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的妹妹是貂蝉 > 第三十章 蔡邕哭董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寒暄了一番之后,三人分宾主坐定,刘协道:“董贼虽已伏诛,然其昔日旧部亦不可不除,否则将后患无穷,不知司徒可有计议?”

    王允老神在在的伸手轻捻胡须,胸有成竹道:“陛下放心,董贼手下其余人皆不足虑,允所虑者,唯李?喙?岬人?斓姆尚芫?玻?试缫蚜盥啦悸蚀缶?巴?跷胱侥眉溉耍?缃穸?羯硭溃?俟?短冢?澜???菹绿焱??粒?柿夏抢?喙?岬缺夭桓曳纯梗??志颓堋!

    刘协听了王允的话,心中稍安。

    王景却忍不住摇了摇头,王允似乎把事情想得也太简单了点。

    这动作落在了王允的眼中,王允有些不喜道:“你何故摇头?”

    王景回:“依孩儿愚见,吕布将军此行,恐将无功而返。”

    王允刘协齐齐看向王景,颇为不解。

    “报!”

    这时殿外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刘协冲旁边的太监点了点头,那太监大喊一声:“宣!”

    外面便进来一身着甲胄的小将,跪在刘协面前,道:“禀陛下,司徒,吕布将军大军行至?跷胫?保??艟刹坷?喙?岬龋?砸岩??颖嘉髁谷チ耍?澜??呀??舫?遥???缶?槔础!

    王景的话音才刚落,王允刘协便听到如此消息,二人心里皆对王景佩服不已。

    “陛下勿虑,董贼已死,西凉军群蛇无首,必将自乱,李?喙?嶂?玻?禄暌肮矶?眩?嵩缤斫?涞雌健!辟魍四切〗??螅?踉首孕怕??亩粤跣?档馈

    “有劳司徒了,今董卓虽除,然我大汉先是经历黄巾乱党祸乱天下,后又遇董卓扰乱朝纲,如今是满腹疮痍,百废待兴,可朕又年幼愚钝,苦思良久,终是想不出复兴我大汉之良策,一切还请司徒教我。”刘协显然对王允是十分的敬重,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所想。

    听了刘协的话,王允也是皱眉深思,显然他此时整个人还沉浸在杀董成功的巨大喜悦中,对于辅佐刘协复兴大汉这个课题,要么就是还未认真思考,要么就是没想出良策。

    遂朝着王景道:“宇涛,你近日来接连给为父惊喜,为父颇为欣慰,刚才陛下所言复兴我大汉之策,你心中可有计较?”

    王景冲王允点了点头,又看向刘协。

    “王主簿不必多虑,但说无妨。”

    “禀陛下,臣以为,陛下当下只需做好五点,则我大汉之复兴,指日可待。”

    “哪五点?”王景刘协异口同声问了出来?

    “第一,安抚。

    第二,册封。

    第三,强军。

    第四,纳才。

    第五,整顿。”

    刘协毕竟年幼,理解能力还没那么强,思维不太跟得上,王允听完后若有所思,又迫切地对王景道:“说具体些。”

    “第一点,安抚,指的是已逃入西凉的董卓旧部,李?喙?岬取!

    王景看到王允的脸拉了下来,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李郭等人所领的西凉军,为董贼昔日起家之本,战力不可小觑,如方才父亲所言,董贼死后,西凉军群蛇无首,必将成为一盘散沙,久必自乱,可若是陛下对其相逼太紧,必将使其团结起来,共同与朝廷对抗,届时陛下就算能将其荡平,也必将元气大损,若那时哪一路心怀叵测的山东诸侯乘虚杀入长安,岂不又是下一个董卓?所以,对于李,郭等人,先下令赦免他们,使其麻痹,再缓缓图之,此为上策也。”

    王允起初听到王景提出的赦免李郭等人,当即便想反驳,可听完王景的分析之后,脸色慢慢舒展,顿时恍然大悟,心道自己险些犯下大错,看向王景的目光越加赞许。

    刘协亦是听得连连点头,问到:“那这第二点呢?”

    王景又回:“第二点,册封,指的是长安城外的各路诸侯,此时的各路诸侯们,对待朝廷,对待陛下的心态,不尽相同。忠于大汉,愿听陛下号令者有之,做惯了山大王,不愿再受朝廷管束者有之,狼子野心,觊觎我大汉江山,时刻准备乘火打劫者,恐亦有之。所以臣认为,对待各路诸侯,陛下当恩威并施,封赏他们,令他们感陛下之大恩,待他日陛下手中的军队强盛起来之时,再施展雷霆之威令他们一一臣服。”

    王允跟刘协皆听得两眼放光。

    刘协道:“方才主簿说的第三、四点,强军,纳才,想来就是加强军队,招贤纳士之意,请问主簿这第五点,整顿又是何意?”

    这时王允说话了,看着王景笑道:“可是整顿朝纲之意?”

    王景回:“正是此意。”

    “哈哈哈……哈哈哈……我儿真英杰也,有我儿这五条方略,何愁我大汉不得复兴?”

    刘协也由衷赞道:“王主簿真大才也。”

    三人又商议了一番,王允同王景便告退了。

    “司徒大人……”

    二人刚回到司徒府衙,尚未坐定,便有一小吏急匆匆的跑进来,喘着气道:“司徒大人,何将军奉司徒大人之命,将董贼之尸暴晒于街市,全城百姓皆欢腾不已,可就在刚才,却有一人伏倒在卓尸旁边,嚎啕大哭。”

    王允当即大怒道:“董贼伏诛,市民无不拍手称快,何人如此大胆?速速给我擒来。”

    “这该死的蔡琰。”王景心里暗骂一句,自己明明跟她说得很清楚,千万看住他老爹不能让他哭,没想到此事居然还是发生了,说明那脾气古怪的小妞压根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早上白忙活一场了。

    不多时,便有一仪表不凡的中年文士被两名官差押到了府衙大殿之上。

    王允一看,顿时大惊,只有王景没有任何表情,他闭着眼睛也知道哭董卓的人是谁。

    王允看清来人之后,怒气更盛,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蔡邕伏罪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此时众官纷纷赶来,替蔡邕求情,王允依旧如同原来的历史轨迹一般,谁劝都不听,将蔡邕下了狱。

    王景自始自终一言未发,哪怕心里再责怪蔡琰,王景也知道蔡邕他不能不救,毕竟蔡邕此时的名气实在太大,若仍由王允一意孤行将其弄死,将会给王允召来许多骂名,所以王景不能任由此事发生。

    王景只是想等两天王允胸中怒气稍为销一些之后,再去相劝。

    当然了,他也会找人看好蔡邕,确保他这两天在狱中不被缢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