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317章 登闻鼓,江南士子要逼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城,长安右门。

    一侧置放着一面大鼓。

    这鼓,便是赫赫有名的登闻鼓。

    自宋朝以来,历代王朝在皇宫大门外均设有“登闻鼓”。

    百姓可以遵照律法中的直诉制度,将冤屈呈报天听,以彰法度之正义。

    洪武元年,太祖在午门之外设置登闻鼓,派一名监察御史看管。

    成祖迁都北京后,登闻鼓也被迁移到长安右门,除了监察御史,还派有锦衣卫和六科给事中各一人看护。

    登闻鼓,可不是摆设。

    有明一代,通过登闻鼓告御状,成功的案件不在少数。

    敲登闻鼓的案件,由于是直达天听,不仅指定由都察院审理,朝廷还会派遣专案组,前往案件原籍调查

    甚至皇帝亲自审理的“登闻鼓”案件,也是不在少数。

    当然了,这个鼓可不是那么好敲的。

    百姓碰到有冤情无法上达,或者审案官员不公正,或者有重大机密上陈,必须从自下而上。

    在县衙诉讼,县令判案不公正,那么你先要去府衙,府衙不行再去省、按察司,这样层层申诉。

    军人碰到冤假错案了,只能去所在卫所层层申诉。

    若是都不受理的话,才能去告御状,敲登闻鼓。

    否则的话,就属于越诉,不管有没有冤情,先打五十杀威棒。

    所奏不实,打一百,诬告直接治罪。

    这么多的关口给卡着,最终能敲响登闻鼓的寥寥无几。

    到如今,登闻鼓已经形同虚设,守鼓监察御史不作为,地方官员又阴为绊阻。

    寻常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登闻鼓,更别说是敲响登闻鼓,向皇帝告御状了。

    此时,却有上百举人、生员,浩浩荡荡地来到长安右门,直奔登闻鼓而来。

    如此壮观的一幕,见者无不侧目。

    “干什么的?”

    守鼓锦衣卫握住刀柄,大声喝问。

    为首的一名举人昂然说道:“江南百姓、士人有冤情,特来敲登闻鼓,告御状,达天听!”

    锦衣卫正要继续盘问。

    那六科给事中摆手说道:“登闻鼓乃太祖亲设,如今百姓有冤情要告御状,谁敢阻拦?”

    几名士子冲上前,将锦衣卫挤到一旁,一人拿起鼓槌,记录张溥与陈之遴密商的案卷,双手奉上:“末将今日查获一事,特奏报陛下。”

    随堂太监将案卷收下,放到崇祯御案上。

    崇祯看着看着,脸色变得铁青。

    看到最后,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厉声说道:“丧心病狂,简直是丧心病狂!”

    张溥是天主教徒,参与了天主教耶苏会很多机密之事,虽然不是主谋,却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陈之遴这次竟然收买锦衣卫诏狱的人,暗中混入诏狱,与张溥密商。

    崇祯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件事跟铅中毒的案子联系到一起。

    “谋害朕不成,现在又想着法子,谋害朕的叔父!”

    “更是把朕当做世宗皇帝一样愚弄,借朕的手去杀叔父,可恨之极!”

    崇祯越想越是愤怒。

    多亏叔父有识人之明,推荐刘兴祚当锦衣卫指挥使。

    要是骆养性,即使查到这样的消息,最后也会隐瞒不报。

    也多亏叔父让王承恩特意提醒,否则哪能识破江南士绅的险恶用心?

    就在这时,从皇宫外传来沉闷的鼓声。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现在才是巳时,怎么会有鼓声响起?”

    随堂太监答道:“回万岁爷的话,那是登闻鼓,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崇祯挥挥手:“去让人看看出了什么事?”

    不多久,前去打探消息的太监匆匆来报。

    “江南士子敲响登闻鼓,告云逍子的御状?”

    “朕不回复,他们就不吃不喝,一直静坐下去?”

    崇祯听了太监的回话,不由得一阵错愕,随即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刘兴祚奏道:“启禀陛下,这些江南士子,这几天四处与京中官员串联,闹出的动静可不小。”

    刘指挥使是忠臣,却绝不是什么善人。

    这时候不点眼药,更待何时?

    “好,好的很!”

    “这是要逼朕的宫,接下来该是要攻入皇宫,要朕的项上人头了吧!”

    崇祯嘿嘿一笑,脸色阴沉的吓人。

    老朱的后代,杀起人可向来都不会手软。

    “去,告诉那些士子,他们喜欢跪,那就一直跪下去。”

    “锦衣卫派人去守着,朕什么时候不让他们走,他们就一直跪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