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 第十三章对官位敬而远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着殿外传来的哀嚎声,李继儒嘴角不由扯了扯,剧情的发展好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小】

    【说】

    按照他的计划,朱元璋不是应该为了维护皇室尊严暴揍自己一顿,然后再撤回赐婚圣旨么?

    现在反倒是朱爽被暴揍一顿,自己却成了朱元璋口中“性格温和”的公子哥。

    不对劲啊不对劲!

    不管怎么说,朱爽那家伙确实是因为自己故意找茬才会被揍。

    一旦五十大板打下去,即使不死也得残废。

    朱爽毕竟是朱元璋的儿子,李继儒可不想一直被朱元璋惦记。

    想到这儿,李继儒赶紧开口道:“陛下,此次冲突并不是秦王殿下一人的错,还请陛下能对秦王殿下从轻发落。”

    “那你说该怎么处置?”朱元璋诧异的看了李继儒一眼。

    在他看来,自己儿子在飘香楼那可是想弄死李继儒。

    如今这小子却以怨报德,确实让他有些意外。

    李继儒说道:“要不,杖责减半?”

    “准!”朱元璋想了想,挥手让站立在一旁的毛二虎前去执行。

    刚刚之所以对朱爽惩罚这么重,主要是朱元璋正在气头上。

    如今冷静下来,也觉得五十杖刑有些重了。

    虽然想让自己的儿子有些教训,但他从没想把儿子打死啊。

    因此,见到李继儒求情,朱元璋当然顺水推舟。

    不过,对于李继儒这个未来的女婿更加满意了。

    可一想到李继儒刚成为驸马就跑去飘香楼逍遥自在,简直是太混了。

    他决定也要教训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一顿。

    扫视了李继儒三人一眼,朱元璋沉声喝问道:“你们可知罪!”

    “臣(草民)知罪!”李继儒几人赶紧承认。

    看到徐增寿和汤?两人心悦诚服知错,朱元璋不由点了点头。

    而当视线转到李继儒身上时,这家伙却满含笑意。

    好像对自己的即将受到惩罚一点也不害怕似的。

    心头那未消散的一丝怒气瞬间被引爆。

    自己可是皇帝呀!

    这个纨绔子弟居然一点也不害怕自己,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如此一想,朱元璋的脸色愈加黑了。

    看着喜怒无常的朱元璋,李继儒不由暗自嘀咕。

    杀神皇帝难道是更年期到了?

    这情绪也太不稳定了!

    难怪以后动不动就杀人,简直就是屠着头皮说道:“陛下,微臣生性粗鲁,自认为配不上公主殿下这样的金枝玉叶。”

    “况且,微臣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后成家……”

    可话还没说完,便被李善长直接打断:“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自古以来,只有先成家后立业,哪有先立业后成家的?”

    李继儒顿时傻眼了。

    确实,古人成亲比较早,贫苦人家十二、三岁就已经成家。

    因此,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

    自己以这样的理由拒婚,根本不成立。

    朱元璋反倒觉得李继儒的说辞颇为新颖,点了点头道:“这个想法倒也新奇,不过,成家与立业并不冲突。”

    “况且,英娆年纪还小,过几年才能跟你成婚,并不影响你建功立业。”

    “既然你如此想建功立业,要不朕赐给你一个官身吧?”

    当官?

    李继儒眼皮跳个不停。

    深知历史的他很清楚。

    朱元璋在位期间,杀掉的官员差不多有十万之众。

    整个大明朝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被换了一遍。

    在古代,读书人本来就少,几乎只有百分之一左右。

    按照大明朝1亿人口基数计算,读书人只有100万左右。

    而能够当官的读书人只有一成左右。

    也就是说,整个大明朝的官员只有10万人左右。

    朱元璋一个人就杀掉了10万左右的官员。

    相当于把大明朝当官的全都血洗了一遍。

    想让自己去当官,朱元璋简直想吃屁呢!

    当然,这种想法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想了想,李继儒说道:“陛下,如今微臣殴打了秦王殿下,让皇室声誉受损,属于戴罪之身,如果轻易授官,容易授人以柄

    “况且,微臣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当官,而不是凭着驸马这个身份!”

    看来与朱元璋相处实在是太危险,还是赶紧远离这家伙为好。

    下次再去青楼闹几次,亦或者再多弄出几次动静,李继儒不相信朱元璋会不撤婚。

    听到李继儒这番话,朱元璋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小子开始成熟了,居然知道不能走后门。

    既然这家伙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官职,朱元璋当然不会强求。

    如果朱元璋知道李继儒仅仅是不想在他手底下为官,会不会气得吐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