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送你一支千年妙笔 > 第3章 关于梦笔生花的历史传说与典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先说说生花妙笔的第一种形式梦笔神授。

    说起梦笔神授的历史传说与典故,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纪少瑜、江淹、李白、神笔马良等等。

    1纪少瑜梦笔生花的故事

    我国关于生花妙笔的记载,最早的要数南朝的纪少瑜了。他是个很有名的文士,相传他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天上的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当时著名的文人陆邮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本传》:纪少瑜,字幼场,秣陵(今南京)人。本姓吴,养于纪氏,因而命族。尝梦陆尽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少瑜美容貌,工藁草。到溉曰:“此人有大才而无贵仕。”后除武陵王记室参军。

    这也是“梦笔生花”一词最早的来源

    南宋著名词人和书法家张孝祥的《鹧鸪天》里就这个典故曾写道:“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2江淹梦得五色笔的故事

    江郎才尽,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句成语。它说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作家江淹的故事。江淹早年曾写过不少感人的诗赋。他的作品有《恨赋》和《别赋》很有名气。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梦中有人给了他一只五色笔,从此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但官至光禄大夫后,他去宣城游玩时,在冶亭梦中见到郭璞,郭璞说五色笔是他的,向他讨要,江淹把五色笔归还了他,从此他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了。以后就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他的故事历史上都有记载。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这句成语是指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这个成语比喻才思减退。

    3王?“大笔如椽”的故事

    东晋时期,宰相王导的孙子王?,20岁就被大司马桓温聘为办公室主任的官职。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大笔,粗大的像架在房梁上的椽子那么大。他被梦给惊醒了,马上告诉家里人说:我的这支大手笔又要被派上新的用场了。不久孝武帝去世,他被派去写讣告、哀文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他做得很出色,博得大家一致好评。从此就有了“大笔如椽”这个成语,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

    4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

    妙笔生花的故事,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李白了,更是妇孺皆知。说是李白一天深夜在睡意朦胧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仙山。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正在这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样。李白心想:“若能得此笔,以地为砚,蘸海水为墨,以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哇。”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那支生花笔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不觉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李白梦醒之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一见这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据传说,自从李白见到“梦笔生花”后,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李白妙笔生花的故事最早收录在我国五代时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中:“李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也有记载:“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李白长大后,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创作了一千多首诗歌,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42岁那年李白奉召入京,诗人、太子傅贺知章接待了他,李白献上一首《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听了说“此诗可以惊天地”。李白又献上第二首《乌栖曲》,贺知章听了说“此诗可以泣鬼神”。后来就有了对李白“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评价。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供奉翰林学士,即皇帝的贴身文字秘书。

    5张元素的“奇梦”

    金代名医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今hb省y县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他在学医过程中,学得十分刻苦,废寝忘食,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异的梦。他梦见有神人用斧子、凿子将他的心窍打开了,然后放进去好几卷书,他看到其中有《内经主治备要》这本书。他惊醒后觉得心口很疼,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不敢告诉他人。但是,从此以后张元素心目洞彻,完全通晓了《黄帝内经》,再拿起笔来犹如神助,一连写了几卷书,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他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6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马良,是最为大家所熟悉和爱戴的人物。他是中国孩子善良、勤奋、刚强、正义的化身。不过他不是现实中的人物,他是作家洪汛涛笔下的童话人物。《神笔马良》是20世纪中国影响很广的童话故事,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中国明珠。它激励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带来了真善美,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神笔马良》讲得是穷孩子马良十分喜欢画画。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了,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就不见了。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来是个梦啊!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儿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叽叽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太好了,它能画物成真!”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锄头,他就给谁家画锄头;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在神笔马良之后,又出现了外国版的神笔马良,可以画蛋糕、风筝、时光隧道、武器等。还出现神笔、神笔王等一些小说。总之,它们与神笔马良的意思相近,都属于神笔马良故事的拓展延伸罢了。

    本章小结

    神笔马良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但是,它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共同的愿望与实践规律。为了写出好作品,可以说人人都企盼着能得到一只神笔,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彻夜不眠。但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又有几人曾梦笔神授呢?掐指算来,很少很少,概率很低。这些历史传说,往往都是非常个人化的,虚无缥缈,摸不着,看不见,无法传授于他人。就像佛教说的开悟一样,相互之间无法传递与继承。比如李白的生花妙笔不能送给杜甫,杜甫的生花妙笔也不能送给李白,就是他们自己的儿子孙子也无法得到它。我过去读这些生花妙笔的故事,也很感动,也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得到一支生花妙笔,也下过一番苦功夫,可惜夙愿一直未成。有时候又觉得这些传说是谈玄弄虚,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其实,我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属于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那一种。所谓梦笔神授,即在梦中获得一种无形力量的帮助罢了。就我个人来说,走梦笔神授这条路子,没有成功。但是,我国历史上确实流传着很多梦笔神授这样的历史故事,还有”梦中传法“、”梦中传技“、”梦中传武“、”梦中传经“、”梦中开智”等等。因此,我们不能否认梦笔神授这种客观现象的真实存在。后来,我听一位佛教高僧说,要想获得梦笔神授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每天上床睡觉之前,祈祷上天赐给我一支神笔吧,然后再去睡觉,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像李白一样在梦中得到一支生花妙笔。他还给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zj温州有个渔夫,不识字,每天给佛像磕头,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写诗高手;一个是闽北江乐县那里有位僧人,也不识字,也是每天给佛像磕头,后来也成了写诗高手,他写的诗从上下左右去念皆能成诗。到他那里拜访的许多文科专业的博士生、研究生看了他写的诗无不惊叹,称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再从现代量子力学的角度去看,爱出爱反,心诚则灵,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一层道理,再去追求梦笔神授就完全有可能把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变成今天的客观现实。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