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风雨江山 > 两河流域的战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回

    三人围着小茶几坐了下来,宸公主让宫女们为他们各倒了一杯茶,说道:“我这茶用的可是上好的茶叶,就连泡茶的水也是当月新降的雨水。今天你们两位来这里,我也就尽一尽地主之谊了!”

    王子??一双秀臂轻轻捧起水杯,慢慢地抿了一口茶水。一旁的祥兴帝看着她喝茶的样子,越看越喜欢。

    “这茶确实很清香呢!”王子??冲着宸公主笑了笑。

    “是的呀!”宸公主看了看祥兴帝,问道,“皇弟弟怎么不喝呀?”

    祥兴帝看着王子??愣了神,听见宸公主喊他,才回过神,连忙端起茶杯,直接一饮而尽,笑道:“确实是好茶!”

    王子??看着他这样,心里是万分无语,品茶都是慢慢地回味,他怎么一饮而尽,真的是粗俗。

    “哎呀,你看你,这么实诚,你怎么一下全喝完了!”宸公主笑骂着对祥兴帝说道。

    祥兴帝有些尴尬,又有点莫名其妙,挠着头,问道:“不喝完难道还要留着?”

    宸公主嗔怪道:“你当是喝酒呀!”

    王子??一听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宸公主也跟着笑了出来。见他们笑,祥兴帝也不知为什么笑了出来。

    三个人正在那里说说笑笑,这时,甲士进来禀报祥兴帝讲经时间到了,翰林的先生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祥兴帝虽然有点不舍,还是有点分寸,向二人告了别,赶紧前往御书房。祥兴帝走了之后,两人继续聊着。

    “他每天都这么忙吗?”王子??有些好奇地问道。

    “是呀!皇弟弟他是个好皇帝,我听伺候他的奴才说,他呀,五更便起,起来赶紧批阅奏折,然后又去早朝,早朝后还得和一些大臣议政,最要命的那些折子,每天都是一大堆,他都是要一封封地批!”宸公主有点心疼弟弟,说道。

    王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皇帝也不容易呀,不过,他确实是个好皇帝!”

    “可不是,范阳山大捷、南北战争大捷,说句不敬祖宗的话,列祖列宗还没有谁能跟他相比呢!”宸公主也有些挺崇拜自己的弟弟。

    王子??点了点头对祥兴帝的印象也好了点。

    宸公主拉着她的手,问道:“我刚才看皇弟弟好像认识你,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王子??顿时语塞,本来想不讲,经不住宸公主一再恳求,她才把那天的事告诉她。

    “真的呀!”宸公主说道,“你还救了我皇弟弟一命呐!现在的歹人真是多,动不动就想行刺我皇弟弟。”

    王子??默默地听着。

    宸公主突然拽过她的手,看着她的手相,笑道:“妹妹的手相很不错嘛,是富贵命,只是,这”

    她的眉头皱了皱,看着她的手,继续说道:“这寿命线不是很长啊,你要注意身体呐!”

    王子??很淡然地笑道;“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义,就已经很满足了,也必要活太久啦!”接着,又问道:“宸姐姐还会看手相?”

    “可不是吗?我学过一点!”宸公主笑道。

    而祥兴帝正在御书房听着先生们谈经书教义,那先生谈到天道对于国运的影响,认为天道存在于天地间,为大势所趋,虽无形无影,但得天道者的天下。

    “先生说的天道是什么?”祥兴帝问道。

    “所谓天道,即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通俗来说,即是一种世人认同的文明,只有顺应这种文明,才是顺应天道!”翰林的先生谈论道。

    祥兴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天道之下,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才能统一六合”先生继续说道,“观如今的大势,因为缺少对文明的认同,分裂是在所难免,想要真正的一统,可不是一刀一剑的事,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文明的国度,只有真正的天道,才能让这样的时代走向一统。”

    祥兴帝心中有所领悟,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不仅仅是有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更是一个能够在文明上紧紧联系、有着紧密的认同感的国家。

    “乱世之所以乱,根源是文明的混乱。”先生说道,“百姓没有道德的教化和礼制的约束,对文明没有统一的认可,就是已经失去了天道。”

    祥兴帝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战乱不断,百姓们整日流离失所,满地饿殍,只有休养生息,让百姓有了一点积蓄,文明的认同才能慢慢建立起来!”

    这时这片大陆的西南角,这里有一个强大的帝国—西南秦国,这是由西南族人为主建立的帝国,拥有辽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队。这个帝国在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兼并战争中,统一了周围的小国,正在虎视中部地区以及两河地区。

    “报!我方细作来报,杨国和姜国交战,姜国被围,几近亡国!”甲士冲进西南秦国的皇宫,汇报道。

    老皇帝秦太武帝没有作声,坐在一旁的太子南宫明站起身来,问甲士道:“那两河地区其他各国有何异动吗?”

    甲士禀报道:“其余各国均坐观成败,没有干预此事!”

    南宫明点了点头,让他下去了。

    太武帝开口说道:“这些国家都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他们都在等!那个新兴国家,清国,竟然也没参与进来!”

    南宫明说道:“我们要想入主天下,就必须走出西南地区,只有中部和两河乱起来,我们才有可趁之机!”

    太武帝点了点头,问道:“嗯,不错,明儿,你一向智谋过人,众兄弟就数你最聪明,你打算怎么办?”

    南宫明思考了一下,说道:“父皇可以利用姜杨两国的的战争,暗中帮助杨国,支持他统一两河地区,这样,势必激起杨国和各国的战争,尤其是清国,清国也断不会愿意看着杨国吞并两河流域。一旦大战拉开,我们便可趁虚而入,坐收渔利!”

    太武帝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南宫明是太武帝南宫昌的第六子,不仅生的明眸皓齿、风流倜傥,更是智谋过人,在众皇子中最为出色。同时,南宫明也极其擅长弓马骑射,武艺超群。打小的他就一直胸怀大志,想要一统六合,十五岁便进入议政殿,与其父南宫昌一同处理政务。如今的他,已经被看成是西南秦国唯一合适的继承人。

    南宫明刚走出皇宫,他的幕僚韩褚就告诉他,关于清国祥兴帝的一些陈年轶事已经全部收集好了。

    南宫明闻询,立即跟着韩褚进了编修史馆。

    两人一进去,那里的官员立即向南宫明行了礼,南宫明也不在意,让他赶紧跟自己讲一讲祥兴皇帝。

    “这个祥兴皇帝,是清国景皇帝的长子,后来,清国的惠皇帝逼迫景皇帝退位,连同他也一并被废了。但是,事有巧合,惠皇帝虽然励精图治,但是清国的两大家族之一徐氏家族却不认同惠皇帝,发动了京州事变,迎立这位废太子上位,也就是祥兴皇帝。这位祥兴皇帝虽然是被迎立的,但是他身后有精明的太后,在太后和他的那些个弟兄的帮助下,稳稳地坐在了龙座上。”那官员讲道。

    南宫明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年轻皇帝确实是运气不错,能力也不错,不然也不会连续在两次大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殿下所言不错!”官员点了点头,道,“这位皇帝满怀雄心壮志,十分地勤政,一直尝试着在革除弊政,推行富国强兵之策!”

    南宫明对韩褚说道:“这位皇帝不仅运气好,能力强,还很勤勉,可怕呀!”

    韩褚听了,说道:“是人的都有弱点,这位皇帝必然也有弱点!”

    说完,看了看那位官员。

    “这位皇帝别的都还好,就是疑心重。”那位官员继续说道,“在齐国战场打了胜仗的王宇,因为没有听从他的命令,这位皇帝起了疑心,立即解除了他在齐国战场的兵权!”

    南宫明说道:“他确实是个好皇帝,只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他一直没明白!不过,我还是很钦佩他,毕竟他和我一般大,能够让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韩褚也赞同地说道:“这位皇帝确实有他了不起的地方,有很多地方也值得太子爷您的借鉴。”

    “不过殿下,此人必然会成为我秦国统一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韩褚接着补充道,“我们必须尽快铲除,不能容他做大做强!”

    南宫明也同意这个道理,只是他明白两河不乱,他们的铁骑进不了两河。他们现在所做的,只有静静地等待战机。

    这里是姜国的都城,在杨文帝的诱敌深入的计策下,姜军倾巢出动,追击杨国军队,不幸被围住了。于是,两军展开了厮杀。

    姜国弱小,兵微将寡,被数万杨军围住,越战越难。杨国士兵仗着人数众多,都是几个人打一个姜国士兵,那些姜国士兵哪里抵抗得了,纷纷倒地。眼看着身边的士卒一个个地倒在了地上,姜国的国君发了疯的跟杨国士兵厮杀,一阵乱砍。那些杨国士兵也有些怯战了,对姜国国君围而不杀。

    姜国国君喘着粗气,满身的血迹,泛红的眼睛散发着杀气,看着四周的杨国士兵,大吼道:“来呀!杀!”

    士兵们当中偶尔有一两个大胆的冲上去,直接被姜国国君一把抓住,拦腰砍杀,其他的士兵更是不敢随便向前冲。

    这时,杨文帝杨朝对着姜国国君,大声说道:“寡人感叹您的英武,可是你打算死战到底吗?你若是这么做,一旦激怒了我手下的将士,难道就不怕他们屠城吗?”

    姜国国君一下子迟疑了,他回过头来,看着满目疮痍的都城,战火燃烧,狼烟四起,已成一片废墟,他仿佛能够看到城墙内那些四处奔走哭喊的百姓,看见倒在战火和血泊上的士卒,和那些哭喊着的孩子。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再打下去,会连累老百姓们的,他只是恨,弱国无强援,在姜国将灭亡之际,竟然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伸出援手。

    “不要伤害寡人的百姓,他们是无辜的!”他说完这一句,手起刀落,自刎在杨军面前。

    杨朝看着他倒下的身影,不禁深深感叹,一个国君为了自己的百姓,不惜牺牲自己,也不愧对他的身份,命令杨国士兵将他厚葬,允许姜国旧臣前来吊念,并履行承诺,善待姜国子民。

    杨国攻下姜国之后,乘胜北上,攻打梁国,并寄了一封战表给清国,要与清国会师于清国边境,其意思不言而喻,是说自己打完梁国,就要来打清国。

    祥兴帝接到战表,十分不高兴,对着众臣说道:“咱们不去招惹别人,别人自动找上门,‘欲与清军会师于贵国边境’,这分明就是在蔑视我国!”

    徐寅上奏道:“我国经过数年休整,加之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已经十分充裕,可以与杨国一战!”

    佟多伦也上奏道:“杨国欺我太甚,陛下宜提早加紧备战,准备足够的粮草军械,以图大战!”

    “可是,这出征将军,”祥兴帝将战表往案桌上一丢,问道,“诸位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老臣斗胆,推荐王宇为出征将军!”王泽上前奏明道。

    “王宇确实是个能征惯战的大将,只是”祥兴帝还是对王宇之前的事耿耿于怀,毕竟战场抗命对王命是莫大的羞辱,而且这也使得清国惹上了燕国,所以他很犹豫。

    佟多伦连忙反驳道:“王宇恃才傲世,经常不听皇命,这样的将军绝不可轻用!”

    祥兴帝叹了一口气,问道:“还有什么别的推举吗?”

    众臣也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有了王泽的前车之鉴,不敢随便推举将领。

    祥兴帝看着众人,突然笑道:“既然大家推举不出来,不如让朕找一个。”

    接着,他对自己身旁的文聘说道:“这样,朕打算让文聘你来做这个出征将军,你也跟着朕有些年头了,也读了不少兵书,是时候历练历练了!”

    文聘一听这话,高兴不已,连忙上前跪拜,抱拳道:“末将愿意率军击敌,不破敌军绝不回国!”

    祥兴帝点了点头,说道:“朕命你率军十万,康超和王腾作为你的副将,前往清国边境,务必全力歼敌,扬我国威!”

    文聘欣然领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