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142燕国使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声惊雷,带走了严冬的寒冷,换来的是春意盎然的生机。

    二月份的泰山依然披着萧索的冬装,疏虬的枯枝、苍翠的青松、枯黄的灌木、裸露的岩石构成了一幅苍朗的山景。残雪被封干了,或斑斑驳驳地铺撒在山坡上,或如银瀑倒挂在跌宕的涧溪中。

    唐一明站在泰山之巅,放眼看了看眼前的景色,多了几分惆怅,几分哀愁。

    “哎!”唐一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王猛就站在唐一明的身后,听到他如此长气短出的,便问道:“大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唐一明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这里没有外人,就只有你和我两个人,从去年十二月开始,一直到现在,泰山上经历过了三个月的严冬。虽说大家都不觉得冷,可是太平静了,我却突然感觉到空虚了很多。以前的时候老是想着该怎么生存下去,现在这样衣食无忧的,倒是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了。”

    王猛呵呵笑道:“大王,你别着急,严冬已过,暖春即将到来,你看这些原本被冰雪覆盖的地方,不都是露出了原来的容貌吗?大王,平静的日子要过去了,过不多久,燕国那边就会来人了。到时候,大王就可以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大事业了。”

    “熬了快一年了,这一次终于可以带领大家走出泰山了。”唐一明道。

    王猛双手揣在袖筒里,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大王,据关二牛打探的消息,燕军四十万已经全部集结在了洛阳,全部兵马由慕容恪统领。看来,燕国是准备开始对秦国用兵了。”

    “呵呵呵,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在燕军出兵之前,燕军肯定会派人来泰山一趟,不如的话,那些武器装备谁给他们送去?”唐一明笑道。

    王猛道:“大王,只需燕军和秦军开战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有所动作了。”

    唐一明“嗯”了一声,问道:“对了,姚襄在泰山郡怎么样?”

    “这个姚襄,果然是很有领导才能,大王调拨过去的十万民众,让他治理的井井有条。我本来以为羌人里只会打仗,谁会想到也有像姚襄这样的人。大王,十万民众都已经在泰山郡周围开垦出了不少土地,简单地种植了一点作物,估计以后就不愁吃喝了。”王猛道。

    “对,乱世的根本在于大家都没有饭吃,只要大家都有饭吃了,那大家又何必再去作乱呢?姚襄既然有如此才能,军师以后还要多多提点才是,民政这一块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也只能依靠军师了。”唐一明道。

    王猛道:“大王放心,景略必定竭尽全力,辅佐大王。”

    “呵呵,我们在这上面日出也看过了,也该下山了。军师,我们走吧。”唐一明转过身子,对王猛笑道。

    王猛道:“是,大王。”

    从泰山之巅上下来以后,唐一明和王猛便一起进了将军府。

    将军府里,赵全坐在大厅的椅子上,脸上显得很是焦急。他见到唐一明和王猛走了进来,急忙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大王、相国,你们可来了,属下等你们等的真辛苦啊。”

    唐一明道:“等我们?等我们做什么?”

    赵全道:“大王,关二牛派人来报,燕国使臣带着一批人来了,现在已经进入泰山,正在山下等候大王的接见。”

    “哦?来的好快啊。”王猛道。

    唐一明呵呵地笑了笑,说道:“说曹操,曹操到。不过,如此最好,也省的我们等的那么焦心了。走,你们都随我到山下的葫芦谷见一见燕国使臣。”

    “是,大王!”王猛、赵全齐声答道。

    泰山山脚下面的葫芦谷,已经成为了接见外来人员的重要之地。自从去年十二月份唐一明让姚襄带着十万民众和他的羌族部队迁徙到泰山郡居住后,葫芦谷便闲置了下来。可是葫芦谷原先的建筑不能浪费,所以唐一明就派人稍微修饰一番,然后葫芦谷修成了一个像驿站一样的地方。

    葫芦谷里,一间偌大的大厅中坐着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留着一个山羊胡子,左边脸颊上有着一道很深的刀疤,目光炯炯有神,端坐在那里,显得极为威严。

    那刀疤脸扫视了大厅内的一切,见大厅虽然是精心装饰的,却显得很是简陋,除了几张像样的桌椅之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让他满意的装饰品。

    “你们大王就是这样的待客之道吗?本将军可是大燕使臣,能够屈尊到你们这个小小的地方,就是你们的荣幸,可你们大王却避而不见,这是何道理?”那刀疤脸的男子急不可耐地大声叫道。

    门外的守卫听到了声音,便进来了一个人,向着那刀疤脸的男子拱了拱手,正色地说道:“我家大王毕竟是大王,你的官再大,也不必我家大王和皇帝陛下亲,你可别忘记了,我家大王不仅仅是大王,还是你们大燕皇帝陛下的妹夫。大王本来就很忙,平常就像这等小事很少见客。我们师长已经去通报大王了,从山下到山上,要走很长一段路,你等一会就是了,再那里吵吵什么?”

    那刀疤脸的汉子当下大怒,忽然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指着门外的那个人便叫道:“混账东西,老子是堂堂的大燕国的左将军,你知不过时一个小小的卫士,也敢这样和本将军叫嚣?左右,给我拉出去,砍了。”

    声音落下,站在刀疤脸身后的几个大燕武士便面面相觑,迟疑不决。因为,与此同时,从门外冲进来了十几个手持利器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唐一明的部下,而此地也是唐一明的地方,容不得有人在此撒野。

    十几个士兵将大厅的门口堵得严严实实的,长戟林立,对准了大厅里的那个刀疤脸和几个大燕国的武士。

    “你是大燕国的将军,不是我们的将军,你可别忘记了,你所在的地方时什么地方,是我们汉王的地盘!在汉王的地盘上,还容不得你们来撒野!”那个之前义正言辞的人说道。

    “你……你……你好大的胆子……你叫什么名字?等一会见了你们汉王,我定要他问你的罪。你如此以下犯上,辱没上官,在我们大燕,死百次不足以解恨。”那个刀疤脸的汉子指着那个人说道。

    那人冷笑一声,说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杨元。不过,也请你记住了,这里是汉王的地盘,不是你大燕国,我等敬你是使臣,所以对你很是尊敬,不想你竟然口出不逊,要是你再这样,也别怪我等不客气了!”

    他就是杨元,以前唐一明钦点的弼马温,自打姚襄带着羌人来了,他就和所有的士兵迁徙走了。现在姚襄走了,而葫芦谷又是个可以住人的地方,所以唐一明又把杨元给派来了,还由他管理葫芦谷。只是,这一次让他管理的是葫芦谷里的驿站和士兵,而并非是马匹。

    杨元是赵全手下的一个小小排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让人感到很是惊人。

    正当杨元和那个刀疤脸的燕国将军僵持不下的时候,大家便同时听见了一声爽朗的笑声。

    笑声过后,紧接着传来了一声大喊:“好啊,没有想到我的部队里,还有这样的士兵。”

    所有的汉兵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心头都是一震,纷纷收起自己手中的长戟,列队两边,同时转身,朝后面敬礼喊道:“恭迎大王!”

    唐一明、王猛、赵全站在大厅的外面,他们三个人来了也有一小会儿了,也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

    那刀疤脸看见了,也听见了,便急忙向前走了两步,躬身说道:“大燕使臣左将军慕舆干参见汉王。”

    “杨元,你过来!”唐一明朝杨元召了召手,没有理会那个刀疤脸。

    杨元低着头,径直走到了唐一明的身边,刚一靠近唐一明,便直接说道:“大王,这件事都是属下一个人的错,与众位兄弟无关,还请大王责罚。”

    “哼,没有想到,你还挺讲义气的。不过,你辱没上官的罪,是不得不罚的。汉王,下官请汉王将这个目中无人的杨元治罪,按照大燕律令,应当处死。”慕舆干道。

    唐一明冷冷地说道:“怎么治罪是我们汉军的事情,与你无关。”

    慕舆干心中虽然有怒气,但是他见唐一明极有威严,便不敢吭声。

    唐一明扭头对杨元道:“你是好样的,我的军队里,就应该要你这样的士兵。你……你现在是个排长吧?”

    杨元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大王。”

    唐一明对身后的赵全说道:“赵全,我看你是不是少个参谋长?杨元忠心为主,踏实能干,再加上你比较精明,两个人若是经常待在一起,也能做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来。我看,杨元就给你做个参谋长吧。”

    赵全看了看杨元,没有反对,唯唯诺诺地答道:“大王吩咐,属下遵命就是了。”

    “谢大王提拔!”杨元欢喜地说道。

    唐一明“嗯”了一声,当即说道:“好了,你们都散开吧,本王还要会一会这大燕的使臣。”

    “是大王!”众人齐声答道。

    众人散去,唐一明、王猛、赵全进入大厅。

    “你……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唐一明刚刚落座,看了一眼站在大厅里的慕舆干,便问道。

    慕舆干此时比谁都气,他本来在蓟城生活的好好的,却突然接受到了这个命令。他本来不想来,可碍于慕舆根的面子,便硬着头皮,冒着严寒便从蓟城在半个月前,一路来到了泰山。他养尊处优惯了,在蓟城里何尝受过这样的气?

    慕舆干象征性地拱了拱手,冷冷地说道:“汉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下官才刚刚说过名字,这还没有多久,汉王就不记得了。下官大燕使臣左将军慕舆干,参见汉王。”

    唐一明听后,呵呵笑道:“原来是左将军到了,我听说燕国有八大将,其中一个人叫慕舆根,你和他的名字只差一个字,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关系?”

    慕舆干道:“慕舆根正是下官的堂兄,难得汉王还记得我们燕国的人啊。”

    唐一明道:“记得记得,怎么不记得呢?只是不记得像你这样的无名之辈罢了。对了,陛下派你来干什么?”

    慕舆干心中怒意大起,却始终不敢发作,因为在大厅的外面还有许多士兵站在那里,他不敢与自己的小命过不去,便缓缓地说道:“下官记得陛下封给大王是齐王,可大王觉得不好听,便让陛下该封你为汉王,这些都是陛下对大王的恩典。此次陛下派我前来,是来装运武器装备的,大队人马明日便到,我今天只是打个头站。”

    “武器装备?什么武器装备?”唐一明道。

    慕舆干楞了一下,急忙说道:“汉王是极有威严的人,说话应该是一言九鼎才对,当初汉王的军师王先生确实是这样给我们陛下说的,所以陛下才派我们来装运武器装备,汉王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唐一明扭头看了王猛一眼,问道:“王相国,有这等事?”

    王猛“哦”了一声,便回答道:“启禀大王,确有此事。只是,当初属下是说用粮食来换,并非是让他们随便装运。回来之后,属下一直很忙,所以没有来得及跟大王说,还请大王见谅。”

    唐一明道:“哦,既然是你说的,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你的话就等于我的话。慕舆干将军,你都听见了,不知道你这次带来多少粮食?”

    “粮食?陛下只吩咐我前来装运,却并没有说唐一明会要粮食来换取啊?我可是一点粮食都没有带,如果装运不到武器送到洛阳,只怕我的脑袋也要掉了。这该怎么办啊,该怎么办?”慕舆干的心里十分的纠结,缓缓地想道。

    想了半天,慕舆干始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也一直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怎么?莫不是将军想白白取走?天下哪里有这等好事?本王的领地虽然很少,可是本王的百姓日夜加工这么多的武器装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如果就凭将军一句话,说运走就运走了,只怕本王的王位也该做不长久了。”唐一明道。

    慕舆干支吾道:“这个嘛……这个……陛下没有吩咐我运粮食来,我还以为是你们都说好了,随便运呢。汉王,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了,不如汉王先让我把武器装备装车,之后我再补上粮食,如何?”

    唐一明呵呵笑道:“将军,你觉得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慕舆干道:“这个……”

    王猛此时向前跨了一步,说道:“慕舆干将军,不如这样吧。此地离济南城只有半天路程,看在你是第一次到我们泰山来,也看在我和慕舆根大人有点交情的份上,此次就给你一次例外,你用一车粮食换一车武器装备,这样你觉得怎么样?”

    “不行不行,自古盐铁都是国家之根本,一车的武器装备可比一车粮食值钱多了,怎么能这样换呢?据我所知,大燕国的武器装备可是一车换三车粮食。我汉军的武器装备可要比你们的锋利和坚固多了,这样的武器,一车至少可以换六车粮食。”唐一明急忙说道。

    慕舆干道:“汉王,这……这让我如何是好?”

    王猛道:“大王,不如这样。反正我们是第一次跟燕国做买卖,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就少换一点粮食,一车武器装备换两车粮食,何况我们现在的粮食也基本上会消耗完了,再没有粮食的话,我们吃什么?大王,你觉得呢?”

    慕舆干听到王猛的话,心中十分的欢喜,缓缓地想道:“果然不出兄长所料,泰山果然没有粮食了,看来他们以后还要依靠我大燕了,没有粮食他们怎么存活?先弄出第一批武器装备再说,反正兄长早有谋划。”

    唐一明装出一番十分委屈的样子,当即说道:“好吧,那就依照相国所言。慕舆干将军,这样吧,一车武器装备换两车粮食,你觉得如何?”

    慕舆干道:“汉王,去年大旱,燕国大部分农田都是颗粒无收,所以粮食也很紧张。济南城虽然有屯粮,但是也实在弄不出许多来。我看不如一车粮食换一车武器装备,您是陛下的妹夫,跟陛下是一家人,以后要是没有粮食了,就问陛下要,陛下肯定不会亏待汉王的。此次我确实没有从蓟城运来粮食,就请汉王让一步,如何?”

    唐一明道:“好吧,那就这样办吧。赵全,好生招待慕舆干将军。王相国,咱们还有要事要办,这就走吧。”

    “是,汉王。”王猛、赵全同时答道。

    走出大厅,唐一明便对王猛说道:“军师,慕舆干此人的戏演得倒是不错啊?看来此事果然不出军师所料,是燕国故意跟我们打哈哈的。”

    王猛笑道:“大王放心,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只等明天他们来换取武器装备了。”

    唐一明笑了笑,和王猛并肩走出了葫芦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