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第235章 大宴开始 错综复杂的各家关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天之后,收到请贴的各家家主心怀鬼胎的来到了太守府举办的这场宴会当中,理由吗,李汾过寿诞,然而事实上现在离李汾的寿诞还有六个月那(别问我是距离前一个寿诞还是后一个寿诞,因为是一样的),但是总归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和借口,而且这次请各家来也是个幌子,陈逸真正想要见见的人是张家家主,也就是商人之家的家主,陈逸这些天的努力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哆嗦。

    李汾坐在主位,因为今天是李汾的主角。之后就是林家家主林枫,胡家家主胡光,孙家家主孙重,庞家家主庞信以及张家家主张平,还有别的小的地主家也送去了请柬,只不过他们坐的位置就很靠后了,因为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太守府就有大型宴会的地方,所以就选择了太守府举办宴会,太守府也有很多丫鬟仆人在,只不过陈逸的日常起居除了自己负责的之外,那就是齐虎潘悦他们护卫连,吃饭的话就是每天陈吉送饭,饭是有府里的厨师做的,只不过在陈逸做过一次饭以后厨子就给跪了,实在是比不上啊。之前陈逸吃完饭每回的评价都是——可以吃,直到昨天陈逸的回应才变成了——还可以,可把厨师感动坏了,感动的热泪盈眶啊,厨师为了获得一句陈逸的称赞不眠不休的研究菜谱,终于得到了一句还可以的评价,陈逸都不知道自己一句评价让这位主厨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做菜上,不过真正打击主厨的是今天,宴会上所有的菜都是出自陈逸一人之手,这个主厨还是只能在旁边帮厨,但是后来这个厨师想到能够最近距离的观摩陈逸那精湛的做菜手法之后,就满脸兴奋的在旁边帮厨,因为这次人多的问题,所以陈逸今天起了个大早,差不多早上六点就开始忙活了,因为是冬天所以宴会的时间就定在了中午十二点,陈逸就在厨房开始忙碌起来,当然了,很多需要腌制的食材陈逸前几天就准备好了,不过因为这次宴会的人还挺多的,所以陈逸也是准备了很长时间,之后的收尾工作陈逸就交给了太守府的主厨,让主厨受宠若惊,其实陈逸只是累了,要不然的的话收尾工作都不会交给他,而且一身油烟味也不好见客,他还给去好好收拾一番洗个澡,熏香的话就算了,说要沐浴熏香一般都是上厕所的借口,就和说去补个妆一样(别打我),不过听着很好而已,而且也能够照顾双方情绪,这就是叫说话的艺术。

    除了李汾的最主要的主座之外,其余的各家家主就注意到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李汾的主座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八扇屏风,上面是梅兰竹菊松泉星月八样美景,这个屏风不仅非常漂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瓷的屏风!这个屏风整个就是白瓷的而且还有着如此精美的图案,估计帝王家也不一定有这样新颖独特的屏风,这个就是这些天陈逸和一众陶瓷匠人们的心血,也是目前的最高杰作,陈逸画的画,这个画画的本事是陈逸跟自己母亲学的(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和他的母亲白氏夫人学的画画),陈逸不得不承认,要说古典文化的话,自己全部得益于原来陈逸的九年勤学苦练,像原陈逸这样的文采和天赋,以及远超乎常人的努力,他要是到了一个和平的太平盛世一定会是才倾一时的大文豪,名垂青史也是不成问题的,可惜的是到了这个乱世里面,他的才学毫无用处,不过在陈逸这里倒是可以成为非常美丽的艺术品,也是陈逸最爱的节奏,没有之一。

    众人除了惊讶于这个白瓷屏风的精美,还有一个最大疑问,就是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白瓷的屏风?为了显示李汾的威风?可是李汾一直以来都是低调做人,没这么高调过,在场的众家家主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张家家主一个人若有所思,看着这个屏风把玩着手里的一对儿镔铁球,眼神中有一丝了然之色。他好像有点明白今天是什么局了,执掌了三十年家业的老家主此时也不得不多盘算一步,张家虽然一直经商,但是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是统统没有的,想要在官场上谋求个地位那都是难于登天的,自己这几个县的家族势力圈里面根本没有自己说话的余地,所有的举荐的名额全部都被其他几个家族握在手里,说穿了,要不是因为张家还有点臭钱,人家都不稀得跟你玩儿。在封建时代里面,权力永远比金钱要有用,商人在富有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张家在西河郡这么多年,都没能得到一个正经的官职,因此一直都得不到好的社会地位,一直忍气吞声。之所以还在这个家族圈里面,主要是因为匈奴人那边不想要去,西河郡的官府势力那边,年年都在喊口号,到了每年匈奴人开始抢东西的时候什么用都没有,那么大几个县被人抢个干干净净,本以为来了个新的太守就能有所改观,可是李汾到任半年,毫无作为,反而被属下官吏处处掣肘,张平本来都已经失望以后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张世,但是自从接到情报一支大队人马进入西河郡郡城之后,张平就发现了官府势力这一方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铁官工坊开始运营,木匠工坊开始生产新型的车辆,原来的田地的位置突然被军队圈了起来,大家只能知道每天都有一些满载着大桶的车开入郡城之后就会离奇消失,还有就是突然出现的陈家庄每天都有烟飘出,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些烟是在干什么,很多家族派去的侦察员没有一个能回来的,全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因此原来已经是一个一脚就能踹到的破屋子的官府,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密不透风的要塞一般,而且云雾缭绕,没有人能知道现在的真面目,就像眼前这道屏风一样,就是为了遮挡住什么东西似的,让人捉摸不透。

    最关键的是大家发现屏风旁边还有着一排一共十个穿着同样衣服的佩刀的武士(跟日本没有关系,这个词最早是中国人创造形容有武力而且有组织之人的,也就是对于战士之外的另一个称呼,用以区别专职于军队的人,常常对家族私兵用这个词语称呼。),这些武士面容严肃,但是看这些人的阵型和眼神来说,他们保护的目标反而不是太守李汾,而是坐在屏风后面的人,之后又过了一会儿,屏风后多了一个身影,看上去身高不高,可能是个小孩子?因为有人遮挡住所以大家并未见过这个人的面容,只是在屏风中进进出出的端菜送菜的丫鬟仆人们证明了屏风后面确实有个人,而且身份也不会低,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护卫武士保护了,他们的存在给这个宴会增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各家家主都就坐之后,李汾这个宴会的主人才姗姗来迟,就座后先向大家赔罪,之后罚酒三杯,之后宴会正式开始,乐队上场表演音乐,连陈逸都不知道李汾从哪儿请来这么一支乐队,不过这个地方不愧是接近塞外,就连音乐都有着很明显的塞外风格,不过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有音乐就比没有音乐强,而且更让这些人吃惊的是这次宴会上的菜肴,好吃的令人热泪盈眶。

    各家的家主没有办法停下自己手中的筷子,好吃的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啊!眼前的菜肴绽放出万道金光!!!(这是虚构的,来源吗,中华小当家,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我只想说小当家每回做出来的菜都是万道金光,那菜如果有人一直吃他做的菜还不给瞎了吗!)不过所有人都惊异于今天所吃的菜肴的美味程度,这些各家的家主也不是没吃过好吃的菜,但是没有这么好吃的菜而已,正当宴会上的众人交头接耳交口称赞今天的菜肴的时候,而在屏风后面我们今天的大厨陈逸,则是发表了一番不同的评论:“嗯,不行,这个菜火大了一点儿,如果我能早出锅个一分钟,那就好了,可惜的是我根本无法自由控制火的大小,只能靠铁锅和火焰的接触程度来控制菜的火候,属实难受。”陈逸接着叹息道,不管是哪道菜他都不满意,太多的菜因为缺少原材料和调味料陈逸没有办法把他们还原出来(比方说辣椒这种现在用得最多的调味料,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

    不过陈逸这几天泡在自家研究室里的成果在这一刻也是完整的体现了出来,那就是食盐!陈逸经过几天的耐心研究和实验,陈逸终于将从离石县那些苦井里面提取出来的盐进行提纯,陈逸也是取了这个时代官方发行的最好的食盐进行对比,事实证明,陈逸最后的提取里面不仅没有了那些浑浊的不可溶物质例如泥沙之类的东西,而且连里面其余的一些杂质陈逸也想方设法加以除去,最后得到了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的最完美的食盐,虽然还是没有办法比拟自己在21世纪吃到的食盐就对了,这次宴会上用的盐就是陈逸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批的实验品,但是要想走向量产就现在的提取工艺来看是不太可能的,一来是这些科学技术只有陈逸懂,还有就是陈逸的这些实验仪器都是水晶制成的,造假极其的高,要是投入正常生产的话成本未免也太大了,陈逸这段时间也在纠结,到底是选择走这种高工艺但是地产量的紧俏型奢侈品的方法进行销售,还是说降低生产工艺改用大规模制盐,一个是单体利润高一个是薄利多销,不过不管是哪个陈逸都是稳赚不赔的,尤其是陈逸得知了匈奴人每年都要从他人手里购进大宗的食盐的时候,陈逸就明白这个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不管走那条路陈逸都能捞到最大笔的利益,尤其是如果跟匈奴人做生意,陈逸想要的可不只是钱这么简单。

    其余的家主只是注意到了这个菜肴非常的美味,纷纷要求介绍一下李汾的厨师,李汾只是笑着蒙混过关,他哪敢介绍什么厨师啊,陈逸要不是因为有所计划才不会给他们做什么饭那,就连李汾也是第二次吃陈逸做的饭,在他们这些当下属的眼里,能吃上陈逸亲手做的饭,既是享受也是荣誉。陈逸就这样坐在屏风后面仔细的听着每个人的讲话,分辨着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结合着暗处的暗部成员给的讯息,陈逸也是了解了每个人的性格:林家家主林枫,那叫一个权大气粗啊,即使是跟李汾说话那语气也毫不客气,就好像今天他是主人一样,但是大家都知道林家是什么德行,这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的事情林家没少干,林家最让人诟病的还不仅是这些,尤其是他们和匈奴人还有着奴隶贸易,反对他们的人往往全家都被整成奴隶卖给了匈奴人,那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因此林家势力虽大,风评却极为不佳,林家这个家主也算是把林家现在烂透的样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胡家家主胡光,这家伙就是个莽夫,毫无礼数规矩可言,坐在那儿咋咋呼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副大嗓门,胡家其实有着胡人的血统,和匈奴人的关系比林家还要亲近,做事也比较粗犷,胡家出了不少武艺高强的子弟,但是基本没几个好东西,有着一身本事不往好地方用,真的是着实可惜;孙家家主孙重,他的性格就更有意思了,整个人给人一种嘻嘻哈哈很不正经的感觉,孙家相对来说比较低调,在各家的纷争中一直都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不招灾不惹祸,就像家主孙重一样,老狐狸得很,处世圆滑左右逢源,要真说起来的话还真算是一股神奇的中立势力,说好听点叫中立,说难听点就是墙头草两边倒,谁势力大就听谁的,孙家也是在这种很诡异的环境下慢慢的成长着,这个孙家其实和陈逸手下的人还有些关系,这里先不说,卖个关子;庞家家主庞信,那脸上的笑容叫一个谄媚啊,不管对方是谁都想拍一顿马屁,疯狂的抬高和吹捧对方,而事实上庞家也是这样做的,一直都是捧林家和胡家的臭脚,才能分到一些举荐的名额和利益上的残羹冷炙,但是庞家还是乐在其中;这里面最特殊就是张家的老家主张平了,今年已经六十岁的老家主张平风风雨雨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早就看开了,他是这场宴会上最格格不入的人,谁也不去亲近,也不去亲近任何人。

    事实上张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众多家族的异类,靠着商业起家,不去插手黑色生意,在很多事情上虽然保持沉默但是从未参与这些奴隶买卖之类的事情上,招致了林家和胡家的不满。几家之中,林胡两家世代联姻,看似关系牢不可破,其实也是秦晋之好罢了,两边在举荐名额上存在竞争,在和匈奴人做黑色生意的时候也是如此,两边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虽然有着世代联姻的血缘关系,然而也不是铁板一块;孙家一直保持独立自我的立场,设计一些黑色产业但是涉入不深,孙家一直以来都是靠着最多的佃户而骄傲的,而且还有着一支很厉害的私兵,虽然不及势力最大的林家和以武立家的胡家,但是依旧不可小觑;庞家没有很强的私人武装和地位,只能通过讨好林胡两家才不至于败落,林胡两家也把一些最脏最累的活分给庞家去做,之后分一些下层利益给他们;张家不用说了,有钱至极,整个并州张家的富有都是赫赫有名的,唯一欠缺的就是相应的社会地位,张家因为一直不合作和没有举荐的名额,所以一直没有很好的社会地位,不过在百姓中间口碑非常好,救济穷人诚信经商的处世理念帮助张家获得了很好的百姓当中的声望,张家的商业网络遍布大江南北,最北方自然就是本家,最南边一直到了荆州南郡长沙郡一带也有着不俗的产业和商业份额,在各个方面和林胡两家最对,被林胡两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百姓们有一句流传的口头语形容几家,叫:林家的权,胡家的拳,孙家的田,庞家的嘴,张家的金坨坨压断腿。

    陈逸摸清了这些关系之后呵呵一笑,自己有了更大的把握了。

    到底屏风后的陈逸有着什么样的计谋?咱们下回再说。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