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召唤之横行三国 > 第三十一章 纳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璋和蔡邕商讨良久,蔡邕便说自己有一上好的茶请刘璋品尝,刘璋正好也口干舌燥没有拒绝。

    接着蔡邕便叫人去上茶,没想到上茶的人竟然是蔡琰,蔡琰轻轻地端上茶,说道:“民女蔡琰拜见陛下,昨日无礼冒犯陛下,特此奉上好茶请求陛下原谅。”

    “才女言重了,一小事何足挂齿,能品到如此良茶朕甚幸。”刘璋马上让蔡琰起来放宽心,一边品起茶来。

    这茶沏的恰到好处,并有一丝淡淡的幽香,可以看出沏茶之人的手艺和用心。

    刘璋品茶后一脸陶醉的的样子,蔡琰看见更加娇羞,与刘璋告辞后便退下了。

    蔡邕将此尽收眼底,抚了抚胡须,说道:“陛下已贵为一国之君,可如今后宫空虚,不知陛下是否有考虑纳一妃子,早日为汉室开枝散叶。”

    刘璋被这么突然一问,差点失态,不过他立马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笑着说道:“朕也有此意,只可惜忙于国事,未曾有精力去处理此事,不知蔡老有何推荐之人。”

    见刘璋直接提问,蔡邕也不拐弯抹角了,说道:“臣斗胆向陛下推荐臣女蔡琰,蔡琰她自小惊研琴棋书画,在外已有名声,陛下雄才大略,与臣女蔡琰乃是天作之合,如陛下不嫌弃,请陛下娶臣女进宫。”说着,蔡邕拜倒在地。

    “蔡老快快请起,朕岂会不愿意,文姬她才貌俱佳,深得朕心,如若文姬愿意,朕自然纳她为妃。”刘璋连忙说道。

    “谢陛下,臣之意也是臣女之意,绝不是臣逼迫。”蔡邕担心刘璋以为是他逼迫蔡琰嫁给他。

    “那再好不过,朕回宫后马上准备聘礼,让宫人操办此事,准备妥当就来迎娶令千金。”刘璋高兴地说道。

    “臣恭敬不如从命。”蔡邕再次拜道。

    接着,刘璋呆了一会儿就匆匆回宫了,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他还是很上心的,能和这位历史上的才女喜结连理他自然非常开心,他急忙让宫人准备聘礼,筹办婚礼的事。

    消息很快传开,大臣们纷纷知道刘璋要纳妃的事,一边恭喜刘璋,一边恭喜蔡邕,这也成为整个长安城的盛世,在刘璋的授意下,这场婚礼决定风风光光的,一来刘璋刚刚称帝需要立下威望,二来也体现出自身势力的强大。

    长安城很快张灯结彩,天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活动与表演,每到夜里,长安依然一片歌舞升平的样子,百姓们不知多少年没过上这样的生活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过了半个月,刘璋的大婚如期而至,本来以他皇帝的身份不用想寻常人家一样去接新娘子,可刘璋坚持亲自去接,表达对蔡家的尊重,迎亲的队伍长百米,装饰无不雍容华贵,宝气十足,全城的百姓也都出来欢庆,整个队伍都体现出了皇室的财富与地位,当然这并不是刘璋浪费,对于帝王家这些珍宝并不算什么。

    迎亲的队伍很快来到蔡府门前,刘璋进去后象征的敬了一杯茶给蔡邕,接着很顺利地迎走了蔡琰,毕竟没有人敢拦他。

    回到宫中,蔡琰被封为淑妃,举行过拜堂仪式后,她被接到了寝宫,而刘璋则拿出了茅台酒的一半库存与大臣分享,虽然大臣们早已尝过茅台,但第一次能够如此畅饮,都不愿错过如此机会,一个个喝得比谁都多。

    而刘璋与大臣们一一碰杯,但都是浅饮一口,并没有喝多少,有些微醉后他就停了下来,他可不想第一次入洞房就呼呼大睡。

    入夜,大臣们也都会意,纷纷散去,让刘璋早点歇息,送走大臣后,刘璋才径直回到婚房,蔡琰已经等了好久,心里暗骂刘璋怎么还不回来,小拳紧握,准备待会儿好好教训他,同时也双面绯红,担心一会儿要发生那种难为情的事。听到刘璋推开门,她立刻正襟危坐。

    刘璋醉醺醺地靠近床边,慢慢地掀起了盖头,蔡琰本来想惩罚刘璋让她等了这么久,正欲开口,刘璋就吻了过去,她一时间呆住了,反应过来后缓缓闭上眼,怒气全消,二人良久唇分,很快交织在一起。刘璋虽然生前也没经历过那种事,但是饱经岛国教育的他很快轻车熟路,次次征服着蔡琰,蔡琰很快留下落红之物,几次之后,蔡琰终于支撑不住,两人这才相拥睡去。

    第二天,刘璋早早醒来,强壮如他也略微觉得腰部有些酸痛,笑了笑,心里暗自告诉自己还需要多练练。而蔡琰更加不堪,初经此事的她行动都有些不便。刘璋摸摸她的头,让她多多休息,二人相视一眼后,再一次拥吻起来,恨不得融化在一起。

    就这样,刘璋的婚事终于落下了帷幕,他和蔡琰这几天成双入对,很快发现了很多相似点,更加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刘璋也更加喜欢蔡琰,心里想着时间久了就把她立为皇后,蔡琰生性善良,并且非常有智慧,作为一国之母最为合适。

    就这样,时间过了两个月,终于在刘璋的辛苦耕耘下,蔡琰怀上了龙种,刘璋龙颜大悦,大臣们也纷纷前来祝贺,最开心的当属蔡邕了,成为国丈的他得知自己即将抱孙子,更加笑的合不拢嘴。

    此时已经是公元195年的1月,这两个月来,因为寒冬的原因,天下并没有大的战事,有也是小部分冲突。

    在此期间,刘璋也将科举一事昭告天下,将在每年的3月正式开考,让天下的学子们有个准备的时间。消息一经公布,举国震惊,其他诸侯却是犯了愁,他们境内的学子是拦还是不拦,拦了伤这些学子的心,不拦却是给刘璋送人才,最终这些诸侯决定仿效刘璋,也举行科举,防止人才流失,也不阻止学子们去其他地方赶考,以免造成动乱。

    至此,全天下的学子都壮志满满,一时间出现了学习热潮,凡是想走仕途的人纷纷拿起了书本。科举一事吸引人才是一方面,也调动起了人民的学习热情,这将对以后的文明的进步有巨大的作用。

    而刘璋最近也没有沉迷在后宫的温柔乡里,白天他依然勤学苦练,进步非常快,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也都越来越卖力,人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处理好每一件事,因为他们明白开春之后必然有很多大战,强化自身是最重要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