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200邓羌来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月后,天气逐渐变冷,尤其是北方的大地上,已经开始下起了雪。

    寒冷的天气里,东北战场上变得安静了许多。自从柳震带着两万海军和三千工匠浮海东渡,去辽东支援黄大,东北战场上的形势就出现了逆转。在黄大和柳震的积极配合下,水陆齐进,夹攻燕军在辽东的军队,迫使辽东的燕军逐渐后退。

    当大雪飘下,东北的燕军迎来了慕容垂这一重量级的新统帅时,柳震主动提出议和,在确保战争成果的同时,又稍微威逼利诱,使得燕军和汉军签订了三年的停战协议。协议签订之后,燕军和汉军都暂时罢兵,柳震则派人将协议送回汉国国都广固。

    进入十一月大江南北都开始飘起了雪,广固城里更是一片皎洁的白色。被冰雪覆盖的青山绿水,都暂时遮掩了其本质,深深地埋藏在了积雪之下,等待来年开春的爆发。

    汉王府内,唐一明手捧着停战协议,匆匆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了十分爽朗的笑容,大声对大殿内站着的文武官员说道:“柳震不愧是王猛第二,辽东局势处理的深得我心。三年停战协议,不但能使得我们可以在东北和中原大有作为,也更加显示了燕国的实力正在下降。你们都看看吧!”

    唐一明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站在他身边的一个侍卫,那个侍卫便将文书交给了大殿中的众位官员。

    “以辽河为界,以东属于我们汉国,以西属于燕国,能从三韩之地打到辽东,已经超乎了我的预料。如此一来,在东北,第二个汉国也就能崛起了,三年之后,我汉国便能成为天下第一的大国。到时候北方诸国,塞外民族,都得全部归顺于我汉国。诸位,三年的和平期内,你们一定要好好努力,中原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机会,运用你们的智谋和能力,好好的将中原建设好。”唐一明开心地说道。

    王简先看完了停战协议,然后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如今天下大势,尽皆掌握于我汉国之手,以汉军之实力,足可以摧毁任何一支军队。燕、晋两国元气大伤,秦、凉复国不久,百废待兴,实力早已经大不如从前,大王更是一举成为天下之霸主。然,天下之主,必须以即天子大位,燕、晋、秦三国之首,均是荣登九五至尊,为天下苍生计,为汉国上上下下二百三十八万百姓计,恳请大王择选良辰,祭拜天地,登九五大位,以彰显我大汉国威!”

    其他官员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道:“臣等附议!”

    唐一明听后,只淡淡地笑了笑,说道:“诸位的心思本王知道,只是,胡虏未灭,天下未定,如今正是四分五裂之时,此事就暂且搁下吧。不过,本王承诺各位,五年之内,平灭北方诸国,横扫六合,到那时,本王再即皇帝位不迟。今天召集各位前来,还有一事需要商议。相国驻守宛、洛一带,震慑西北诸蛮,秦国虽然刚刚复国,然占据关中之地,尤为险要。我本来想发兵攻打秦国,可谁知道氐人不请自来,派遣使臣到了洛阳,祈求归附我汉国。就这件事,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王凯首先说道:“大王,氐人占据关中已久,在燕军中原败退之时,居然能够迅速反攻复国,也足可见氐人在关中民心。不过,秦国虽然复国,实力早已经大不如从前,如今中原之地尽为我大汉所有,南联晋,北与燕停战,中原已经无虞。以臣之见,秦国派遣使者前来,无非是害怕大王发兵攻打秦国,特来主动归附。但是,饶是如此,大王却不能准其归附。”

    唐一明见王凯停了下来,便问道:“继续说,我想听听你的真实看法!”

    “大王,氐人彪悍骁勇,能以在潼关、长安两地阻击慕容恪的西征大军长达五月之久,致使燕军在拥有炸药的情况还损兵折将,足可见其实力。之前大王不发兵攻打关中,而是致力于中原发展,那是因为燕国还在北边蠢蠢欲动,晋朝动向不明。而此时,我军与晋朝联盟,与燕国停战,在此等机会之下,中原之地,只需要少量军队镇守,便足可以发展。关中是块宝地,秦始皇以关中之地征服了关东六国,关中平原更是沃跃千里,一旦大王同意了秦国归附,也就等于给了氐人的发展契机,也就等于增加了我大汉统一的阻力。所以,臣窃以为,不可同意秦国归附,而且更应该在这个时候,派兵攻击秦国,以优势兵力,灭秦,扫凉,将西北之地,尽数收入我大汉国中。”王凯朗朗地说道。

    唐一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可是马上又出现了一丝疑虑,问道:“本王早已经想过此事。两年之前,燕军就是因为被我军推动,进军速度太快,从而灭了秦、凉、代三国,可是两年之后却被我军将中原窃为己有。我担心,如果此时发兵攻打秦国和凉国,而中原又未稳定,会步燕军后尘。”

    孟鸿从班位上走了出来,说道:“大王,此一时,彼一时。汉国非燕国,大王也非慕容俊,当时燕国强盛,秦国也够强大,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且关中在氐人的治理下安定了两年,所以对于外来的压力,都会群起而抵抗。此时的关中历经了两次大劫难,百姓流离失所,关中之民渴望能得到安定,而这些,氐人给不了。我大汉向来以仁义治国,为百姓着想,这些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关中之民一旦听到我们汉军到来,必然会欢欣鼓舞,热烈欢迎。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是民心所向,青、徐、兖、豫、司隶等地,均对大王忠心耿耿,民心固若磐石,正是大王的根本所在。有此根本,发兵攻打西北,必胜!”

    魏举也急忙说道:“大王,如今的关中尚未安定,氐人虽然重新复国,其民心却大不如从前,而起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如以前,臣以为,发兵攻打西北诸地,不出半年,关中、雍凉必定能够攻克。一旦我们占领了整个西北,便可以对燕国形成东、南、西三面包围之势,也可以钳制燕军向外扩张,限制燕军的发展,然后稳定三年,三年之后,我军便可以对燕国发动灭国之战,整个北方,也就成为了我大汉的天下了。如此一来,我军尚有两年的时间去发展整个北方,稳定局势,等到了与晋朝的五年盟约,大王就可以三路攻晋,必然能平定天下,一统山河,建立盖世功勋!”

    “哈哈哈,我大汉虽然人才稀少,但是能够有你们这些精英,便足可以平灭天下。我的顾虑已经打消了,来人,宣秦使上殿!”唐一明大声喊道。

    百官听后,都各自归位,静静地站在大殿之中。

    不多时,从殿外进来了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汉子,那汉子着一身劲装,方面大耳,轮廓粗犷,面带青须,颇有强悍的男儿气概。那汉子神情镇定,大踏步地走到了大殿内,躬身拜道:“秦国使臣邓羌,拜见汉王!”

    “哦,原来他就是邓羌,关中双英,一相一将。如今丞相苻雄做了皇帝,邓羌也该是位极人臣了,没有想到会亲自来广固为使!”唐一明心中缓缓地想道。

    “你就是邓羌?关中双英,果然名不虚传。”唐一明淡淡地说道。

    邓羌站直身子,朗声说道:“多谢汉王赞赏,在下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汉王,在下此次前来,是为了……”

    “恩,本王已经知道了,是想来归附我汉国的,是吧?”唐一明道。

    邓羌点了点头,说道:“汉王英明,我主苻雄,愿意去皇帝位,称秦公,归附于汉王,为汉王镇守关中,以为永久屏障。”

    “哈哈哈,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本王如果要镇守关中的话,自己去取便可以了,又何须用外人来镇守?你回去告诉你的皇帝,如果他能率众归降,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于他。在广固城中做个秦公,也未尝不可。”唐一明道。

    邓羌听后,便览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见他们都有轻蔑的表情,已经知道了唐一明的意思,便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如此,那在下只能回去转告我主。不过,关中关隘阻隔,易守难攻,汉王要想派兵攻打,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国虽然历经磨难,但是带甲之士尚有数万之众,虽然不能保全关中,也绝对不会屈服于汉王的淫威之下。”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难道就不怕本王一气之下杀了你?”唐一明有点微怒地说道。

    邓羌道:“久闻汉王仁义治国,凡事以百姓为先,胸怀宽大,虽然在下只是初次和汉王相见,但是对汉王也是仰慕已久。在下既然敢说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将生死放在心上,汉王要杀要剐,也悉听尊便,在下绝不眨一下眼睛。”

    “哈哈,好骨气。关中良将,实在是优秀。邓将军,你有将帅之才,曾经扼守潼关,将慕容恪的大军阻挡在关外两月有余,可谓是真将才,留着你必有后患。本王是个爱才之人,也知道你心中只有秦国,一些小恩小惠也收买不了你,杀了你,也是可惜。不过,本王希望他日我们在战场上能一较高低,如果你败了,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为我所用,替我大汉守备疆域,开疆扩土?”唐一明道。

    邓羌听唐一明有此一问,便不禁开始打量起唐一明来,只见他穿着极为普通的衣服,没有那种皇族贵胄的奢侈,黝黑的皮肤,冷峻的面容,让人见了,都会不由得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也显示了铮铮的铁骨。他心中暗暗地叫道:“之前只听汉王如何如何的神通广大,本来以为都是吹嘘出来的,今日一见,才知道汉王并非我心中所想。他心胸宽广之极,实在是匪夷所思。虽然穿着上没有一国之主的华贵,却有着皇帝般的威严,确实是个乱世英雄。”

    他细细想玩之后,便拱手答道:“汉王倒是了解在下,不过尚未较量,便论胜负,未免有点太过言早。汉王今日不杀邓羌,邓羌也感激不尽,日后若是和汉军交兵,必然会退避三舍,以报汉王的不杀之恩。”

    “好一个邓羌,不畏强权,确实是一代名将。”唐一明心中想道。

    “哈哈,邓将军太过谦让了。对了,我能向邓将军打听一个人吗?”唐一明道。

    邓羌点了点头,说道:“汉王尽管问,只要是在下知道的,就必然见告,当然,牵涉到两国机密之事,还请恕在下不能相告。”

    “你放心,我问的并非是机密之事。邓将军,不知道在秦国中,可有一个叫苻坚的人吗?”唐一明道。

    邓羌听后,大吃一惊,急忙说道:“汉王是如何得知苻坚姓名?”

    “这个你不用操心,我只想向你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不知道你能否见告一二。”唐一明问道。

    邓羌道:“汉王,你想问什么?”

    “本王想知道苻坚现在多大,可曾在秦国里担任什么官职吗?”唐一明问道。

    邓羌缓缓地想道:“他是我国机密,很少有外人知道此事,汉王又是如何得知?难道……难道他……他已经身在汉国?糟糕,如果真是如此,汉王若擒获了他,必然会以此作为要挟陛下……”

    唐一明见邓羌不答,便问道:“怎么,难道连一个人的年龄都成了秦国机密吗?”

    邓羌缓过神来,急忙答道:“汉王请恕罪,在下唐突了。苻坚……苻坚他今年十七岁。”

    “十七岁?恩,也该出落成一个大人模样了,只是,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要是本王能见上一见,和他攀谈攀谈,也就没有憾事了。”唐一明自言自语地说道。

    邓羌听后,心中慌乱,秦国太子苻坚走失一事,在秦国境内极为严密,就连苻坚身为太子之位也只有少数人知道。他只知道苻坚朝东走了,这次出使汉国,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访太子苻坚。他一心想弄清楚苻坚是否已经被唐一明抓住,便问道:“大王似乎对苻坚极为推崇,不知道大王是怎么认识苻坚的?”

    唐一明道:“认识倒谈不上,不过,本王倒是知道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了。邓将军,你回到秦国之后,记得帮我向他问个好,让他在关中等着,本王要亲自抓住他。”

    邓羌听完这话之后,心中才算安定,知道唐一明并没有擒获苻坚,只是,他从关中一路走来,也没有任何消息,苻坚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信。他客气地回答道:“汉王放心,汉王的话,我一定带到。不过,在下倒是希望汉王能再考虑考虑我主的意思,一旦兵戎相见,只怕又有人死伤了。”

    “本王也不想动刀兵,但是不动刀兵,就不能使得天下太平,本王的意思很坚决,如果贵国皇帝肯率领关中百姓、军队投降的话,本王必然会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如此一来,也不用再有人死伤了,不是吗?”唐一明问道。

    邓羌道:“这……汉王,在下耽误了汉王许多时间,还请汉王恕罪,我主还在关中苦等,在下就此告辞!”

    唐一明道:“嗯,邓将军尽管放心走,沿途会有专人保护,直到将你送出汉境。”

    “多谢汉王!”邓羌道。

    唐一明看到邓羌转身离去的背影,便站了起来,高声叫道:“魏举,诏令姚襄为征西将军,刘三、李老四为副将,孟鸿为军师,出兵五万,攻打秦国!”

    魏举坐在一边,急忙写下了汉王诏书,然后又让唐一明盖上汉王印鉴,便带着诏书离开了大殿。

    “孟鸿,这次征西,你要竭尽全力辅佐姚襄,务必要占据关中,平灭秦国。现在虽然是隆冬,但是兵贵神速,趁着邓羌还没有回去,就发兵攻打,也可以给秦国一记重击。”唐一明道。

    大殿上站着的孟鸿,点了点头,说道:“汉王,臣遵命,定然不会辜负汉王的厚望。”

    “嗯,你现在就去洛阳,相国和姚襄他们都在洛阳,你去了以后,顺便替本王问候一下相国,带去本王的谢意,就说他治理洛阳一带,本王十分的满意。”唐一明道。

    孟鸿“诺”了一声,便离开了大殿。

    唐一明将双手一抬,大声说道:“好了,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吧,诸位都清回去各司其职吧!”

    “恭送汉王!”百官一起喊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