄敬礼说道:“报告将军,氐人不敌我军攻势,已经秘密撤军,现在的潼关 内,只有两千秦兵驻守!”

    姚襄一听,脸上大喜,猛然站了起来,将手中的举着的酒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大声骂道:“这些氐族的贼人,终于退走了。姚益、姚勉、姚华,迅速召集各部,连夜追击,千万不能放走了我们的仇人!”

    “等等!姚军长,秦军退兵如此迅速,只怕事有蹊跷,如此贸然追击,只怕会中了敌人的埋伏。”孟鸿急忙站了起来,阻止道。

    “白天的炮火猛攻,早已经让潼关破旧不堪,氐人也早已经吓了胆子,不连夜退走,还坐以待毙吗?邓羌是我的大仇人,如果他退回长安城,只怕要抓住他,还要再费些功夫。此次是个良机,如果不将他擒杀,我又怎么对得起死去的老爹?孟军师,你太过多虑了,你留守大营,看我老羌是如何破敌!”姚襄说完这句话,便大踏步地跨了出去。

    “姚军长,姚军长,姚军长……”

    无论孟鸿怎么在后面叫喊,姚襄都置之不理,其余羌骑将领,也都纷纷离座。

    姚襄被仇恨蒙蔽了眼睛,报仇心切,当即带着两万羌族纯骑兵,连夜出营,直逼潼关城下。

    五年前,羌族首领姚弋仲趁着后赵帝国的动乱,率领族人西进,在关中和氐族首领苻洪展开了争夺。结果,姚弋仲没有争夺过苻洪,反而被氐人名将邓羌刺中了一枪,不得不退走,向南依附晋朝。不久后,姚弋仲伤重不治,便一命呜呼了。姚襄统领羌族之后,便将邓羌列为了头号大敌,今日得到邓羌溃败,撤军西退的消息,他哪里肯就此放过?

    万马奔腾,声音如雷,阵阵马蹄声在山谷中响起,渐渐逼近了残破的潼关。

    潼关的断壁残垣上,秦将梁安站在城楼上,在雪地和月光下,看到姚襄带着大军奔驰而来,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淡淡地说道:“大将军猜测的一点都没有错,姚襄果然带兵来了。”

    转过身子,梁安急忙下了城墙,对着早已经集结在一起的两千骑兵喊道:“都给我听好了,这次撤退,弄得越狼狈越好,将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全部给我丢了,除了武器和盔甲,什么都不许带,都给大声地叫喊起来,要表现出慌张的样子来。”

    “诺!”两千骑兵同时喊道。

    姚襄带着两万骑兵绵延出十几里地,他和姚益在前,姚勉在中间,姚华在后面,急速地向着潼关驶来。

    接近潼关时,姚襄看到关内火光冲天,听到潼关内呜咽声震天,便大喜道:“氐人要焚烧潼关,以断其路,孩儿们,都跟着我冲过去,立功就在今天!”

    随着姚襄的一声叫喊,他一马当先,持着长枪,背着弯弓,率先冲出,姚益和骑兵紧随其后。

    从残破的潼关城墙裂开的缝隙中,姚襄当先驰入了关城,看见一片狼藉,而耳边听到了氐人士兵大叫的“快撤,那些烂羌人来了”,他仇恨之心大起,肆无忌惮地冲了过去,身后的骑兵也如同流水一般,从哪个裂开封城墙缝隙中驰入,跟随着姚襄向前奔驰。

    姚襄马快,向前奔驰出几里,遇到了一些还在焚烧房屋的氐人,长枪一出,热血涌起,当先挑死了那几个氐人,便顺着关城紧紧跟随着氐人撤退的路线而去。

    梁安带着诱敌之军,且战且退,沿途利用关隘阻击,致使姚襄对氐人溃军深信不疑,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防守。

    经过两天一夜的追击,姚襄带着一万九千多羌骑驰入了山地,直接抵达渭南。渭南是八百里秦川最为宽阔的地带,地势也较为平坦,没有太多的山川险要。

    长途奔袭了两天一夜,姚襄只觉得自己一直被氐人牵着鼻子走,追来追去,却发现至始至终只见到这少数的氐人骑兵,却并未看见秦军大部队。他心中生起了疑惑,便命令疲惫的大军暂时停下,派出哨骑向四周打探,而他们则暂时聚集在一片渭水之南的一个荒凉的小村落里。

    冬日飘雪,风雪交加的天气里让早已经疲惫不堪的羌骑都感到了又冷又饿。羌骑出来时带着的干粮早已经吃完了,为了抵御饥饿,姚襄便派出三千人到远在十里之外的山上打猎,而将大军都留在了村庄里。

    傍晚时分,三千人的狩猎队伍都携带者一些野猪、野兔、野鸡回来了,聚集在村庄里,生起篝火,美美地吃上了一顿饱餐。

    入夜后,外出的哨骑还没有归来,羌骑便已经抵不住夜的诱惑,纷纷卷缩着身体,或在屋子里,或靠着墙壁,呼呼睡着了。

    姚襄命人在四周放哨,他自己则和亲随们躺在一间屋子里,升起了一堆篝火,准备睡觉。

    他刚刚闭上眼睛,便突然听到了一阵呜咽的号角声,从四面八方袭来。紧接着万马奔腾,喊声震天。他一撅而起,急忙走出了屋子,看到村庄周围到处都是火光,星星点点的,好不耀眼。

    “将军,埋伏,我们中了氐人的埋伏!”从村外突然驰回了一个哨骑,正是白天派出去的,他的背上背着几支箭矢,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努力地爬到了姚襄的身边,用最后一点力气,悲鸣地叫道。

    姚襄还来不及问,那个哨骑便断了气,身体僵硬着躺在了雪地上。就在这时,四周传来了惨叫声,风声中夹杂着兵器交接的声音,氐人已经开始进攻了。

    “上马,迎敌!”姚襄看到惊慌失措的羌骑,大声地喊道。

    他操起一杆长枪,急忙走到栓马的地方,翻身上马,在村庄里往来冲突,大声呼喊,使得每一个熟睡中的羌兵都惊醒,然后来到村子的边缘,看到他的老哥姚益正在带着一拨士兵力战氐人,而其他地方更是一片混乱。

    “休要走了姚襄,全歼羌人!”

    黑夜中,姚襄无法辨别氐人到底来了多少,只见火把不断地晃动,不断地向着村庄里驶来。看到自己的族人不断的战死,他心如刀割,也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孟鸿的话。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带着羌人杀开一条血路,逃回潼关一带。因为,他这一次所带的羌骑,是整个羌族的精锐。

    姚襄抖擞了精神,冲身后的骑兵喊道:“冲杀出去!”

    一句话喊完,便骑着战马绰枪而出,带着身后的羌骑和氐人的骑兵碰撞在了一起。

    羌骑被折腾的两天一夜,奔袭了一二百里,疲惫不说,就是座下战马也是都不堪重负,与氐人混战不多久,便人亡马倒。一个多时辰的混战,羌骑死伤颇多,被氐人养精蓄锐的骑兵团团包围,无法冲出重围。

    “杀!”姚襄手中长枪连连抖动,与老哥姚益并肩作战,双枪并举,杀的来犯氐人纷纷坠马。

    将是兵胆,姚襄、姚益都是羌族里较为勇猛的人物,两人双枪齐出,后面部众跟随,很快便在东南角杀开了一条血路,带着几百骑兵冲了出去。

    远处的火光中,邓羌骑在马背上,看到东南角姚襄带兵冲了出来,便将手一挥,身后的大将雷弱儿、吕光一起冲出,带着两千骑兵堵截姚襄。

    慌乱间,姚襄、姚益看到迎面驶来秦兵,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两个人便一个领着一队人,迅速分开成两列,迎着来犯秦兵驰去,然后迂回到两翼,形成夹击之势。

    吕光见后,大叫不好,急忙对雷弱儿说道:“雷将军,羌人欲行夹击之势,你我分开迎敌,一人一个,且莫走了一人一骑!”

    雷弱儿嘿嘿一笑,大声喊道:“世明老弟,姚襄归我,姚益归你。”

    “不行,姚襄归我,姚益归你!”吕光大叫着,用手中长枪的枪头朝座下战马的屁股上刺了一下,那马匹发出一声长嘶,忍着疼痛便发疯一般向前冲去,在吕光的座下冲上姚襄!

    “算你狠!”雷弱儿看后,见吕光先行一步,追之不及,也就作罢,恨恨地说道。

    吕光拍马直取姚襄,手中长枪抖动,与姚襄交马只一合,所用的力度便险些将姚襄手中兵器震掉。

    姚襄双手微微发麻,看到一个虬髯大汉从自己身边弛过,心中暗叫道:“好大的力气!”

    羌骑和秦兵一阵冲杀,各有死伤,姚襄连杀三人,身后却损失上百人,不能不暗叹氐人的勇猛。

    右边姚益与雷弱儿策马相交,一枪、一矛,转瞬即逝,带着身后的羌骑从氐人中间穿梭而过,落马人数不断增加。

    姚益这一阵冲杀也损失了一百多人,而氐人却只损失了三十多人。他将部队带到姚襄身边,合兵一处,大声喊道:“这样下去不行啊,我军经过了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士兵的体力严重消耗,又被突如其来的氐人弄得一片混乱,只怕我老羌今日就要命丧于此了!”

    “胡说八道,就算死,也要斩杀氐人一两员大将。随我来!”姚襄大叫道。

    声音落下,姚襄不和吕光、雷弱儿的士兵硬拼,反而掉头就走,围绕着村庄奔驰,见到氐人就杀,反而解救出来了不少羌骑,合兵一处,已经有了三千多骑。吕光、雷弱儿在背后紧紧跟随,被姚襄牵着鼻子走。

    邓羌纵观全局,看到姚襄在混乱中风采不减,便感叹道:“姚襄果然是个将才,虽然深陷大军包围,却仍能临机制敌,此人不死,我氐人势必要遭受灭顶之灾!”

    “大将军,我去将他斩杀!”邓羌身后一个壮汉阴阳怪气地说道。

    邓羌扭头看了一眼,见是张蚝,便道:“好,你自从降秦以来,还尚未立过寸功,你今天若是能够击战姚襄,我定然升你为虎威将军!”

    张蚝长的五大三粗的,皮肤黝黑,三十多岁的脸上却没有一点胡须,说话的声音让人听了,也是极为的不舒服。他本姓弓,上党泫氏(今山西高平)人,春秋鲁叔弓之后。张平养子,燕军在中原败退之后,张平在关中反燕,独树一帜,氐人光复秦国,与张平激战,并且一举击败张平,收降了张蚝。

    张蚝力大无穷,颇有力拔山兮的气概,弹跳能力也非常的好,可以一跳而跃过城墙。他在当张平养子的时候,因为喜欢张平的一个小妾,便与其私通。事情泄露之后,他便自宫一谢其罪,这才使得胡须脱落,声音变的极为尖锐。苻雄讨张平时,张蚝的勇猛让氐人丧胆,出入秦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后来被邓羌、吕婆楼设计抓住,张平灭亡,便归顺秦军。

    张蚝听到邓羌如此说话,便笑了起来,操起手中的一柄钢叉,抱拳说道:“多谢大将军,末将必然击杀姚襄!”

    话音刚落,他便向前奔跑而出,身体在雪地上几个跳跃,便已经远去。

    姚襄带着姚益和三千羌骑正在围绕着村庄圆圈打转,见到薄弱地带的氐人,便是一阵冲杀。此时他刚刚解救出自己的老弟姚勉,加上刚刚被救出来的一千士兵,合兵一处,越聚越多,渐渐地收拢了五千骑兵。

    氐人骑兵犹豫包围着村庄,兵力太过分散,重重设防,却始终无法抵挡住着一支五千人的大军,而后面的吕光、雷弱儿更是追赶不上。

    正在姚襄得意之时,却突然遭到邓翼带兵的攻击,五千人就如同一根被破开的竹子一样,瞬间被分开了两边,邓翼所带领的氐人骑兵将姚襄的兵马拦腰斩断。

    虎父无犬子,邓翼阻断姚襄的羌骑,便大声喊道:“梁楞、梁安左边攻杀,鱼遵、辛劳右边攻杀,千万不能再让羌人聚拢在一起!”

    梁楞、梁安、鱼遵、辛劳四将都同时“诺”了一声,便各自带着兵马按照邓翼所说,分开击杀羌骑。在邓羌的军中,虽然邓翼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但是作为邓羌的儿子,其余众将还是给了他几分薄面,所以听到邓翼的话,也就没有任何反对。

    姚华还在带着羌骑在村庄中与秦将王鱼、毛贵激战,冲突不出,而村庄外的羌骑又再次陷入了秦军的奋力击杀中,落马者多矣。秦军的总数虽然少,但是蛰伏了两年多所保留下来的,都是精英,所以每战大将军府中的众位将军都能上阵,加上人才济济,使得秦军仍是关中强者。

    姚襄被邓翼如此一冲,部队断成了两截,他从火光中看见邓翼的相貌与邓羌相仿,便指着邓翼说道:“姚益,那人必是邓羌之子,快去将他擒杀!”

    姚益“诺”了一声,更不答话,拍马直取邓翼,正向前冲刺间,却忽然间侧面张蚝跳跃而来,他惊奇万分,见张蚝一跃跳过他的头上,寒月之下,三尖钢叉迎面扑来,直接将姚益插死,喊都没有来得及喊出来。

    姚襄看到这一幕,心中犹如被钢刀割了一下,痛彻心扉,大叫道:“啊——我要杀了你!”

    策马而出,提枪纵马,向着张蚝驶去,但见张蚝两个起落,便举着钢叉从姚襄面前击来。姚襄反应迅速,后仰身子,将后背贴在马背上,长枪顺势高举,想去刺张蚝一枪,却被张蚝用钢叉拨开。

    姚襄马匹奔驰出去,坐起身子来,还没有来得及调转马头,回头看到张蚝又弹跳了过来,钢叉高高举起,他心中一寒,急忙翻身下马,张蚝也就从战马身上划过。

    姚襄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张蚝,像是看到了魔鬼一般,自言自语地说道:“纵使陶豹在此,也绝没有如此弹跳能力,这人到底是人是鬼?”

    来不及细想,张蚝又已经跳到了他的身边,一声大喝,钢叉从手中脱落,朝着姚襄的面门直接扑来。姚襄急忙举起长枪挡住,便听见“铮”的一声巨响,双手虎口被震出血来,长枪也随之从手中脱落。紧接着便见张蚝一脚踢来,正中姚襄胸口。

    姚襄胸口挨了一记重击,但觉得胸廓间的两根肋骨断裂,大口吐出了鲜血,仰面而倒。

    翻了两翻,姚襄还没有爬起来,便见一双大脚落在了自己的面前,抬头向上一看,张蚝手举钢叉,猛然向下一插,他大叫一声,三尖的钢叉便直接插入了头颅,一命呜呼。

    张蚝从姚襄的腰间抽出一把弯刀,直接砍下了姚襄的脑袋,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姚襄已死!不想死的快快投降!”

    姚勉听到这声巨吼,回头张望,但见张蚝高举着姚襄的脑袋,他急忙大叫道:“老哥!”

    一双眸子里,充满了仇恨的血丝,姚勉猛然回头,手中长枪迅速抖动,同时大叫道:“为军长报仇,杀了这些该死的氐人!”

    然而,羌族士兵此时早已经筋疲力尽,加上秦军又多过他们,血拼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羌骑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鲜血染红了村庄周围五里的雪地,殷红的血,白白的雪,在清晨形成了最强烈的反差。

    战后,邓羌骑着战马向前走了走,看到尸体堆积如山,以及被烧毁的村庄,他的心中也多了一层阴霾,缓缓地说道:“姚襄也算是个英雄,他的羌人也曾经是这个时代的奇葩,如今近两万的羌人全部战死,我们也不该让他们暴尸荒野。传令下去,将姚襄的尸首送还汉军,其余的羌人就地焚烧掩埋!”

    此战,邓羌以四千多人的阵亡,一鼓作气消灭了姚襄的整个羌骑,可谓是大获全胜。但是,他的脸上却体现不出来丝毫的快乐,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姚襄死后,秦国将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潼关城内,孟鸿正在带领着汉军士兵修葺城墙,自从姚襄带着两万羌骑追击邓羌之后,他的心里便一直很担心。在让人给驻守洛阳的相国王猛送去求援的书信后,他便命令大军驰入潼关城,坚守那里。

    潼关城早已经破旧不堪,房屋也在两天前被撤退的秦军焚烧,如今的潼关,只能用废墟来形容。但是,潼关的重要位置,使得孟鸿不得不将其占领,虽然他有预感姚襄会败,但是无法劝解他,也只能先占领此关,等待援军,也不至于没有栖息之地。

    潼关内,李老四、刘三各自带着自己的部下从关外运来石头,修葺潼关城。潼关的西关门没有破损多少,城墙上的谯楼犹在,汉军的几十个士兵便驻守在谯楼里,向关外眺望。

    谯楼,古代建筑在城门上的楼,楼上驻兵,用以?磐??ň?ㄊ薄

    汉兵的一个士兵老远便看到几名秦军的骑兵缓缓向着西关门驶来,他脸上一惊,便急忙敲响了在谯楼上的警钟。钟声被敲响的那一刹那,整个关城里的汉军都纷纷丢下了手里的活,操起武器,集结在了一起。

    孟鸿急忙走上了西关门的谯楼,看到几个秦军骑兵缓缓地到了关下,并且将一个血淋淋的布袋给丢在了雪地上。

    一个秦军的士兵向前跨出了一步,朝潼关城楼上高声喊道:“大将军有令,让我等将姚襄尸首送还,并且希望贵军停止进攻,和睦相处,不要再增加杀戮!”

    说完这话,那士兵掉转了马头,带着另外几个士兵便快马加鞭的离开了关外。

    谯楼上,孟鸿的身子晃了两晃,险些跌坐在地上,心中悲愤不已,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料到姚军长会败,却不想姚军长会兵败身亡,我没有能及时的劝阻他,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啊!”

    声音落下,孟鸿当即拔出了腰中佩剑,便要抹脖子。

    “你干什么?”李老四刚上了城墙,便见孟鸿拔剑自刎,他急忙跑了过来,一把抓住了孟鸿的手,大声叫道。

    孟鸿的手背李老四抓的隐隐生疼,长剑拿不住,一下子掉在了地上,当啷一声发出了声响。

    李老四看到关外的一个血淋淋的布袋,便问道:“秦军呢?那布袋又是什么?”

    孟鸿道:“李将军,那布袋里装的是姚军长的尸首,看样子两万羌骑是全军覆没了。我没有能够及时劝阻姚军长,以至于酿下了如此后果,我对不起姚军长,对不起死去的羌人,更加对不起大王的厚望。李将军,你就让我以死谢罪吧!”

    “什么?姚襄死了?快去将姚军长的尸首抬进来。”李老四冲一边的士兵喊道。

    他松开了孟鸿的手,冷笑道:“死?你死了就能让姚襄复活吗?就能拯救那些死去的羌人吗?你要是死的,就在大王面前死,你现在死了,大王怪罪下来,谁来承担?你要是还有一点良知的话,就给我活着,等见了大王,自有分寸。”

    “对,羌骑全军覆没,对我军打击实在太大了,这是汉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战败,真没有想到氐人会如此的厉害。当务之急,就是将此事迅速禀告给大王,让大王再次发兵前来,攻打秦国,将那些氐人全部消灭!”刚上来的刘三听到之后,便朗朗地说道。

    孟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哎!李将军说的对,我死了也无济于事,大王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与你们无关。我这就去写战报,派人将这件事禀告给大王!”

    李老四突然嘿嘿笑了笑,一把抱住了孟鸿的肩膀,爽朗地说道:“这就行了,你是军师,这罪虽然有你的份,但是我们会与你一起扛。何况是姚襄自己不听你的建议,贸然追击的,大王怪罪下来,我和刘三都会给你证明的。现在你就带领我们紧守此关即可。”

    “嗯,我这就去写战报!”孟鸿道。

    李老四道:“去吧。”

    汉兵将关外的姚襄尸体抬回了关内,三万汉军步兵驻守关内,一边修葺城墙,一边等待援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