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勘破半丝天机 > 雕栏玉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家修行,讲究六根清净。

    绝大多数的寺院,都在那远离红尘世俗之所。

    佛自传入中华以来,日渐兴盛,求佛平安与钱财名利者,如过江之鲫。

    在那繁华之所,亦不凡有寺庙林立,以供苦海百姓之所需,诚所谓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自赵宋一统中原,华夏之地,渐离烽火之祸。然而北方契丹强盛,大宋又失了燕云十六州,导致战马不足,无法抵挡契丹兵锋。长此以往,大宋北境之民,亦处于兵凶战危之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求自保,各人心中皆想有所依靠。

    朝廷于北境置大名府,为东南西北四京之一,号位北京。北京北去百里,便是大辽地界,两国若是太平,自然少不了商人为利早起。因此北京也越发的繁华,几不亚于东京城汴梁。

    然祸福无门,北京乃是大凶之地,契丹军马随时可能南下。为求平安,各种号称能保人平安之佛陀圣僧都显出灵光,再加上世人求财生前利,眼下得手方心安,求财的人络绎不绝。

    因此故,北京郊外的一所寺庙,便繁华起来。

    早上艳阳不升,积云漂浮,此时辰时不到,寺前便涌来了许多香火信徒。

    这些信徒,脸上皆无拜佛之虔心,反而有种急躁不安。他们大多数,都是来交香火钱,求钱财平安的。但偏偏寺门紧闭,所有人都不得其门。佛门清净地,不得喧哗。但此时的信众,却不是因佛法而肃静。

    整个寺庙,不但门前有军士把守,更是被大军团团围住,这可不是些普通的军士,而是真真正正与北方强大的契丹人,浴血而活下来的勇士。那些战将勇士,个个都面带杀气。

    虽在本国境内,不会对百姓下手,但谁也不知道,在这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猛士面前,自己反抗会不会招来杀身之祸。没有人敢吭声,甚至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所有人的直觉,会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正当大家胆怯的时候,寺庙的门开了。

    里面走出一位高僧,众人都认得,他是本寺的方丈。

    就算是那些不曾见过面的,也都认得出来。他是最有佛像的,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没有人能和他的大耳相比。方丈出门,先向所有人喧了声佛号。等寺中所有人出来后,他又喧了四句佛言:

    “本州十分财,世尊占其三,佛有割肉举,僧应崇佛法。”

    但普通百姓,多数目不识丁,为了生活而劳作,为了生活而求佛,哪能懂佛语之意?就算是那些稍有些学问的,也只半明半昧,真正能懂的,恐怕不足百中之一,所以还需有人来解释。

    “高僧的意思是说,我大名府的财政,如当做十分,那这寺中的如来世尊,就占有其中三分。”

    正当人们不解,在交头接耳时,寺门口高台上的方丈,早已经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官员模样的儒生。信徒几乎都是大名府辖下,也有人也认得这官员,知他的官职只在知府之下。

    “本官乃朝廷所命,这位高僧亦乃佛祖门徒,数月前佛祖显灵,怜悯我汉人受契丹兵祸,愿行割肉喂鹰之举,以普度世人。”

    官员似乎身体不甚强壮,又似乎是早上未曾进食,话语不过几声就有些气虚。

    他连忙放下手中书帛,招招手,就有人端上的一杯水。他喝完水后,继续说道:

    “高僧刚才所说,佛有割肉举,僧应当崇佛法,意思是说……”

    这官员高谈阔论时,边上有着一位副将模样的军官,在一位同行官吏的陪同下,进了寺院。

    进入寺庙后,那副将左拐右走,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不过他虽是在找东西,但在进入寺庙不过几个瞬间,就被惊呆了。

    边上的官吏,本来见他着急寻找而不获,想出声询问。

    但看到他面色变化,就知道了缘由,肯定是被这寺院的奢华给震惊了。

    官员非常熟悉这寺庙,他虽是孔圣门人,不拜释迦不求佛,但他熟读阿房宫赋,每每心有所感便来此处观摩,因为只有这寺庙,才配得上阿房宫赋的名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层层相连。

    当真是人间少有真净土。

    抬头看那暮鼓晨钟,矗立在远处高楼,再加上那大雄宝殿上巨大金像,就算只是表面镀金,那也需要许多的金子。整个寺院给人一种奢华之感,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天下名山僧占多。

    好山配好房,好佛镀好金,果然世间好景色。

    那佛祖金像更值钱,全州熔此佛,足够十万1税。

    “这寺好看,这佛厉害,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地方了。”

    那副将终于不再目瞪口呆,也不再到处乱走,因为他实在忍不住,也有溢美之词。

    “将军贪看风景,怕是忘了什么事情吧?”随行的官员,见他还没从震惊中醒过来,忍不住便开口提醒。

    “我忘了什么事情?”那副将心不在焉。

    “将军进来,应该是寻找什么东西吧。”

    “寻找东西?”似乎想起了什么,那副将大声说道:“想起来了,听你们府尹大人说,这里有很多的尼姑,本将怎么一个也没看到?”

    一听这话,官员立马就明白,也猜到他在想些什么,但他并没有点破。他并不知,那些尼姑在什么地方,所以只好如实相告,说只有出去找那方丈和尚,才能知晓情况。

    “那和尚不是什么好人,这事情关系到我们守关兵士的利益,怎么能相信那和尚?”

    “将军多虑了,那和尚一来贪生怕死,二来我们大人保证了他的富贵,捧起了他的名声,此乃一举多得之事,他是聪明人,有钱有权,诸事都顺,权衡之下,他怎么会不愿意?”

    那副将进来时,因被环境所迷,所以并没有看路,此时出去的时候,确是由那官员引路。

    那官一边员引路,一边为这副将解释,但他还是贪看寺中的风光,因此心不在焉,说话也没有几分思量。

    “我还是不放心,那和尚靠不住,这可是我们军中的大事!”

    “将军,那和尚若真的敢乱来,你大可以一刀送他去见佛祖!”

    听得官员这么一说,那副将反应过来,干笑一声,不再接话。看着眼前已到了寺门口,他便快步走了出去,其实对于这种事,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所以只好逃避。

    “……铜镜,钟磬,以及寺中各种物器……”

    他快步往外走去,感觉后面那个官员没有跟上,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心静则明,他放下后,耳边就传来一个声音,是那个先前颂读府衙公文的官吏,具体那官员说些什么,不是太清楚,但一关系到物件的处理,耳朵立马就灵敏起来,他放慢脚步,用力倾听。

    “……寺中所得金,银,铜,一律交由朝廷铸造钱币,此乃佛祖使我大宋国富民强之法旨,至于其他铁器,交由本州铸为农器,赠于本州百姓,以助农事。”

    那官员不知是何出生,说话竟然越发的精神起来,洋洋洒洒一大段,又换了一张锦帛。

    “本寺还俗僧侣,各自回归本籍,充作为国纳税之户,若有外族,则送还本帮,其次,因寺中尼姑不检点,故特令寺中女尼,道姑二十七人,入教坊为抗契丹之勇士,打理日常起居。”

    有道是世间好语书说尽,但这对于百姓实打实的好处,对军人真真切切的利益,却还不如几张锦帛来得痛快,见那官员说完,不知何人起哄,整个四周的兵士就沸腾起来。

    受军士的影响,那些百姓当中,生活比较穷苦,家中缺少农具的,也跟着兴奋起来。

    这沸腾的人群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山呼皇上万岁,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人真心感谢佛祖。

    看着骚动的人群,那副将手一抬,所有士兵都恢复了勇士模样。见众军一言不发的神态,百姓们心中也有了些底气,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的战士,才能保家卫国,他们才能够安享太平。他们也渐渐安静。

    官吏传达完公文,又把一份锦帛交给了方丈,至于那上面说的什么,没人知道。

    不过也没人在意,方丈接受锦帛后,走到副将面前,说要带他进去,寻找他该要的。

    那副将点了点头,与另外的军官简单说了几句,转身就走。同时身后还跟着几十个士兵,与那方丈一起,都进入了寺院。

    “啊,那是狐仙姐姐!”

    “是啊,方丈怎么舍得?”

    副将进了寺院,在方丈的带领下,七拐八拐的,终于在寺中的一处隐蔽之地,看到了他此次前来真正想要的,也是军中所有士兵真正渴望的,二十六个尼姑和一个道姑。

    那些尼姑,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沦落的少女,但她们既然栖身于佛寺,早就应当没了贞洁。

    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包括那十几个士兵。更何况,他们都是些战场上,早就被晒焦干的柴火,此时见了火星,没有被立马点燃,就算是军纪严明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怜爱之心?

    见到这二十七人后,那副将就听到有两个小和尚说什么狐仙姐姐。

    于是他顺着那两个小和尚的目光,竟然在一群尼姑当中,看到了一个绝美的道姑。

    那道姑身着宫装,气质出众,在这二十七人当中,显得格外耀眼,但他竟然被风景所迷,而无无视了如此美色!

    本来这种押送的小事,他是不屑于做的,但看到这道姑后,心中就强烈地想与她亲近。

    可恨,也不知是不是运气,寺中的尼姑和道姑共二十七人,刚好与过来的士兵数目符合。当他一声令下,所有士兵,就一人逮到了一个,由于数量刚刚好,反倒是把做军官的晒到了一边。

    他瞬间失落无比,可恨,自己竟然失了计较,若是以身作则,先去押送,哪里会错失良机?

    见事与愿违,他心中不是滋味。可惜这些兵士都是统帅的亲兵,不但同样得统帅重视,更与自己交情不浅,他不好夺人所爱。

    毕竟是男人,记忆中也似乎从未近过女色,此时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偏偏又化作泡影,心中的难受实在难以言说,又见那些兄弟一个个都不老实,动手动脚的磨磨蹭蹭,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于是他又是一声令下,所有兵士就押着那些尼姑女子,朝寺庙后门去了。

    “寺里面怎么会有道士?”

    在方丈带领下,一群人来到了寺院后门。寺院后门处有一间小茅屋,很明显是新建的。茅屋中走出来一个道士,他伸了伸手,似乎要拦住他们。但一眼看到是一群尼姑,手就缩回去了。

    只见他朝着副将稍稍行礼,便从袖中拿出钥匙打开了后门,整个过程中,道士一句话也没说。

    眼前的一切,副将看得清楚,但他心中不明白。等到出了寺院,那方丈行礼道别时,他才忍不住问了出来。

    “阿弥陀佛,将军有所不知,此人乃是府尹大人派来的监寺,虽身着道袍,身处佛寺,却非佛道人士,真实身份乃是儒生。阿弥陀佛,副将军,您的同伴正在前方等着,贫僧就先告辞了。”

    原来那道士是府尹派来的,说是为了提高寺院与官府之间的联系,但实际上就是用来监视的。

    听得方丈言语,副将自然明白,不过他却半点也不在乎,他的心早被那道姑勾了魂,一门心思想如何才能得手。

    那方丈虽是酒肉和尚,但还是有些修为,他看出了这副将的心思,也感觉到了前面树林中有一对兵士驻扎,于是他点名情况,稍微行礼,转身就走。

    “你过去一下!”

    “呃……遵命。”

    得到方丈的提醒,副将抬头就发现了情况,他怀着私心,命令那押着道姑的士兵前去传话。

    那小兵押着道姑,正在挨挨蹭蹭的享受,一听到命令,心中老大不快,但军令不可违,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听从了命令。

    副将早就心猿意马,一门心思都放在了道姑身上,当小兵松手而去,他清楚的看到了那道姑回头看了一眼那和尚,虽不清楚那眼神中,到底流露的是什么情绪,但他想,这恨意肯定是有的。

    他顺着道姑的目光看向了那方丈,发现那和尚竟然也站在那里不动,他觉得莫名其妙。

    但下一刻,他似乎明白了,心中隐隐有种感觉,那和尚能够感应到他的目光。

    他有些茫然,下意识的回了一下头,果然,自己的感觉不是错的,那道姑的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份忌惮。

    “仙子放心,那和尚不会再来找你了。”

    “有劳将军费心,小女子多谢了。”

    看到这道姑,他非常动心,也想象那士兵一样,在身体上占些便宜,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竟然强行忍住了。他双手搓了搓,尽量压抑着心中的激动,两人搭上了话头。

    但他根本就没想到,面对自己这位副将的关心,那道姑的回答却没有半丝的情绪波动。

    反而让他有种见到大家闺秀的感觉,简单几字的回复,加上那微微欠身的礼貌,只觉得周身似乎有股清纯之感流过,他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心中依旧心动,但心中那浑浊之念,却消散了不少。

    “敢问狐仙……敢问仙子,叫什么名字?”

    “婉莹,温婉的婉,晶莹剔透的莹,我若是狐仙,不会有这般下场。”

    “呃……仙子你好,我叫落凡……”许是环境所限,落凡一直认为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

    又不知曾遭何种变故,往事的记忆也都丧失,虽凭着过人的直觉和不错的武艺当了副将,慢慢的也有了许多见识,但军中生活,多是教会了他如何与兄弟相处,至于异性,他依旧手足无措。

    若是学普通士兵粗手粗脚,以副将的身份得偿所愿,倒也容易。

    但偏偏自命不凡,不想自己过于庸俗。不曾想简单两句话,就感到有种自惭形秽的自卑。他不想沦落低俗,偏偏在在对方面前,却完全不受控制,怕什么就来什么,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当然,他知“狐仙”二字只是称呼,无非就是妩媚勾魂,在他看来,的确有资格叫狐仙。

    好在他是副将,虽然尴尬,却可以用权力来化解,见那过去接洽的兄弟回转,身后也跟着一队百人小队,他就计上心来。

    “没有我的份,你们也别想,大家一起忍着,这才是有难同当。”

    心中暗自嘀咕,觉得心中的不爽也消散了不些许,见过来的人当中没有比自己品阶高的,他表面功夫做到位,也就不再客气,直接开口大声道:

    “兄弟们,前面就是大路,身为大宋的勇士,要给我们自己留有一份体面!”

    “但你们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一个个都像是流氓,这样成什么体统!”

    “那副将军有什么吩咐?”边上那个百人小队的队长发问道。

    “所有人分为两队,让这群尼姑走中间。”

    “执行!”

    落凡说话自有一股气势,连他自己也赶到奇怪,今天的话所有人竟然如此服从,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但更让他奇怪的是,刚才说的话竟然如此流畅,这和以前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仙子,委屈你了,这是我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得意忘形,正当落凡昂首挺胸,享受这份意气风发时,他的目光,就不自觉的看向了身为道姑的婉莹,似乎有种若有若无的深意在其中。

    一如既往,他们双目相对,婉莹的眼神在他看来,虽然依旧复杂,但不知为何,他内心深处却迷迷糊糊的升起了一丝无奈:

    “到了教坊那样的地方,我还能照顾的了你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