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七十八章 阅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治三年庚戌科会试,一共有十四房,同考官十四人,其中翰林官八人,科部(六科、六部)各三人,其中《易经》三房,《尚书》三房,《诗经》四房,《春秋》二房,《礼记》二房。

    每个同考官下面有数名阅卷官,多为教职人员,举子的文章先由阅卷官筛选,然后交由同考官审阅,同乡试一样去取在同考,而高下参订在主考,此次时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讲学士的李东阳就担任了同考官,他幼时治《尚书》便颇有心得,明景帝在他七八岁时便两度召他入宫讲读《尚书》大意。

    李杰的试卷正好被分到李东阳的经房,自会试第一场结束后,李东阳连同下属阅卷官便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每房约莫三百份考生答卷需要阅读,会试举子的三场考试文字加起来大概在5000字左右,三百人便是150万字。

    从第一场结束阅卷到填榜,阅卷时间不过半月,同考官每日的阅读量在68万字左右,能到同考官手上的试卷都是筛选后的试卷,所以需要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的去读卷,此时的李东阳眼里已经遍布血丝,好在剩下的答卷不多了。

    强打起精神拿起了下一份答卷,这一份正式李杰的考卷,只见阅卷官的批语写到。

    “局势通博,一字一句,穷极工巧。”

    李东阳看到阅卷官如此评语不由的精神一振,细心的品读起首场七篇,越看越激动,不由得击节称赞,朗声大笑,同房的阅卷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只有张臻笑而不语,他知道必是他推举的那份试卷被同考官看到了。

    李东阳解释道:“难得看到如此锦绣文章,一时有点失态,三房的经魁非此卷莫属了。”

    众阅卷官也来了兴致,纷纷讨要一观,读完之后尽皆称赞。

    “题本如此,文却如彼,离而不出乎宗,所谓意与题相生,不与题相迫,今日见此文方知离字之妙!”

    “于题之轻重详略,字字体贴入细,融贯经史,而以文之疾徐伸缩应之,极变化,极自然!”

    李东阳对于众人的称赞也极为满意,都说到他心里去了,言罢在试卷上写到。

    “高荐”

    “三房经魁”

    “笔授天花,胸罗万卷,一气写去,穷工极妍。”

    李东阳继续看向李杰后面两场的答卷,第二场的答卷水平足够高但是不像首场七题那般惊艳,看到盐政、治黄和互市的策问题时,李东阳神色震惊,没想到会试之中的举子居然有如此见解。

    “国士无双!”

    李东阳越发好奇能写出如此文章的举子到底是谁,在政务上眼光如此毒辣,写出的解决方案条理清晰,切实可行,无一不是关键,好在距离填榜也没有几日了,到时候就知晓答案了。

    等到二十份荐卷全部选好后,又选好十份备卷,三房的所有考生答卷批阅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议定排名后搜检落卷了,当三十份考卷被送走后,考房里所有人均松了一口气,接连的高强度阅卷,所有人都快精疲力尽了。

    副主考汪谐,浙江仁和县人,天顺四年的进士,其父汪澄官拜监察御史,正统年间巡抚福建,因为邓茂七叛乱引发的严重后果被赐死,弟弟汪?,成化八年进士。一门三进士,名声显赫。

    如今时任詹士府少詹事(正四品),充任任经筵讲官,也是才高学博的大宗师,在看到李杰的试卷时,对于考官的评语微微吃惊,读完之后沉吟半晌,提笔写道。

    “沧海横流,古气郁勃,真凌古铄今之文也!”

    汪谐写罢继续看第二场、第三场的文章,看完策问题之后他暗下决心,一定向主考徐尚书力荐此卷为会元,会试的排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殿试的话基本上也是这个排名。

    汪谐颇为爱才,这位考生实有状元之才,实在不忍沧海遗珠,看完桌子上剩下的答卷,汪谐将李杰的试卷亲自送往主考官那里,他要当面举荐。

    徐溥看到汪谐面露喜色匆匆而来,不由说道:“伯谐,有何喜事能让你亲自前来?”

    汪谐见完礼将李杰答卷呈上,说道:“徐阁老,请看此卷关于盐政、治黄、互市的策问,字字珠玑,针砭时弊,所言皆为上上之策,实乃经天纬地之才!”

    徐溥闻言神色诧异,他对汪谐颇为了解,也爱惜其才,正打算近日向圣上举荐汪谐升任礼部右侍郎,见他对这份答卷如此夸赞不由得好奇,到底这位考生的文章有何魅力,居然让这位士林宗师推崇至此。

    徐溥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此次圣上让他任会试主考越发让他觉得精力不济,所以这次会试大部分的答卷都是交由汪谐评定,他只要决定前十名的答卷即可。

    徐溥没有如同惯例先看首场七题,而是按照汪谐建议看向策问,历经四朝,为官接近四十载,见过了太多栋梁之才,然而在看了李杰的策问后,也不由得暗自喝彩。

    其中盐政中关于如何提高产量的策问,不由让人拍案叫绝,只此一卷便价值千金。

    何况后面关于治黄的言论更是让人恍然大悟,他的家乡也时常遇灾,天下苦于黄灾久矣,治黄是自北宋后,历朝历代都迈不过去的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几年一过又要重来,之前孝宗委任部侍郎白昂前去治理水患时,他便上书建言治黄非一日之功,然漕运之危让孝宗以及满朝大臣对于他的建言视而不见。

    待看到关于互市的策问时,徐溥再也按捺不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激动地说道:“真乃国士!哪怕他经义题写的狗屁不通我也必取!”

    汪谐微微一笑,说道:“徐阁老,你且稍看,这位考生的经义题,犹如韩昌黎复生,其文至大至博,吾自叹弗如!”

    “哦?我倒要看看值不值得你如此夸赞!”

    徐溥看完经义题七题,沉默半晌,说道:“真如伯谐你所说的犹如昌黎复生,此生真乃绝世奇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