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心随花开 > 第24章 情定今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24、情定今生

    快到寒假时,忽然听说陈卫要定婚。乍一听程庸有点不相信,不会吧,为了陈卫的事,高初飞费了不少力,才将陈卫与梅芍的事摆平,为这事高初飞在小村庄惹来不少非议与嘲讽。

    莫不是事情有了转机,还是到陈卫家去看看。陈卫父母脸露喜色。父母永远是这样,孩子有了归宿,算是完成了人生中一件大事,接下来的心愿就是盼望孩子们能和睦相处,添子添孙。

    “陈伯、陈妈,恭喜、恭喜啊!”程庸一进门就向陈卫父母道喜。

    “啊,小程来了。最近也不来看看。你这孩子下半年瘦了不少,听小卫说你教书可发狠了,也要注意身体。今天中午我做点好的给你吃,补一补。”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到程庸,陈母打心眼高兴。

    “程庸,你有多久没来过了。”陈伯自从认识程庸,就喜欢上了他,和他谈得来。老年人最爱谈那过去的事情,谈自己曾经的辉煌。可青年人往往不耐烦这些陈词滥调,可程庸就不同了。老人说时他会坐在那,静静地听,关键处询问一下,让话题持续,对老人工作中特殊表现,不时点赞一二,老人谈兴十足。

    陈伯早年抓壮丁,被迫参加国民党队伍。在淮海战役中头部中弹从死人堆里被俘。解放军不但安排他在蚌埠治疗,回来后还安排在粮食部门工作。由是他对共产党怀着特殊的感情,可为党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位执拗的老人希望儿子能把这份情感传承下去,对陈卫严格管教。陈卫有点稍稍出格的语言,流露对一些社会乱象的不满,他会毫不客气地训斥:“只要有人提拔了,你就说哪个人和谁有关系,总没有看到他做了哪些努力,你工作做好,自然有人欣赏你,重用你!”

    陈卫对此嗤之以鼻。其实用人难免有腐败现象,并不都是那么公平公正,沟通一下说说何妨。尤其是父子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吧。可陈卫一接话就短路,还有什么谈头,父子关系挺僵。这大概也是陈伯喜欢程庸的原因。

    “小卫这家伙,连我都保密,怎么就定下了?”程庸急切地问。

    “大热天你来的时候不是看到一个小男孩嘛,是那个男孩的姐姐。”陈母笑眯眯地说开了。

    原来陈卫在与梅芍接触前,对另一位姑娘有好感,不过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后来在周伟的鼓捣下虽然与梅芍见面,可怎么也忘不了那一见钟情的女孩,才有了那场几乎不可收场的闹剧。

    那女孩是他班上一位优秀学生的姐姐。事情还得从陈卫来小桥说起。

    陈卫在小桥教毕业班数学,丁文敬教语文。10名学生中有一个数学特别出色,那时奥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陈卫正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他将这名学生好好培养,假期将学生带回家,在做题中师生共享快乐。

    学生家长丁道模是个爽快人,见老师如此关爱孩子,得好好感谢。秋收后发出邀请,定于当晚做客家中,尽其所有招待。作陪者丁文敬、周伟等。如此美事,陈卫欣然前往,最初的想法是:家校有了深层接触,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培养孩子,说不定真能在奥赛中获得好成绩。

    陈卫与丁文敬、周伟等放学后来到丁道模家。他家中准备了丰盛菜肴,厨房内几个妇女忙得团团转。客人们悠闲地在堂屋中打牌说笑。

    突然一阵自行车铃响,一辆小“飞鸽”停院中。一妙龄少女轻盈地跳下,充满灵性活力。支车回首,一脸绯红,双眼顾盼生辉。见了客人娇羞地抿嘴一笑,堂屋一下亮堂起来。陈卫扭头一看呆住了,仿佛在那里见过,莫不是自己梦中所想、所见。

    “小陈,该你出牌了。”周伟真不解风情,催促陈卫出牌。陈卫才感到自己失态了。

    “姐姐,你回来了。”小男孩从屋中跑出来,扑到少女的怀中,双手抱着她的腰,头在姐姐身上不停地蹭着。

    “别闹了,家中怎么来了许多人,他们是谁啊?”少女拉着小男孩的手,小声地问。

    “是我的老师,爸请他们来家里做客。”小男孩小声地说道,心中有种自豪感。

    “哦,老师们好!”少女懂事地再次打招呼,低头快步走开。过门槛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回头瞥了一眼。陈卫心头一荡,蓦然回首,那一瞬间定格在心中。

    “是我哥的女儿丁林艳,现在农场商店上班。”房下人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此陈卫心中有个她。

    很快菜上桌,真的是尽其家中所有,鱼是中午从门口塘中网上的;清炖鸡是家养的,汤上一层黄油,香气四溢;红烧鹅掌是难得的珍品……家常菜也色香味俱全,堆满桌。丁文敬笑着说:“太客气了,叠在桌上,老大望不到老二。今天沾陈卫的光。”

    “来的都是客,别客气了。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丁道模端出一箱酒,一下打开了几瓶,实心实意地将众人酒杯斟满。“今天把丁校长和周主任放在后边,先敬陈老师一杯,话在酒中,先干了这杯。”说完仰头一口喝下。

    “对、对,老丁这头杯酒得先跟陈卫喝。”众人哄然叫好。

    “既然这么说,我也就不客气了,先干了这杯。”陈卫站起身将酒倒入口中,咦,这酒格外香。

    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杯酒喝下,也就宣布家宴正式开始,按照惯例先是礼节性地对喝。酒酣耳热,找着各种合理的,悖理的理由捉对喝。不过家宴众人还是注意影响,见好就收。陈卫喝酒当中不时向外打量,就是没见到刚才那姑娘,有点失意。

    陈卫到丁道模家更勤了,总想与心中的人儿相逢,不时还将孩子带到自己家中。程庸在暑假时到陈卫家中就见过这个孩子几次,头大大的,眼睛透着睿智,解题时那专注思考的神情着实让人欣赏。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男孩丁林平在县级奥赛中获奖了,这可是大成乡破天荒的事,给何直方露了脸。何直方总算对陈卫满意了一回,大会小会都提这事。

    在学生家跑多了,从他看丁林艳的眼神,丁林艳的父母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村庄中的人更在背后议论纷纷。“给了陈老师吧,别让媒人踩坏了门槛!”

    丁文敬登门,在堂屋中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老丁,你们夫妻俩坐,我也不拐弯抹角,你俩觉得陈卫么样?”

    夫妻俩彼此看了一眼,明白了丁文敬话中之意。“小陈老师确实不错。”丁道模觉得陈卫比较优秀,是好的人选。有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但得先听听妻子的意见。

    “这……孩子太小了,现在讲这事太早了。”母亲谈起女儿的事总有不舍,眼泪悄然滑落。她伸手擦了,即使她认为很般配,也找寻考虑的理由,“小陈老师是个好孩子,可两人的岁数相差比较大,不合适。”

    “差得也不是那么大,陈卫你们也接触了不少,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用我说了。”丁文敬继续说服。

    “陈卫可靠,有出息,是孩子们的事,可得听林艳的意见。”最后双方达成意见听孩子的。

    丁林艳在家中经常见到陈卫,她觉得陈卫脾气有点怪,说出话却幽默风趣,人也长得不错。又见他对弟弟如此照顾,弟弟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平时说话时总爱说我们陈老师怎样,我们陈老师说的,不断强化陈卫在她心中的形象。感觉一般不好也不坏,再加上少不更事,也就糊里糊涂地答应。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懵懵懂懂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丁林艳也不例外,于是双方开始单独交往。

    程庸寻思着,凡事欲速则不达,刚相识半年就谈婚论嫁,是不是太快了。不过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婚姻也需要双方细心经营。见好友有如此良缘,心中刚冒出的一点担心,很快被对朋友的良好祝愿挤得无处藏身。

    陈母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程庸与陈伯边吃边谈。陈伯谈的还是不停地唠叨自己的事,在粮站他如何智慧地处理各种数据。只要扯上陈卫婚事的话题,他要么不屑一顾,要么沉默不语,两位老人的关系并不和谐。

    腊月间陈卫来找程庸,按照乡下风俗得先有个定亲仪式,俗称“过门”。即女方兄弟姐妹正式到男方家中去看看,所以也有人说这种仪式叫“看家”。早晨男方送礼物到女方,得由男孩的兄弟挑上礼担。陈卫没兄弟,只好请程庸代劳。能为陈卫办事,求之不得,程庸欣然答应。

    陈卫说完就匆匆而走,他还得去“启媒”,就是和媒人商量事情,并表达拜托之意,乡下人言“两人话三人讲”,媒人一手托两家,责任重大。

    腊月初八,陈卫精心打扮了一番,青色的西服、白色的衬衫、红色的领带、紫色的羊毛衫、黑色的皮鞋……陈母把他的头发顺了又顺,衣服抚了又抚,皱纹舒展,脸上乐开了花。陈卫走出房门,众人眼前一亮,真帅气、洒脱。

    将礼物备齐,陈伯拿出一个清单:肉40斤、鱼20斤早已送出,担子一头是礼包,按照惯例一斤肉一个包,包是红、白糖;饼干、麻球等糕点;红枣、桂圆等干果,大概有60斤;另一头是烟酒,四条烟,两箱白酒,两箱红酒足有50斤,用红方巾盖上。临行前还绑上一对鸡,放在红方巾上。此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寓意什么?后来程庸从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找到答案,雁有四德,尤其忠于爱情,生死相许,可哪里能找到,概以鸡代之。

    陈卫、程庸、丁文敬与周伟四人从陈卫家出发。临出门陈伯每人塞了两包烟,反复交待要注意的事,怕女方家有意见,俗称“刷色”,是给颜色看的意思。即对男方准备的礼物、所行的礼数不满意或前期相关事意见不统一、主要亲戚有想法借机刁难。因此必须左思右想,把所有的细节考虑一遍又一遍,还让陈卫带上钱若干,以备不时之需,力争情到礼周。

    百来斤的担子轮流挑也不吃力,但到了门前得程庸挑,还得把放鸡的一头朝前。女方早已得知新郎来了,燃放烟花、鞭炮。在烟雾中有人接过担子,将四人迎进堂屋。

    堂屋与一般农村的家庭差不多,后边有高高的茶几,上面摆着茶具,茶叶和水瓶;上方是中堂,大都挂上寿星、伟人像、山水画、猛虎等。丁林艳家挂的是伟人像,两边墙壁上贴着山水画。堂屋中已经摆上了二张桌子,来了不少人。见客人来了,起身相迎,寒暄中请客人落座,早有人捧上茶。自始至终陈卫一个个亲切地称呼来人,不停地递着香烟,说客气话。

    很快厨房传来“吃茶”了,不是在喝茶吗?陪客者散去。程庸正在诧异间,早有人端着托盘,里面放着筷子与一大碗面条,这是茶么。

    “别问许多,快吃!”丁文敬见程庸不解的样子,忙催促着。程庸挑动面条,下面居然是鸡大腿,见丁文敬等不推辞,也就不客气开吃,味道真不赖。

    “吃茶”结束,就开早饭了。开饭前得排座次,俗称“扯席”,将来客按地位尊卑坐到相应的位置。不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嘛,谁也不多吃,那说明你情商太低。程庸曾看到一次村庄中排席的人把尊贵客人没排到首席,客人一见拂袖而去,从此不再来往。

    今天首席自然是陈卫,陈卫也不客气,对亲戚们大言不惭地宣称:“今天该我坐的,下次来我坐末席,给你们筛酒。”丁文敬是男方媒人坐上桌的二席。程庸是挑礼篮,身份等同于伴郎,坐了下桌的首席,周伟是女方的媒人坐下桌二席。按习惯、规矩来,没得争议。接下来就麻烦了,得一个一个地排。女孩奶奶家来人,女孩母亲家来人,女孩父亲的姑姑家来人,女孩姑姑家来人,来人的的辈份……主事的人都得头脑清晰,得罪哪方都不好交待。有的地方是娘家舅舅大,有的地方是姑姑大,称呼“姑奶奶”,都得熟悉当地风俗。

    好不容易排好了,没错,其乐融融,纷纷坐下,还有人发现自己坐的席位似乎占了别人上风,又站起扯一番,算没失礼,才落座。

    帮忙的人又上来了果盘,一般的果盘有七格,大概取“七(妻)子团圆”之意。无非花生、瓜子、麻球、饼干等,接着上了杯子和水瓶,香烟。酒司令按坐席的顺序倒上茶(红糖水),每人敬上两根烟(取喜事成双之意),招呼着吃干果、瓜子。厨房内又有人上来两盘染红的鸡蛋,每人一个盘中剩下两个拿回。不知出自何意?程庸看着这一切新奇,猜测着其中的寓意。各人将杯中的红糖水喝了几口,又倒了一轮便将水瓶收走。

    很快又有人出来将茶杯、果盘收走,开始吃饭。不用扯席了,先托上来酒杯,一瓶白酒与一瓶红酒,两包香烟。每人斟了一杯红酒,散上两支烟,就有菜上来。第一盘山芋粉圆子,取结缘之意;第二盘是鸡,取见机行事之意,事情办得不如意,亲属们见机行事;第三盘红烧肉。再上的是炒菜,就没有固定的顺序,共十八盘。菜摆在桌上的顺序亦有讲究,每一道菜都先放在首席客人前,然后按顺时针旋转,甚合后天八卦的方位,从震、巽到离、坤……传统文化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用而不知”。接着上了四种汤:红枣、桂圆、银耳、紫菜等,将菜盘叠起放汤。最后上的是鱼,不过是生鱼,上放红纸剪的双喜字。风俗称:过喜事不吃鱼,不知其意如何?

    菜齐了,主人得出来答谢,俗称“周席”。主事的人捧着托盘,内有酒与杯,丁道模从第一桌起,逐桌敬酒,口中说着同样的话:“菜不中吃,酒也不好,招待不周,大家就凑合着吃点喝点。”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众人起立回话,“客气了,酒办得好,菜也多,烧得也好吃”云云。有的也一饮而尽,有的礼节性的举杯还礼。

    程庸注意到红酒斟了两次后,就换了白酒,不过众人多是礼节性、象征性喝,觥筹交错,杯中酒不见减少。一是晨酒易昏头,二来今天的主角还有许多事,有差错同桌者也不好交待,插科打诨者也收敛了自己怪诞的言行。有来有住喝了四次,概取“喜事成双”和“事事如意”之意。

    “周席”后才能吃饭,不吃饭也可离席到院中喝茶。丁文敬与程庸吃了大碗面条与鸡腿,喝了几杯酒,就来到院中,与众人有一搭没一搭地东扯扯西拉拉,没主题说到哪算到哪。与熟人打打招呼,问候一下,如此而已。

    第二批客人入席,新郎方可启程回家。屋内早有人将礼担挑出,给了程庸一个红包,挑担人礼金,不得拒收。留下周伟,因他是女方媒人,得陪女方众姐妹一道到男方。

    陈卫、丁文敬与程庸在送行鞭炮中起程,程庸依旧挑担,担中有“回箩”,到陈卫家才知道:回了糕,意为糕(高)来糕(高)去,饼干(品官)将来有了儿女有官有品,真有趣。一对鸡儿也带回。据说这对鸡一定要养够年份放生,是不是过了七年之痒?没人知道。

    陈母、陈伯也换上了喜庆的衣服,招呼着客人。见陈卫等回来,陈母欢天喜地地念着:阿弥陀佛,亲戚真好,一块石头总算落地。陈伯正张罗着,作着各种准备,家中帮忙者出出进进,煞是热闹,忙中有序。

    茶喝淡了又泡,如此几遭,见时间差不多了,派人去守望。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真是急人!陈卫有点不耐烦了,埋怨道:“不来就算啦,叫许多人等。”陈母有毛巾甩了一下,欲打他:“你对人家好一点,肯定有事啊。”丁文敬胸有成竹:“陈老师等不及了,没关系,十二点前一定到。”这也是乡下的规矩,等吧。

    差一刻就十二点了,望风的人来报:来了,从湖脚下上来的。那不拐了一个大弯路吗?丁文敬微笑道:“这你又不懂了,这叫兜水上,周伟懂的。”什么“兜水”?就是从家所在的位置的下方逆水而上,预示着财源广进,此风俗真有点怪诞。

    果然湖下方一群穿红着绿的人走过来了。是的,是的,有人高声地叫着,快准备鞭炮,麻利地撕扯包装;还不着急,慢慢拆,可别弄断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着红色风衣的少女,身材窈窕,头发披散随风飘逸,遮住了眼睛用手拂了拂,脚穿高跟鞋,在小路上小心地选择落点,趔趄而行。渐见打头的女孩,面目清秀,眉如柳叶、眼如点漆、鼻如凝脂、唇如丹珠、下巴圆润。犹如《登徒子好色赋》中邻家之女。神态却显得高冷,与陈卫倨傲、洒脱、特立独行的性格实在不般配,程庸一见有点不祥的预感。

    众人簇拥着来客进入陈卫房中,厨房的妇女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拥进房间来看新人;帮忙的男人们也伸头探脑,不时瞧瞧四周怕自己的老婆见了笑话。女人们最会说话:“真像画上的人哎,太齐整了”、“真标致,小卫真有福气,娶到这样的女孩,啧、啧”、“二老,娶这样的媳妇,是几世修来的”、“把全屋的媳妇都比下去了”……男人们有的在偷偷咽口水,真失态;有的暗暗后悔早生了几十年,青春不再,没有这样的机缘了;有的在心里与老婆年轻时模样相比较……百人百态。

    客人们都到齐了,一切程序开始运转,“吃茶”时丁林艳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时将头发挽起,耳环摇曳生光,风衣脱出,换件月色线衣,身材更显玲珑,脸上依旧冷冷的,难寻一丝喜色,低头不语,也不知心想谁。

    接着吃饭,刚吃完饭丁林艳就要求回家。陈母真诚挽留:“林艳,再坐一会儿,待会叫小卫送你回去……”众人纷纷,也不知回答没回答,打头离去。陈卫跟在后面,鞭炮的浓烟中只见她们飘然而去的背影。

    陈母待众人走后,悄悄地问:“孩子么样啊?也不改口叫一声。”陈伯没吭声。

    “是不是红包少了?”

    “每个人都够我一月工资了,还嫌少。”陈伯没好气地说,他最看不惯这些。两位老人心中打着闷葫芦,可还得准备明天的事情。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磬儿的声音,是算命先生来了。“恭喜、恭喜,出门人讨一杯水解解渴。”

    陈母赶紧洗杯沏茶,端到先生手中:“今天是我儿子大喜的日子,看来先生还没吃饭,就随便吃点吧。”

    “那就叨扰了。”先生也不客气,摸索着坐到桌上,筷子胡乱地夹菜,吃得大快朵颐。

    酒足饭饱,众人忙碌了半天终于闲下来,于是都围拢来听算命先生胡吹。

    “先生命真算得准吗?”对这样的弱智问题,先生是不屑回答的。

    “上次你说的那个牛家孩子改名后真的考取了。”这话先生爱听。

    “那还用说,你想姓牛,却到井河高中去读书,难道不知道水牛掉进井中,有劲使不上。于是我让他跟他妈妈姓李,改名叫李飞,你看这一改不就成了吗。”算命先生吹嘘自己成功的案例。

    “怎么改了名字,就考取了?”

    “这你就不懂了,现在不讲信息理论吗,改名后就接受了不同的信息,而这信息当然是高考的题目。”居然与现代信息理论链接了,真是与时俱进。

    “可潘家的那个孩子也改名,却考了那么多年都没考取?”有人发难。

    先生空洞的眼睛朝他瞪了一眼:“他没接受到高考信息。”原来频道没对上。

    “给小卫算一下,看他准不准,不过大家不要出声,让他说。”房下人人提议,见先生吃了人家的饭,干脆叫他算下,算扯平。

    “那就请先生算一下,钱是一定要给的。”陈母因媳妇今天的表现不合意,算下,说不定真能找到原因。

    “男命是哪一年?……”先生问生辰八字,是四柱命理算法。

    “65年,属小龙……”

    “哦!”先生煞有介事地伸出手,指头一屈一伸,口中念念有词。什么五岁行运,什么多命多金,缺命缺金,多命比金子多十分,接着讲十岁怎样,十五岁怎样……说得都是少年儿童一些共性的事儿。不过接下来的话确实有点惊世骇俗。“这个男命,出世时头上应该有个紫色的胎记,否则打死人,吃牢饭了。”

    “啊!”陈母惊叫一声,这声惊叫无异证实先生所说之言不虚。

    “女命是哪一年?……”

    “74年,属虎的……”

    “啊!”轮到先生和看热闹的人惊叫了。看过《玉匣记》的都知道一首不宜婚配的歌诀:“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

    不过到底是吃百家饭的男先生马上问:“女命是白天出生,还是黑夜?”

    “白天是坐山虎,不凶,黑夜是行山虎就太凶了。”所有人长嘘一口气。

    “请问先生他们后来的日子会怎样?”有了前面石破天惊的断言,陈母有点忧心忡忡,小心地问道。

    “春风夜月卧金帐,当庭沽酒惹灾殃。莫道富人销金窟,却是穷人觅食乡。”先生口占一绝,大笑三声而去,似有仙风道骨。

    这让程庸惊异了,这似诗似偈的四句话中后两句,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写当年春风十里扬州的风月场的事,难道陈卫或丁林艳后来的命运会是这样,不会的,绝对是不会的。借口学校有事,匆匆而去。

    第二天要接新亲家,丁林艳的父母,同样忙一天。陈卫要丁林艳来,可她没答应。第三天本来应该丁林艳来接陈卫的父母,可她没来。陈伯生气也没去,“过门”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