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心随花开 > 第16章 蜗角之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6、蜗角之争

    有人说真正人才像装在布袋中的锥子,早迟总会出头的。高初飞是教育上的人才,自然出头了。由于他在升学考试中的突出表现,也因他慢慢收敛了锋芒,变得沉稳、成熟,过去的一切毕竟过去了。何直方也无话可说,再加上已成功主持中心小学工作的江涵秋努力,高初飞荣升南湖小学校长。三年后来到他的家乡东方小学。不过何直方总刻意找些机会来挫挫高初飞锐气,顺便敲打一下江涵秋。

    在例行工作检查中,何直方总要找一找高初飞麻烦,高初飞总是小心翼翼地工作,尤其重视初中升学率。俗话说:一白遮三丑。每年高初飞都亲自教毕业班数学,学校每年初中升学率均高居榜首。压力变动力,何直方的高压统治,竟成就了高初飞。高初飞在大成乡教育界成了佼佼者,可谓名利双收。

    不过高初飞在暗地里下过套,一次何直方来检查工作。高初飞显得特别客气,叫来许家亮作陪。许家亮原是民师,与许家金是房下弟兄,后来见村干比民师好,就找人改了行,当起了干部。身份虽变了,可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与何直方也比较熟。就在何直方来大成时,他想脚踏两只船,保留民师资格不变。可何直方没答应,心中总有点不爽,总想找个机会达成心愿。只要何直方来校,他准参加,且敬酒最勤。

    这天许家亮和学校老师轮番劝酒,最绝的是爱捉弄人的王玄标,总晃动瓶底的酒:“何主任,就这一点了把它喝掉吧,还留着烂瓶底啊。”可一旦酒斟完,马上从另一瓶中倒下那么点点。于是在“就喝完这么多”的劝酒声中,喝完了若干瓶,人人皆醉,坐中谁多,自然是何直方。回来的路上,腹中翻腾,总觉内急,找不到厕所就近解决。

    何直方本来形象就够土,如一位历经风霜的老农。初到大成乡中心小学时,由于不认识,他坐在北塘小学办公室中,竟没一位老师上前打招呼。等杨春方回来才知是新来的领导。如此怠慢,杨春方很生气地责骂这群没礼貌的老师。有人讪笑:“那么怪样子,又很严肃,以为是个牛贩子。”

    今天那酒醉猥琐的样子,见者纷纷指指点点,把轻视、厌恶写在脸上。小孩子们可就不顾情面了,高叫着:快来看,那个人是孬子,孬子来了会打人的,快跑啊。“孬子”在大成乡有两重意思,一是对儿女的昵称,一是对行为异端者刻薄的称谓。何直方自然知道称呼他的是后者,酒醒后心知肚明遭了高初飞暗算,可又不好发怒,师出无名。只有在工作上对高初飞提出更高、更细致要求,有时苛刻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一次检查工作时,何直方指着教室前方国旗突然发问:“高校长,你这国旗做得不规范。”需要说明的是:当年教室内悬挂的国旗都是老师们手工制作,比例不太准确。

    “不会吧,那是辅导员程庸根据书上材料作的。”高初飞忙辩解,他也知道有一定比例要求,具体是多少不那么明晰。

    “你给我讲一下国旗有哪些比例要求。”何直方不紧不慢地问道。

    “这、这……”高初飞仓促中一时语塞。

    何直方黑脸拉得老长,比平时更黑,以教训的口吻说道:“这都不知道,我告诉你。”说着从简易公文包中掏出一本《辅导员》杂志,用手敲了敲。“我也不清楚,正好这本杂志上有,年轻人不学习是不行的,书就在手边都不学!”显然有备而来,终于找机会在众人面前将高初飞训斥一顿,同时也是借机敲打在场的江涵秋,让两个不知趣的家伙难堪一回。

    何直方与高初飞争斗其本质是何直方与江涵秋争斗,双方顾忌面子,多半是暗流涌动。时间久了,双方失去耐心,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在许多公开场合正面冲突。

    教育体制的变换是这场旷日持久争斗的导火索,也是教育行政化的滥觞,算而今还在教育上久久徘徊。

    乡镇教育原来由乡镇任命的教育干事行使人事管理权,中心小学为业务部门,只管业务上的事儿,说到底就是教育教学那点事。职责单纯而重要,工作目标明确。何直方当年任命为大成中心小学校长,到大成工作。他之所以看上江涵秋有多层关系,江涵秋祖上与何直方家族有姻亲关系。江涵秋年轻工作有干劲,人也生得体面,有领导派头。江涵秋在何直方栽培下成长较快,先后任东方小学教导主任、校长,后参加考试入师范进修。

    后来因“两基”建设,各乡镇成立乡镇教育委员会。何直方担任乡教委主任兼校长。江涵秋从师范毕业,踌躇满志,自认是大成心小学校长不二人选。可事与愿违只批了中心小学业务负责人,其中透着微妙,也为后来纷争埋下隐患。

    共事两三年,最初只是在办学理念上有分歧,后由于权责上的纷纷扰扰,何直方与江涵秋之间有了矛盾。开始只是在心里打鼓,觉得憋屈。由于何直方总在公开场合对江涵秋发言持反对意见,压制江涵秋,弄得江涵秋在领导、下属面前好没面子。次数多了江涵秋不再顾忌,也公开抵制何直方一些不太高明说法,渐渐地矛盾从暗处走向公开。

    那时学生很多,而初中入学率总是维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为了一个个升学名额,加班加点地教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备战高考。许多高考前动员会上动员讲话,在小学就讲过。“距升学考试还有多少多少天”;“考不取初中只能回家种地”;“不认真学是考不好的,就有穿皮鞋和草鞋的区别”……诸如此类打气话软硬兼施,逼迫学生加班加点学习。

    按第一次分工会议安排,程庸与高初飞带毕业班,就感到竞争压力。高初飞教数学,名言是:摸一摸学生还有没有气,如果有气还作一遍习题。他常用的教鞭上有一行字:棍棒下面出高分。每天下午放学后,毕业班总要将学生留下,多上一节课,直到夜色降临,许多学生打电筒回家。

    那年程菊任教中心小学毕业班数学,意外怀孕,星期天偷偷流产,本应好好休息,星期一却早早来到班级。竞争到了惨烈的程度,严重摧残师生身心健康。

    为了减轻激烈升学竞争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初中招生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果然,毕业班班主任年度会议上,谈到此话题。江涵秋在会上作说明:“我们经过商量,决定从明年起把招生名额按比例分到下面学校,这样可以减轻毕业班老师的压力,不过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还在酝酿……”

    何直方不客气地打断江涵秋发言:“什么商量中,我已决定明年就这么办。”当面驳斥,有权就任性吗?

    会场一片寂静,程庸第一次参加会议,觉得有点突然,他发现参会的老师互相交换眼光,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再看江涵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不尴尬,讪笑掩饰,继续下面议题。

    事后将升学名额按比例分配没下文,可以推测其中有奥妙,大概双方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搁置争议。毕业班老师,心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火迅速熄灭,又陷入残酷的竞争之中。

    何直方与江涵秋业务修养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每次教研活动两人都参加。惯例如此,会议一般由中心教研组长主持,参加教研活动老师挨个儿发言,何直方总结。

    按照活动规则江涵秋在何直方前发言,他业务娴熟,会对与会者意见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是可取之处,哪些需要改进。然后就教材处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诸方面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有一次课上完他才来,也能根据教案,侃侃而谈,居然大都言中,仿佛身临其境,不得不让人佩服。

    可何直方实在讲不出什么,多数情况下评人不评课,说着自然而然联系到看不顺眼的老师身上,往往一说就刹不住,本来膀胱容量有限,盼着早点解决,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听下去的人,倒记得特别清晰,把判词传得沸沸扬扬,具体到会上说了多少次口头禅“是啊”。当然也有添油加醋成份,有损何直方形象。有时一星半点传到何直方耳中,何直方对江涵秋嫉恨之心油然而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工作上何直方总找江涵秋失误和不足,而且毫不留情当众指责。一天外面下起小雨,江涵秋在忙碌,也没注意天气变化。就听何直方在外面高声喊:“都干什么去了,下雨了,还不把国旗收起来!”江涵秋慌忙停下工作,跑进风雨中。江涵秋心中不是没想法,他把何直方苛求当成工作的更高标准,把何直方设置的障碍当作工作更高追求,全身心做好工作,最终成就自己稳健、高超的工作作风,无心插柳柳成荫,何直方始料未及。

    小小教育界上层有分歧,下位的校长与老师也因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自觉地分成两帮。高初飞铁杆江派,因此与何直方不融洽,也有了上面或明或暗地过招。

    何直方与江涵秋最有趣的过招是许家金与陈杨民师转正这件事,最终何直方胜出,江涵秋在寻找机会翻盘。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