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汉时明月何时归 > 第三十五章 民间遗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民间遗珠

    人的时间如一块寒冰,由自认为自己还坚固,便觉得无所谓到最后化为一滩水,最后被蒸发消失。

    该来的总会来,只是早晚罢了,大概刘荨也不会想到自己最终还是得到了血脉的眷顾,又凭自己之所做为,获得了一份礼物,获封公主之位,受召入京。

    延熹十年正月初一,岁首之际,皇帝要行祭天,祭祖之事,其间三公九卿,及居于朝廷之百官必至,而后便会在南宫百官朝会殿设宴大宴群臣,以宫中美食佳酿招待群臣,席间讨论一年来国家之得失,并会还会论功行赏,赏有功之臣,并教育有过失之臣子。

    桓帝刘志多年来被酒色掏空身子,于这等大会上自是力有不逮,是故这些事情大多从简行事,不到半日便已宣告结束,自己便自回德阳殿修整,并处理些国事。

    然百官散去不到一个时辰,大司农兼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便于德阳殿外求见皇帝,便在殿外侯着,小黄门传话与桓帝刘志,去岁张奂老将军平镇寇边联军有功,自是不可怠慢,刘志便马上召见了。

    张奂任然着朝服,很精神的进了殿中,便叩拜下来道,“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刘志在殿上桌席上端坐,只伸手虚抬,道,“老将军平身,不知所为何事求见于朕?”

    张奂起身端然而站,只道,“老臣心里有一事想知会陛下一声,只是不知该说不该说。”

    刘志精神萎靡,只有些不耐烦的道,“老将军有言便说罢,只刚才大宴上群臣可发言,怎地将此事老将军忘了说了?”

    张奂老将军摇摇头,只道“非也,只是此事有关陛下之事,不宜于宴上说也,故而老臣才私下求见陛下,只是说来陛下莫怪老臣多事也。”

    刘志见是与自己有关之事,稍打起了精神来,只着令小黄门与张奂赐坐,道,“老将军便说来听听吧,朕不怪罪你便是。”

    张奂也不客气,只安然而坐,然后道,“陛下可记得杨异与刘荨母女?”

    刘志听闻这两个人之名,脸上顿时皱眉,然后记起了自己的一些记忆,这自然是记得的,杨异乃是自己少年为蠡吾侯时之侍妾,刘荨便是自己之第一个女儿,可无奈是个盲儿,素来不令自己所喜。

    从自己登上皇位,便无意带她们入京,如此该是有二十年未曾见过他们了。

    也不知为何近年来,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便体会到了世间之悲凉来,再听张奂提起,他只有些伤感道,“自然是记得的,一个乃是朕年少时之侍妾,一个乃是朕之长女,可惜当时年少无知,将他们弃在蠡吾侯府中,如此该是二十年了,现在想来是朕太过无情了,老将军怎好端端说起这事来,可是有她们什么消息?”

    张奂所听桓帝之言,还是能理解他之感的,只点了头道,“陛下,老臣去岁在北境抗敌之时所遇一事,让老臣所感喜悦我大汉有义士协助拒敌之事,五原郡与云中郡受一民间义士指点,按照计策将并州北境一线郡国连接起来共同抗敌,在老臣还未领军前往时,几个郡便凭借自身兵力歼敌不下五千人,阵斩一千骑将,并俘虏三名千骑,百骑十几人,另还保持不被攻打之势直到大军至,这比幽州各郡要乐观得多,陛下该是知晓此事罢。”

    刘志自然知道此事,只边事奏章他是观阅过的,而正因此大功,云中郡守李定也被自己迁到了扬州富庶之地去为官,其他几郡与手下将官都是有赏赐的,不过此事他已知晓,只张奂何故还要说来,“此事朕当是知道的,也论功行赏了,不过这和杨氏她们有何关系?”

    张奂老将军笑了笑,只道,“陛下,老臣所说的重点乃是那民间义士,陛下可猜到那人是谁否?”

    刘志听张奂提醒,联系之前所提,只想到一个结果来,脸上带着些喜悦与不可思议,拍了一下桌案,“老将军是说那义士乃是朕的女儿刘荨?可,可她是个盲人,怎可能出现在北境?”

    张奂老将军抚了抚胡须,只凝重的点了头,笑了笑道,“老臣初听那计谋乃是一个女子所为也是不敢相信啊,毕竟若能道出那般策略少说也是经历战阵之军中宿将,而后老臣知晓其名姓后一经探查才知道正是陛下之女。”

    刘志只听张奂老将军说这事来,顿时来了兴趣,原本沉闷的身体也有了几分活力,只到“哦,老将军竟已查过了此事,可怜朕作为父亲竟现在才知,却不知这些年来,她们过得如何?”

    张奂将军自不用打哑迷,自如实道“,据臣所知,她们在蠡吾县中所居,因无劳力,靠着陛下所赐的月奉度日,不过日子还是拮据的,又得着村中人所帮衬倒是没有被人所欺,而陛下之女倒是不差的,她便早有贤名,冀州,并州,幽州都有其名声,人称她为麒麟女,更尊重则称为麒麟先生,她谋略颇为不凡,武艺更甚,老臣只云中障塞尉口中得知,她乃是为了提母亲寻药只身前往北境的,归程时在云中遭遇了两千多骑匈奴骑士,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她竟领着几个民间义士反冲那千余骑兵,毫发无损,之后与云中城中将士汇合还擒了三个千骑将,其实这并州歼敌守边之功,说她居功至伟都不为过,老臣从军半载,实在是让老臣也眼前一亮,只是不知道为何陛下未曾得知此事,故而才乘着今日之日,看陛下喜悦,在宴上本欲说出,不过顾及这是陛下之秘事,老臣才斗胆求见陛下来阐明。”

    张奂老将军之沉稳言语于大殿中回响,刘志自是听的真真切切的,但是他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那真是她女儿?

    如此,真是天意弄人啊,想他为帝二十载,正式所生只有三个公主,她们俱都是乖巧之女子,喜爱琴棋书画,文雅,他甚为喜爱她们,可惜总诞不下一个皇子,乃是他平生之遗憾。

    可他今日却听见自己所遗弃之女儿,被孤母所抚养长大之庶出长女却成长成文武兼备之人,如此却真是天意也……

    “麒麟女,歼敌数百,抓千骑将,我大汉多久未曾出过这等人了,竟还是朕的女儿,朕,唉……未尽人事也,却未曾想到朕还有这样一个女儿,当真造化弄人,即使朕贵为皇帝也难逃如此之事。”他有些遗憾道。

    张奂老将军辑礼道,郑重道,“陛下,老臣只觉得不管往日之事如何,都已成定局,但这民间遗珠却该不该让她继续蒙尘,当然此乃陛下之家事,老臣不便多言,不过这般才女不为我大汉所用,实在可惜了。”

    刘志有些接受不了现实,只有些落寞,然后摆摆手,“老将军乃是为朕好,朕多谢老将军了,只此事朕还得好好思量考证,才好下结论啊。”

    张奂明白刘志之意,今日之事已然知会,便只朗声道,“如此,老臣也无事可奏,陛下日理万机,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老臣退下了。”

    刘志闭上了眼睛,默默点了点头,摆摆手无言,只着令小黄门送张奂老将军出宫,而自己则开始思考这自己曾经之长女之事来。

    …………

    ……

    延熹十年正月初五,在思索了几日后,桓帝着令曹节开始彻查此事,定要查得清楚,曹节得桓帝宠幸,知晓曾经之宫闱秘事,对此事办得很用心,差遣了不少宫中秘卫去查,又得张奂将军送上先前所搜寻之资料,只到正月十三便有了声息,汇合成总,便来告禀桓帝。

    桓帝正在皇家苑囿,方林园中带着几个宫女游玩,见曹节急冲冲拿着几卷竹简而来,便知晓事情有了结论,只岂退左右宫女,接过竹简便坐于亭上一览,其上便是记载刘荨与杨氏近二十年来所历概要。

    刘志看着简上内容即喜悦又感落寞,喜悦自己女儿成长喜人,成就不凡,落寞乃是自己一点都未曾尽父亲之责,自己该以如何面目面对她们?其中又有可惜来,可惜她未得自己支持培养,如此成就必然比今日更不凡。

    “中常侍,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刘志也无太多想法,现下有些发愁,只问站于一侧的曹节道。

    曹节受宠,被皇帝问计是时常之事,简上内容他必是已然观过,如此他便很轻松道,“陛下,依微臣看,此事当是人伦之事,这刘荨即是陛下女儿当与之相认也,她如今风头一时无两,那脍炙人口之《千字文》,还有那标点符号更是为众多大儒认可,如今若是陛下昭告天下她乃是陛下之女,当是陛下争光,为大汉争光也。”

    刘志所听曹节之言倒是颇为有理,点点头,“你所说不差,朕之女儿倒是无妨相认,可那杨氏,唉,若是只认女儿而不认其母,倒是显得朕刻薄。”

    曹节摇头,谄媚笑道,“陛下此言差矣,陛下宫中多少嫔妃,那杨氏只是陛下为蠡吾侯之妾,如此赏赐些珍品,只先把认亲之事做好,之后再做打算便好了。”

    刘志所听霍然开朗,心中愧疚感少了许多,只笑了笑,“如此便拟一面圣旨,上书接刘荨入京畿面圣驾之事,那杨氏为朕所生爱女当有功,便封杨氏杨异为佳平君吧,许她以蠡吾县此其为汤沐邑,赐千金,布锦二十匹,如此该是对得起她了,如此便由你去蠡吾跑一趟,归来另做赏赐。”

    曹节得旨意,连忙称诺,只辑礼然后便告退了下去,连忙暗喜,只等拟好圣旨,拿去盖上大印,如此便可往蠡吾县去寻这未来的公主去了,路上可游山玩水,途径县里,多少也会得到好处,再见那刘荨公主想必也会得些赏赐,如此一遭不亏也。

    …………

    ……

    这件事情并没有许多人知晓,是故还未曾惊起风浪来,故而远在蠡吾县的刘荨还在忙活自己之事,也不知这件关系到以后她命运之事正缓缓向她靠近,如此真当是计划与意外不知哪个先发生是也,亦或是难解之天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