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 七十三.连环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433

    眼前,落照如血。

    后晌,印西桥叔侄俩来到了城西南角永平坊拐角。对面就是徐氏牛场、京城最大也是最兴旺的一家养牛场。只要横过大景耀门大道、沿着坊道朝西再走个三五十步,就是他此次京城之旅的唯一可靠落脚地、表弟徐通家的大门。

    可印西桥还是把脚给顿住了。

    本来这叔侄俩大可长驱直入,因为印西桥自小就跟这表弟特别好,两家一直来往密切。近几年,印西桥还有意请他的一个在长安县衙做事的朋友关照过他。

    眼下,机警的印西桥经过祈福桥头这一场惊吓,更不敢大意。他还是先来到养牛场东北面、紧挨着景耀门大道的一座叫“长泰寺”的小寺院,要先在这里探一探养牛场内外的动静。

    这是京城无数小寺院中的一个。

    早年他到表弟徐通家玩,常跟他一起到寺里转悠,还曾爬上那寺里的一座七层宝塔玩耍。

    如今远远瞧去,那塔竟是茅草丛生、破败不堪。

    叔侄俩进得寺院时,正是和尚准备做晚课的时候。林木葱郁的屋舍间,时有一两个和尚在走动。知客僧闻讯有人造访,忙不叠叠地从林子深处赶了过来。

    印西桥叔侄跨进大雄宝殿,攒了一把香,拜过菩萨,又以李宝的名义大大地施舍了一笔钱,用来修缮已经颓坏的宝塔。知客僧很高兴。尤其是听说印西桥在着一带有好几家亲戚,早年爬上塔玩过。随后就陪他俩先来到宝塔前。他一面吩咐寺里的小弥洒给他俩把茶送上塔顶的客床,一面准备陪他俩登塔观光。

    印西桥赶紧谢绝了。

    于是和尚施了个礼,后自顾做晚课去了。

    瞧和尚走远了,这叔侄俩拾级而上,来到顶层面西的一角。此时,夕阳正一步步往下掉,还剩了半个铜镜大小、浑浑浊浊的。从这儿瞧去,整个养牛场一目了然。

    这徐家经营养牛场已两三代了,在京城颇有名。

    平日登门来给牛配种、瞧病或请他家的兽医给母牛接生的乡亲络绎不绝。

    如今虽然是在新年里,也应该还有零星的客户找到这儿讨教或拜年的。

    奇怪的是,此时这儿却院门大敞。

    整个院落人迹全无、一片死寂。

    434

    此时,院门前有了动静。

    远处有一位老婆子牵了头小牛,朝养牛场这边走来。这婆婆到得院门前,把牛喝住。正要进门,就见对面巷子里掠出一个剽悍的中年汉子。只见他侧了身子、让过这老婆子和她的宝贝牛娃儿,大步跨进院门。

    此人朝前走了几步,随后突然转过身来,朝那老人扬了扬手,让她赶快走人。

    这人是谁?印西桥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还是没认出来,于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以往到了这儿,总有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尽管也有十来年没进这扇大门了,想象这院子里总该是生气盎然、温润可亲哩。

    印西桥扭过头来,征求印镇的看法。

    印镇会意地把头一点,没说话。

    就在此时,寺里的小弥洒双手托了个放了两盏茶、一叠热毛巾的食盘,攀上塔顶。他恭恭敬敬地把食盘放在客床上,垂手侍立在一旁。

    印西桥一撩棉袍、坐下身子,把他唤到跟前,指了指西边空荡荡无人迹的院落,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摇摇头,苦起脸来。

    印西桥心里一惊。他一下便明白他的意思,也摇摇头、淡淡一笑。

    小弥洒给他俩施了个合十礼、

    转身离去。

    435

    印西桥无语。

    这俩人喝茶的只管喝茶,看天的只管看天,谁也不说话。转眼间,小半个时辰过去。眼见夕阳一步步掉下西边的山后去了。

    此刻已是傍晚时分。

    寺庙山门外,就是景耀门大道。街口的行人多了起来。瞧着这大街上如海潮般来来去去的人流,印西桥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油然而生。眼下,陆申已死,表弟徐通家又呆不成,要在短短几天内与刘陵再碰头就很难很难了。即便他侥幸逃出长乐坡,可一旦来到人海茫茫的京城,到哪儿去找到他呢。况且他手里没了秘函,下一步该怎么办,印西桥心里很茫然。——他眼下要做的不是去徐通家,而是如何别让刘陵掉进人家设下的圈套。

    印西桥站起身来。

    他朝印镇使了个眼色,率先下得塔去。

    环视寺内寂然更甚。这叔侄俩望南逶迤而去。可就在抬腿跨出山门的当口,有人远远地把他俩唤住了。

    还是那刚才给他俩送茶水等物的小弥洒。

    只见他从后面一处僧舍旁转出,说是主持大和尚有请。印西桥转身瞧去,那僧舍门前,站了一个高挑个儿、骨瘦如柴老和尚,正双手合十庄重地施了个礼。

    印镇有点儿不耐烦了,冷着脸瞧过去。

    倒是印西桥好脾气,满脸带笑、慌忙还礼。那小弥洒对印西桥道:

    “施主,可否借一步说话。”

    印西桥朗声道:

    “不必了。李某还要赶路,大和尚有事尽管吩咐。”

    说罢便准备抬腿走人。

    436

    老主持笑道:

    “也好。请施主明日前晌一定来鄙寺。有一位客人要见一见您老。”

    印西桥一怔。

    他抬头又朝那老和尚瞧去。那主持大和尚的样儿挺宽厚,不象是有何歹意。而那位神秘的客人又会是谁?他首先想到的是刘陵。这一来,他不得不把赶紧出门的念头打消,翻身上前一步道:

    “行。--不过,敢问大和尚,此人姓甚名谁?”

    “一位好心肠的老道人。”老和尚道。

    而老人说这番似乎并没用多大劲,传到印西桥这儿却是内力十足、绵绵不绝,震得他耳膜有点儿疼。

    他赶紧提起一股真气,充添住腔中的空虚。

    此时,他才感觉那老和尚对他言语间流露出的不耐和怠慢颇为不满。于是他垂头恭恭敬敬地道了声“谢”,又行了个合十礼。这才转身跨出山门。

    他自顾走到街头,却又不禁回过头,朝破败的山门瞧去。

    心里却一直在想那,那老道是否就是桥头的给他俩援手的那位?

    如果是,他又是哪方神圣?

    437

    印氏叔侄徜徉街头、三进两徘徊。

    眼见天悠悠地黑了下来。

    他想,看来也只能到明日再说了。

    此时,印西桥第一要做的,是给他叔侄俩找一个安全的歇脚的地方。就在这当口,就听见街对面有个走方郎中模样的中年人在大声地与一老一小俩卖泥人的艺人讨价还价。这?q的身旁,赶巧就有一家名为“如意”的不起眼的小客栈。

    印西桥一下有了主意。

    他想,古人云“大隐隐于市”,看来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大街旁,倒也不失为一个极好的选择。

    把歇脚的地方选在寺庙附近,可以方便明日前晌回长泰寺会一会那客人。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刘陵一旦进城后,肯定会去养牛场找他叔侄俩。印西桥便于在此之前尽快找到并截住他。

    这么一想,印西桥朝印镇丢了个眼色,独自横穿过潮来潮往的人流,到了街对面。

    随后扭头静静地在印镇身前身后梭巡了几遍,没瞧出异常情况,这才暗示他从另一头与他汇合。

    叔侄俩重新聚到一块儿后,很快闪进街旁的“如意”客栈、挑了一间稍偏僻的客房歇下。

    直到这时,俩人才觉着累得慌。

    尤其是印镇,没等在暖榻席地坐定,早已是面如白帛、虚汗淋漓。

    于是,印西桥赶紧叫来店家伙计,请他弄一个大号羊肉火锅,外加十斤胡饼、一小坛南酒送来。

    火锅很快“突突”开了。

    印镇的脸,有了血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