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晋时归 > 027唇枪舌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泰山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从当时的地理环境上来说,泰山属于兖州的泰山郡。泰山也成为了兖州和青州的分水岭,北靠青州的济南郡,南临兖州的泰山郡。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唐一明便带着一部分能劳作的百姓和士兵上了山,扛着那些昨天他们砍来的树木,准备在山上建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居住地。

    唐一明昨天上山的时候已经大致浏览过了,在半山腰那里有一片极大的空地,那里是一处断台。背靠断裂的山垣,左边是一处茂密的森林,森林里面有着一潭碧绿的湖水,那湖水是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一直朝着山的另一侧流了过去。断台的右边是悬崖,站在那里向远处眺望,可以看见大半座山的景色,可谓是风景宜人。

    唐一明命人将左边的森林砍伐了一片,因为森林下面是松软的泥土,而断台那里全是巨大的岩石,对于夯打地基是非常不宜的。唐一明毁掉了一大片森林,开始在那片被毁掉的土地上着手建造房屋。

    饿了的话,唐一明便带着所有的人进入森林里,寻食野果充饥,或到湖水边捕鱼,这种在山林之间的原始的生活,对唐一明来说,正是发挥他现代人智慧的时候。

    唐一明让一部分人继续建造房屋,自己则带着十几个人深入森林,寻求可供大面积种植的食物。大森林确实是一座宝藏,它蕴含着自然界最为奇妙的生物,各式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在唐一明的眼睛下面尽皆展现了出来。唐一明在森林边缘找到了一大片的桃园,当他看到鲜红诱人的桃子挂满枝头的时候,他的食欲被大大的刺激了。

    从他来到这里,一直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吃过水果,这一大片的桃园,让他无比的兴奋。他急忙摘下了一个桃子,用手将桃子掰成了两半,然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好甜!”

    唐一明咬下一口之后,便发出了一声称赞。

    其他的人见了,都纷纷摘取了桃子,然后一番狼吞虎咽的。

    唐一明一口气吃了个饱,然后擦了擦嘴,望见这一片偌大的桃园,他的心中泛起了疑惑。

    他看到的时候一排排整齐的桃树,每排桃树中间都留着相等的缝隙,桃树边的土壤也明显被人翻动过。眼前的一切,让他意识到,这一片桃园,是被人精心种植的。

    唐一明意识到了这一点,看了看周围幽静的环境,他心中在想:“这桃园明显是被人种植的,也就是说,有人隐居在这泰山之中。如此乱世,这种田园般的生活倒不失为一种逃避乱世的方法。就是不知道是谁,隐居在此山之中。”

    他想到了这里,便对身边的人说道:“大家都分开找找,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房屋和人,如果找到了就大叫一声。”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然后和唐一明一起,向四面八方找寻了出去。

    唐一明和两个人一起,沿着那片桃园向前走。

    当他们穿过那片桃园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不远处有着一间木屋,木屋的边上有着一条小溪,溪水正哗啦啦地流动着。

    唐一明看到那间房屋的时候,一句话脱口而出:“果然有人隐居在此。”

    “你们留在这里,我过去看看。”唐一明对身后的两个人说道。

    那两个人齐声说道:“是,将军!”

    唐一明迈开了步子,向着那个木屋走了过去。

    唐一明刚向前走了没有几米,便看见从木屋里走出来了一个男子,那男子见到唐一明时,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只是随便瞥了一眼,便径直走到了木屋边的小溪那里。

    唐一明见这男子神态自若,旁若无人,不仅对他暗暗称奇:“这人见到陌生人来了,一点也不觉得好奇,这样的处变不惊,真是世间少有。”

    唐一明快步走到了那个男子的身边,见那男子穿着麻布短衣,正蹲在小溪边捧起了一把溪水洗了洗脸。他便向那个男子拱手说道:“你好!”

    那个男子听到唐一明的说话声,便站了起来,转过了身子,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溪水,拱手说道:“你也好!”

    唐一明见这男子年纪和自己相仿,身高却比他自己还要高上几寸,有着一头黑色的齐肩长发,大约一米八七的样子。这男子的肤色呈古铜色,脸部棱角分明得有若刀削斧刻,两条又粗又重的眉毛,然而却又斜斜上挑带出一种如剑的锋锐,眉毛下面是一双略略下陷的眼眶。如琥珀般明亮的双眸中,飘起了几缕顿悟的世事,笑看红尘的沧桑。

    唐一明不禁对眼前这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生出了一丝好感,他听到这个男子简单地回答了他的话,他一时竟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和他交谈了。

    那个男子见唐一明身上胳膊上和腰上缠着血红的布带,见唐一明眉宇间透着一股十分摄人的气息,不禁对唐一明产生了很深的印象。这男子斜眼瞥见了站在远处的两个人,他们也都是穿着和唐一明身上一样的衣服,或是胳膊上,或是腿上,都缠着同样的血红的布带,给他的印象就是几个受伤的军人。

    唐一明和那个男子的目光相接,两个人的眼中都萌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两个人一时间竟然都愣在了那里,谁也没有说一声话。

    良久。

    唐一明才回过神来,脸上扬起了笑容,对着眼前的这个大个子便说道:“我叫唐一明,误闯了先生的桃园,还偷吃了一些桃子,特来向先生请罪!”

    那个男子呵呵地笑了起来,缓缓地说道:“几个桃子而已,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下王猛,字……”

    “王猛?你叫王猛?”唐一明的脸上显得很是兴奋,难以止住激动的心情,便大声地叫了出来。

    王猛见唐一明欢喜的表情,觉得很是迷茫,他初看到唐一明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他十分肯定,他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唐一明。

    “一明先生,你……你认识我?”王猛不解地问道。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个人只要学过历史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没有想到,我居然会在这里遇到王猛。王猛是一个良相,既然是良相,那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人才!三国里的刘备,要不是有着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跟着他东奔西跑,他能建立起蜀汉吗?王猛是个人才,还是个极其重要的人才。我若想驱逐胡虏,就不得不需要多一点的人才,既然老天把王猛送到了我的面前,我要是不把他搞定,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我,那我就是暴殄天物了。哈哈哈,得到一个王猛,胜比十万兵啊。哎呀,有王猛在的时候,那不是还有苻坚吗?看现在王猛的样子,应该还是在隐居,还没有出山。不行,我得搞定王猛,不能让他被别人给利用了。”唐一明的心中细细的思绪着,脸上也露出了十分高兴的表情。

    “一明先生……一明先生……”王猛见唐一明傻傻地笑着,呆在了他的面前,便轻声地喊道。

    唐一明被王猛的叫声给牵回了现实中,他忍受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之下,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王猛的双手,开心地说道:“王先生,我唐一明能够遇到你,是我一辈子的福气啊。来来来,咱们快点结拜吧!”

    唐一明说完这句话便转过身子,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双眼十分期待地望着王猛。

    王猛被唐一明给搞的晕头转向的,他刚见唐一明第一面,便被唐一明拉着要结拜,他甚至不知道唐一明是谁,又是如何知道他的。

    现在的王猛,只是一个怀才不遇、暂时避世的人。他本来隐居在西岳华山,后来氐人和羌人发生战争,在关中打了起来,许多难民涌上了华山。他心怀天下,记挂百姓,看到越聚越多的人,便苦劝难民和他一起离开华山,到其他地方去。难民们好不容易才到了这里,又怎么肯轻易逃走。他无奈之下,只带走了一小部分难民,向东逃去。

    王猛逃离华山不久,羌军和氐军在华山一带发生了战争,一场战争下来,逃到华山上的难民大多被两军士兵杀死。王猛一路向东,便到了东岳泰山,自己也隐居在深山老林里,凭借着双手,过着清贫的日子。几年的时间里,他便用自己的双手种植了这一大片桃园,还在另一块土地上种植了少许的麦子,算是饿不死了。只是,他的隐居,只是暂时的,他身上拥有着王佐之才,他只是在等待,在静观其变,坐看天下风云。

    王猛身躯挺拔,笔直地站在了那里,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唐一明,轻轻地说道:“一明先生,你把我给弄糊涂了。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之前并未见过面,我又是布衣一个,你又怎么会知道我的呢?”

    唐一明觉得自己太过唐突了,似王猛这样的一个大才,他如此冒失的做法,倒是很容易让人迷茫,让人对他产生疑惑。唐一明突然想起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来,又看了看王猛脸上的那股子不屑,他觉得大凡大才之人,也都是清高的人,自己的这种做法,反而会招到他的厌恶。

    于是,唐一明站起了身子,嘿嘿笑了两声,向着王猛作了一个揖,同时毕恭毕敬地说道:“在下冒昧之处,还望王先生多多海涵。”

    王猛其实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见唐一明如此有有礼节,左一个王先生,右一个王先生,叫的他浑身都不自在。他出身在普通百姓人家,由于战乱,他跟随家人颠沛流离,家里更是一贫如洗。为了糊口,他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畚箕为业。

    王猛没有被烽火硝烟吞噬,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垮。在兵荒马乱中,他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在军事兵法上的知识。慢慢的,他成为了一个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的人。也逐渐养成了他现在的性格: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的人打交道。

    王猛将唐一明扶了起来,细细地说道:“一明先生不必如此,我也不是什么先生,只是一介布衣罢了。先生叫我景略便可,也不必再先生先生的叫了。”

    唐一明听王猛如此的说,他一心想让王猛为他出谋划策,也清楚古人隐居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等待时机,坐观天下大势,然后选定明主出仕。所以,他便主动和王猛套近乎,嘿嘿地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先生,你也不必叫我先生,就叫我的名字就可以了。王先……哦,不,是景略才对。景略兄独自一人久居此山中,可是为了观测天下之变,以求明主吗?”

    王猛听了,心头一怔,自己隐居的目的,竟然被唐一明一语道破,不禁对唐一明产生了钦佩。王猛处变不惊,脸上没有露出半点吃惊的表情,反而呵呵地笑了笑,淡淡地说道:“我只不过是个山野村夫,隐居于此,也只求避祸而已。”

    唐一明见王猛似乎不怎么鸟他,心想:“这大才之人,必定都是心忧天下的人,不如就以天下论事,渐渐地和他套近乎,只要聊得合得来了,久而久之,那他肯定会被我超越千年的见识所折服的。嗯,就这样办!”

    “唉!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到处都是烽烟战火。胡虏肆虐,横行无忌,屠杀百姓无数,身为大丈夫,如果不能在这样的乱世里解救百姓于水火,驱逐胡虏于塞外,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避祸避祸,难道避世隐居,天下就能不祸了吗?”唐一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话的时候,眼睛还在不时地斜向王猛。

    王猛听到唐一明的此番话语,他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人让他刮目相看。初次见到唐一明时,他就被唐一明眉宇之间的那股子摄人的王霸之气所吸引,但是见唐一明孔武有力,身躯精壮,本以为只是个武夫,却不曾想,唐一明的这一句话里是对天下百姓的感概,也是对他的讥讽。

    “避祸避祸,难道避世隐居,天下就能不祸了吗?”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王猛,因为这句话正是针对他所说的。

    此时的王猛,心中涌起了万千的感概,他心中的抱负一下子被唐一明的讥讽所打开,渐渐地冲上了脑海。

    王猛向着唐一明拜了一拜,同时说道:“当此之时,胡虏强而汉人弱,北方尽为胡虏所占,南方晋朝又迟迟不肯北伐。如若不避祸于山野,请问一明兄,可有何方略击破胡虏,拯救天下苍生?”

    唐一明心中一震,他本来是讥讽王猛,给王猛一个下马威,从而希望王猛放弃避祸的想法。却不曾想,王猛的一句话,又将这个绣球给抛到了唐一明这里。王猛的这句话明显是在考验唐一明,他微微一笑,便随口答道:“胡虏猖狂,追根究底,乃是汉人不和导致,如若所有的汉人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那胡虏就算再怎么野蛮,也不是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的对手。当年刘邦建立大汉朝的时候,北方匈奴也是如此猖狂,大汉朝隐忍几十年,最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发动了对匈奴的全面战争,一举廓清了匈奴势力,这就是汉人团结的实例!”

    “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王猛听了,心中默默地同意,嘴上却淡淡地说道。

    唐一明眉头一皱,他十分坚信,只要民族团结,共御外敌,就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他也对“团结就是力量”坚信不疑,他侃侃而谈地说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刚还强。只要我们能团结在一起,一同抵御外敌,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呢?”

    王猛发出了啧啧的声音,继续淡淡的说道:“要想团结在一起,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百姓与官府,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内部互相矛盾,又怎么能够对付外敌呢?”

    “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只要得到了民心,自然就能得到天下。官府就如同一条大船一样,行走在百姓组成的水流之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浅显的道理,只怕在这个乱世之中,没有几个人能懂得。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江山却是帝王的,如果能有一个时时为百姓着想的好帝王,试问景略兄,官府和百姓之间,还会有矛盾吗?一旦矛盾解除,天下百姓同心同德,一致对外,胡虏又怎么能入主中原呢?”唐一明立刻旁征博引,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引用到了自己的话中。

    简单的几句谈话之后,唐一明的每一句回答,都让王猛另眼相看,更让深深地触动了王猛的内心。王猛看到眼前的这个身高七尺,皮肤黝黑的汉子,他觉得唐一明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更加觉得唐一明日后会有一番做为。

    唐一明的这几句话,消除了他和王猛之间的隔膜,让王猛对他心悦诚服。

    “一明兄,可否到舍下一叙?”王猛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十分诚恳地对唐一明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