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好奇害死猫 > 13.第十三章:泰和茶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下午的码头更是人山人海,目测起码有五百人了!看来昨天的演出实在成功。

    《西游记》的故事实在抓人眼球,再加上青山从童子功练起的演技,比六小龄童他老人家也不差多少吧!还有超前的表演方式,不再是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都是大白话台词,雅俗共赏!这十五天的演出结束,林家班在淮城就会具备一定的名气了!

    第一部分码头的演出已经三天了,一天人数多过一天。今天更是聚集了不下八百人观看。一天收入就是八两多银子,几个站在前排的人打赏了好些碎银子。

    数银子的时候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这两天赵静秋每天都会给孩子们每人分五个铜钱,每天晚上数完钱以后孩子们就会眼巴巴的等在桌边领钱,领完钱才回到院子里吃饭,菜也好,每天都有肉吃,昨天还吃了一顿面条!

    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每个人心中都鼓足了劲,好好练习,好好演戏,以后大了还能跟青山哥哥和红叶姐姐似的每天分一百个铜子儿,那不成富翁了么?

    于是吃晚饭大家一起把碗收了,便都自觉到院子里练功排戏了。

    赵静秋拿出新的戏本子,是《西游记》的第二部分,赵静秋理出了唐三藏受命西行、五指山救出悟空、悟空拜师、收服白龙马、高老庄收服八戒,流沙河渡沙僧几个桥段。跟青山红叶和林班主设计细节,把故事情节合理安排在两个时辰以内。一节一节的先排一点算一点,还要重新做道具,衣服等。

    夜深了,赵静秋让孩子们先回去睡,她跟青山红叶还有林班主留下来继续开会。

    赵静秋:“现在来看《西游记》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还会更多,现在你们的表演都已经受到困扰了吧?”

    青山:“对,人太多了,现场很闹,声音传不了那么远。”

    红叶:“现在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人群里讨赏钱,好多后面的人也扔不到前面来。损失不少!”

    林班主:“咱们现在人手也不够,二十几个人应付这出戏都慌慌张张,有的人换场,装扮换衣服根本来不及!”

    赵静秋:“对,这些都是问题,最最重要的是人越聚越多,我怕出事。”

    红叶诧异道:“人多能出什么事啊?这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出了事跟我们没有干系吧!”

    赵静秋摇摇头道:“不,咱们在那儿表演,如果出现了踩踏伤人或者火灾之类的,官府肯定是认我们戏班子的。而且我们现在越来越出名,不可能永远就在码头上演戏的。我们是时候往上走了!”

    青山问:“静秋,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跟乐云楼他们一样,在城里建个戏院?”

    赵静秋:“戏院咱们以后再慢慢来,咱们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啊,我想找个茶馆进驻,你看怎么样?”

    林班主摸着下巴道:“茶馆一般都是说书唱曲儿的在里面讨生活,咱们戏班子太吵闹了……这人家未必肯!”

    赵静秋道:“总得去试试啊,这淮城最大的茶馆有哪些?我明天都去问问。”

    青山道:“具体哪家最大,我们倒不清楚,倒是泰和茶楼最出名,明天差二蛋出去打听。”

    二蛋是院里孩子之一,最甜勤快,人又机灵,会看眼色,让他打听消息,最是合适。

    赵静秋点头说:“行,那明天我先去泰和茶楼问问,你让二蛋去其他地方打听,我们要堂子大,其他的都不挑。”

    青山:“行呢!”

    赵静秋:“晚了,大家都睡了吧,明儿还得早起呢!”

    众人各自回房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在院子里排《西游记》第二部份的戏。二蛋领着赵静秋和月儿往泰和茶楼而去。

    泰和茶楼坐落于淮城最繁华的青山书院街,这条街往前便是永乐王朝顶顶有名的青山书院,围绕书院的青山书院街便是淮城繁华与文雅的集中地。算淮城的富人区吧,因此能在寸土寸金的青山书院街开一间规模如此大的茶楼,其实力必定不菲。

    赵静秋带人来到泰和茶楼的大门前,见两间兽头大门洞开,门口立着两个石狮子。两边各延伸出去二十余米,四四方方建了一座三层楼,青瓦飞檐、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月儿道:“小姐,咱们真要进去啊?”

    赵静秋边往里走边道:“怕什么,走!”

    三人进门时,门边迎来一个小二,热情的招待道:“三位客官,里边请,楼上有雅间。”

    赵静秋停步,在一楼大堂坐下,点了一壶竹叶青。边观察起茶馆的格局来。

    一楼大约四百多个平米。四四方方,每边各有数个六个雅间,中间设一正方形舞台,上置香案,屏风,古琴等物,一五旬老者站在中间,惊堂木一拍,一段岳将军智擒反贼正讲到精彩处。舞台四周放置桌椅板凳三十余套,四五桌像赵静秋一行人这样要了一壶茶坐在大厅听书闲聊的人,或三四人聚在一起,或七八人凑成一堆,热闹非凡。二楼三楼也似一楼这般围绕一楼舞台空地设置的雅间。这个地方倒是很适合林家班演出。

    于是打定主意的赵静秋给了小二一角银子,让小二想法子让他们见见掌柜的。那小二倒是个实诚的人,不一会儿就来带他们上了三楼一个房间,里面坐着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这男子身长八尺,脸型端方,目光和善,见人未语三分笑。

    他介绍自己姓吴,赵静秋便捂手作揖道:“吴掌柜,鄙人姓赵,乃是林家班的的班主。”

    吴掌柜道:“不知赵班主此来有何贵干?”说着招呼赵静秋坐下说话,又招呼小二上一杯茶。

    赵静秋见这掌柜是个爽快的生意人,便决定开门见山谈生意:“在下观吴掌柜是爽快人,便开门见山了,我是来找泰和茶楼谈合作的。”

    吴掌柜仍是笑容可鞠的看着赵静秋:“不知姑娘是卖茶的还是买糕点吃食的?怎么个合作法?在下洗耳恭听!”

    赵静秋道:“都不是,我们是唱戏的。”

    吴掌柜诧异的看了一眼赵静秋。

    赵静秋接着道:“”我们是一号码头林家班的,最近排了一出新戏,十分受欢迎,现在码头聚集人数超过八百人,也不知道掌柜听说过没?”

    吴掌柜点头道:“一号码头林家班我是知道的,是咱们淮城老字号跳跳戏班子了,你们新演出的《西游记》我也是略有耳闻的,还想着有空去凑个热闹呢!据说精彩极了。”

    赵静秋道:“吴掌柜缪赞,我们这出戏接下来还有很多出,我们已经开始排练第二出了,可现在码头聚集人数太多,我怕产生不好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同时戏班子也需要转型,便想与贵酒楼合作,借贵宝地的台子,表演糊口饭吃,当然我们戏班收入肯定是与贵茶楼分成的!”

    吴掌柜道:“实不相瞒,这泰和茶楼在这淮城也是老字号了,素来以高雅,茶香为基础,贵班的跳跳戏似乎不太相合,且现在我们已经有说书先生驻馆,并不打算再请戏班了。”

    赵静秋接着道:“班主请再听我一言,我们并不是要驻馆,而是以戏班的名义在此表演,进来看戏的戏迷是要买票的,茶水钱仍然是你们单独收,门票收入我们与茶馆分成,你们两成,我们八成。”

    吴掌柜道:“那不是赶客吗?这不行!我们的顾客进门喝茶,还得跟你们戏迷一样买票,谁还会来!这不划算……”

    赵静秋也不慌:“那你们茶馆接受包场吗?”

    吴掌柜道:“自然接受的,我们包场的话每天二十两银子,每个雅间送中等茶一壶或四杯。其余消费另算。”

    赵静秋道:“我这里有个合作的方式,我们像贵茶楼保证,上戏之时您所有雅间和大厅坐满九成,每日最低消费超过二十两,若达不到这个数,我们戏班补贴怎么样?这样并不影响你们挣钱,还减少风险。如何?”

    那掌柜的看着赵静秋自信又坚定的眼神,心里盘算起来,泰和茶楼现在每个月收入也就四五百两不等,这赵班主的算法,一个月保底收入就有六百两,唱一天结算一天,哪怕他们支撑不下去了,他泰和茶楼继续恢复以前一般,并不影响。

    赵静秋看他的样子就知这事儿成了,她立刻说:“咱们可以把这些协议立个字据,如何?”

    吴掌柜道:“我看赵班主是心里有成算的人,我们泰和茶楼愿意跟林家班合作,但咱们先说段,后不乱,贵班表演前需要交三十两定钱,每日结束后我们盘点收拾,若有损失,贵班要照价赔偿!”

    赵静秋心里暗衬:这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面上笑着道:“那当然,我们就交三十两定钱。您写字据吧!”

    那吴掌柜于是拿出纸笔,写了字据,双方签字画押以后确定合作,赵静秋交了押金,吴掌柜亲自送他出门来。

    赵静秋约定十天后再开始表演,也就是《西游记》第二部分开始,全到泰和茶楼演出。他们也需要更大的名气和宣传来吸引人流进茶楼。

    正在告辞之际,翠儿神色焦急的跑来,将赵静秋拉到一边,小声说道:“姐姐,出大事了,码头出大事了!林班主,青山哥哥和红叶姐姐都被抓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