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162吕护投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昏睡的土地觉得它的心复活了,似是而非的初春悄悄地溜入空中,溜入冰冻的地下,像翅膀一般伸展着的榉树枝上,雪滴滴答答的掉卞来。

    一望皆白的原野上面,已经有些嫩绿的新芽象针尖似的探出头来,它们周围,在雪的空隙中间,潮湿的黑土仿佛张着小嘴在那里呼吸。每天有几个钟点,在坚冰底下昏睡的流水重新吐出喁喁的声音。光秃的林中,几只鸟唱出尖锐响亮的歌。

    阳春三月,多美好的一个季节,唐一明和所有汉军的士兵一样,褪去了自己身上厚厚的棉衣,穿上了宽大舒服的春装,整个人倍感精神。

    已经是三月下旬了,从云的裂缝里,从那橙黄色的、衬着太阳的边缘上,阳光成为一种宽阔的扇子一样的光线,斜斜的投射下来。在辽阔的天空时是细细的、像枪锋一样的这些光线,到临近地面的时候,象奔流一样的扩大起来,落在沿着天边伸展着的褐色原野的遥远的界线上,把它装饰得很美丽,奇幻的、欢快的使它变得年轻了。

    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唐一明、陶豹、孙虎、赵乾,带着一万名骑兵,骑在那一匹匹身姿矫健的马背上,浩浩荡荡地在透着泥土芬芳的大路上慢跑。

    占领广固和黄河以南的青州后,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唐一明用他开明的政策,安抚下了青州臣服于他的近百万百姓,并且留下了姚襄、黄大、刘三等人镇守广固,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都洒满了汉军的士兵,三三两两的,虽然不是很多,却也能使得百姓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唐一明的身体随着马匹的前进在不断的起伏,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宽阔的道路,看到道路两边还都是荒芜的土地,心中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责任。

    “陶豹,传令下去,大军加速前进,必须在午时过后赶到徐州!”唐一明随口对陶豹喊道。

    陶豹“诺”了一声,便掉转了马头,勒住座下马匹,朝后面大声喊道:“大王有令,全军加速前进!”

    “大王有令,全军加速前进!”

    “大王有令,全军加速前进!”

    ……

    声音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向后面传了出去。紧接着,只见这一万名骑兵便迅速地奔驰起来,卷起了一阵土黄的灰尘,被微风一吹,向四处散开。

    徐州城北五十里处的一座营寨前,王猛穿着一件宽大的袍子,身后站着李国柱和关二牛两个人,再后面便是英姿飒爽的女兵们,他们一致面向北面,静静地等候在了那里,等候着他们的大王到来。

    午时刚过,王猛等人便见大路上卷起了一阵黄沙。

    天色由白而灰,空中象飞荡着一片灰沙,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从那团黄土的灰尘中,滚滚驶出了一队矫健的骑兵,当先一骑头戴一顶钢盔,身穿龙鳞铠,双手提着马的缰绳,正一起一伏地向着王猛这边本来。

    “军师,大王来了!”关二牛伸手指着那队骑兵,高兴地说道。

    王猛点了点头,说道:“来的正是时候,今天暂且休息一天,明天就可以去攻打徐州了!”

    不多时,唐一明带着的骑兵队伍就到了营寨前面,王猛等人让开了一条道路,让骑兵进入营寨。

    唐一明骑马来到了王猛等人的身边,翻身下马,当即问道:“军师,这两天燕军有何动静?”

    王猛答道:“燕军这两天毫无动静,徐州城门四闭,城墙上人影晃动,比以往戒备的要森严了许多。”

    唐一明将马匹的缰绳随手抛给了身后的孙虎,拍打了一下身上沾满的灰土,径直朝营寨里走了进去,一边走着,一边对王猛说道:“关他森严不森严,徐州本王是一定要拿下来的,不然的话,本王的战略意图就体现不出来!”

    王猛等人跟着唐一明进了营寨,向前一直走着,说话间便到了中军大帐。

    进入大帐,王猛当即说道:“大王说的是,我军在此驻扎了两天,却没有遭受燕军的偷袭,看了燕军是害怕我军了。”

    唐一明在中军大帐中坐了下来,同时也招呼其他人坐下,便笑呵呵地说道:“得广固城者得青州,广固城的兵力要比徐州城要多,城防也比徐州城要厚,我军能在一天之内拿下广固城,其他地方的燕军不害怕才怪!对了,燕军驻守徐州的将军是谁?”

    “大王,泗水以南的城池都在晋军手中,泗水以北虽然在燕军手中控制着,但是燕军在徐州只驻防了两地,一是徐州,另外一处是下邳,其他地方还是一片荒芜。燕军的徐州刺史叫吕护,统领着徐州的三万兵马。不过上次吕护带兵攻打东安郡的时候,折损了些许兵马,现在徐州的燕军最多只有两万五千人。”关二牛回答道。

    唐一明道:“军师,炸药和大炮都准备好了吗?”

    王猛道:“大王,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这两天我军一直驻守此地,只等大王前来。大王远道而来,士兵疲惫,今日不如早点休息,等明天一早,我军开始攻打徐州,大王以为如何?”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恩,军师,我是困了,实在不行了,必须先休息休息,这几天几夜的折腾,真是累的受不了啦。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明天一早开始攻打徐州!”

    “大王,我等告退!”

    三月二十日,夜空开始发亮了,在东方,可以看见一道亮光,上边是绿色,下边是粉红色,最后成为一道金红色的光,越来越扩大,仿佛月亮正在那道亮光之前撤退。亮光愈来愈呈现出粉红色,愈来愈明亮了。露湿的、获得了一夜休息的、快乐的世界苏醒过来了。

    多么一个祥和的早晨,路边的野草还带着晶莹的露水,可是一切便被一阵急速冲来的骑兵队伍破坏了。

    徐州城上,站立着向外远眺的燕军士兵突然瞪大了眼睛,一队穿着军绿色服装、披着钢甲、手持长枪的骑兵迅速向着徐州城驶来,一面火红的旗帜在风中飘舞!

    士兵惊恐地看着城外原野上雄壮的骑兵队伍,远远望去,在骑兵队伍的后面还跟着一队身姿矫健的步兵。士兵不由得双腿直哆嗦,迅速跑到钟鼓那里敲响了鼓声。

    鼓声点点,一通接着一通,宁静的徐州城里迅速变得聒噪起来。燕军的士兵仿佛惊弓之鸟,慌忙地从睡梦中惊起,胡乱地穿了一些衣服,便拿着自己的兵器冲出了营地,赶到了城门边。

    徐州城墙上,燕军的弓箭手迅速布满了城楼,透过那些城垛,弓手们都纷纷拉满了弓弦,一支支黑色的三棱的箭矢搭在了弓弦上。

    “情况如何?”一个中等身材,身穿铠甲的将军全副武装地走上了城楼,还来不及向城外看,便大声地问了出来。

    这人便是吕护,燕国的宁南将军,徐州刺史。吕护身材中等,可是面部却有点发胖,他有着又高又大的前额和结实的鹰钩鼻,他的下颏胡子随风抖动着,上唇的胡子也有一寸长。他圆脸上的那两只眼睛,就象在葫芦头上挖了两个洞。乍一看去,那两个胖腮帮,就象一个大酱团。

    吕护还没有等到其他人回答,便扭脸向城外看去,但见城外的原野上四散开来的汉军骑兵多不胜数,而且后面还在尘烟滚滚,殊不知到底来了多少人,竟然能够将尘土弄得遮天蔽日。

    吕护看完之后,便惊呼道:“这……汉军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来了那么多人?”

    其他的偏将、都尉和士兵都被汉军的这阵势惊呆了,没有一个人回答,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城外正源源不断向着徐州驶来的汉军部队。

    “难怪汉军能在一天之内就能攻下广固城,原来汉军一直在隐藏实力,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多人。”吕护自言自语地说道。

    “将军,汉军势力正盛,大将军正在西征,其他部队都留镇要地,恐怕是没有军队前来支援了。将军,以在下之计,不如投降吧!”吕护身后的一个偏将说道。

    吕护回首看了一眼,对那个偏将说道:“钱将军,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但是当此之时,汉军勇不可挡,只是我和汉王素无来往,不知道汉军会不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吕护本来是冉魏旧将,投降给燕国了,被封为宁南将军,此次慕容恪率领大军西征,将慕容军调往广固,徐州驻军便缺少一位大将镇守,可惜燕军精锐都随军西征,不得已之下,慕容俊才任命吕护来当徐州刺史。

    他见汉军势大,自己和部下的些许心腹也非鲜卑人,王猛带兵驻扎城外的时候,他就有过投降之意,只是还有点犹豫不决。此次手下偏将一提,汉军又是遮天蔽日的,他早就没有了战心。

    那个姓钱的偏将叫钱邈,是吕护的心腹,听到吕护这样一说,便道:“将军,我们本来就不是鲜卑人,何必为了鲜卑人丢了自己的性命?就连驻守在广固的皇甫真和慕容军两个八大将里面的人物都被打败了,我们又怎么能打的汉军呢?汉王连反复无常的羌人姚襄都敢收留,何况我们又是汉人?”

    吕护道:“恩,你说的不错。可是不知道驻守下邳的慕容正会不会投降?”

    “将军,慕容正是大燕皇族,是慕容军之子,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将军投降之后,不妨设下一计,将慕容正诓骗到徐州,然后将其擒拿,献给汉王。将军立了这样的一个大功,汉王那里不是也有些许面子吗?”钱邈道。

    吕护道:“好,就以你的计策。”

    徐州城外,唐一明和陆续赶来的骑兵队伍驻足在城外六里处,遥遥望见徐州城楼上的严阵以待的燕军士兵。

    “大王,徐州到了,城楼上那个穿着铠甲的人便是吕护!”关二牛指着城楼上,对唐一明喊道。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在此稍歇,等大炮运来了,便开战!”

    话音刚落,便见城楼上人影晃动,吕护和一彪人走下了城楼,而城楼上的弓箭手也纷纷解去了防备。

    “嗯?怎么回事?燕军在搞什么鬼?”唐一明看到这一幕,便疑惑地问道。

    不多时,徐州城门大开,吕护骑着马带着一队人,解去了全身的装备,缓慢地驰出了城门。

    “大王,看他们这样子,倒像是来投降的!”关二牛道。

    唐一明道:“投降?哈哈哈,太好了,那我军就可以省去死伤了!陶豹、孙虎,你们两个各带五百人,分散左右两翼,以备不测!二牛,你去问一下,吕护是不是真的来投降的!”

    关二牛“诺”了一声,便飞马而出。

    吕护带着几名亲随,缓缓地驶出了城池,向前走了不到两里,便见汉军中涌出了一个单骑。

    那人正是关二牛,关二牛来到吕护面前,将手一举,当即叫道:“站住!”

    吕护立刻下马,跪倒在地上,高声叫道:“请将军转告汉王,就说燕国宁南将军,徐州刺史吕护,带领徐州城内一万五千士兵,和三万百姓,前来投诚了!”

    关二牛道:“你在此等着,我这就去禀明汉王!”

    话音落下,关二牛驰马回营,对唐一明说道:“大王,吕护果真是来投降的。”

    唐一明翻身下马,带着赵乾和五十亲随便径直走了过去,一边走着一边脸上还笑着。等他走近吕护,定睛一看,便急忙将吕护扶起,笑着对吕护说道:“吕将军既然如此识时务,却也难得。”

    转过身子,唐一明便对关二牛说道:“快去禀明军师,让他骑马到前军来,让李国柱带领军队慢行!”

    “诺!”

    “小的吕护,参见汉王!”吕护听后,当即拜道。

    唐一明一把拉住了吕护手,向一边的草地上走去,道:“不用那么客气,既然你来投诚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来来来,我们席地而坐。”

    话音落下,唐一明便一屁股坐在了草地上,高兴的说道:“吕将军今日投诚,是顺应了天意,也是在给我们两军造福,实在是功德无量啊。”

    吕护没有想到唐一明会如此热情,便道:“多谢汉王称赞,其实属下早就想投靠汉王了,只是奈何背后有广固的四万精锐燕军,属下不敢妄动。此刻汉王在青州大胜,属下也为汉王高兴,这不,汉王大军刚到,属下便来投靠汉王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吕将军能有此份心,本王也高兴。对了吕将军,吕将军镇守徐州多时,应该对南方的晋朝有一定了解吧?”唐一明问道。

    吕护点了点头,说道:“属下也不尽知,只是略知一二。只知道晋朝自去年徐州大败后,便一直坚守城池,不敢妄自行动,燕军和晋军便以泗水为界,南北分制,互不攻击,所以属下自从镇守徐州北部以来,便一直相安无事。”

    “泗水之南的晋军可有什么动向吗?”唐一明问道。

    吕护道:“泗水之南的地方虽然被晋军占领,可是晋军却从来不去治理,也不留守,所以泗水之南的大片土地都很荒芜,晋军都驻守在淮河南岸,将泗水南到淮河北的大片土地空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无人区。”

    “这不是吕将军吗?可真巧啊!”

    唐一明和吕护说话间,便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回过头时,便看见王猛走了过来。

    吕护一见到王猛脸上霎时便有些俱意,当即苦笑道:“属下吕护,参见王军师!”

    王猛走了过来,只朝唐一明笑了笑,便坐在了地上,看到吕护紧张的神情,便道:“听说吕将军举城投降了我军,可是真事吗?”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军师,你来的正好,我正在发愁呢,不知道如何安排吕将军的职位。”

    王猛道:“大王不必发愁,一切皆有属下来处理。”

    转过身,王猛便冷笑一声,说道:“吕将军,你确实是要投降我军吗?”

    吕护道:“属下真心投靠,确实是要投靠汉王帐下,做牛做马都在所不辞!”

    王猛的话语很是冷淡,继续说道:“真心投靠?恐怕未必吧?如果吕将军是真心投靠的话,为什么是在我汉军兵临城下之后才来投靠?如果是真心投靠,为什么吕将军半个月前还带着兵马试图冲过我军的东安防线?”

    吕护的面部一阵抽搐,一时间回答不上来了,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汉王……属下确实是真心投靠……绝对不敢有贰心!”

    唐一明没有说话,他与王猛相处多时,早已经成了莫逆之交,就连心思也是一个样子,他见王猛如此刁难吕护,自然知道是想威压吕护,使得他一心投汉,不能有贰心,所以,他没有说话。

    王猛道:“吕将军,有没有贰心恐怕不能听任吕将军的一面之词吧?现在我汉军势大,吕将军举城投降,如果以后燕军打回来了,也兵临城下了,是不是吕将军也会举城投降?”

    吕护道:“不……不……我……我不是那种人,我是汉人,投降汉王自此忠心不二,绝对不敢再生其他心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