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晟有余年 > 第九章 第一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车里的叶昭俭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路过会引起这么多的事。只是觉得还没一炷香时间,自己就已经到了宫学的小院里。今天叶昭俭到的有些早了,刘承勋还没到。因此叶昭俭迈着自己的小短腿仔细打量着自己的教室。

    和后世不同,晟朝还并没有黑板粉笔这种东西。老师教导弟子完全是口口相传,只有涉及到书法等,先生才会亲自动笔给你写几个帖子让你去临。

    同时书上也完全没有标点符号,拼音这些东西。句子怎么段,字的发音完全看先生怎么教的。这对先生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师门传承有极大的考验。

    就如同物竞天择一样,老师教的合乎科举要求,学生才能考中,学生以后做了座师,又会录取合乎自己心意的考生。如此代代相传,形成了个固定的循环圈子,晟朝也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学派,比如京师学派,比如泰州学派,比如金陵学派等等。

    刘承勋其实算是个奇葩,他经历坎坷,曾四处游学,靠着做私塾先生维持生计,所学学问之广远不是普通考生能比拟的,不属于任何学派。他年岁比普通进士大一些,性子又稳重,平日在翰林院不显山不漏水,众人对他都不大了解。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刘承勋也到了。看到这位皇孙殿下已经坐在学堂了,刘承勋对这位皇孙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看刘承勋进来,叶昭俭躬身给先生行礼,开学第一课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刘承勋背手走到叶昭俭面前,道:“昨日让殿下备的四书可备齐了?”

    叶昭俭从桌下将书掏了出来,一一摆在桌上,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刘承勋自打游历四方以来,可以说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碰到官宦或者士绅家的孩子还好些,有些乡下的顽童实在是顽劣不堪。因此刘承勋在教书上将因材施教用到了极限。

    刘承勋也知道自己眼前这个小皇孙的天资算得上百里挑一,可学问一道绝不是有点天资就能大成的,多少一时才俊最后都落得个伤仲永。因此刘承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还是从论语讲起。一是论语大多是孔夫子门徒记录的孔子言行,更为简单易懂;其次论语乃是儒学根基,根基不牢日后也很难学透。

    论语共分为二十篇,今日讲的是第一篇学而篇。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刘承勋可以说是深有感触。他自从离开家乡,游学二十余年。这二十多年他远到过边关戈壁,也去过江南水乡。几乎人情冷暖都经历过一番,早就不是一介腐儒了。

    刘承勋讲解道:“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

    又道:“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叶昭俭从没想到,这一句都能引申出这么多的意思,对这个老师有些佩服。

    刘承勋知道自己讲的对一幼童有些深了,顿了顿让叶昭俭先消化一下。随后问道:“殿下对臣讲的这句可有什么心得,不妨说来听听。”

    叶昭俭道:“弟子只是大致懂了些,说的不好还望先生见谅。”

    刘承勋呵呵笑道:“殿下尽说无妨。”

    叶昭俭道:“这是孔子教导学生要从实践出发。从书上学的终究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说到这里叶昭俭突然想起一位后世伟人的名言,接着说道:“依弟子看总的说来,学习中不可无书,但更不可尽信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便是先贤要教导后辈的。”

    一席话说的刘承勋目瞪口呆!真不知道自己教的这是个幼童还是个妖孽了!

    看着刘承勋长大的嘴巴,叶昭俭还以为自己说的偏了,摸着脑袋道:“先生,若是弟子说的不对,还望先生指教。”

    刘承勋合上嘴巴,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似的,道:“不不,殿下这话说的极为精辟,就是对臣也大有启发。不知这话可是殿下可是从太子那里听来的?”

    叶昭俭似乎不堪刘承勋的夸奖,略带羞涩道:“这只是弟子刚才的所思所想,以前从没听别人谈过。”看来不管什么时候的伟人的话都好使啊,不用白不用!叶昭俭心里偷笑道。

    接下来的时间,刘承勋说是在给叶昭俭讲解,不如说是刘承勋在接受叶昭俭的信息轰炸。后世新奇又充满道理的话甚至让刘承勋开始对自己此前所学的东西有所怀疑了。

    一上午就在这种氛围中过去了。两人互相学习,叶昭俭从刘承勋身上学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经义,刘承勋则不断地吸取叶昭俭奇特的观点和道理。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刘承勋都差点没听到仆役的呼唤。起身活动了下自己的筋骨,刘承勋感叹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人诚不欺我!”

    说完吩咐叶昭俭下午开始习字,刘承勋便离开了。宫学里,中午大概有一个半时辰的时间用来休息和吃饭,萧嫔早从宫里让人送了食盒过来。

    叶昭俭美滋滋吃完午饭,打了个饱嗝儿,便让跟自己来的侍卫等人也去吃饭了。自己回到马车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小眯一觉。

    下午的习字课上,看着叶昭俭鬼画符般的字迹,和握筷子似的握笔姿势,刘承勋终于找回了老师的优越感。从握笔姿势开始教起,一下午的时间,叶昭俭才学会了握笔和横竖的基本笔法。

    刘承勋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大的“一”字,这就是今天叶昭俭的家庭作业了,临“一”一百遍。

    到了今天结束的时辰了。古代老师看来没有拖堂的陋习,跟刘承勋作揖请安后,叶昭俭跳上马车就离开了。

    因为是第一天正式上学,叶昭俭还要到乾清宫和太子处请安。没想到今天不知是有什么大事,皇帝召了内阁大臣和太子等人议事,叶昭俭倒省了不少事。

    终于回到储秀宫,萧嫔心疼的问东问西。比如“中午吃饱没有,中午睡了没有”这种虽然没营养却让叶昭俭心里暖呼呼的话。

    吃晚饭时候,叶昭俭把今天上课的情景大致给萧嫔讲了一遍。听得萧嫔满脸都是笑意。晚上叶昭俭还有字要临,点上大蜡烛,一笔一画叶昭俭写的满脸是汗。没办法,这软绵绵的毛笔在自己手里硬是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把一百遍写完,叶昭俭手腕已经累的发酸了。

    今天实在有些疲劳,叶昭俭跟萧嫔请安后,跳上自己的小床陷入了沉沉的睡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