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皇舆 > 第八十一章 将倾 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

    我转首看过表哥,往日表哥极少入长辰宫,今日却同哥哥一并来了。而此前,向来是沈攸祯与哥哥同行。

    与我对视过,表哥忽而起身,“我是来看一看?i儿,他怕是不记得我了。”

    言毕,竟当真往内殿去了。

    他们都避言沈攸祯,他……我何敢奢求他原谅。

    良久,哥哥叹道,“这连日的劳心你也难免心气浮躁,请华太医制些进补的汤药用下也是好的。”他停一停,“有一句话我总想问你……”

    哥哥隐有犹疑之色,“哪怕只有两千人,你许密史金出京城当真不怕他借机谋变?”

    怕么?还有什么值得惊怕。

    衍明殿外夜色深浓,我推开窗,西沉的残月透过云雾洒下一抹阴郁,“密史金是我们留下的火种,何况,他反不起来。”

    渠丘於大举来袭,我想不到京里有谁是他的耳目,他进京后有多少人会依附他。有刘道业的先例在,我不得不防,何况那渠丘於岂是区区一个刘道业可较。

    密史金那里我却是最放心,随于密史金的步甲营是霍鄣留在京中的最精忠的战队,密史金若想以步甲营谋反,必会未及举事便已丧命。

    还有最重要的,李嗣儒不会真正将兵权全数交与密史金。若密史金入成州只自立为王便可活命,若称帝,李嗣儒断不会留他。

    表哥出了内殿笑摇着手,“?i儿睡得实,我没吵了他。”

    我送他二人出殿,哥哥再三叮嘱我请华袤来问过脉再离宫,我连连应了,道,“来前已请他看过,汤药也用过。还有一事,赵峥那边虽然守得紧,你还是要遣人去探一探。”

    哥哥面容一紧,“这几日我也想起他,只是渠丘於进京已近成定势,他又做得成什么?”

    “我不知。”我摇头叹道,“这些年他掀起过多少风浪,我总是怕有意料不到的人隐伏在暗处。”

    那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不信,却不知自己想到那一处时为何会那般惊惧。

    密史金出城后再无音讯,有人说他设伏为假,而是欲自立为帝,也有人笃定他是寻投霍鄣。只是这种声音片刻便被恐慌与纷乱掩盖,如泥牛入海无涟无漪。因为,急报已入京。

    陆廉率残部远离京城出辔峡道直奔江东求援,京城北东二向仅有成州军与残余长州军抵抗。

    只有四日,我们最多只有四日可筹谋。

    今日果然有人奏议迁都至易中,当即有多人附议。前朝两度因祸乱迁都,而我朝,却当真有人以避战祸为由迁去易中!

    丞相赵胥怒驳迁都更触柱身亡,周桓朝与沈攸祯阻不及,大悲大怒之下,周桓朝以圣旨传伍敬信入宣政殿,将奏议迁都诸人尽数去冠,监于长辰卫营中。

    王族的血涤去朝臣迁都妄议,而这位用血换来一时安定的孝明皇帝血脉,他这些年的痛苦我从不知晓。我敬他的忠烈,却不能在此时予他半分本应属于他的尊荣。

    入夜,急报入京。

    迎敌的四万上骁京军至辛岳,未及迎击和赫主军,便遇和赫一路前锋。

    四万上骁京军死战尽没,辛岳失守。同日,渠丘於分向辔峡道的和赫军于峪通关大战,峪通关失守。当夜,武平失守。

    四万精锐,兵甲劲利,竟未遇主军便尽没!那领兵的严光右曾数度随军北征,智谋与忠勇皆备,当年他为前锋马踏查兰王旃帐,可这一次,他竟败得如此彻底!

    而陆廉,他竟未留于峪通关与守军同抗敌!陆廉一路败逃,将可困战和赫的峪通关拱手让与渠丘於!

    但详尽战报未有入京,我并不能知战败的根由。而另一方的成州军已挡不住自阙墉关南下的和赫军,朝内虽然仍是主战者居上,可此时也只是空有必胜之信念却无可力挽狂澜的决策,仅凭京师之三万军与和赫对抗,已近于以指绕沸。

    峪通关失守,京城只余太昭山的武应关一道防御。京城的兵力半数集于太昭山,那是京城最后的屏障,如若失守,京城便如初生婴孩般赤身于和赫人面前,再无抵抗之力。

    此时的向令史身上有四万将士的血,以四万大军迎敌虽仅非他一人之令,可他是中尉,他要对此大败背负首责。

    向令史已难撑战局,幸好,此时京师中还有一个周桓朝深谙兵法,除却他,我再也找不到更可信任的人。

    霍鄣身边最得力的四员大将中,冯霈、陆廉与安广固早已外放,而单膝跪在眼前的这人,已经是京师内仅位于霍鄣之下的权臣。

    我清浅一笑,“成桁,以你今时今日的权位,已不必对我行此大礼。”

    他这样聪明,自然明白我此时见他的用意,一旦将守城的重任交给他,我便是将江北也托付到他手中了。

    他深深俯身,声音也低沉了下去,“臣惶恐。”

    他定定地直跪在我面前,恭谨一如往日。

    “成桁,”我淡淡摇头,“你已是御史大夫,朝廷丞相虚权多年,你虽无相名却早已有相权,汪溥亦不及你,你实无须这样谦恭。”

    他终于抬起头,面容隐有赧色。

    一时记不起是多久之前,上平城中一个从未独率大军抗敌的低位将军接过守城大任,没有震惊与推拒。

    他一双薄唇微抿着,只淡然垂首,“臣蒙王信重忝居御史大夫之位不敢忘恩,臣愿与汪溥比肩,不欲相。”

    俯身将手扶在他的臂下,“成桁,你且起来,我有话对你说。”

    他却并不站起,只直起身,目光依旧低垂,“但凭王妃吩咐。”

    前次见他还是他与沈攸祯和哥哥将北境第一道战报送入王府的那日,不过几日的光景,他的脸颊也已瘦削下去,我将手抽回拢在袖中,“如今中尉受困,你可愿担起大任?”

    “臣领命。”

    他决然回应,没有半分犹豫。

    我蓦地闭了眼,咬紧了牙关一字一句,“周桓朝,你即刻传命向令史,若和赫兵至京城,他死守直到各州勤王援军,”我深深吸一口气,“即使是玉石俱焚,也断不许和赫人的刀触及城墙!”

    他的肩头大震,遽然抬起头。

    眼前这副身躯已然僵直如石刻,而他亦已是我此时最后的希望所在。中土对和赫并非没有以少胜多的先例,若能抵挡几日,若能将和赫人挡回,中土便不会沦丧渠丘於之手。

    我忽然后悔此前种种谋划,若是从一开始就当真存着必胜之念,我们会不会赢?可是,便是我们那时便有必胜之念,而我们无一人熟知兵法,仅有信念却不会领战,又如何去战胜强敌。

    还好,还有向令史,还有眼前的周桓朝。

    他应声稽首,额头撞击在手背分明无声,可我的心跳也随那一击顿了一顿。连迁都都议起了,仅有我们存着必胜之念又有何用。

    “成桁,”我缓缓道,“朝堂的平稳少不得你,此前我也原本无意劳烦你。可向令史虽有大将之才,目下亦已难以支撑大局,军中还是惟能仰仗你了。”

    闭目压下心口的翻涌,我此时能信赖的只有他能够以十余年积下的威望稳定军心战胜敌寇。

    我扶他起身,“王既将右符交与他,你若夺符,便会沾染夺军的恶名。但他性情粗豪,若他战策有误,你务当引他入正途。”

    他的唇角抿成一线,不过顷刻间,已郑重出声,“是。”

    我直身端坐,静看着周桓朝背影消失于灼烈日光中,心内忽然惶惶。和赫大举来袭之下,京城的兵力究竟能抵抗几日?向令史当真是能与他比肩的大将之才么?周桓朝,他能否支撑起这将倾的江山?

    后园里,成荫绿柳遮去了太半炽热的日光。

    我曾说这园子夏日里连偷凉之处也没有,次年霍鄣便移植了五株龙须柳在西南墙下。不过几年的光景,五株柳已是枝叶繁茂,柳枝交织成盖,我每每卧于树下憩,醒来时总觉得心神清爽。

    合衣倚在树下,抱着膝竭力想将自己隐入树荫,可透叶而出的一缕日光落在手臂上竟如火灼。

    五脏六腹似置于沸水中,随着无序的热浪沉浮,又似被万千细针密密刺进最深最痛之处。我再忍不住,抽出挂在树后的匕首猛刺入树身。

    那匕首本是我先年一时兴起要割柳枝的,挂在树后数年不用早已锈钝了,每一次挥下都震的手掌生生发麻。

    手上的力道不稳,匕首一路滑下,手腕擦出一片血痕。

    胸中只剩下难以平抑的燥烦,那片血痕竟无半分疼痛。

    四万精锐,四万精锐竟那么快那么轻易的被尽灭!我竟将亲眼见大漠的烈烈西风摧毁京城的池柳飞花,摧毁我们的家国!

    我再站立不住,倾身瘫在树下。

    胸口似有巨石重重压着,每一次起伏都要耗尽毕生的气力,脑中轰鸣乱成一团,辨不清杂乱的心跳是来自身体还是额角。

    我缓缓闭上眼,无力喘息,便无须费力去喘息了吧。

    神思游离不知何往,只觉周遭尽是白茫茫一片,无人,无物,无声。

    虚空中,似有一个身影骤然现于眼前,我猛地清醒,许是太过用力,不过是一睁眼,竟是眩晕了片刻。

    抬头望,日光已偏西。撑地坐起,我举了手臂挡去日光,却见连袖口也沾上了青绿的草泥。

    罢了,罢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