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如不出雏 > 第19章 小夫妻和老夫妻(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春期后,钱父怕儿子在外闯祸,加强了管束,钱妈则鼓励儿子干他想干的事,比如喜欢哪个女同学就大胆追,多花钱多交女友,不要怕失恋,不要怕……上床。钱爸惊异于她的态度,枕边调侃这个忠诚的伴侣,说她都不知道她自己有多传统保守,却鼓励儿子行风流开放之事。压根儿,母亲此举是希望儿子自信,有男子汉气慨,暗中鼓励他的大男人主义。母亲的弱可以托起儿子的强,她举双手同意并身体力行。就这样,男孩在父母不同方向的施力下,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悟性,再经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模具塑造,长成了世上唯一的钱晓星。胖小宝越长越高越瘦,也不负他妈所望,结交过不少女孩。然后进入单位参与社会竞争,父母渐渐退居二线,男孩子又接受以结婚为目的的女人这一股强力的打磨与修理。其实,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也类似——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禀赋,又都在不同外力的无数次平行四边形法则后,长成了独一无二的社会品种。这外力既来自家庭,也来自社会,而家庭之力尤大。家庭中,父母和配偶之力尤大。天资各异的孩子长成迥异的成人后,再婚配,再合力,形成大千世界。

    有个与钱晓星青梅竹马的女孩小曹,曾被铁定认为是钱家儿媳。她与钱晓星初中同校、高中同班,后来考去了北京,毕业后回本城工作,被钱晓星几次带回家吃饭。后来有一段时间,小曹没再来,钱妈忽然问起,说又去北京了。再一问,说是去北京读研究生了。再三问,说是又有女朋友了,是农村的,山里的,家里只有奶奶和妈妈,在本城读的书,上的大学比他的还好,高中时就是学生会干部,入党积极分子。

    这个女朋友就是柳栀。她跟着钱妈的步子,迈入了钱家门。连钱晓星也不清楚,究竟是与柳栀先好上了,才与小曹分手,还是小曹先去了北京,才与柳栀对上了眼。一向探究神秘之物的他,在这件事上一直很恍惚,不过有件事是明确的,就是他非柳栀不娶。

    钱妈也很恍惚。她觉得在做梦,仿佛历史在重演。梦中她年轻成了柳栀,柳栀老成了她。刚听儿子说起柳栀的家庭情况时,钱妈并没有反对,还说农村姑娘好,善良、纯朴、能吃苦、知道好歹、勤俭持家,而且以后能照顾儿子,还强调说“我不就是农村来的吗?”钱爸则不赞成,不愿意儿子重蹈他的路径,还说农村女孩虽有优点,也有很多缺点,而且上两代都成了寡妇,有点不吉祥。钱爸自以为足够开明,却固执地认为,婚姻绝不仅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而且是两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匹配与重组。

    钱晓星第一次领着柳栀见父母,是五一劳动节。她穿着蓝黑的长款连衣裙,外套针织短开衫,长发束了马毛垂在身后,显得白晰清新。见到钱爸,柳栀弯腰鞠了一躬,让钱晓星暗吃一惊。她在厨房给钱妈打下手,后来还指挥钱晓星打下手,亲手做了道蒜香排骨,微焦,皮脆,油香,肉嫩。等这对小恋人离开,老夫妻的态度掉了个个。钱妈反对,说这个姑娘个性强,吆五喝六地指挥晓星,不是过去那种“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里的媳妇,恐怕她们婆媳关系处不好,儿子和她过日子会吃亏受气。钱爸觉得儿子眼光不错,柳栀甚至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感觉。家里自此多了辩论的气氛,家庭主妇说我是女人,女人比男人更能看清另一个女人是什么样的人。一家之主则说,那也不一定,同性是相斥的,异性是相吸的,晓星找的是老婆,不是为你找儿媳妇,婆媳处不好没关系,人家过的是夫妻生活,夫妻和谐更重要,“娶妻娶德纳妾纳色,一代好妻三代之福,我觉得小柳这姑娘人品不错,有些方面比小曹强。”

    对方辩友的观点都没有错,因为对错要等到结果才能知晓。钱晓星没等到论辩双方分出结果,就和柳栀做了结婚登记,几天后宣布已领了证,惊得钱爸差点掉下下巴。在他眼里,这个儿子没有野心,是个平庸之辈,长大了没事业、没成就但也不会惹事生非捅娄子,虽让人操心,以后说不定让他省心。所以,钱爸早就想开了,放弃了——只要儿子过得快乐,不为害他人,平平淡淡就是福。他没想到儿子此番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有点莫名的高兴,也更支持儿子的婚姻。他开导老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命,只要用心经营,命中注定的命也会转弯、改观。

    婚后几个月,柳栀是乐意去公婆家的,偶尔也住在那里。钱爸和小夫妻俩下班后,从三个不同地点回到同一个目的地,钱妈已基本做好了晚饭。等最后一个人到家,钱妈麻利地炒两个蔬菜,一家四口围着桌子,边吃边谈,十分和睦幸福。柳栀会帮着婆婆炒菜、洗碗,有时还为公公添饭。钱爸与儿子谈得少,吃完饭他看电视或看报纸,钱晓星去另一个房间玩游戏,或与柳栀玩游戏。他在嘻笑中,让她操练那个喊爸妈的游戏。他们在婚前曾数次讨论怎么喊爸妈:他喊她妈“妈妈”,她就喊他妈“妈妈”;后来他们在操练中,都省一个字,只喊“妈”。但她总难喊出口“爸”。她自辩她爸走得早,喊得不习惯了。他说狡辩,给你个新爸应多喊。她又自辩双方对称,我没让你喊我爸,你也别逼我喊你爸,双方都不喊,扯平。

    柳栀喜欢来这里,是因为吃现成的,省去再单独做饭的劳累。钱妈也乐意,因为多两双筷子并不费事,多出家庭的团圆欢乐却是难得。钱爸不反对,因为四人吃饭更经济,见面交流也有必要,但他不鼓励天天来,因为儿子既已结婚成家,就应自立门户,自己做饭才像个独立出去的样子。小夫妻当然也不会天天来,因为他俩还要享受二人世界呢。

    婚后大半年,柳栀通过自己的考试过关,也凭借钱家的势力,换了更好的工作,进了证券公司。出于感恩之心,她对公婆更殷情一些,对公婆家也更有感情。她其实也很喜欢公婆家宽敞的居住条件,和殷实、有格调的装修。

    老钱家有三个房间,显得宽敞。一间挺大的书房,两面墙由两面书架构成。客厅连着餐厅,餐厅的一面墙放着家用酒柜。酒柜的玻璃澄净明亮,里面横竖放着一排排酒。瓶子高矮胖瘦不一,液体的色彩深浅不一,柜后柔和的灯光,透过绿、黄、褐、橙等酒液,散发出优雅而诱人的光泽。这玉液琼浆夜光杯,对应着馔玉诗意的品质生活。陈列芬芳的酒柜,与堆砌方正、弥漫墨香的书柜,是须臾享受的高级装饰,也是装点生活的阳光与月色。

    钱父在官场上,属于那种有讲究的人。虽然他在外应酬颇多,但柳栀多次听到他在电话中推掉这个那个饭局。那饭局就像跑道上排队等待的飞机,只待钱父一声指令,方能起飞似的。饭局多了,有时同一晚安排几场,他只能选择性参与,或者跑场子。对钱爸来说,跑场子是很罕见的,因为他不太愿意奔波,也不热衷酒桌上的那一套。说他有些清高,那可能在骨子里真的有一些,但他也会对那些推掉的饭局有个电话解释,让对方不会认为他太拿大。对饭局的挑剔,使他的交际圈里有了一种“钱处长形象”,就是他经常说的,一大桌人围着一堆酒肉吃吃喝喝,没什么意思。别看家里摆了不少酒,钱处长在饭局上喝得永远不是最多的那一个。他喝酒是有节制的,而且要喝好酒——虽说有些馋酒,但基本上是品酒,不会醉酒。

    适应了新公司的工作后,柳栀第一次向公公开口提要求。她看中了钱爸书房里的那个景泰蓝。如果说帮她换份工作不只是出于她的需要、而是家庭共同利益的话,那么索要景泰蓝则完全出于她个人的趣味。她很为难,感觉自己得寸进尺了。她和钱晓星提过两次,让他和他爸说一下,将景泰蓝抱回自己的小家。钱晓星没当回事,对她说你直接拿走好了,或者直接跟爸说。柳栀不好意思开口,但景泰蓝她所欲也,每次看到它,都有抱回家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亚于钱晓星对她的所欲,于是她采取了交易策略:如果钱晓星想交欢,必须抱回那个景泰蓝。这个策略试了两次,终以失败而告终——钱晓星干完好事后,又不当回事了,而且他越加挑动她去与他爸开口。这又变回了那个喊爸的游戏。钱晓星似乎很喜欢这个游戏,他想看到柳栀怎么开这个头。柳栀被他弄得恼恨,心里下了几番决心,决定自强自立地去跟公公说。可面对公公,又开不了口。小小的折磨几个回合后,柳栀在一次饭后出门前,撇开顽皮的丈夫,颤颤地开口了:

    “爸——”她有些发窘,下面不知说什么好了,反正语气有些不连贯,“那个……书房里的景泰蓝是不是……很贵重?”

    她一出口,才意识到口已不受使唤,原计划的开门见山变成了迂回。钱晓星在另一边偷偷地笑。钱处长不解地看着儿媳,反问道:“是别人送的,应该不是很值钱吧。怎么啦?”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