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中央之国 > 第465章 第二次加利西亚战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帝国一点点蚕食印尼的时候,欧洲战场东线。

    奥匈准备发起对加利西亚的反攻。

    战争爆发快一年了,奥匈帝国的表现极其拉胯。

    这让同盟国看奥匈都是斜视眼,那小眼神,就差把我“看不起你”几个大字刻在了脸上。

    年迈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大为光火。

    奥匈帝国可是公认的欧洲五大强国之一,打成这样是弗朗茨万万想不到的

    除了面子上过不去,奥匈拉胯的表现也引起了一系列反应。

    最直观的就是意呆利!

    从开战之初到如今,除了动嘴皮子,意呆利一直没动弹。

    不管二德子怎么催,意呆利总是以奥匈为借口拒绝参战。

    你看奥匈打成那样,完全就是没准备好啊,俺们意呆利必须多准备一些时间。

    二德子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协约国乐得意呆利不动,也就没有过多压迫意呆利。

    而羞人羞到家的奥匈帝国,专门组建了北方集团军群,准备把冲进加利西亚的老毛子赶出去。

    奥军集结48个师,共计46万人,并带着3000门大炮,由皇子卡尔亲自指挥,浩浩荡荡的向加利西亚运动。

    而冲进加利西亚的毛子,只有29个师30万人左右。

    毛子总指挥伊万诺夫将军,在帝俄算是能打的。

    昭武十七年1915年3月28日。

    奥军第1、第4集团军,汇合二德子的沃伊尔施部,向卢布林、海里姆实施突袭。

    30日,双方正式在宽320公里的正面上展开对攻。

    卡尔皇储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没有过多的战场经验,特意让二德子参谋进入指挥部。

    战争之初,奥匈吸取了巴尔干战场互不统筹的教训,

    特意让同族之人呆在一个部队,高级军官则配备相关的翻译。

    这样一来,奥匈帝国终于发挥出了“威震欧洲”的实力。

    奥军两个集团军分别在卡拉希尼克、科马鲁夫附近重创毛子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

    迫使毛子放弃外围防线,退到了卢布林、海万诺夫的预计,奥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定会离开堑壕对自己发起进攻。

    这时候就可以把援军派出去,直接重创奥军。

    可卡尔皇储得到了“高人”指点,直接叫停了进攻。

    这让伊万诺夫有力无处使。

    想要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攻。

    两边躲堑壕对进攻方过于不利。

    历史拐点在这里出现了。

    本来该奥军进攻,并低估毛子兵力,在科马鲁夫附近被重创的奥军,得以保存实力。

    东线战场也因为这个变故,变成了纯堑壕战

    加利西亚第二次会战虎头蛇尾。

    奥军没有收复整个加利西亚,毛子也没能力赶走奥军。

    双方只能一个团一个团,添油似的相互试探。

    但加利西亚二次战役期间,毛子空军开创了历史。

    毛子飞行员涅斯捷罗夫于3月30日的空战中,

    驾驶着“俄罗斯勇士”飞机,也就是著名的“伊利亚·穆拉梅茨”飞机,

    采用冲撞的方式,击毁了一艘奥匈的“奥托一世”级飞艇。

    被帝国带偏科技树可不是开玩笑的。

    有能力研发空艇的流氓们,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巨型空艇。

    “奥托一世”级就是奥匈的代表作。

    ......

    西线的战斗同样残酷,二德子利用空中优势推进一大截后,再次萎了下来。

    协约国的救命货也到了,天空不再是二德子一家说了算。

    高卢鸡贝桑松地区,连绵不绝的堑壕坐落于此。

    防守这里的二德子部队,是巴伐利亚集团军。

    其中,1公里长的二德子堑壕里,巴伐利亚步兵第16团驻守于此。

    四天前,步兵16团接管此段防线。

    那时候16团有3500人,四天的激战只剩下不足600人。

    一名“特殊”的列兵就蹲在这里......

    “嘿特乐,快去团部送达请求支援的消息。”

    16团第一营营长,正在堑壕指挥部对一名年轻的传令兵命令道。

    这名小年轻就是日后威震欧洲的落榜美术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