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185海军凯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娘子军带来回来了俘虏,从那些投降过来的士兵口中得知,他们确实是晋朝的军队,奉命在淮泗之间活动,目的是为了窥探汉国的虚实。可是,这拨士兵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被一帮子娘们儿打败,不禁对汉国的实力有所害怕,女人都尚且如此,何况男人乎?

    唐一明让人从泰山郡里带来了拘押已久的燕国将领赵武,自从济南丢失以后,赵武便一直被囚禁在泰山郡里,平时和百姓们一起劳作,虽然是俘虏,可是过的生活却和普通百姓差不多。

    当赵武来到汉王府的大殿上时,原先的那股子嚣张和傲慢的气焰都没有了,见到唐一明虽然没有行叩拜之礼,却也毕恭毕敬地欠身叫了一声:“汉王!”

    唐一明坐在王位上,摆了摆手,示意大殿内的侍卫下去,他看到四十岁左右的赵武,穿着极为普通的衣服,脸上皱纹迭起,写满了沧桑。他走了下来,来到了赵武的身边,轻声问道:“赵将军在泰山郡可还习惯?”

    “托汉王的洪福,在下吃的饱,穿的暖,一切都很正常。”赵武淡淡地回答道。

    “我听孟鸿说,赵将军是冀州人?”唐一明问道。

    “冀州常山郡真定人。”赵武如实的回答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真定?好地方啊,三国时蜀汉的名将赵云就是常山真定人,赵将军也是真定人,莫非是赵云之后?”

    “汉王说笑了,赵云世之虎将,赵武不过是一介武夫,怎么能够跟他相提并论?再说,赵云虽是真定人,家室却在巴蜀,在下又怎么会是赵云之后?”赵武道。

    唐一明“嗯”了一声,说道:“我看赵将军就和赵云差不多嘛,居然被俘半年,一点投降的意思也没有?不过,老是这样关押着你,也不是办法。我曾经答应过孟鸿,要给你一条活路。你既然不愿意投降,我留着你也没有什么用,不如就此放你归去,也算是我履行了对孟鸿的承诺。”

    “汉王……你……你要放我走?”赵武惊愕地问道。

    唐一明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我放你走,回你的燕国去,去继续伺候你的鲜卑人,带兵屠杀我们汉人。不过,他日如果再在战场上碰到了,本王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我已经命人给你准备了一匹上好的战马,日行五六百里不成问题,黄河沿岸以及边线的守兵我也知会了一声,无论你是渡河到冀州,还是驰骋到兖州,他们都不会阻拦于你。”

    赵武抿着嘴唇,目光不停地在转动着,忽然跪在了地上,向着唐一明磕了三个响头,高声叫道:“汉王大恩,赵武无以为报。只是……汉王关押了在下这么久,燕国那边只怕早已经将我除名,无论在下是生是死,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下在泰山郡的这些日子里,亲眼看到了汉王治理百姓得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也同样使得这原本荒芜的土地上长起了丰收的希望……汉王,之前是赵武不识抬举,如今那个一心忠于燕国的赵武已死,而在汉王面前的,却是一个崭新的赵武,赵武愿意归顺汉王,给汉王当牛做马,还祈求汉王能够收留在下!”

    唐一明见赵武说的如此诚恳,便笑了起来,亲自将赵武扶了起来,关心地说道:“赵将军请起,能得到赵将军这样的人投靠,也是我唐一明的福分。不过,我不让你当牛做马,只要你给本王做一件事即可,就是不知道赵将军肯不肯答应?”

    赵武道:“汉王请讲,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只要赵武能够做到的,赵武一定做,做不到的,也要想办法做!”

    唐一明高兴地拍了拍赵武的肩膀,并且大声称赞道:“好!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赵将军,我还让你做将军。我有一支新归降的晋军士兵,有一万三千人,只是,我找不到合适的统帅,我想请你担任这支降军的统帅,训练这支军队,你愿意吗?”

    赵武感激不尽,当即说道:“汉王不杀之恩已经是对赵武的最大荣幸,如今又交给在下如此重任,在下真不知道该如何以报。汉王放心,赵武绝对不会辜负汉王的一番苦心,必能将此降军训练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

    唐一明道:“本王相信你的实力,赵将军,一万三千名降军都已经集结在了校场,请赵将军就此上任吧!”

    “多谢汉王,汉王保重!”赵武缓缓地退出了大殿。

    唐一明见赵武离去的身影,缓缓地说道:“晋朝和燕国人才济济,我汉国里的人才少之又少,看来以后要多收取一些降将才是,只要能为我所用,之前的一切,我都不会计较的。”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唐一明一直在关注着燕军和晋军的动向。

    晋大司马桓温,名义上没有北伐,实际上却与北伐相差无几,他想趁着秦国刚灭,燕国在关中立足未稳之际,分一杯羹。晋征北将军罗友率领三万晋军为前锋,沿汉水而上,沿途收服不少郡县,在武关受到燕军的抵抗,形成了对峙之势。桓温亲率十万精兵随后,在到达之日,便强攻武关,慕容恪下令避而不战,退回长安、潼关一带。桓温将大军进驻灞上,再次与燕军形成对峙。

    晋征西将军桓冲,率领七万晋军出汉中,却被阳骜率领的燕军堵在了险要之处,使得晋军左右夹击之策未能得逞。之后的长达一个多月里,燕军总是避而不战,粮草匮乏的晋军,不得不无功而返。晋军退走之后,燕军重新夺回关中之地,并且进行了休整。

    金秋十月,燕晋两国劳师动众,而汉国境内却是一片太平。不过,在这太平的背后,作为整个汉国的王,却愈发的担心起来。自从黄大、柳震、廉丹率领三万海军出征,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是两个多月来,每天等候在海边的哨兵,却从未看见过有人归来。

    海面上风平浪静,可是谁又能知道千里之外的朝鲜半岛那边的情况呢?

    时间久了,唐一明就逐渐担心起来,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中原的天朝,都曾经攻打过朝鲜半岛,可是每一次攻打,都是胜少败多。他所派出去的军队不过才三万而已,万一遭受到当地人的顽强抵抗,只怕会使得三万人全部陷入困境。

    十月中旬,唐一明带着苏芷菁来到了海边居住,住在极为普通的房屋内,每天登上高崖,遥望海面,期盼着能有那三万海军一丝一毫的消息。

    站在高崖上,迎面吹来了冷冷的冷风,冷风中夹着海的味道,有着淡淡的咸味。海平面上,海鸥成群结队的在无忧无虑的嬉戏,海水中也零零散散地漂浮着一些捕鱼船,船上的一些渔民正在向海中撒着渔网,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和惬意。

    苏芷菁斜倚在唐一明的肩膀上,两个人坐在一块大大的岩石上,相互依偎着,良久都没有说话。她斜视了一下唐一明,见唐一明愁容满面的,便伸出手,轻轻地在唐一明的眉头上抚摸了一下,说道:“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你不要再皱眉了。”

    唐一明微微一笑,轻轻地揽了一下苏芷菁,“啵”的一下亲在了苏芷菁的脸颊上,伸出手,轻轻地捏着苏芷菁的下巴,用额头抵住了苏芷菁的额头,淡淡地说道:“好,我的老婆大人,我听你的,以后不再皱眉了。”

    苏芷菁也笑了,将嘴唇贴在了唐一明的嘴唇上,相互拥抱着,深深地吻着……

    一吻过后,苏芷菁再次依偎在唐一明的怀抱里,轻声说道:“老公,你放心,黄大、廉丹他们是不会有事情的,他们一定会凯旋而归的。只是大海相隔,消息传递受阻而已,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攻下了三韩之地,正在庆功呢!”

    “哈哈,你的嘴巴倒是很甜。好了,咱们就在这里再住上一段时间,一边游玩,一边等待海军的凯旋。”唐一明说完便又吻起了苏芷菁,将她牢牢地抱在了怀里。

    太平的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一个月就飞快的过去了,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上已经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阴霾的天空中,无数的雪花纷纷飘落,将整个大地都换上了一层白色。冬天本该是寒冷的,但是由于唐一明的暖气设施的推广,使得整个汉国境内,郡县里都装上了暖气,从多处开放而出的煤矿厂里运来了煤炭,以保证给整个国家供应暖气。汉国的百姓无疑是幸福的,严冬里不再寒冷,使得许多暂时没有棉衣的百姓得以生存。

    十一月二十六日,一连下了五天的大雪停了下来,呼啸的北风也渐渐地变弱。海岸线上,一座高高的炮塔内,唐一明、苏芷菁站在二层的地板上,眺望着远方的大海。

    “哎!都过了一个半月了,怎么黄大他们还是没有半点消息?难道他们真的是遇到了不测?”唐一明茫然地看着大海,淡淡地说道。

    苏芷菁紧紧地握住唐一明的手,看到唐一明越来越发愁的面容,安慰的话已经无法使得他的内心感到平静,她安慰了他一个多月,此时,她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宽慰他的话语,也只能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愿意与他共同承受这一切。

    她本来是海盗,更是海盗的头子,虽然是女人,可是做事的时候也是心狠手辣,对待手下的人也是颇为冷漠,但是正是这种冷酷,才使得她能够在海盗中取得威信。自从与唐一明相处以来,她的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她不仅体验到了做女人的感觉,更加变得柔情似水起来,也善解人意,愿意为自己的男人做任何事情。

    “我们走吧,再看下去也是徒劳无益!”唐一明转过身子,缓慢地挪动了两步,却又不甘心地回头张望了一下,见海面上依旧如此,他叹了一口气,低下头,不再观看。

    苏芷菁目视着海平面,看到海平面上出现了零星的几个黑点,她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急忙疾呼道:“老公,你看,有船!”

    唐一明神情显得很是紧张,急忙转过了身子,凝视着海平面,但见在天与海相连接的地方,逐渐驶出来了许多黑点。他脸上一喜,大声叫道:“是我们的船,是我们的船!”

    “老公,你看,我没有说错吧,他们是不会有事情的。老公,快点列队欢迎他们吧!”苏芷菁也呵呵地笑道。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走,道码头去!”

    不一会儿,海边响起了几通鼓声,白茫茫的雪地上,突然就出现了一两千穿着棉衣的士兵,他们列队齐整,刀枪林立,逐渐向着码头走去。不大一会儿,又有一批汉国的百姓缓缓地走到了码头边,他们站在列队整齐的士兵后面,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面小红旗,,准备欢迎他们的英雄归来。

    唐一明、苏芷菁站在岸边,互相执着对方的手,目视着海平面。

    苏芷菁感受到唐一明抓住她手的力度,那种力度在她看来,唐一明显得很是激动。

    海平面上的黑点越来越近了,渐渐地,在薄薄的雾气之中逐渐显得清晰,一百多艘战船,缓缓驶来。

    一艘战船首先靠近码头,从船上走下来了一位汉子,那汉子头发花白,身体略显得消瘦,却是柳震。

    唐一明看见柳震下了船,再看他的憔悴的模样,让他不禁觉得有点心痛,送走柳震时,他还是精神饱满,身体魁梧,可只短短的几个月,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地。

    唐一明急忙迎了上来,在柳震欲行跪拜之礼的时候,急忙抓住了柳震的双手,握的很有力度,满眼都是关怀的神情,淡淡地问道:“柳监军,你们终于回来了!”

    柳震看见唐一明后,眼眶里含满了眼泪,老泪横秋的他,就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地哭了出来:“大王,我们胜了,我们胜了……”

    从柳震的语气里,唐一明能够听得出来,这次的胜利,并没有使得他感受到开心,反而有了一种沉重感。唐一明向后面陆续下船的士兵看了一眼,见他们都各个身体消瘦,面容惨淡,垂头丧气的,便问道:“柳监军,黄大呢?黄大怎么没有回来?”

    柳震擦拭了一下泪水,定了定神情,说道:“大王放心,黄将军一切安好,三韩全部投降之后,黄将军便带着一万士兵驻守在了三韩之地,廉丹也留下了。黄将军估摸着大王等的着急了,便让属下带着五千士兵回来,将胜利之事禀告大王,也使得大王安心。”

    “哦,怎么才回来五千?其他人……其他人……”唐一明说到这里,便止住了话语,不再说话。

    “大王,这次攻打三韩,真是险胜啊,我军三万,战死竟然达到一半,若不是黄将军和廉将军勇武,不断地给士兵鼓舞,只怕这次三韩之战,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天佑我汉国,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军最终还是击败了三韩,俘虏了他们的首领,迫使三韩归顺我们汉国。”柳震道。

    三韩内部相互矛盾,谁也不服谁,可是一旦遇到外敌,便同仇敌忾起来,汉军攻打起来极为不易。第一次和三韩接战,便损兵三千人,又被三韩逼迫到了海边。三韩之民多居住于深山谷地当中,其民也很分散,强攻不成,汉军只好撤退,暂时在海边停靠,占领了一个海岸。在柳震的建议之下,汉军没有再攻打三韩,缓解了三韩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柳震暗中使用计策,制造矛盾,使得三韩逐渐分化,两个月后,汉军再次攻打三韩,三韩矛盾重重,无法协调作战,最终被汉军歼灭了主力,一战定三韩,并且俘虏了三韩的首领。

    不过,在后来的时间里,三韩之民未曾归附,经常反抗汉军,黄大和柳震恩威并用,终于压制住了三韩的反抗情绪,将汉军的仁义带到了三韩,使得三韩之民逐渐归附。黄大以夷制夷,废除三韩贵族制度,让三韩之民推举贤者担当当地官吏,得到三韩之民的拥护。为了防止朝鲜半岛上北部的燕军有所蠢动,黄大便率领一万人驻守三韩,紧守关口,让柳震浮海西渡,回汉国献上捷报。

    唐一明扶着柳震,关怀地说道:“柳监军,你一路辛苦,士兵们也都辛苦了,外面严寒,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营房,你们就好好的休息休息,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本王处理了。”

    “属下遵命!”柳震道。

    这次海军凯旋而归,虽然损失了一万五千人,却征服了三韩之地,使得以后的战略计划进一步完成。海军凯旋,从三韩之地带回来了大批稀有物品,诸如玛瑙、翡翠等等。

    安顿完凯旋的海军之后,又过了几天,唐一明和苏芷菁、柳震一起返回广固,论功行赏更是不在话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汉国就在平静中渡过了两年。

    两年中,燕军相继灭掉了凉国和代国,平定了大西北,天下形势呈现出了三国鼎立之势,燕、晋、汉,三国之间表面无事,实际上都在积极备战,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