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 > 129.君王的失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城自成为魏国的都城,几十年间见证了无数次出征,无数次凯旋,这里一直是胜利之城。谁也没有想到平城竟然能被攻打,攻城的偏偏还不是刘宋、柔然、胡人等宿敌,却是魏国自己的人。

    魏国人骨子里再勇武不过,他们从来不怕任何人,不论多强悍的敌人,他们永远都是征服者。现在,敌对的双方来自一个国家,都凶猛无比,都悍不畏死。

    守城不过数日,平城兵将和百姓损失严重,大家都恨透了攻城的贼人,“攻打平城的,自然就是叛贼!”

    “我们真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剥他们的皮!”

    所有的人都在咒骂叛贼,唯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可是,这些人本来是魏国的百姓,只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当‘叛贼’而已。”

    冯煦早看到了王?保??聿母叽?在守城的人中分外显眼,手里一只长戟使得出神入化,一如拦在自己前面挡住猛虎的英姿。只是没想到他不只武艺出众,便是见识也不凡,第一个看清了这场叛乱的原因。

    再想到王?毕惹暗恼?ǎ?褂兴?淙槐蝗ü笈偶罚?匆谰杀蝗蚊???妨睿?腱惚阋膊辉倨婀郑?芟匀凰?歉鲇胁呕?娜耍?饰脑饰洌?噬虾投偾鹜醯热俗懿缓媒??庵埃?坏玫鞯搅颂?妨钫飧鲎畈皇苤厥拥南兄叭紊稀

    太史令在上古时为朝中重臣,秦汉时便没有先前的崇高地位,到了魏国,太武帝甚至罢免了史官,直到文成帝时才逐渐恢复,职位却更低了。但即便太令史的权力越来越小,可能做太史令的,却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辈。毕竟太史令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种种,不学无术的人根本无法接手。

    至于为了保护自己和太子而封的散骑侍卫,其实就是个闲职。

    眼下平城这么多官员,王?钡谝桓龆?昧俗约旱男乃肌

    冯煦便点头道:“不错,他们本是魏国的百姓,走投无路成了叛贼,其实就是一群快要饿死的人。”

    太后的声音带了些悲凉,默然地挥一挥手,“将百姓送到城头的食物投到城外!”

    平城的百姓全力支持守城,男人与健妇拿着武器走上了城墙,其余的人们便自发补建城墙,看护伤员,送饭送菜……现在城墙上便放着各种吃食。

    现在,太后竟命令大家将吃食给城外的叛贼!

    所有人都怔住了,不敢相信,“太后,他们本就缺粮,有了粮食岂不是攻势更猛烈?那时候我们就更加抵挡不住了!”

    王?鄙倌瓿鍪耍?拥偷鹊男」僮銎穑?丫???改炅耍??质乔谟谡?碌模?虼硕杂谖汗?男问疲?杂诎傩盏木车囟挤浅G宄?U饧改昊噬细浙棺杂茫??偶樨?∪耍?某傻哿粝碌母辉F桨驳木置嬉丫?辉伲?缃竦奈汗?缭朴慷??殉陕沂乐??

    京城突然间被叛贼围困,看似不可思议,但其实细想却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失去粮食走投无路的百姓们顾不上仁义礼信,为了活下去,他们屈从于叛贼,被叛贼利用攻打平城。

    但是,虽然这些百姓是无奈的,但是他们毕竟已经参与了叛乱,与朝廷势不两立,而且如果他们攻下平城,京城一定会成为一片废墟——把粮食投到城外,这的确是一步险棋,王?辈桓矣?土恕

    群情汹汹,太后却更加坚定,“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能守住产城吗?”

    不能,当然不能。所有人都沉默着摇头。

    “那么就立即按我说的做!”太后的声音不高,从容而坚定,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王?钡谝桓雒靼坠?矗?耙?氡W∑匠牵?颐侵挥刑??蟮模 

    虽然太后已经离开朝政许久了,但她的威望一直都在。曾经辅佐文成帝登基,曾经为当今的皇帝夺回皇权,曾经临朝听政稳固江山的她,在这一刻很快就得到了更多人的信服。大家在王?钡热说拇?煜铝⒓唇?澄锿断虺窍拢?皇敝?洌?惹暗募?瓯涑闪寺?贰⒗颖??踔粱褂兄巳狻?

    城外的人先是呆住了,接着爆发出巨大的叫喊声,“有吃的了!”正在全力以赴攻城的人们立即转身扑向食物,甚至还有人正在攻城,却立即自高高的梯子上跳下去,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去捡吃的,捡到手就拼命地往嘴里塞。

    忽然,不知是谁高声喝道:“小心城上射箭!”

    有人停顿了一下,可马上他们又继续吃了起来,还有更多的人根本停不下,只是拿出比攻城还要凶猛的劲头在吃。

    如果这时候号令兵士们向下射箭,那些呆立在原地吃东西的人就是一个个的活靶子,很容易就能射中。但是,冯煦已经下令大家停止放箭。

    城上没有箭再射出,城下也没有人再攻城。

    不知什么时候,有如轻絮一般的雪花飘撒下来,将城上城下的血迹、肮脏都掩盖住了,苍茫的天地之间一片寂静。

    城上的人们重新俯视着城下,深深地被震撼了,不论怎么艰难,平城之内总能吃饱饭的,而这些叛贼,可恨之余,也的确凄惨。

    “但是,他们吃了饱了,会不会更有力气攻城?”怜悯,是人之常情,但大家也不会失去了理智,“他们毕竟是叛贼啊!”

    “他们的目的是吃饱饭而不是攻下平城,”冯煦摇了摇头,“大家继续将食物投下去,粥、肉汤、酒、药材——城墙上我们需要的东西,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刚刚将城上的食物投下去时正值两方战酣,大家不过是将馒头、烙饼随手一抛,任那些食物随意飘落,但现在却做得仔细多了,盛着粥、汤的陶罐放在大筐里,再用绳索平稳地吊下去,还有人在一旁摆了些木碗竹筷,而下面的人也学会了配合,小心地将罐子端下,重新理顺筐子上的绳索,由城上收回再放下更多的东西。

    不是所有的人都欢迎城上投下的食物,一些人跳出来竭力阻止,“这些吃的都是有毒的,平城里的人要毒死我们!”他们甚至还打翻了几处的汤粥,“只要我们攻下平城,想吃什么山珍海味没有,为什么要吃他们施舍的东西呢!”

    可是,反对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很快被赶走了。

    随着城上放下更多的铁锅、粮食,城外的人们慢慢聚成了一个个的圈子,他们将攻城用的梯子、圆木都拆开点燃,围着煮食的锅安静地坐着。

    冯煦平静地看着脚下,内心却在剧烈地翻腾,一群群的人靠着坚硬而高大的城墙,簇拥在一口口简陋的铁锅旁,等候着简陋的食物,他们都是魏国的子民啊!

    自己与他们一样,在魏国出生,在魏国成长,把魏国当成自己的国家。还在十几岁时,她就参加过朝政,几年前更是亲自临朝,她一直努力将魏国更加强盛,百姓更加富裕,但是,现在,她的子民就犹如一群被逼入了绝境的羊羔。

    还是源贺没有来到北宫之前,冯煦就一直在想平城之围。这场叛乱如何兴起的?为什么能汇集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想怎么样?

    现在,冯煦知道自己思索的结果完全不错,她转过头看着群臣,“这场战争原本就不应该发生。”

    不过半个多时辰,形势完全逆转,这样的变化让人不敢相信,但细细一想,又理所当然。王?北愕溃骸罢庑┤艘话俑隼镉芯攀?鸥龆际亲咄段蘼返陌傩眨?残硪蛭?缆凡煌ǎ?残硪蛭?甘潮磺溃?残砘褂斜鸬脑?颍??敲挥辛嘶盥罚?惚慌言艄亩?殴ゴ蚱匠牵?衷谥灰?艹陨戏梗?涫祷故悄?傅被亓济瘛!

    太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太史令熟知民情,他们并没有错。”

    如果在最初平城被围的时候,就查明原因,抚慰百姓,免除送粮的劳役,便不会被真正的叛贼所乘,形势也不会变得如此糟糕。源贺等人便垂头道:“都是我们的错。”

    冯煦淡然地道:“这也不是臣子的错误。”

    经历了上百年战争的魏国最缺的就是安定,自文成帝以来,到冯煦临朝听政,一直都奉行休养生息,方才有些起色,到了拓跋弘便又起波澜。

    身为帝王的他一直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他越是想做出些政绩,就越造成更多的灾难。太仓收敛到的粮食越多,食不裹腹的百姓就越多;武周山和鹿野苑里的石佛越高大,百姓们的生计就越艰难。

    皇上种种的不当举措,臣子们就是尽力反对又能能如何呢?而且,冯煦一向认为,比起皇帝,臣子更难知道皇上怎么做是对的,毕竟君与臣就如分别站在高山之上与半山之间的两人,他们所看到的,所面对的完全不同。

    便是有的臣子具备天生的才能,能够看得与君王一样高远,甚至还要更加深邃,但他们却没有君王的权力,一样很难实现他们为政的举措。

    “这是君王的失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