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长夜曦光 > 第65章 北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快!快!快!”一位少校军官站在车队旁大声呼喊。

    伴随着他的呼喊声全副武装的军人们快速的跳上运兵车,首先满员的车辆一脚油门踩到了底,快速的开了出去。

    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越来越多的运兵车尾随而去。

    半小时不到,原本占地面积颇广的营地人去楼空,再也看不见一个军人的身影。

    柳如絮跟着医务处的人一起坐在运兵车上,他们旁边还坐了三营一连三排二班的战士们。

    就在四天前,复兴社六安分社主动联系了她,接头暗号是告诉卫兵她在李记绸缎庄定做的衣服做好了,请她来拿一下。

    此时25师上下氛围十分紧张,战事糜烂,内部抗战情绪高涨,整个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可以炸火的光冲天。

    甚至她所在的17军在大部队还奋战在江西“剿共”的战场上时,17军军长徐庭瑶就主动停战,向南京方面主动请战北上抗日。

    柳如絮敏锐的感觉到了145团上下的焦躁不安,想来整个25师也是如此。

    柳如絮踏进李记绸缎庄时发现前来接头的并不只有她一个人,另外出现在这里的十多人她没有一个认识的。

    这些人虽然都穿着便装,但柳如絮明白,这些人只怕与她相同,都是六安其他国民党部队中隶属于复兴社的特工。

    “所有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复兴社六安地区负责人紧绷着脸,目光阴沉。

    “今天叫大家来只有一件事。”复兴社六安负责人挨个扫视在座的各位,“我知道,你们在座的各位中有不少人所在的部队准备北上参加战斗。”

    “戴老板手谕!”复兴社六按负责人沉了声音。

    话音刚落,所有人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立正站好。

    “自这一刻起至战争结束,复兴社所有活动均以刺探日军情报打击日军有生力量为第一要务,所有防共剿共活动不得与此条命令相冲突,一切行动均以清除日军为先。复兴社内部特工,包括归属于各部队管辖的复兴社成员皆需遵守此条命令!”复兴社六安地区负责人声音冰冷,眼中带煞。

    “都清楚了吗?”他的声音中透出了铺天盖地的血腥味。

    “清楚!”所有人心中一凛,大声回答。

    “所有需要跟随部队北上的成员自离开六安起不再归属六安管辖,所有成员即刻静默等待所在地区复兴社唤醒!”复兴社六安负责人撑着桌子,声音中的冷意像把冰刀直直的刺进所有人的心里,“各位,此去热河务必竭心尽力,若是变节,下场如何想必不用我再多说。”

    “是!”所有成员严肃的答道。

    说完这些,这次的会议到此结束,柳如絮见复兴社六安负责人并没有要留她的意思,想来是戴笠并没有要他们给她带口信。

    既然没有特别要嘱咐的,那么戴笠在复兴社内部统一发布的命令同样也是要告诉她的命令。

    只是戴笠恐怕不会想到,他以为的战争结束并不是以热河沦陷为终点。

    东北三省包括热河只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的第一幕,而接下来等待着所有中国人的就是长达十二年艰苦卓绝的战斗。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这不切实际的幻想终于还是被日本人碾碎在战车之下,江山都要丢了,这时候无论谁的屁股在上面坐着已经不重要了。

    只有保住了江山,这屁股才有坐的地方不是?

    北上抗日的部队不止这一支,但17军作为先头部队日夜不停的行军,短短七天竟行军九百公里。

    柳如絮这七天除了下车吃饭外加解决个人问题之外就没下过运兵车,每天一睁眼就是运兵车的车顶,一闭眼就是运兵车发动机的轰鸣。

    同在一辆车的战士们开始时还交头接耳讨论着前方的战局,时间一久长途行军的疲倦让每个人都精神恹恹,每天说不了两句话。

    无论是在这个年代还是在后世,在军营里都是不常见到女人的,甚至有当兵两三年母猪赛美女的说法。

    所以当柳如絮所在的医务处出现在运兵车上时,坐在运兵车上的士兵们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起来,满眼的亮光让柳如絮几乎以为这车里开了二十几盏探照灯。

    仿佛饿狼看见肥肉似的眼神顿时就让医务处的姑娘们有些害怕,一个个畏畏缩缩的坐在车里。

    柳如絮踢了踢一个士兵的腿,示意他让出些地方,然后就抄着手靠在车厢上闭着眼睛把那些探寻的目光隔绝在外,眼不见心不烦。

    “柳护士。”赵点点挨着柳如絮,凑到她耳边压低了声音心中忐忑,“他们怎么都这么看我们,我有点害怕。”

    “没事,大战在前,他们不敢乱来。”柳如絮的眼睛掀开了条缝,不着痕迹的扫了眼车内,“更何况咱们处长还在这儿,这可是位少校,除非他们的脑袋现在就不想要了。”

    “他们啊就是太久没见女人了。”张芳拢了下头发,一双眼中带着媚意,连声音都转了几道弯,掩着嘴笑道,“到了前面让他们去花楼转一圈,出来保证生龙活虎。”

    “你别瞎说!”任雪扯了下张芳低声劝到。

    “都省点力气吧,这会儿笑的开心,到了前线有你们哭的时候。”柳如絮听着几人吵吵闹闹有些心烦,便打断了这不着边际的话。

    “是,柳长官。”张芳拖着长音不情愿的闭上了嘴。

    3月4日,17军到达北平。

    同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弃地逃走,热河省会承德沦陷。

    柳如絮走在街上看着颇具年代感的北平心中生出些惆怅的意味,曾几何时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高楼大厦直冲天际。

    而现在的北平,除了空荡荡的紫禁城和各色城门之外,再也看不出熟悉的影子。

    柳如絮突然觉得异常孤单,她与这个时代似乎格格不入。

    建国门外东三环内临近国贸大厦,那里曾是她的家。

    但现在,本应该是她家的地方却是空荡荡的荒野。

    她熟悉的胡同,她从小走到大的街道,胡同口从小吃到大的煎饼果子,看着她从小长到大的老街坊现在都不复存在。

    耳边充斥着的不是汽车的鸣笛,而是百姓们把他们冠以“南军”的名号好奇的议论。

    “他们会守得住吧?”

    “一定会守的住的,都打到京城来了,那哪儿行。”

    百姓们看着街上排着队走过的士兵们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希望和疑虑。

    短短几日他们见了太多的军队从这里奔赴前线,这无疑给压抑的北平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柳如絮长出口气,虽然这不是她所熟悉的北京,但到底仍然是北京。

    不管在这什么时代,这里都是她的家,她的祖国,她的根。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这一战都必须全力以赴,即使她知道是必败之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