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三国之通商天下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巧舌如簧是子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陶刺史,不知子羽所言,陶刺史意下如何?”此刻徐州东海郡,是仪不卑不亢的向年迈的陶谦议道。

    陶谦素有贤名,出任徐州牧之后,遍请当地名士,此刻大堂之上也算是人才济济。

    不过是仪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不由苦笑!

    难不成又是一个孔融孔文举?

    只见陶谦帐下,赵昱王朗之流皆是名士,但一个出任了别驾,一个是个治中从事,这两个位子,说白了不过一介闲散文书,若是别人也还罢了,但是以二人的声名德望,这简直

    接着拿的出手的,就是陈登陈元龙了。陈登年纪比是仪略大二三岁,因着是徐州望族陈氏子弟、沛相陈圭的儿子,如今已经官至典农校尉,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却掌有实权,日后累积政绩,钻营升迁起来,要比赵昱和王朗轻松多了。

    是仪看着陶谦一脸谦和的耐心接待着自己,心中越发感慨,想日前初来之时,是仪连见陶谦个面都难,后来不得以诈称孔融弟子,就见陶谦态度骤然转变,亲近难言。是仪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是仪出使徐州,可不像表面上这样一时头脑发热,是仪可是大有准备,不仅先后详查了赵昱王朗的底,甚至还认真预备了一套说辞。

    这套说辞刚才是仪已经跟陶谦说过了。大意是说,如今汉室江山,先有黄巾之乱,后有西凉不服,再有何进董卓擅权,最后又来了一出十八路诸侯反董,大汉天下乱的不成样子。

    如今各地旗号不一,政令不统,汉皇诏命难出禁中,所以孔融特地派是仪来徐州,跟陶谦商量一番,想联合派人去长安上书,向献帝表个忠心,借此来提升汉室声望

    陶谦仍在思考,但是座下的赵昱和王朗二人可是眼中放光,一副孔融之举直搔到了二人痒处的样子。

    这件事情对是仪来说,不过只是个得到徐州之人好感的一个法子;对赵昱王朗来说,是最好不过甚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对陈登来说,简直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但是对于陶谦来说,可就大发了!

    若真的行了此举,日后可就必须奉汉皇诏令了,这不是平白无故的给自己头上套了个紧箍咒吗?

    可陶谦又不好明说不做。毕竟是“德高望重”之人,若真的摆明了反对此举,自己砸了自己招牌不说,日后仍对汉室心存幻想的人如赵昱王朗之流,岂不是一个个的要反了自己?

    是仪说完,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根本不看徐州众人的态度如何,可算是体会了一把郭嘉当初在朱虚的得意劲儿。

    徐州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最后还是王朗和赵昱两个人从座中起身,南面再拜,然后转而对着陶谦说道,“子羽贤弟言之有理,还请刺史大人仔细思量思量,若真能凭借此举稍振汉室朝纲,我等死而无憾!”

    陶谦闻言,恨恨的看了是仪一眼,脸上表情几经变换,最终还是支支吾吾的拒绝道,“此时圣上被董贼强行迁往长安,我等虽理当遵圣上号令,可谁知这号令是出于禁中,还是出于董贼之手?若是令出于董,那老夫岂不是就做了大汉的千古罪人?”

    赵昱和王朗二人焉能不知陶谦心思?当即跪地,朝着陶谦大礼侍候,直不断叩首而不言语,这可把陶谦给急的啊,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扶又不是不扶又不是!

    陶谦几番想说话,但是次次话到了嘴边,还是被自己的野心给阻住了,一脸着急的看向陈登,为今之计,只有期盼陈登能够暂时缓一下局面了。

    可陈登一来比赵昱王朗二人要年轻,不好拂了二人的面子;二来事不关己,做也行不做也行;三来,如今这年岁,提到皇帝就要南面大礼,他陈登世受皇恩,岂敢说出不忠不义的话来?

    所以陶谦不看陈登还好,一看陈登,陈登也当即跪拜不起,口中山呼圣号

    关键时刻,还是是仪实在快要忍不住笑意了,赶紧轻咳一声,出言掩饰说道,“其实这件事于家师孔北海处,也是经过数次争辩,才最终得出结果的。”

    陶谦像是看到了救星,也不顾方才心中对于是仪的诅咒,当即亲切的应话,转移话题道,“哦?文举那边也争论了?”

    是仪知道陶谦的心思,同时这件事只不过是个引子,让徐州之人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即可,没必要非得掺和进来,所以也配合陶谦,露出一副赧然的羞愧之情,“何止是争论?而且到最后,商议出的法子,也不过是叫子羽代劳,走徐州一遭,听听陶徐州您老的意见!”

    是仪的话让陶谦面子上好过了些,总算是不用一个人担这骂名了。陶谦脸上神情略略放松,赶紧喝了两口茶水润润嗓子,这才平静下来,伸手虚扶赵昱王朗陈登三人,同时嘴里应付道,“事关重大,老夫尚需兼听众意,同时西去长安的人选,也需要诸位拿出个章程来。”

    到了这时,是仪要的效果已经出来了。孔融弟子的身份再加身上肩负这样的重任,想来才智定然极高,徐州之人总算不再有一开始的倨傲无礼,开始重视起是仪。

    一整衣襟,是仪这才向徐州主人再一环圈行礼,最后冲着陶谦说道,“刺史大人,大人德高望重,甫一上任徐州,就带领徐州诸名士豪杰,不日间平定了徐州黄巾余党,只留下稍远处如琅琊北部,尚有些许黄巾残余。”

    “此番子羽奉家师孔北海之命出使徐州,主要是为了方才所言这迎奉天子一事,其次,家师曾言,陶刺史仁义安民,有悲天悯人之心,子羽斗胆,请刺史大人于这兵事上,支援我师一番,不为家师与刺史大人的交情,尚看在北海数十万百姓的份上!”

    是仪口口声声强调陶谦的仁义、慈悲,陶谦本来就不好回绝了是仪,毕竟还要照顾孔融的面子不是?再者说,刚才关于迎奉天子的事情,已经拒绝了是仪一次,陶谦也不好再拂了是仪的面子,显得不近人情。

    皱眉思量一会,陶谦最后摆摆手,冲着是仪解释道,“贤侄,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老夫本不欲与贤侄说道这些,但奈何欲要出兵,老夫这里,其实仍有一事难以处理。”

    是仪心知肉戏来了,当即侧身恭听,陶谦接着说道,“这琅琊郡守萧建,在琅琊威名甚高,其实其实有些尾大不调!”

    徐州地势,南北方长形铺陈而开,和青州接壤的地方,本就只有泰山郡和琅琊郡两郡之地,泰山接壤的是齐国,而琅琊接壤的是北海,所以想要出兵支援孔融,自然只能从琅琊借道。

    暗中一笑,是仪心道,今日这出请君入瓮之戏,至此也该收官了,想罢,是仪一脸理解的神情,急忙对着陶谦摆手道,“刺史大人误会子羽的意思了!兵乃凶器,不可轻动!子羽原本就是想,让刺史大人讲徐州黄巾赶到北海,与家师合力,一并剿了,以绝后患!”

    “所以若是琅琊郡守心存疑虑,刺史大人不妨明言,我等不入城,甚至可顺路圈赶琅琊黄巾,至北海之后再行杀戮!”

    只追赶不动刀,然后把战场设在北海,既能剿灭黄巾,又能卖孔融一个面子,何乐而不为?

    所以陶谦略一沉吟,稍稍矜持了一下,就面露喜色的说道,“就依贤侄所言!不过文举派人来一趟,我略尽绵薄之力本就应当,如今却又受了文举如此好处,于心不安,所以这样吧,老夫派遣曹豹将军随贤侄去北海,另外略资钱财,聊表心意!”

    有这种好事是仪如何会拒绝?立马称谢应下,同时再与陶谦磋商具体行军日期、还有与琅琊郡守的交涉,略过不提。

    同时,衮州东郡,程昱府邸。

    年已五十,当老当益壮甚至须发皆黑的程昱,正在热情的招待以为三十五六的中年文士。

    这文士像是与程昱关系极好,又显得惯于应酬,二人年龄之间的差距丝毫没有让文士心存隔阂,只与程昱说的是笑语连连,席间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只听文士当先转入正题道,“仲德兄,昔日曹公入东郡平黑山,公台与仲德兄共事曹公,其时还有文若兄,我等几人谈天侃地,笑尽英雄,何其快哉!如今仲德兄委身事萧,旬月间,已是声名大燥,可喜可贺啊!”

    公台?岂不就是陈宫?

    曹操如今帐下首席谋士,因功劳甚大,地位甚至仍在荀???希?恢?獬鹿?创耍?墒俏?嗽俳党剃牛

    只听程昱目中精光顿闪,“公台兄有话直说,似这等伎俩,又如何能在我程昱处使得灵?”

    陈宫自饮一杯,显得浑不客气,又夹了两筷子菜,待咽下之后,清清嗓子,这才对一直沉默以待的程昱说道,“仲德兄又何必装作不知?我此番来此,就是想给曹公谋个东郡太守的位子!”

    “又或者说,我是想你仲德兄,主动迎曹公入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