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心随花开 > 第43章 群策群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43、群策群力

    教学楼竣工便可以建三大功能室。许家亮作主,村里出资打了两排图书架,装配图书时出了偏差,由于雨后路不好走,夏远贵、老高拖着板车去晚了。图书分完了,只得从其他学校均一点,远不能达标。高初飞将两人狗血淋头骂了顿,可骂能解决问题吗?怎么办?

    当时还是何直方任教委主任,高初飞找到何直方。何直方脸一沉:“谁叫你来晚的,自己买去!”

    “钱谁给?”高初飞有点气恼地问,指标不是分配好的,难道可以抢,心中着实不忿。

    “自己想办法!”何直方撂下一句话,出门了。

    高初飞回来与许家金等一合计,“买没钱!不行,就借!”

    许家金不解地问:“借?向谁借,还有什么时候借?”

    “我来联系其他乡镇小学,打个时间差,验收过的可以借;如果我们先验收,可以向后验收的借,及时还就行了。对啦,这事你和程庸负责!”高初飞说着出门了,撤换了负责人夏远贵和老高。

    检查通知来了,许家金、程庸拖车出门借书。出门时天气晴好,刚将书拖到许家圩,起了阵狂风,雨淅淅沥沥飘下。两人心中一紧,上不巴天,下不巴地,怎么办?书不能湿!只得拆个草垛将车盖上。程庸守在哪,将一个草把顶在头上。许家金一路小跑去借塑料布。不久许家金抱着塑料布回来,细致地将书严严裹住。

    泥滑路烂,拖车如牛耕田。汗水、雨水湿透衣衫,两人吃力拉车进门,瘫倒在走道上。老师们一见围来动手,将书整齐地码到书架上。王玄标口中“真经糟”的许家金病倒,在程庸的记忆中,许家金几乎没生过病,这是头一遭。

    多功能室要买大尺寸电视机和录放器材,可总务王玄标实在拿不出钱。高初飞开会商议,将任务分给老师们,想办法,连夜每人准备500元钱。老师们面面相觑,叫着苦,也不知高初飞是第几次借钱了!高初飞手一挥,不当家不知柴料贵,别说了,想办法去。老师们连夜凑了钱,第二天设备运回。老师们开了眼界,围住评头论足。高初飞把这些当成宝,甚至不要老师摸,只许程庸一人开关。

    “两基”中扫除青壮年文盲真难。扫盲干事尚贤将东方村名单递给程庸,程庸瞥了一眼头大了。近4000人口,青壮年文盲数近四分之一,大多是女性。江涵秋的妻子秦雯赫然在册。

    “怎么这么多?”程庸有点不相信,“弄错了吧。”

    “错,不会的,从派出所户籍上抄的。”尚贤撇撇嘴,不屑地斜了一眼。“不伙子,按分配的任务逐年完成吧!”

    扫盲教学安排在夜晚。夜幕降临,许家亮软硬兼施,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找来十几个妇女。她们进门带着刺鼻香水味,没带笔纸,手持鞋底、毛衣等手工活。她们很害羞,躲躲闪闪、扭扭捏捏,有的探脑一瞥,扭头就跑。许家亮守在大门前兜头拦截。费了好大力把她们哄着坐下。她们红着脸,依然说着、笑着,来掩饰心中的不安和害羞,无法正常上课。

    好久,害羞与胆怯慢慢褪去,终于静下来,程庸准备上课。突然有人大声问道:“你家有大椒种吗?”教室内顿时又骚乱了。

    “我家有,明天带给你。”

    “她家那种子不好,我家的好。”

    “你家好个鬼,除非你男人的种子好。”

    哄笑声一片,被取笑者不依不饶地找揶揄者,大声质疑着:“看我不撕了你的嘴,我男人种子好,你怎么知道的,该不是有一腿吧。”

    “哈哈……”笑声再起,假意扭打。有人加入战阵,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乱成一锅粥。

    程庸看着与母亲小不了多少的妇女们,无计可施,被这些荦话弄了个大红脸。

    于是程庸成了取笑对象:“程老师还是个孩子,不能毒害青少年。”

    “我不相信,在学校早和女同学那个了……”都快二十了,能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意思?脸一直红到脖子。

    “那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她们更来劲了:“你家大女快二十了吧,不如给让程老师‘那个’。这样就不用来上课了,直接在家教。”

    “看我不撕了你的臭嘴。”说着真的扑上来了。原来话中有话,程庸是不懂的,只得到教室外,让她们闹个够。

    好久她们才静下来。程庸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把本子发给她们。可没人写,纷纷要回家。有的说明天有事,得早早休息:有的干脆说写不来;有的早按纳不住起身就跑……见有人带头了,都匆匆而去。程庸面对空空的教室,好不沮丧。

    第二天找到高初飞,再也不愿意上课。高初飞对分工做了一些调整,王玄标和夏远贵负责扫盲,梅小云任扫盲教师。程庸和徐文青负责档案建设。

    负责扫盲工作,王玄标脑洞大开。从“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扫盲宣传口号中受到启发,实行包保。小手牵大手,一名学生包保一个扫盲对象,负责教识字,负责作业和学期测试。作业很快交上来,于是他又让学生批改。闹出了许多笑话,出现了元月32日、33日……还有就是除夕之夜,依然坚守在扫盲第一线。尚贤验收时,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是个好法子,可以推广,可不能放手不管,要加以指导。”王玄标坐在会议室角落里,冷笑不语。

    怎样应对扫盲测试,王玄标也有一套,他将哪些本来读过书,识过字,而户籍上却错定为文盲的摸清,来参与测试,次次通关,皆大欢喜。

    档案建设不是件轻松的事,有各种形式的登记表,还有统计表。表与表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旦一个数据出了问题,那得一处一处找。往往把人绕在数据中,需要仔细而头脑清晰。

    还有头疼的事便是动员辍学生入学。每学期开学总有学生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辍学。挨家挨户动员,有的实在家庭困难,便承诺不收任何费用,钱谁出,自然从老师微薄的工资中扣除;有的实在没兴趣,刚动员来,不几天又跑了,和老师打游击战;还有中途走的,就更难办了,不知所踪。郑奇父亲将郑奇接走,没打招呼,程庸写了几封信,如泥牛入海。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断地检查,从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县内查、交叉查、乡内查、省内预验收……来了一浪又一浪,不厌其烦。临近验收便是无休止的迎检培训,各路专家齐出动,纷纷支招:礼貌如“几十年未来过的亲戚”;小心应对,及时补位;设计路线,展示亮点;进入大成乡的各大路口安排人守候,及时传递消息……

    随着验收时间迫近,气氛骤然紧张。县、乡重视程度无以复加,不停地开调度会、推进会,在会上不断推出先进典型,请他们介绍经验,供大家借鉴。

    余良谋锐意创新,校园建设富有特色,成了争相效仿的典型,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大成教育成为“两基”验收中的亮点。

    一个晴朗的午后,验收如期而至,东方小学榜上有名。一名女干部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来了。女干部和蔼可亲,对乡村教师非常理解与尊重:“乡下条件一般,能坚守就值得敬重。”“想不到乡下还有这样的好学校!”

    东方小学验收结束。几天后高初飞到教委参加反馈会,回来兴奋地宣称:江涵秋刚从县里参加会议回来,大成乡“两基”国检以高分通过。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