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王朝无战事 > 13.往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迄今为止,大昭建国已有二十七年。

    隋末民生凋敝,朝廷无道,民不聊生,遂起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最终,崛起于陇西的李氏得了天下,先帝李?b建立了大昭朝,年号开德,将有功之臣封为八柱国,更有襄平林氏三救帝驾,一举攻破长安城,立下赫赫战功,于是李茂奉当时的林家家主、林菁的祖父林逊为大昭朝唯一的上柱国,任骠骑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

    开德年间,不仅是百废待兴,各业走上正轨,百姓休养生息的好年景,同时也是大昭朝兵力最盛,战意最浓之时。

    开德二年,林逊督防河朔三镇之时,在朔方城遭遇突厥四万骑兵围城,林逊战死于野,朔方城破,举国震惊。

    李?b亲自点将,八柱国齐出,林逊于之子林远靖年方双十,即为行军大总管,发兵十万,远征突厥,一路打到了牙帐所在的三弥山附近,将突厥大将阿史德铁昆生擒,阵斩两万,俘虏三万,缴获牛羊无数,得“军神”之称。

    据说当时只要看到林家的旗号,那些刀口饮血的突厥人就会骇得肝胆俱裂,四散奔逃。

    次年,突厥可汗阿史那托吉递上降书,林远靖继续率领大昭铁骑横贯草原,陈兵辽东城,逼得高句丽口称“天可汗”,低头向大昭纳贡。

    开德五年,林远靖带兵横扫西域诸国,吐蕃、吐谷浑皆避大昭锋锐,

    开德八年,林远靖还未出征,南诏六国只听得“军神”的名号,便派使者星夜赶赴长安,大昭未用一兵一卒,南诏就已俯首称臣。

    当年盛世,真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好景不长。

    边境平定之后,终究是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

    开德十二年二月,林远靖深夜应召入宫,随后被曝出在府内藏有私兵器械,有不臣之心,在审讯过程中畏罪自尽。

    当夜,林家烧起一把惊天大火,满门忠烈只余一个外嫁女和一对年纪幼小的兄妹。

    而那场火,究竟因何而起,至今还是个悬案。

    有人说,是林家知道大事不好,本想借大火遁逃,却计算失误,将一家老小烧了个精光,只有小小的林慕抱着更小的林菁,躲在湖边的小船里,逃过了这一劫。

    有人说,是林家杀伐过重,天降大火,是为惩戒。

    有人说,其实只是林家一个老仆打了瞌睡,被老鼠踢翻了油灯,在本就干燥初春酿成了悲剧。

    有人说,是林家的仇人潜伏了二十年,伺机放了火。

    有人说……

    没人知道真相。

    林府活下来的只有小孩子,林慕吓得傻了,一问三不知,便是这样,因为林家被扣了谋反的帽子,李?b还是命人还是拿了林慕、林菁兄妹,将两人关押在大理寺的牢狱中。

    当时的武将派系皆风声鹤唳,林远靖的旧部被肃清,与林家沾亲带故的几位开国郡公和县公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压,连林妙真的夫家定国公府都朱门紧闭,放眼这偌大的长安城,几乎没人敢为林家兄妹奔走。

    林妙真到底是将门之女,一怒与夫家和离,变卖了嫁妆之后,开始营救困在牢狱中的林家兄妹,这之后,才有了余令行下聘礼,冒着极大的风险与大理寺周旋,成功将四个月的林菁先抱了出来。

    一个月后,义国公薛明卫以七十五岁高龄披甲入宫,为林家孤儿请命,免去了林慕和林菁的罪名,只是必须生活在长安城内,受大理寺监督,如无皇命,终生不得离城。

    至于那场大火,再无人提及。

    与林远靖有干系的旧部革职的革职,下调的下调,流放的流放,远在襄平城的林家也被抄家收田,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倒是林家的废墟上重新起了亭台楼阁,或做酒肆茶楼,或做民居,将往事掩得一干二净。

    只有林家人永远记得。

    现在,林家留下了这三个“余孽”。

    在林家出事的时候,林妙真已满十八岁,刚成婚半载。按照大昭律例,外嫁女不算本族中人,因此林妙真在夫家躲过一劫,成了当时林家仅存的成年人。

    林慕那时不过七岁,按照大昭律例,就算林家犯了谋反罪,也只斩首正犯,正犯的父亲和成年儿子绞死,林慕充其量就是个流刑。但有人不想看到林家再出一个成年男子,在大理寺的牢狱里,林慕被人暗地里下了慢性毒,这一生,握不得刀剑,骑不得马,终身离不得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病体沉疴的人,如何能当家主?他甚至禁不得过多的操劳。

    只有林菁,当时只是一个在襁褓中的女孩,又与余家定了亲,方才健健康康地活到大。

    这一场清洗下来,八柱国倒了一半,十六卫大换血,战神林远靖死于鸩酒,连带谋逆罪的十余条罪名昭告天下,正式终结了军神的时代。

    同年四月,李?b薨,太子李茂继位,改年号为元兴。

    如今则是元兴十五年。

    这段历史只要有心人便能知晓,并不是秘密。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林远靖入宫被判谋逆的那一天。

    宫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家又发生了什么?

    林菁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相信裴元德,与他交换情报。

    “当日林家的情形,我兄长虽然参与不多,但他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诉我了。”

    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夜。

    林远靖匆匆进了宫,林慕在偏房被吵醒,便再也睡不着,索性趁阿耶不在,摸到双亲的屋子里,闹着要跟阿娘聂氏和小妹一起睡。

    这举动让他捡了一条命。

    有儿女在身边的母亲,睡眠总是很轻。

    那火从后院烧起来的时候,聂氏突然警醒过来,她一下子便推醒了林慕,抱着林菁,牵着他往外跑。

    但他们注定跑不掉。

    林慕分明看到,有气势汹汹的黑衣人从墙上跳了下来,手挥横刀,在火中胡乱地杀人。

    好在聂氏并非豪门世家的娇娇女,她只是一名普通猎户之女,在边境被林远靖救下之后,成了他的妻子,聂氏虽然不会武艺,身体素质却极好,她灵敏地在庭院的阴影中穿梭,带着孩子躲避黑衣人的追杀。

    “阿娘将我和兄长安置在花园湖边的小船里,我那时候被杀声吵醒,咧着嘴要哭,阿娘怕我引来那些人,便挤了乳汁在帕子上,让我含住一角吮吸,然后她又跑了回去……阿娘说,她是林家的主母,那些人不见到她,是不会甘心的。”

    聂氏是被烧死的。

    她跑回院子,对着已经烧榻的屋子大喊了一声:“我的儿!”然后奋不顾身地投身入火,令那些黑衣人误以为林家兄妹早就被烧死,才让他们逃过一劫。

    这一大一小两兄妹的命,是亲娘用血换来的。

    林慕曾与她分析过:“看上去,李茂的确是最有嫌疑之人,而他也确实跟此事有关,所以姑姑一直认为李家是罪魁祸首,但我却不这么想。菁娘,君臣不相疑,疑必生惧。林氏自从李茂起兵以来,便是李家的利刃,林氏族人中,除了咱们这一支从军,其余族人都在襄平老家守着族产过日子,我们一没谋反的动机,二没谋反的实力,这一点,但凡明眼人一看便知。而且,在父亲声望最如日中天的时候,将功臣逼死在皇宫,于他们李家又有什么好处?你且看林家败落后,究竟谁人受损,谁人受益?”

    军部换血之后,大量新贵子弟出头,与此同时,突厥王庭重新聚集起兵,高句丽蠢蠢欲动,吐蕃和吐谷浑陈兵边境,南诏据说已经将贡品减少至三成,大昭的武威不再,朝廷不得不重新重视边境巡防,投入了大笔饷银做军费,被武将集团一直打压的文官也重新取得了朝堂上的话语权。

    而裴元德,也踏上了他人生的巅峰,取代林远靖,坐上大昭军部第一把交椅。

    林家兄妹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也许连皇家都身不由己,做不得林家的敌人。

    林家是败落在无数人的阴影之中,那场大火起自人心中贪婪的欲望,还有各种丑陋的私心。

    在林菁讲述的时候,裴元德一直低着头不断擦拭那把短刀,令人摸不清深浅。

    她说完后,便定定地看着裴元德,等他的回应。

    “我只问你一点,杀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放火?”

    “自然是掩盖证据。”

    “那么,是掩盖他们作案的证据,还是林家本身的证据?”裴元德抬起头,他像是一只嗅到了猎物气味的狐狸,连说话的声音也变得轻了起来,“谋逆罪是本朝第一大重罪,林家大部分人迟早要死,为什么会有人迫不及待的在当日对林家下手?”

    林菁听得一阵发冷,这一点她从来没想过。

    “他们……有想要的东西。”她十分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你觉得,他们找到了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