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中国行 > 婺源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婺源行

    自从国家实行5,1和10,1长假以来,我还从未出外旅游过,总觉得在旅游黄金周中间轧闹忙,有些不值:不仅费用高,而且人满为患,诸多不便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我夫人倒是好兴致,提出来出去走走,我当然也不反对,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参加旅行社的随团游:我们心仪的是婺源、三清山四日游的旅游线。为此,我夫人专程去了几家旅行社咨询,行程是第一天晚上出发,乘卧铺去黄山市;第二天早上由黄山市乘旅游车去婺源游览,夜宿婺源;第三天凌晨由婺源出发去三清山索道口,游三清山,可自选乘索道抑或攀登上山,下午4时返回索道口,再乘车去黄山市乘卧铺回南京;第四天早晨即已安抵南京。按此行程,婺源游还凑合,三清山可就玄了?尤其是对老年人!能上得了山?观赏就更谈不上了!就这样我们打消了随团游的考虑,决定还是自助游。

    9月30日循旅游团的行车路线,改乘上午的火车去黄山市。小憩一夜后,10月1日早晨7点半乘公交车去婺源。一路上青山绿水,一片秀丽的田园风光。柏油路面不很宽,路况时好时坏,其间也杂有几段石子路,而且当地的长途公交车,还同时肩负短途旅客的运载任务,一路上逢人必停车,又遇上了一场交通事故,排除故障就花了2个小时,一直拖到下午一点半才抵达婺源县的公交北站,总共也不过80公里的路程。黄山市去婺源的公交车每天只有二班车,起初沿途带客,外地来的乘客很有些反感,觉得这是违章非法的,南京的高速客车路上是不可以停车带客的。但是驾驶员和售票员对我们的反映似乎置若罔闻,照旧不断地停车带客,40多座的客车,载客居然超员30多人,看来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是不合理而且很危险的现象,但短期内若无得力的解决当地老百姓乘车难的措施出台,看来是很难杜绝的!

    到婺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旅馆。这倒是很方便的,因为一出公交车站,马路两旁的建筑物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宾馆、旅馆、餐馆和商店。去了一家旅馆询问房价,标准房80元一天,但仅限于当天有效,第二天房价得翻番,甚至更高,具体价格尚不知?因为10月2日应是客源的高峰期,随行就市,客房价也要随风见涨!找了多家旅馆,情况大体相似。看到一家旅行社,顺便也问了一下婺源游和三清山游览的情况:当地的旅行社都不组织婺源一日游、二日游和三清山游览的活动,因为散客很少,组团有难度!游客大多是随团来游的。自助游,游婺源要在公交北站乘车;去三清山得在公交西站上车。

    好在婺源县不大,公交北站在上面,走过县城的二条大马路,穿过东门大桥,就到了县政府所在地的紫阳镇,它被星江河包绕着,三面环水;再穿过西门大桥,就可到达公交西站。摸清了情况,心中就踏实多了。反正当天是已报销,游不起来了,否则,出得去,回不来,自找麻烦。这样一来也不用赶时间了,潇潇亭亭地我们沿着去紫阳镇的马路一直向前,在二条大马路交汇的拐弯处前方不远处,找到了一家旅馆;进客房,把行李——背包放好,洗了把脸,鼻孔中居然很洁净,并无通常旅途中,尘土飞扬留下的污垢!清理过后,我们就散步去了紫阳镇和公交西站。

    紫阳镇不大,自然景观还不错。沿河的路边拓宽成一条狭长的绿色休闲园地,有1公里多长其间还装点了几处仿古的亭榭,稀疏而又错落有致地安放了一些供行人歇脚的座椅;靠河边的几个码头也纯粹是装饰性的,使这街边公园更增添了几分韵味。镇中心的主干道正在大兴土木,要把临街的房屋都改造成清一色的木结构仿古建筑!对一个小镇来说,工程也不算小了,但意义何在?太多生搬硬套的仿古建筑能营造出美的环境和氛围来吗?穿过了这条交通瘫痪的施工路段,就到了西门大桥。桥下面有着街边公园的沿河马路是现在镇上的公交主干道;过了桥,左手边就可看到一个很陈旧的公交西站。行走在桥面上,左右两边看看,倒很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水面不宽,充其量不超过20米;河道不直,靠近民居的邻河地面,有许多零星的小块菜园地和人为填造的略伸向河中的浣洗地;河中间已散乱地衍生出一些野生的水中杂草和林木,河水平静而泛着绿阴阴的色彩;河两岸,一边是稀松的民居地,一边则是连绵的绿色植披的坡状林地,真有些世外桃源的风韵。公交西站是以前县里唯一的老公交车站,新的公交北站建起后,明显地冷落多了,给人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附近的街面也很冷清。这一路盘桓,边走边看,不觉中已走了近8公里路程。在西站买好了去三清山的车票,而且知道了乘缆车的应在紫湖站下车。返程,乘市内公交车,15分钟就回到了就住的旅馆,沿途还观赏了沿河的街边公园。当地的公交车还真是方便,不设停车站,逢人招手停车,由西站到北站,不论远近车票一律1元,而且车次很多,每隔5分钟就有一班车。这大概也可算是小城市方便的地方了!

    2日晨7时在公交北站,乘7点30分去大鄣镇的班车,因为沿途一路招手带客,9点30分才到达,路程仅38公里。由镇上去大鄣山卧龙谷景区还有8公里路程,交通工具只有摩托车!我们犹豫了一下,一位三轮卡司机迎上来,我们也就上了他的车;不一会,跟着又上了6、7个人,居然坐了满满一车。司机很开心,把我们的票价从每人5元降到了3元,而且晓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其他的景点,表示愿意专程送我们去玩。不过好景不长,开到一半,途中遇上了巡警;三轮卡载客是违章的,司机当然不敢再开了,我们也只有无可奈何地下了车。幸运的是这位巡警很是爱民,见我们年纪较大,就让我们上他的车捎去景区。

    大鄣山卧龙谷号称是“江南第一谜谷”,峡谷长35公里,其间飞流急湍,有数条高落差的瀑布,天然落差竟然达到了730米。进门不远处立了一块金庸题字、谈不上什么书法的“大鄣山卧龙谷”石碑;向前走,遥岑远目,林木葱茏,右手边的林间坡地上建了许多极具山水风情、有独立吊脚楼式包间的生态餐厅,配套也建造了些具有山野情趣的木结构别墅。一条约1米宽、20米长的坝状人行步道通向这些餐厅。坝的一面底部的岩面高低不平,使得坝上下泻的湍流形成的宽幅、落差不等、参差跌宕的人造瀑布格外惹人注目;坝上10公分间隔铺设的长方块花岗岩路面,又将这瀑布梳理成了晶莹透亮的银色发丝。坝的另一面是一片水面,不远处的水面上,与坝平行地建了一座也通向餐厅的原木制廊桥;廊桥的窄长条人字形顶盖也是原木的,浑然天成,朴拙而贴近自然,中间的一段还刻意略高出一层,突出些变化;廊桥倒影在石墩的倒影上,水上水下两座廊桥,连廊桥檐下悬挂的红灯笼也红艳艳的,分外显眼,再衬着周边的美景,真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面。

    进入景区,总是沿着峡谷边的游步栈道行走,随着景致和路面情况的变化,时左时右;不过在林丰叶茂的青山中,也全靠着这欢湍的流水来活化、点缀那美丽的静止画面。“大鄣山卧龙谷”的神奇之处正在于这山中的“水”!在路过峡谷较开阔、平坦的地段,可以看到流水汇聚成一潭碧清的水;狭窄、陡峭的地段,湍流直泻而下,飞龙吐玉,喷雪奔雷,气象不凡!延绵不断长达35公里的峡谷,地形、地貌结构的些微改变,都会引来湍流无尽的变化,衍生出无穷的乐趣来:水流或激或缓;或宽或窄;或形成落差不等、幅宽不同的大小瀑布,喷珠溅玉,鸣声轰雷;或缓流在平坦的峡石间,如曲水般的小溪。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良有已矣!

    更有甚者,在富于变化的栈道中,还点缀了一些朴拙的木制茅舍、别致的茶亭、精巧的石屋和悬空的步行索道,使人们在赏玩山水歇步的片刻,也能兴致盎然,游兴不减。一切都安排得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人文,使人玩得不觉累,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大约二个半小时的行程。

    下午还坐摩托车去了灵岩洞和彩虹桥。灵岩洞印象一般,可能因为类似的岩洞看得太多了的缘故吧。彩虹侨据说是宋代时的古桥了,当然,其间可能重建过多次。它位于清华镇,横卧于清华上街的河上,桥长140米,宽3米,由11个高低错落的廊亭组建而成。桥并不华丽,也算不上什么古代的建筑了,因为经过多次的修复,已很难再现当时的风光和面貌了。不过,周边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桥的左手边依山旁水,对岸是一片不很高的坡状青山,临桥的河岸边有一个漂游码头。当木筏载着一船船的游客驶向远方,淡出画面时,对面的青山绿水也俨然给人一种桂林山水的视觉感受。走在桥面上,向左边看,视野似乎比在桥下边看更开阔、美观些;桥的右边是一个仿古、有水车的碾米舂粉作坊,装点在几个纵横相连的廊亭内。半个小时观花,一带而过,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感觉。但看挂在当地的宣传摄影作品,阳春3月当黄色的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廊亭式的彩虹桥衬着青山绿水的背景,其间黄绿色为主色调、交相辉映的田园风光也堪称一绝,绮丽无比!这不啻是给了我一个启示:是否来年阳春3月应再来一次!

    匆匆地赶上了5点半回县城的末班车,结束了婺源的二日游。

    2007年1月16日星期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